《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168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docx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

《缝制玩具》教学设计

五年级

一、主题内容分析

(一)由于布料选材方便,制作简便,布艺玩具至今仍是小学生常见的玩具。

色彩斑斓的布老虎,伴随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从遥远的历史走来,它历经沧桑经久不息,仍然显示着旺盛的活力。

将布老虎这一民间手工布艺引进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是对优秀的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生,从认识布老虎开始缝制玩具探究之旅。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5个活动环节。

以“我做巧巧手”“缝制布老虎”“巧缝布艺双鱼创意剪纸”3个活动内容。

(二)学情分析

《缝制玩具》这一内容虽安排在高年级,但很多学生不会用针线,现在的学生平时动手的机会比较少,总体动手能力比较差。

对于缝制这个内容平时基本没有接触过,知之甚少,不太感兴趣,甚至有一小部分男生认为缝制不该是男生做的,平时让他们动手进行基本功练习时不太愿意动手。

所以我要借助一些简单易做效果较好的布老虎作品,让他们人人动手做一做,多多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对缝制玩具作品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布老虎的来源,感受布老虎寄托的美好情感,体验其造型美,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2.学习布老虎的造型特点及色彩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出布老虎的组织结构,体验布老虎制作的过程。

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出喜爱的布老虎作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认真、细心的习惯和自信心。

三、本课重难点:

重点:

1.了解布老虎的来源和特点。

2.学习布老虎的组织结构,熟悉制作方法及过程。

难点:

在学会制作简单布老虎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创作布老虎作品。

四、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教师演示和学生读图解、练习相结合。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制作布艺作品的欲望。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

1.信息化资源:

电脑及相关应用软件、因特网环境。

2.常规资源:

布、丝绵、剪刀、针、固体胶、胶枪。

3.教学支撑环境:

有多媒体环境的操作室。

六、教学评价方案设计: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

3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我做巧巧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布艺玩具,学习缝制的基本针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认真、细心的习惯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线、线尾打结法和用针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学会四种基本针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针、线。

学生准备:

1.针、线、剪刀、布片。

2.完成课前调查表《我了解的布艺》。

3.向家长请教缝制布艺的基本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缝制好的玩具图片。

同学们,这些玩具漂亮吗?

你们喜欢吗?

想不想动手缝制一个玩具。

今天我们就尝试用我们的巧手缝制玩具。

(板书课题:

我做巧巧手)

(二)学生观察领悟,自主探究。

1.谈话:

要想缝制出一个喜欢的玩具,必须先学会基本的针法和一些缝制的技巧。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向自己的家长请教,你都学会了哪些呢?

2.学生交流课前向家长请教的所得。

学生介绍了解到的针法,根据学生的交流,老师总结板书:

两种用线法:

单线基本针法:

横向

双线竖向

3.谈话:

缝制是布艺制作的主要技巧。

拼合布样、订纽扣、锁边等,一些常见的布艺制作中主要穿针引线完成。

缝制的方法多种多样,在缝制布艺玩具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部位与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针法,以保证手缝的质量与效果。

4.电脑出示:

(1)攻针

攻针又称拱针,可缝制两层或多层样片,是手工缝纫最基本的针法。

针一上一下自右向左,按规定的缝纫线路,连续地、针距均匀地向前进针、挑针。

进针过程中,左手大拇指与食指保持在离针尖1~2针距离处,随着进针,左手不断向后移动。

操作时可一次一针,也可一次数针后一次性抽线。

(2)缲针

缲针又称撬针,用于将样片折叠部分缝合在一起,正面露出明显线迹。

它多用于布片的贴边,以及一般暗处的缝合等。

缲针的操作方法是:

先把布的毛边朝反面折进0.5厘米~0.7厘米,再折上贴边宽度。

手针从外向里,由右向左上方斜缝;一般在上层出针的部位,向前0.3厘米距离,挑起下层的布丝,然后再以0.2厘米的距离向上层缝进,使两者缝合。

(3)回针

回针另称勾针、倒勾针,常用于布艺玩具经常着力的部位。

如手套布偶的手指用力等部位,尤其适用于弹性面料的缝合。

缝纫时可以从右向左向前缝一针进三分,再向后缝一针退一分,也可以从左向右进三分,退一分。

5.看后组织交流,你学会了哪种针法。

(三)掌握技能,创新设计。

1.我们已经知道了基本针法有哪些,但是,我们不能纸上谈兵,还需要亲自实践,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你准备的材料(针、线、布、剪刀等)自己试着练习一下这几种针法。

课件出示: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放音乐,学生开始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①小组互相欣赏、评价。

小组内评选出针脚最紧密,针距最匀称的作品。

②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③总结缝制完美应注意的问题。

(四)总结拓展(7分钟)

其实在缝制布艺玩具的时候还需要用到几个技巧:

(电脑出示)

1.反口

在缝制布艺玩具过程中,很多时候要把布料反着缝制,最后留一个小口不缝,把所有的布料再从这个小口中返回来,就叫做反口。

结构简单的布艺,用手指捅就可以反口。

结构复杂或者布料厚的布艺,要借助鹤嘴钳把布料拉出来。

2.钉纽扣

有的时候缝制布艺玩具还要钉纽扣。

在布偶制作中,钉纽扣主要是为了钉眼睛。

钮扣通常分为实用扣和装饰扣两种。

一般有四眼扣、二眼扣、背面单眼扣等。

四眼扣钉好后,正面的线呈“X”形或“=”形,根据需要还可以钉成其他形状;二眼扣钉好后,呈“一”形;一眼暗扣正面不见线迹

3.填充

填充也是布艺制作中常见的技艺。

布料本身不能成为立体的,只有填充一定的材料,才能成为立体的。

填充物也是多种多样,一般都是颗粒状或者棉絮状。

根据玩具的实际用途,填充物也不相同。

例如沙包可以填充玉米粒、干豆子、大米等粮食作物,而布偶则要填充棉花、丝棉、PP棉等柔软的材料。

填充量的多少也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五)课堂总结。

(3分钟)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缝制的基本针法,课下还请同学们认真练习,下节课我们就使用这些针法来缝制布老虎。

请同学们准备好缝制布老虎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针、线、剪刀、各色布块和填充物。

)同时,向家长请教,也可以上网查找如何缝制布老虎。

五、板书设计

我做巧巧手

两种用线法:

单线、双线

三种针法:

攻针、缲针、回针

针脚要紧密,针距要匀称

几种技巧:

针法、反口、钉纽扣、填充

 

第二课时《缝制布老虎》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科。

学生在前一课已经基本掌握了缝制的基本针法,本课让学生利用这些技能缝制布老虎,并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学到的技能和方法与教师的要求相结合,设计并缝制出自己喜欢的布老虎。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缝制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及了解,尤其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缝制技能。

本课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缝制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缝制布老虎打好了基础,但学生自己缝制布老虎时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

缝制口不留毛边、线不外漏、耳朵的粘贴等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布老虎的造型特点。

2.学习布老虎的组织结构,体验布老虎制作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出缝制布老虎的基本方法,动手动脑大胆创新缝制出简单的布老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制作布老虎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认真、细心的习惯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布老虎的造型特点及色彩运用。

教学难点:

学习布老虎的组织结构,熟悉制作方法及过程。

四、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教师演示和学生读图解、练习相结合。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缝制布老虎的欲望。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1.信息化资源:

电脑及相关应用软件、因特网环境。

2.常规资源:

布、丝绵、毛线、剪刀、针、固体胶、胶枪。

3.教学支撑环境:

有多媒体环境的操作室。

六、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认真观察、纸样要大小适中、缝合要紧密匀称、翻面要不留毛边、装丝绵要适量、封口要完全严密、样子要挺拔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七、设计思路

(1)在本节课中,学习布老虎的造型特点,是教学的重点,学习布老虎的组织结构,熟悉制作方法及过程是难点。

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根据项目教学的精神,设计了4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观看图片,了解布老虎的种类、用途;第二个活动是布老虎猜想,对比布老虎与“真老虎”的差异。

第三个活动是设计打样,第四个活动是缝制布老虎。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分钟)

1.教师指导语: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工艺品,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欣赏。

(教师出示布老虎)

2.教师指导语:

认识他们吗?

(板书:

布老虎)

课件出示,了解布老虎。

3.再识布老虎(欣赏不同地区布老虎、感受风格变化)。

教师指导语:

由于地域性及各自依附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环境的差异而略有不同。

布老虎的风格有的比较古朴雅拙;有的比较秀丽雅致,精巧细腻;有的比较雄浑豪放、粗犷质朴。

虽然各显神工,各有异趣,但又有鲜明的一致性。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不同地区的布老虎。

(二)学习与探究:

制作布老虎的基本技能(20分钟)

教师指导语:

其实,布老虎有多种种类,不同的布老虎用途不一样。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活动一、观看图片,了解布老虎的种类、用途。

1.展示学生课下收集的资料。

2..教师指导语:

同学们介绍的都很好,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资料,而且还有图片,想不想看?

3.多媒体展示:

布老虎的种类:

①镇宅虎

“老虎下山遍地游,百兽群中力称侯,不妨良民老百姓,单吃恶霸手足头。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这样一个传说:

孝子董永深夜回家,路遇猛虎,虎让道而不食。

虎曰:

“我只吃恶人。

好人头上有祥光三尺,恶人头上黑气漫漫,我自能分辨之。

②乖乖虎

“小猴孩,你别哭,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

在我国民间,从孩子们一生下来,伴随在他们身边的就是一只乖乖虎,乖乖虎和孩子们朝夕相伴,是孩子们最真挚的朋友。

③情侣虎

这是布老虎中独具特色的双头虎,它由两个虎头、一个虎身组成,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双头虎又有了一个新潮的名字——“情侣虎”,象征着夫妻二人恩恩爱爱、永不分离。

④团圆虎

团圆虎,也是布老虎中常见的品种之一,它由四个、六个、或者九个虎头组成,团圆虎,象征着吉祥如意、合家团圆,家里面摆个团圆虎,温馨和睦的感觉油然而生。

团圆虎也是民间艺人们聪明智慧和灵巧双手相结合的产物,无论是材料的制作运用上,还是艺术技巧上,都表现出独特的风采。

⑤豆豆虎

这是布老虎中最小的一个品种,民间艺人给它起名叫“豆豆虎”,“豆豆虎”精巧细致,可以拿在手里把玩,过去的时候,“豆豆虎”只是婴儿玩具,可是近几年,“豆豆虎”成了女孩们的时尚饰品,可以挂在钥匙上,也可以挂在包包上,甚至可以作为车饰,挂在心爱的汽车上。

另外还有:

 

大型布老虎三头虎母子虎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

活动二、布老虎猜想(3分钟)

1.问题导入,引发思考

师:

布老虎与“真老虎”的差异在哪里?

生:

颜色不同,感觉不同,样子也不太一样。

2.从布老虎与真老虎的造型和色彩的差异进行比较。

用量规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者的变化之趣。

布老虎与真老虎的差别

类别

色彩

造型

视觉感受

真老虎

色彩黄色、白色

造型严谨

凶猛、剽悍

布老虎

颜色鲜艳、各不相同

夸张(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

可爱、威武

备注

(1)教师总结布老虎的造型特点:

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正像同学们所说,布老虎造型夸张,圆头、曲尾、大眼睛。

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

民间艺人们为了表现兽中之王的威武,在形态上都夸张了布老虎的头部,虎头的大小几乎与虎身相同,并突出表现了眼睛、嘴部。

为了便于制作和使儿童玩耍时不易碰损和毁坏,布老虎的腿部和尾部大多比较短小。

这些布老虎的造型,不但不使人感觉“比例失调”,反而更增加了老虎的雄威。

教师提问:

布老虎身上有哪些颜色?

这些颜色是怎样搭配的?

这样搭配给你什么感觉?

(2)教师总结色彩特点:

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也给布老虎带来了不同的地方特色,但是这些布老虎在色彩运用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色彩艳丽、感官明快。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点:

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搭配,使用互补对比色进行搭配,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三)实践与体验。

1.刚才同学们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布老虎,可以看出大家都很喜欢。

同学们想不想也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布老虎呢?

1.了解缝制工艺

(1)探究布老虎是如何立起来的?

引导学生观察布老虎的上下左右,分析布老虎的组织结构:

由几块布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形状是什么样?

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了解布老虎制作步骤:

①小组讨论缝制过程。

a.小组合作探究布老虎的缝制过程。

b.全班交流总结出完整过程:

画样-剪样—缝合—翻面—装填充物--封口-装饰。

教师提出问题:

封口用什么针法?

得出:

要用缲针而不用平针,(因为针脚要紧密均匀,以保证填充物不漏)。

②探究缝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裁剪大小适中缝合紧密匀称

翻面不留毛边装棉要饱满

封口完全严密装饰可爱、威武

③教师出示完整的缝制过程。

a.剪出布样,如图。

大小可以根据自己喜好

 

b.将布的正面相对缝合

 

c.在肚皮下面预留一个长口

 

d.将布翻到正面,添入填充物

 

e.把预留口缝合起来

f.缝耳朵的时候将布正面相对,缝合上边,然后再翻到正面缝合底口,抽线拉出褶皱。

 

g.最后给布老虎装饰脸面,缝上眼睛、鼻子,(也可以用胶枪粘贴)用毛线做胡须,再把耳朵缝到头上。

在缝制眼睛、鼻子的时候用注意:

在缝制时可以先用大针脚固定贴布,确定贴布的位置,再细细缝制;起针、收针时注意隐藏线头,以保证缝制质量和美观。

在固定鼻子时可以用乳胶,也可以用热熔胶枪,热熔胶枪的使用方法是:

出示资料卡

先将胶棒插入热熔胶枪内,打开开关,预热1分钟左右,然后

抠动扳机,用溶化的热熔胶粘物品。

热熔胶枪用完后,注意关闭开关,将电源插头拔下。

使用热溶胶枪要注意什么?

①使用热溶胶枪时要避免高温烫伤。

②热溶胶量要适当,过多会造成织物边缘溢胶;过少,粘贴则不够牢固。

温度要控制,温度过低胶的黏合性差;温度过高,胶会渗透到面料,影响美观。

(4)教师总结:

看了步骤图同学们是不是也想亲手做一做呢?

制作需要的工具都在工具盒里,下面就让我们动起手来吧,亲手做个布老虎吧。

(板书:

缝制)

2.自行设计、缝制布老虎。

(14分钟)

(1)小组分工合作。

出示温馨提示:

每组1号同学画样并剪样身体部分并缝合,2号同学画样并剪样耳朵并缝合,3号同学准备鼻子、眼睛、胡须,4号同学装填充物并缝合预留口,最后一起给布老虎装饰脸面,缝上眼睛、鼻子,用毛线做胡须,再把耳朵缝到头上。

(2)老师这里还有几点温馨提示,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先想好你要设计什么样的布老虎再画样并剪样,再想好怎样缝制,最后动手。

(2)在使用针和剪刀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

(3)注意针脚的疏密程度,以免漏填充物不美观。

(4)使用剪刀和针线时要注意安全。

(5)小组合作缝制布老虎。

(放背景音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制作,小组内互帮互教,老师巡视指导。

3.展示与评价。

(2分钟)

(1)小组评议。

我看有小组已经缝好了布老虎。

下面请小组内交换检查一下,看看还有什么要完善的地方,提醒你的同伴。

(小组检查,互相帮助)

(2)把各个小组的作品,拿上来比一比,展示一下。

(比一比,找出每个小组最好的地方。

学生评价,并评出最佳作品。

(3)全班展示交流。

把布老虎挂到智慧树上。

提问:

(预设:

①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个小组的最威武?

②这个布老虎好在哪儿?

③夸夸你们小组的布老虎?

(从造型威武、大小适中、针法匀称、色彩搭配鲜艳、小巧精致、装饰漂亮……几方面说)

总结:

同学们,你们用灵巧的双手让智慧树上结出五彩的果实。

(4)好,每个小组的作品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你们都是心灵手巧孩子。

老师送给你们每个小组的一盒针线盒,希望你们能用它,制作出更多、更好、更有创意的作品。

(四)拓展与创新:

课堂延伸,走进生活(1分钟)

根据课堂上的纸样设计,课后与家长、同学之间协作根据草图进行试验。

九、板书设计

缝制布老虎

画样大小适中剪样大出一点

缝合均匀一致布边上下对齐

翻面不留毛边装棉要饱满

封口完全严密装饰可爱、威武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以设计制作布艺双鱼为主线,要求作品应该体现时代气息,造型美观,创意新颖,具有观赏性,是一次集审美、动手、动脑为一体的实践活动。

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双鱼制作的工艺流程,学会画裁剪图、手工缝纫,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搭建了平台,获得情感的体验。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布艺玩具的制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及了解,尤其通过上个活动主题的探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玩具缝制技法。

本课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缝制技法基础上,进行缝制布艺双鱼的再次尝试练习,让学生对缝制玩具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继续使用基本针法,完成布艺双鱼的缝制。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收集有关布艺双鱼的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学会设计缝制布艺双鱼,并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学生合作、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布艺双鱼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缝制布艺双鱼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主动求知、探索、实践的欲望,体验劳动的成就感。

提高学生认真细致的做事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缝制布艺双鱼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教师演示和学生读图解、练习相结合。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制作布艺双鱼的欲望。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艺双鱼实物、不同颜色的布、针、线。

学生准备:

针、线、剪刀、丝绵或棉花、不同颜色的布、纽扣、装饰物等。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设计的美观,缝制的质量、美观,卫生习惯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分钟)

学习指导语:

过新年,我们家里会买一些喜庆有意义的吉祥物挂件,布艺双鱼就是其中的一种。

(板书课题:

缝制布艺双鱼)

(二)学习与探究(10分钟)

活动一、了解布艺双鱼的制作方法。

(5分钟)

1.各小组将预先收集到的布艺双鱼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相互交流(资料的获得既可利用互联网也可利用图书进行查询,或者收集实样)。

2.小组交流制作方法。

(1)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用实物布艺双鱼比着画下来再剪,剪完再缝制。

(2)寻求家长帮助的同学介绍:

先自己在一张纸上画样子,然后剪下来再缝。

(3)网上下载的同学介绍详细的方法。

3.方法分享。

(班内交流并分享)

学生根据前一节课的经验和向家长请教,交流并分享经验和方法,也可以把小组内最有价值的方法和其他小组分享。

4.探究问题

一个学生提出问题:

我觉得最难的地方是鱼鳍,鱼鳍能不能直直的?

怎样缝的对称,美观?

小组交流想法和建议:

鱼鳍不能直直的;直接缝在外面不美观;可以在反面缝再反过来;

教师小结:

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价值,记着这几个问题,或许在下面的几分钟你就会找到好的方法。

活动二、了解缝制布艺双鱼的材料和工具:

(5分钟)

1.缝制布艺双鱼需要什么材料?

2.缝制布艺双鱼要用到哪些工具?

3.小组合作,研究以上两个问题。

(1)学生根据上一节课的经验,参考实物分析:

缝制布艺双鱼需要线、布、做眼睛的扣子、红绳、画样的硬纸板,还需要填充的丝绵。

(2)学生分析:

画样要用到笔,剪样要用剪刀,缝制要用针,所以工具要用到针、笔、剪刀。

4.小组选择代表汇报:

针、线、两个颜色的布,鱼头、鱼尾和鱼鳍如果是黑色的更好看,黑扣子做眼睛。

蓬松棉来填充,剪纸样的纸,

教师补充:

刚才同学们再鱼鳍的问题上有问题,鱼鳍安在鱼身的位置要留记号,然后在布上要有标记,不然就左右不对称了。

(三)实践与体验(20分钟)

1.小组讨论缝制过程。

(1)小组合作探究布艺双鱼的缝制过程。

(2)全班交流总结出完整过程。

画样—剪样—缝制—装棉-装饰。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已经知道了缝制过程,老师这里有个制作步骤图,请大家欣赏一下。

2.学生观看图片:

制作过程

(1)画样并剪样。

说明:

纸样,可以直接用A4纸,利用它的直边,只要是画的协调就可以,尾巴也可以是别的形状,随你喜欢就好。

鱼头鱼尾鱼鳍用同一个花色的布,鱼身子用另一个花色的布,这样才会好看,各剪四片。

需要注意的是要分清左右,就是各两片左的,两片右的,不要顺边。

(2)把头尾身缝合。

说明:

这是缝和好的鱼,看到鱼身子左右下方的黑线了吗?

那就是最后缝合的给填棉花预留的口。

这是鱼鳍,需要注意的是,鱼鳍我是先缝合好,翻过来,填充好棉花然后缝死的。

一定要保持原来的那个弯曲度的缝缝的保留,要不然安上去的时候就不好看了

(让学生多看一遍鱼鳍部分,以解决前面遗留的问题。

上鱼鳍,找好以前留在布上的记号,布是反着的,把鱼鳍塞进去,然后按照画好的缝缝把他们缝合,这时候鱼鳍的缝缝是左弯,而鱼身的缝缝是右弯,所以有点不好缝,很别扭,可是缝好了,翻过来就好看了。

(3)分成两条鱼。

安好鱼鳍后就把整个鱼都翻过来,鱼尾翻不好的地方就用剪子顶到头,弄平整,然后沿着双鱼中间的缝缝,就是我在图上画的那条黑线缝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