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293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读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创新的概念与理论演变

理解创新的基本含义

①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队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具体讲,创新是指人类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得更新和发展的活动。

②经济学领域第一个系统、完整提出创新概念的人当属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③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理论,该书在西方轰动一时,是第一本用创新理论阐述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专著,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巨作。

④熊彼特之后,技术创新出现了两个流派—新古典主义与新熊彼特主义。

技术创新的新古典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索洛;

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南希.施瓦茨等。

⑤技术创新的分类:

按创新的大小,把创新分为根本性创新、适度创新和渐进性创新;

根据创新所依赖的市场不同,将创新分为延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

⑥技术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三大理论基础。

⑦国家创新系统有六个基本要素:

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行为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创新政策、市场环境和国际联系。

第三节:

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把握创新能力的概念、定义,并进一步理解创新能力的构成

①创新能力的内涵:

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的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改进改革方案的能力。

这种提法基于创新能力是在创新过程、创新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将创新能力的结构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种能力。

②创新能力的意义包括:

创造性表明创新能力是以与经验、传统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目标问题”则强调创新能力是需要自主发挥出来的能力,而不是某种被动能力,同时具有目的性的特征;

“产生价值”潜藏了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与主体,创新能力的大小总的来说是创新过程产生的价值衡量,同时这种价值或者说创新能力的大小由社会决定,而不是创新主体决定;

“过程”则强调创新的实践性,并意指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要从实践的角度衡量;

“才能和潜质”则是说创新能力既包括已表现出来的才能水平,也包括潜在的未激发出的才能水平,这一点对于能力建设尤为重要;

解决问题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

③创新能力的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作为基础与核心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为条件和手段的创新知识储备;

作为贯彻和实现的创新专门技能;

作为动力和控制方向的创新精神。

④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自主创新能力偏低,而创新型人才的严重不足直接制约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减缓经济与科技增长速度的根本原因。

只有具备相当数量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资源,才能形成集聚优势,才能变成巨大的创新力量。

⑤创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必须品。

但种种迹象表明,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我国人才创新能力缺失表现在:

创新主观动力不足、创新思维能力不足、创新勇气与毅力不足。

简单的说,就是不愿、不能、不敢。

⑥总之,创新是实践中的创新,创新能力是创新实践中表现的潜质与能力,创新能力建设既需要对创新有深刻领悟,也需要掌握创新能力建设的方法,更需要依托创新生态环境顺势而为,从而促成创新能力建设由感性到理性、由方法到实践的飞跃。

第二章:

创新活动的特点和类型

通过学习技术创新的主要特点,达到对创新,尤其是对技术创新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解,了解创新的基本类型,理解三种类型创新活动的规律。

创新活动的特点

了解创新活动的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

创新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创新结果的不可预期性。

①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创新活动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剖析:

②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作为人类生存本质而存在的,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人要生存发展必然要进行创新;

创造、创新是人生存的本质或本性;

创新就是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的本质。

③正是蕴含人文创造本质的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等自然物的最本质特征。

④马克思认为,进行能动性实践创造活动,是人主体性的标志。

主体性的人与客体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动性。

⑤创造与创新,是人类社会生存、生活的基本品质。

⑥创新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方面,创新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着眼矛盾问题找对策,从而解决问题和矛盾;

另一方面,创新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对于简单的问题而言,创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需要从多维、多角度去分析待解决的问题。

⑦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方式。

⑧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⑨任何创新都具有不确定性,创新的程度越高,不确定性就越大,创新的实现与扩散过程也就是创新不确定性逐步消除的过程,创新的不确定性有三种类型:

市场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和战略不确定性。

创新活动的类型

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二次创新,分别掌握每种创新活动的特点

①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在随后的《中共中英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进一步指出了三种类型的创新,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

②原始创新,就是企业率先于其他的企业而将发明首次商业化,以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③原始创新的基本特点有:

核心技术的内生性;

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

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

④一般来讲,原始创新型企业既是技术上的领先者,又是市场方面的领先者,原始创新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技术与市场两方面的率先性奠定的。

⑤原始创新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开发方面,企业的原始创新通常来自企业内部的R&

D,是企业长期技术发展、积累和研究开发的结果;

生产制造方面,原始创新企业一般进入行业领域比较早,能够优先积累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较早建立起与新产品能够相适应的企业核心能力;

市场营销方面,原始创新者通常是敢于开拓的企业,获得的独特的市场信誉,与用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⑥原始创新的劣势主要表现在:

技术开发方面,高投入性和高风险性;

生产制造方面,难在社会上招聘到熟练的技术工人;

市场营销方面,需要在市场开发、广告宣传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挖掘市场需求,打开产品销售局面。

⑦集成创新的关键点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

产品知识的分类;

开放性的组织结构对集成创新意义重大;

集成创新需要基础研究的知识来源

⑧总而言之,集成创新这种新技术管理模式所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不是技术供给本身,而是日益丰富、复杂的技术资源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

因此,他的逻辑起点是把技术的需求环节,其实质内容是在创造符合要求的产品与丰富的技术资源供给之间创造出“Match”(匹配),其知识来源是以美国大学和工业实验室为主的基础研究。

⑨我国的集成创新应解决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技术方面,我国集成创新要根据本土市场的需求结构特点,产生或者形成自主的产品概念;

其次,在管理方面,企业层面需要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模式的变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程序,以及跨部门、多学科的开发团队等。

⑩二次创新也称为引进消化再创新,是指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进行的,以率先的原始创新者的思路和创新行为为榜样,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受限于已有的技术范式,并沿既定技术轨迹而发展的技术创新。

(11)我国二次创新的演进:

以市场换技术的尝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12)二次创新能力,是形成“中国式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13)二次创新的特点:

模仿性与跟随性;

R&

D的针对性;

资源投入的集中性。

(14)二次创新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因素:

进行二次创新的企业要有较强的设计、工程生产能力;

二次创新仍然要求企业有一定规模的R&

D投入;

二次创新中的技术模仿并不等于侵犯知识产权,二次创新更强调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

学习和模仿尚未市场化的创新科研成果。

(15)二次创新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首先在技术开发方面,二次创新者不做开拓探索者,而是做有价值的新技术的积极追随学习者;

其次,再生产方面,二次创新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是其是否吸引用户的最直接因素,也是产品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

最后,在市场方面,对于原始创新者率先创新者而言,新市场的开辟具有很高的风险,从新产品上市到逐步战胜代替品,并被用户所接受,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劣势:

二次创新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被动性;

在市场方面,被动跟随和市场定位经常性的变换也不利于营销渠道的巩固与发展;

有时还会受到进入壁垒的制约。

第三章:

创新活动的模式和过程

通过学习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创新模式,深入理解创新活动的宏观演变,借助吸收已有创新模式实现促进自身创新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通过学习经过归纳的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过程,领悟创新的过程性,把握创新过程中的时间维度,并理解创新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并使读者对创新过程产生一定见解。

创新活动的模式

通过本节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熟知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推动模式、技术与市场双重推动模式、链环—回路模式与系统集成网络模式的主要内容,并了解封闭式创新模式与开放式创新模式的主要特点与区别。

①从技术推动模式到传统集成网络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起,众多学者曾先后提出许多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模板型:

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推动模式、技术与市场双重推动模式、链环—回路模式与系统集成网络模式,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企业创新的过程。

②创新活动的模式有?

从技术推动模式到系统集成网络模式,第一代创新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第二代创新模式:

市场推动模式、第三代创新模式:

技术与市场双重推动模式、第四代推动模式:

环链—回路模式、第五代创新模式:

系统集成网络模式;

从闭环创新模式到开放式创新模式。

③熊彼特是技术创新模式的最初倡导者,该模式强调了基础研究或应用领域的重要性,认为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间接的满足或者创造了某种市场需求。

④施穆克拉通过对1948年到1951年间美国铁路石油提炼部门的考察得出结论,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的潜力是决定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推动模式。

⑤技术推动模式和市场推动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

没有反映出创新的复杂性,仅将创新过程看做是简单的创新模型。

⑥封闭式创新模式收到的挑战:

熟练工人的可获得性和流动性越来越强;

风险资本市场的兴起;

被搁置的研究成果进行的外部选择;

外部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⑦封闭式创新模式和开放式模式的比较?

封闭式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

本行业里最聪明的员工都为我们工作;

为了从研发事业中获利,我们必须自己进行发明创造,开发产品并推向市场;

如果我们自己进行研究,那么就能首先把新产品推向市场;

最早把新技术转化成产品的企业将胜利;

如果我们的创意是行业内最多、最好的,那么我们一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我们应当牢牢控制住我们的知识产权,这样竞争对手就不会从中获利。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

并不是所有的聪明人为我们工作,我们需要和企业内部外部的人员通力合作;

外部研发工作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内部人员需要分享一部分价值;

我们不是非要自己进行研究才能从中获利;

建立一个更好的企业模式,把产品争先推向市场为重要;

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创意,那么就一定能够成功;

我们应当从别人对我们的知识产权使用中获利,同时只要提升改进我们的企业模式,那么也同样应当购买别人的知识产权。

⑧开放式创新模式的优势:

开放性、效率好。

创新活动的过程

通过本节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掌握新产品创新、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具体过程。

①新产品创新的过程。

新产品的开发是众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②因为新产品开发具有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为了有效控制与避免高风险,库珀提出了新产品开发从创意到最终产品投放市场全过程的“阶段—关口”法。

③下面对新产品开发过程的阶段—关口法进行分阶段的介绍:

构思阶段;

第一阶段:

确定范围;

第二价段:

确立商业项目;

第三阶段:

开发;

第四阶段:

测试;

第五阶段:

投入市场。

④在构思阶段,伟大的产品来源于伟大的创意,产品创意是开发新产品的关键。

⑤在第三阶段—开发阶段,新产品开发是对企业研发人员的考验,是整个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⑥在第五阶段,一个良好的营销目标应该满足SMART原则,即S(具体的)、M(可测量性)、A(以行为为导向)、R(现实性,可实现的)、T(有时间限制的)原则。

⑦在第五阶段—投入市场阶段,具体的工作包括:

外部环境分析;

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选择;

产品定位。

⑧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

宏观环境由政治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环境构成。

⑨企业评估细分市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潜力;

二是个细分市场的吸引力;

三是企业本身的目标和资源。

⑩产品定位的概念和方法。

概念:

指企业在所选择的目标市场上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印象,使之在某方面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从而在目标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方法:

一是功能定位,强调其产品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

二是品质定位,侧重于向消费者传达其新产品具有某种良好的具体品质。

(11)知识创新的过程有:

发现问题;

选题立项;

研究问题的解决;

知识创新成果的呈现。

(12)发现问题是知识创新的逻辑起点,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开始进行探索和研究。

(13)研究问题的来源有以下几类: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

个人兴趣;

与他人交流;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选题的依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科学性;

创新性;

社会和经济价值;

可行性。

(15)研究者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可以选择逻辑和非逻辑方法:

归纳法;

演绎法;

类比推理法;

智力激励法;

直觉思维法。

(16)演绎推理有三段论、选言推理、假言推理、关系推理等形式,其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形式,包括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

(17)直觉思维具有直接性、本能意识、快速性等特点。

(18)知识创新成果的呈现有以下具体步骤:

研究框架的拟定;

初稿撰写;

反复修改。

(19)管理创新的过程有三个特征:

管理创新是循环渐进的;

内部变革促进者的范围广泛,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和员工,同时一些外部人员也可能是组织的管理创新变革和促进者,如顾问等;

组织的管理创新活动受到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的潜在影响。

(20)管理创新最初的动因可能来源于内部变革促进者对现状的不满,意味着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方式。

(21)管理创新方案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二是与组织的环境相适应;

(22)标示阶段是管理创新的最后阶段,当管理创新实施方案一确定管理创新就进入最后阶段—标示阶段。

第四章:

创新能力的要素和评价

本章主要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与评价原则、指标和方法等问题展开论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了解创新能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理解创新能力各构成要素的具体含义,掌握创新能力评价的具体方法。

创新能力的要素

本节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知识储备、创新专门技能、创新精神四个具体要素的含义与特点。

①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地反映,它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从狭义上来说,思维通常专指逻辑思维。

②创新思维能力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他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与一般的思维方式相比,它具备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等特点。

特点:

新颖性、综合性、实践性、多向性。

③创新思维能力的类型及其基本概念?

类型:

发散型思维、聚合型思维、侧向型思维、逆向性思维。

发散型思维的概念:

又称放射思维、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指考虑一个问题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途径或一种方法,而是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

聚合性思维的概念:

运用模式化的心理活动,将问题的解决方法集中在一点上;

侧向型思维的概念:

是指在沿着顺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时候思维受到阻碍,思考活动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从旁侧开启一条新的思维方向,从侧面以迂回的方式展开思考活动。

逆向型思维的概念:

是一种反常规的思维方式。

④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头脑风暴法、逆向求异法、检核表方法。

⑤创新知识储备。

创新知识储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⑥创新知识储备的作用:

一个人掌握的知识量越大,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思路就越多,对于创新活动就有力;

只有掌握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创新知识等,才能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

可以提高理解力,拓宽思路,但也容易出现束缚人们思想等问题。

⑦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的源泉。

⑧创新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整体性、协调性、动态性等特点。

⑨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以及知识结构等因素来看,其知识结构的金字塔通常由以下四类知识构成:

个体所具备的基础性知识,如语言、数学等;

个体所具备的专业知识;

个体所具有的以创新活动为导向的综合性知识;

个体所应具备的方法论知识。

⑩以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例,现阶段,我国对从事工程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提出了如下的标准:

第一,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第二,掌握现代专业知识;

第三,有解决极其复杂技术的能力;

第四,对问题判断能够做到完整的客观性,有系统的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第五,能够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和最新的设备和材料来解决问题;

第六,能够提出改进设备和材料的方法;

第七,有全面、周密的计划和组织能力;

第八,有具体分析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11)创新专门技能的含义:

以创新为目的,运用相关知识和经验,完成创新活动的技能。

(12)创新技能与创新知识储备、创新思维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创新活动获取成功的先决条件。

(13)创新专门技能的构成有以下几种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技法。

(14)创新技能是实现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掌握有效的创新技能,是创新活动成功进行和创新成果最终呈现的有力保障。

(15)创新精神的含义:

从事创新活动的动机、意识及创新思维活动和创新心理状态,是在创新活动中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新的勇气、意志、信心等。

(16)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灵魂,是凝聚创新其他要素完成创新目标的凝聚力。

(17)创新精神的构成:

探索精神、实践精神、自主精神、团队精神。

创新能力的评价

本节需要掌握创新能力的评价原则、指标和方法。

①创新能力的评价原则:

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

②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指标的设计要遵循系统性原则。

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二者的突出特点分别为:

定性评价比较注重观察、主观分析、归纳等手段的运用,基本不涉及数学模型;

定量评价注重收集数据、客观分析,非常依赖数学模型。

④定量评价往往被认为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其科学性和说服力也较强。

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创新思维能力的评价、创新知识储备的评价、创新专门技能的评价、创新精神的评价、创新成果的评价。

⑥几种主要类型的思维能力包括:

聚合型思维、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和侧向性思维等。

⑦个体的逻辑思维能直接决定了其创意能否有效的转化为创新成果,是已有关于创新思维能力评估的普遍在关注点。

⑧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个体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评估时广泛使用的二级指标。

⑨常用的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有: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

⑩计算模糊评判矩阵的步骤有以下几步:

确定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

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

确定主评价因素的判断矩阵。

(11)层次分析法一般包含四个主要步骤: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对比矩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第五章:

创新能力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本章学习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创新能力系统性的塑造方法,掌握从整体入手,弥补创新能力短板的思路。

理解创新能力动态建设的方法,掌握从实践入手,加强预见、创造、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