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436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docx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第八章测试题

第8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选项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3分)下列建筑能够体现北京城市政治职能的是(  )

A.

B.

C.

D.

2.(3分)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如上述古建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采取的措施是(  )

A.应全部拆除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需要拆除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3.(3分)北京的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  )

A.建设成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

B.建设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C.建设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

D.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4.(3分)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地区B.南部地区C.西部地区D.北部地区

5.(3分)下列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中,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

A.将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梯田、修堤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B.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逐步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

C.规定合理的载畜量,杜绝过度放牧

D.将千沟万壑的地表填写平垒实,治理水土流失

6.(3分)“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完成6﹣8题.

当我们听到“积雪融化灌农庄”时,会联想起新疆的一种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水库C.坎儿井D.运河

7.(3分)“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完成6﹣8题.

下列有关新疆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夏季热量、光照充足,利于瓜果着色﹣﹣优质西红柿

②夏季温差大﹣﹣葡萄、哈密瓜特别甜

③夏季高温多雨﹣﹣优质长绒棉

④冬季不受寒潮影响﹣﹣冬季蔬菜生产基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3分)“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完成6﹣8题.

当人们为“戈壁沙滩变良田”而喜悦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①荒漠化②土壤盐碱化③水土流失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3分)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线工程示意图,回答11~13题.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解决我国的(  )问题.

A.水资源短缺问题

B.资源利用中的浪费问题

C.西部能源短缺

D.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的问题

10.(3分)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新疆喀什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喀仆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律来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苗雄厚

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如图,并结合课本中北京相关地图,完成下题.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北京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其中自然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

,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水资源匮乏,是困扰北京的一大问题;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尘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

(1)北京位于  山、燕山、  平原结合部.河流A是  ,由图中河流A的流向,请你判断北京的地势特征是  高  低.

(2)距北京最近的海域B是  海.

(3)北京是全国的铁路交通枢纽,图中铁路线C是  线.

(4)以北京、天津等为中心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此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是  .

(5)针对上面北京的两种主要环境问题,请你任选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12.阅读材料、地图,完成下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15日,厦门百年历史名街中山路上热闹非凡,第四届海峡论坛重要活动之一的台湾特色庙会在这里举办.近年来,厦门与台湾的联系日益紧密,仅今年1﹣5月,厦门口岸共进口台湾水果4298吨.

材料二:

2012年6月16日,台湾当局农业主管部门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10日以来台湾部分地区遭遇暴雨灾害,造成农业损失金额达5.0366亿元新台币,其中粮食作物损失逾1亿元.

(1)材料一中提到的海峡论坛中的“海峡”D是指  海峡.C为  岛.

(2)图中A航线是由台湾省北部重要港口①  到著名“侨乡”  省的省会③  .B航线是由台湾省最大港口②  到经济特区④  .

(3)读图分析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

(4)近年来,大陆每年从台湾大量输入香蕉、甘蔗、菠萝等水果,请从气候入手分析台湾盛产这些水果的原因  

(5)材料二中在暴雨损失的粮食作物最可能是  ,这种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台湾的  地区,这是因为  .

(6)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大量出口初级产品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重点发生了变化,现在台湾经济的特点是  .

13.读黄土高原有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②  (山脉);④  (河流);B  自治区;C  省;D  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试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中任选其一分析原因  .

(3)黄土高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_,请结合“延安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分析其频繁多发的原因  .

(4)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人地之间的矛盾,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两条).

①  ②  .

 

第8章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选项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3分)下列建筑能够体现北京城市政治职能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每天清晨的升国旗和每天日落时分的降国旗是最庄严的仪式。

同时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所以天安门广场体现北京城市的政治职能。

故选:

B。

2.(3分)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如上述古建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采取的措施是(  )

A.应全部拆除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需要拆除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解答】解:

对北京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我们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建筑要采用博物馆式的保存方式,有些建筑可以不改变使用性质继续利用,以便保护,有些则可以只保存外观,而对内部进行完全的改造。

以上种种途径,都可以使古建筑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被合理地利用,使其发挥自身的效用,与现代城市开发建设良好地协调配合。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

D。

3.(3分)北京的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  )

A.建设成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

B.建设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C.建设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

D.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解答】解:

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

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通过发展高科技产业等把北京建设成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城市。

故选:

A。

4.(3分)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地区B.南部地区C.西部地区D.北部地区

【解答】解:

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地区。

西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多。

故选:

C。

5.(3分)下列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中,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

A.将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梯田、修堤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B.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逐步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

C.规定合理的载畜量,杜绝过度放牧

D.将千沟万壑的地表填写平垒实,治理水土流失

【解答】解:

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③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④在低洼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⑤控制放牧的牲畜数量。

分析题干可得:

将千沟万壑的地地表填写平垒实,治理水土流失工程量巨大不现实。

故选:

D。

6.(3分)“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完成6﹣8题.

当我们听到“积雪融化灌农庄”时,会联想起新疆的一种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水库C.坎儿井D.运河

【解答】解:

新疆深居亚欧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当地人民利用冰雪融水来发展灌溉农业,水源较好的地方,发明了防止蒸发的灌溉工程是﹣﹣坎儿井。

故选:

C。

7.(3分)“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完成6﹣8题.

下列有关新疆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夏季热量、光照充足,利于瓜果着色﹣﹣优质西红柿

②夏季温差大﹣﹣葡萄、哈密瓜特别甜

③夏季高温多雨﹣﹣优质长绒棉

④冬季不受寒潮影响﹣﹣冬季蔬菜生产基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答】解:

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

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杏、桃、梨、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

而我国海南省冬季不受寒潮影响﹣﹣冬季蔬菜生产基地。

故选:

C。

8.(3分)“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完成6﹣8题.

当人们为“戈壁沙滩变良田”而喜悦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①荒漠化②土壤盐碱化③水土流失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答】解:

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生态环境脆弱。

随着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新疆一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方面。

故选:

A。

9.(3分)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线工程示意图,回答11~13题.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解决我国的(  )问题.

A.水资源短缺问题

B.资源利用中的浪费问题

C.西部能源短缺

D.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的问题

【解答】解: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

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并可稳定供气30年,有效缓解我国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的问题。

故选:

D。

10.(3分)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新疆喀什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喀仆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律来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苗雄厚

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解答】解:

喀什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邻国较多,有利于和中亚国家开展对外贸易,但属于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

B。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如图,并结合课本中北京相关地图,完成下题.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北京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其中自然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

,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水资源匮乏,是困扰北京的一大问题;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尘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

(1)北京位于 太行 山、燕山、 华北 平原结合部.河流A是 永定河 ,由图中河流A的流向,请你判断北京的地势特征是 西北 高 东南 低.

(2)距北京最近的海域B是 渤 海.

(3)北京是全国的铁路交通枢纽,图中铁路线C是 京包 线.

(4)以北京、天津等为中心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 工业基地,此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是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

(5)针对上面北京的两种主要环境问题,请你任选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答】解: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西靠太行山,北靠燕山,图中的河流A是永定河,该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渤海,因此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从图中看出,B是渤海;

(3)从图中看出,C是从北京到包头的京包线;

(4)图示区域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5)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北京市面临的问题是沙尘暴加剧、水资源匮乏等,如针对沙尘暴加剧可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

(1)太行;华北;永定河;西北;东南;

(2)渤;(3)京包;(4)京津唐;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5)针对沙尘暴加剧可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

12.阅读材料、地图,完成下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15日,厦门百年历史名街中山路上热闹非凡,第四届海峡论坛重要活动之一的台湾特色庙会在这里举办.近年来,厦门与台湾的联系日益紧密,仅今年1﹣5月,厦门口岸共进口台湾水果4298吨.

材料二:

2012年6月16日,台湾当局农业主管部门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10日以来台湾部分地区遭遇暴雨灾害,造成农业损失金额达5.0366亿元新台币,其中粮食作物损失逾1亿元.

(1)材料一中提到的海峡论坛中的“海峡”D是指 台湾 海峡.C为 diaoyu 岛.

(2)图中A航线是由台湾省北部重要港口① 基隆 到著名“侨乡” 福建 省的省会③ 福州 .B航线是由台湾省最大港口② 高雄 到经济特区④ 深圳 .

(3)读图分析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 .

(4)近年来,大陆每年从台湾大量输入香蕉、甘蔗、菠萝等水果,请从气候入手分析台湾盛产这些水果的原因 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水热充足 

(5)材料二中在暴雨损失的粮食作物最可能是 水稻 ,这种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台湾的 西部 地区,这是因为 台湾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

(6)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大量出口初级产品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重点发生了变化,现在台湾经济的特点是 进口﹣加工﹣出口 .

【解答】解:

(1)读图可知,图中D是台湾海峡,C为diaoyu岛.

(2)台湾省北部重要港口①是基隆,③是“侨乡”福建省的省会福州;台湾省最大港口②是高雄,经济特区④是深圳.

(3)读图可知,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

(4)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水热充足,盛产香蕉、甘蔗、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5)台湾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水热充足,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因此材料二中在暴雨损失的粮食作物最可能是水稻;台湾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山脉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东部和中部,而平原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因此,台湾岛的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6)台湾的经济类型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故答案为:

(1)台湾;diaoyu;

(2)基隆;福建;福州;高雄;深圳;(3)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4)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水热充足;(5)水稻;西部;台湾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6)进口﹣加工﹣出口.

13.读黄土高原有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② 秦岭 (山脉);④ 黄河 (河流);B 宁夏回族 自治区;C 陕西 省;D 山西 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试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中任选其一分析原因 地形破碎,坡度大 .

(3)黄土高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旱涝灾害 _,请结合“延安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分析其频繁多发的原因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集中于7、8两月 .

(4)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人地之间的矛盾,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两条).

① 控制人口增长 ② 把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他处 .

【解答】解:

(1)从图中看出,②是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④是呈几字形的河流黄河,B是宁夏回族自治区;C为陕西省;D像平行四边形的省区为山西省.

(2)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坡度大,过度开垦,破坏植被,加上降水集中,强度大,所以水土流失严重.

(3)从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于7、8两月,因此黄土高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

(4)解决人地之间的矛盾,我们采取的措施有:

控制人口增长,把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他处,农业生产中注意保护环境,退耕还林还草等.

故答案为:

(1)秦岭;黄河;宁夏回族;陕西;山西;

(2)地形破碎,坡度大;

(3)旱涝灾害;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集中于7、8两月;

(4)控制人口增长;把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他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