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483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docx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

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

安监总科技〔2012〕1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9年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

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迫切需要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装备支撑和安全生产科技(以下简称安全科技)创新驱动,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强安全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提升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明确安全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

(一)目标任务。

以防范事故、提高安全科技保障能力为目标,集中相关科技研发机构、人才、资金和时间,加快推出一批安全生产科研攻关课题,一批可转化的安全科技成果,一批可推广的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一批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着力推动建立市场、企业、产学研机构、政府及部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争取到2015年底,安全生产基础理论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有较大突破,示范工程引领方面有较大进展,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有较大提升,全面完成《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安监总科技〔2011〕170号)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加快组织实施安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技术示范项目,着力提升安全科技支撑保障能力

(二)加强关键技术与装备科技攻关。

坚持以防范重点行业领域重特大事故为突破口,重点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具有倾向性、易发性、普适性的重大共性技术难题,开发关键性实用安全技术装备,加强物联网、新型传感器、透地通讯和无域限、无时限、可视化互联互通共享系统等共性技术研究。

煤矿领域要突出防治瓦斯、水、顶板、冲击地压、火、地温等灾害,开展灾害防治和监测预警、井下逃生与安全避险、深部矿井地质灾害防治、中小煤矿机械化开采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非煤矿山领域要突出深井矿山岩爆动力和热害等灾害预测与防治、超大型金属地下矿山开采事故防治关键技术与装备、深海石油开采防灾技术等攻关。

危险化学品领域要突出化工园区防管控一体化监测监控技术、大型油罐区重大事故防范关键技术及硫铁化合物自燃机理等攻关。

冶金等工贸企业领域要突出煤气危险区域监测监控与应急处置技术、工业企业粉尘防治技术等攻关。

职业卫生领域要突出先进适用的矿井劳动保护用品、尘毒防护与治理技术、有毒有害物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等攻关。

应急救援领域要突出快速救援技术与装备、便携式救灾机器人等攻关。

(三)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组织梳理现有安全科技成果,加快推进成熟度高、安全生产保障作用突出的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化,强化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煤矿领域要重点推进瓦斯煤尘爆炸抑爆、高效瓦斯抽采装备、先进瓦斯监测技术、地质构造精细探测等成果转化。

非煤矿山领域要重点推进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矿井灾害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等成果转化。

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要重点推进重大危险源监控、烟花爆竹自动化生产装备等成果转化。

冶金等工贸企业领域要重点推进煤气防泄漏自动保护排水器、起重机吊钩上下限位安全保护装置等成果转化。

职业卫生领域要重点推进粉尘呼吸防护装备等成果转化。

应急救援领域要重点推进矿用救灾指挥系统、煤矿隐患预警与应急救援系统等成果转化。

(四)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

注重筛选和大力推广对于事故防治切实有效的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切实提高企业防范事故能力。

煤矿领域要重点推广瓦斯防突及高效抽采、水害快速治理、顶板安全综合监测预警、矿井安全提升综合保障和矿井通风安全保障等先进适用技术。

非煤矿山领域要重点推广尾矿库细粒尾砂模袋法筑坝、高含硫气田安全勘探开发等先进适用技术。

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要重点推广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危险化学品快速监测预警等先进适用技术。

冶金等工贸企业领域要重点推广高炉炉缸炉底侵蚀诊断与结构安全评估等先进适用技术。

职业卫生领域要重点推广粉尘浓度超限喷雾降尘等先进适用技术。

应急救援领域要重点推广煤矿井下逃生及紧急避险等先进适用技术。

(五)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建设。

支持和鼓励企业把先进科技成果和重大技术装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批示范应用性强,实际使用效果好的先进科技成果和重大技术装备安全技术示范工程,形成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煤矿领域要重点建设煤与瓦斯突出防治、高瓦斯零超限、采空区高精度综合勘探、水害隐患防治、顶板与地压灾害防治、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等示范工程。

非煤矿山领域要重点建设采空区围岩变形支护结构风险监测预警、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尾矿库安全预警系统、地下金属矿山数字化等示范工程。

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要重点建设大型油罐区重大事故防范、烟花爆竹机械化生产等示范工程。

冶金等工贸企业领域要重点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等示范工程。

职业卫生领域要重点建设矿井综合防尘技术等示范工程。

应急救援领域要重点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示范工程。

信息化领域要重点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和安全培训远程教育平台管理系统等示范工程。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安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实效

(六)切实加强安全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高度重视安全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安全科技创新发展的针对性举措。

要建立安全科技业绩定期评估考核制度,并对各项安全科技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切实把安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七)推动建立市场、企业、产学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要通过法律规范、标准引领、规划引导、项目支撑、成果示范、发布目录等形式,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科技创新主体责任。

积极推进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与有实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各类安全产业联盟、技术联盟、产业链联盟,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组织煤矿、非煤矿山、化工、职业卫生、冶金、航天、航空等行业领域科技人才,认真总结事故经验教训、深入分析企业安全生产需求,研究分析安全科技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安全科技路线图,定期发布安全科技攻关指南,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民间团体强化安全科技工作。

进一步完善安全科技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八)进一步拓展安全科技创新投入渠道。

要充分用好国家现行的高危行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政策、安全生产设备购置使用普惠和特惠政策、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生产制造纳入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煤层气抽采税收政策等。

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元社会资金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快安全科技研发平台、检测检验与物证分析平台、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应急救援技术服务平台、事故查处专家支持平台、安全信息平台、事故模拟仿真物证溯源平台等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九)切实实施好第一批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详见附件)。

各项目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考核,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有关科研攻关课题单位要集中优势资源和人才,有序有效地组织攻关,尽快取得突破。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技术示范工作,制定具体办法和措施,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推动安全技术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的提高。

要建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开展专题交流督导和执行情况评估,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附件:

第一批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2012年9月17日

附件

第一批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

一、一批安全生产科研攻关课题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任务

牵头单位

完成

时限

(一)煤矿领域(共7项)

1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瓦斯含量快速测定和导向槽定向水力压穿防突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综合防突及预警,有效防范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中国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

2014年12月31日

2

煤矿水害隐患探查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地面高密度三维地震精细探测等煤矿水害探查与防治关键技术,提高煤矿水害隐患探查与防治技术水平,有效防范煤矿水害事故。

中国煤科集团西安研究院

2014年12月31日

3

煤矿采空区隐蔽火源井下探测技术研究

研发采空区隐蔽火源探测技术与装备,建立井——地结合的火源快速隔离、阻断技术体系,防范采空区火灾和爆炸事故。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2014年12月31日

4

矿井顶板与地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研究顶板灾害机理、控顶技术、离层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提高矿井顶板与地压灾害防治水平,有效防范矿井顶板灾害事故。

中国矿业大学

2014年12月31日

5

中小煤矿机械化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中小煤矿极薄煤层、急倾斜煤层及不规则块段的机械化安全开采的关键技术与装备,提高中小煤矿开采机械化水平,有效减少中小煤矿生产事故。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31日

6

西南(贵州)地区中小煤矿防突技术体系研究

研究适合于西南(贵州)地区的防突技术体系、区域防突和监控预警技术,有效防范煤矿瓦斯突出和爆炸事故。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

2014年12月31日

7

矿山新型劳动保护装备研发

研发高可靠性抗冲击安全帽、矿工防护靴、防静电、阻燃服装以及作业用手部防护用品,研究开发新型劳动保护用品检测试验方法和设备,为矿工提供先进适用的劳动保护用品。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等

2014年12月31日

(二)非煤矿山领域(共5项)

8

金属矿山采空区探测及处理技术研究

研究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表和井下探测方法和技术,提出回采后的地压控制方法、塌陷后的地表灾害治理、采空区充填风险评估与高精度检测技术,有效防范空区塌陷事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2013年12月31日

9

深井开采岩爆与突出动力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金属矿深井采矿顺序、采矿工艺等对应力集中区和岩爆危险区域的影响与作用机理,提出深井开采岩爆危险区域实时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采矿工作面及巷道围岩应力集中与能量聚集区域和分布特征,提出岩爆危险性解危的控制方法与技术,有效预防井下岩爆事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长沙矿山研究院

2014年12月31日

10

金属矿山深井开采热害控制及岩移范围圈定方法研究

研究金属矿山深井开采热害防护、通风系统优化、人工制冷和受控循环通风等技术,提出深井开采热害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不同地质条件下金属薄矿体深井开采采动影响规律,提出采场崩落带、移动带高度预测理论和方法。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公司、中南大学、长沙矿山研究院

2014年12月31日

11

超大型金属地下矿山运输、提升、充填安全技术及关键装备研究

研究超大型金属地下矿山井下有轨运输设备及控制系统、超大重量安全提升技术及装备、尾砂膏体充填技术及装备,提高超大型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河北联合大学

2014年12月31日

12

南海深水油气钻井风险管理及应急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深水钻井作业风险管理与应急关键技术,提高我国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安全保障能力,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中海油研究总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年12月31日

(三)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共3项)

13

油罐区重大事故防范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引发油罐区重大事故的雷击静电主要点火源发生规律和监测预警与应急关键技术,提高油罐区重大事故防范水平。

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2014年12月31日

14

化学品快速采样定性分析及特性检定技术研究

研究化学品快速采样定性分析及特性检定关键技术,提高化学品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水平,有效甄别化学品储运过程灾害事故类别,提高应急处理针对性。

上海化工研究院

2013年12月31日

15

化工园区事故预警与现场动态监测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

研究化工园区监测预警与应急关键技术,提高化工园区重大事故防范水平,预防事故发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014年12月31日

(四)冶金等工贸企业领域(共1项)

16

冶金企业煤气危险区域监测监控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煤气危险区域事故模式与控制系统设计、煤气设施与工艺响应与控制、危险区域安全设施与指标的关联设定与连锁控制、异常状态及事故应急处置。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2015年12月31日

(五)职业卫生领域(共2项)

17

高毒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研究

研究高毒作业场所中有毒有害物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与实验室检测技术,形成完整的高毒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体系,提高现场检查的快速与比对,为执法部门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2013年12月31日

18

典型尘毒危害监控治理技术装备研究

研究尘毒发生与扩散机理,研发新型过滤方法与材料、高效变频除尘器、智能化通风除尘与排毒装置等关键技术与装备以及微正压呼吸追随型电动送风式等新型高效呼吸防护用品,提升我国尘毒危害预防控制技术与装备水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014年12月31日

(六)应急救援领域(共4项)

19

煤矿井下逃生及紧急避险技术与装备研制

研究煤矿井下在灾害发生时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预警关键技术与装备,提高煤矿井下逃生及紧急避险技术与装备水平。

中国煤科集团

2012年12月31日

20

煤矿快速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针对我国煤矿重大灾害事故救援,研发煤矿地面和井下抢险通道快速打通装备、煤矿透水快速救援排水装备、透地通讯及遇险人员定位系统,提高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装备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国煤科集团、北方交通重工集团等

2015年6月30日

21

重大矿山事故钻孔救援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应用研究

研究矿山各种灾害情况和不同地质条件下钻孔救援的技术和战术方法及配套应用技术,有效提高矿山救援能力。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

2014年12月31日

22

便携式煤矿救援探测机器人研究

通过研究和试制一套机器人驱动机构,改变当前煤矿应急救援与处置面临的严峻形势,有效协助救护队员完成搜救任务,提高救援效率。

中国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

2013年12月31日

二、一批可转化的安全科技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简介

研发单位

(一)煤矿领域(共6项)

1

瓦斯煤尘爆炸自动抑爆装置

机载式自动抑爆装置用于掘进机、采煤机,防止截割煤岩时因摩擦火花、摩擦热引起瓦斯煤尘着火,抑制爆炸发生。

中国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山西晋城兰花汉斯公司

2

瓦斯钻孔抽采钻进装备

(1)煤矿井下千米定向钻机:

可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探放水等定向钻孔施工。

在陕西大佛寺煤矿现场完成深度达1212米定向长钻孔,创国内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长钻孔施工记录。

(2)松软突出煤层顺层钻孔钻机:

适用于煤层f≤1.5松软突出煤层,煤层钻孔深度达到168米,创造了突出松软煤层钻孔的深度记录,钻孔深度超过100米的成孔率达到70%。

中国煤科集团西安研究院、中国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

3

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

(1)红外甲烷传感器:

误差≤真值的±10%,响应时间≤12秒,工作稳定性≥12个月,寿命≥5年。

(2)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

寿命5年,调校周期2个月,不受硫化物等有毒气体的影响,不受高浓度被测气体冲击,传感器可直接挂接到CAN总线上。

(3)激光甲烷传感器:

测量精度±0.05%,响应时间<12秒,工作稳定性≥6~12个月,寿命≥5年。

(4)激光一氧化碳传感器:

检测范围0~2000ppm,测量误差≤真值的±5%,稳定性≥12个月,响应时间<30秒,寿命≥5年。

中国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山东科学院等

4

矿井地质构造精细探测装备

包括无线电波透视仪、防爆地质超前探测仪、矿井地质雷达探测仪、矿井瞬变电磁探测仪、高分辨电法仪、音频电穿透仪、瑞利波探测仪,可对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掘进工作面地质构造、工作面导水地质构造等进行超前探测,保障工作面安全生产。

中国煤科集团西安研究院、中国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等

5

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预警系统

实现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升级换代,在井下易爆环境应用以太环网+现场总线、宽带接入设备、大容量本安电源设备、异常联动控制等技术,形成集地质测量、生产技术、通风安全、办公自动化和数字化矿山、安全生产监控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实现了隐患联动控制和动态预警。

中国煤科集团等

6

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具有井下人员监测查询、安全保障、定位、统计考勤、信息联网、救灾信号引导、双向通信、图形矢量放大缩小等功能;结构简单,配置灵活,一站多点;安装简便、系统自维护;定位精度小于5米。

中国煤科集团等

(二)非煤矿山领域(共2项)

7

尾矿库风险分级与在线监测、预警装置

尾矿库坝内位移传感装置、坝面位移GPS监测装置及其融合技术,水平精度:

3毫米±0.5ppm,垂直:

5毫米±0.5ppm,提高我国尾矿库的技术装备水平,有效保障尾矿库的安全运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

8

矿井灾害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

包括非煤矿山火灾、水灾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矿井主通风机监测预警系统、矿井主提升机监测预警系统、基于光纤以太网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基于GIS的人员定位统,为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防范非煤矿山事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

(三)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共2项)

9

重大危险源监控关键技术装备

基于ARM和ZigBee技术的便携式巡检仪、传感器变量参数采集监测终端、重大危险源智能安全监控技术、基于GIS的重大危险源网络化智能安全监管平台、基于HAZOP分析的原油集输站智能监控预警专家系统、油气集输站事故追忆系统等,提升重大危险源监管与监控技术装备水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

10

烟花爆竹自动化生产装备

(1)爆竹自动混装药机:

实现爆竹生产的配料、混装药、封口工序连续化生产,有效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

(2)烟火药自动混合机:

实现远程控制、人机隔离,有效减少烟花生产事故。

醴陵天马花炮机械有限公司、浏阳市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浏阳工业园浏河机械厂等

(四)冶金等工贸企业领域(共1项)

11

煤气防泄漏自动保护排水器

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包括水位、水温、加热器运行、煤气泄漏自动报警等。

秦皇岛莱特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五)职业卫生领域(共1项)

12

粉尘呼吸防护装备

采用超细纤维的熔喷技术,开发复合型的低阻、高效、舒适、密封性好的新型防尘口罩,有效减低粉尘职业危害。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

(六)应急救援领域(共3项)

13

矿用救灾指挥系统

(1)车载矿山救灾指挥系统:

集成救灾现场气体实时监测、火灾与爆炸危险性专家软件分析、灾区图像实时监测、多功能救灾管线、抢险救灾指挥通讯于一体。

(2)矿用救灾指挥装置:

具有图像、语音、环境监测数据的传输、显示和存储功能;能将井下事故现场的图像、语音和环境数据实时上传到井下救援指挥基地和地面指挥中心,为救援指挥和事故调查分析提供重要信息。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中国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等

14

小型移动应急指挥系统

由单人携带,具有快速采集现场综合信息的能力,具备信息报送、音视频会商、协同标绘、应急通信等综合应用功能,是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决策和指挥的重要工具,体现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应急管理理念。

清华大学、北京辰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15

煤矿隐患预警与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煤矿井下隐患预警、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突发状态下紧急救援的信息系统,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信息技术保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

三、一批推广的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

序号

技术名称

技术简介

研发单位

(一)煤矿领域(共7项)

1

煤层瓦斯含量参数快速测定技术

井下煤层瓦斯含量快速准确测定装置解决了硬煤压风取样温升加速瓦斯解吸、松软煤层取不到样或取样时间过长、损失量估算误差大的难题,实现了120米长钻孔定点取样,8小时内快速测定瓦斯含量,测定误差小于7%,可为瓦斯灾害防治快速准确提供重要基础参数。

中国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等

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技术

主要包括突出区域预测的瓦斯地质方法、常规静态指标预测技术、动态连续指标预测技术,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准确性。

中国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学等

3

煤矿瓦斯高效抽采及煤层增透技术

(1)瓦斯抽放监测监控系统:

具备对瓦斯抽放泵、水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的控制功能,可实现就地控制、集中控制及远程控制的相互切换;具有瓦斯混合量、纯量等累计量监测、计量、查询及显示,故障预警、自诊断、自动保护、故障闭锁等功能;具有多种通讯功能及各种保护措施。

(2)瓦斯抽采技术:

包括地面井采动区抽采卸压瓦斯技术、顺层钻孔预抽瓦斯技术、开采保护层抽采卸压瓦斯技术、采空区抽采瓦斯技术,可提高煤矿瓦斯抽采效果。

(3)低透气性煤层增透技术:

高压水力压裂技术、高压水射流技术、水力割缝技术,可显着提高煤层透气性和抽采效果。

(4)瓦斯抽采计量监控系统:

可实现瓦斯抽采浓度、流量等监测,为抽采达标提供依据。

晋城煤业集团、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松藻煤电公司、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科集团等

4

矿井水害快速治理技术

利用矿井水害突水水源快速探查、突水点(面)快速注浆封堵技术和装备,为被淹矿井的快速疏干恢复和安全生产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煤矿顶板安全综合监测预警技术

对不同开采条件下顶板动态多元参数进行关联分析,形成一整套顶板安全监测系统,提高顶板安全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防范顶板事故。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6

矿井安全提升综合保障技术

矿井提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包括变阻力制动缓冲托罐装置、摩擦提升系统装备调换装置、弹性防撞梁及缓冲托罐装置等。

为保障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提供重要技术保障,增强提升系统应对重大突发性故障的能力,减少提升系统事故。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市工大三森科技有限公司

7

矿井通风安全保障技术

(1)通风网络智能化分析技术:

可实现通风网络解算拟人化操作,适用于煤矿设计、生产矿井通风日常管理、通风系统优化、评价。

(2)无煤柱开采Y型通风技术:

可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为邻近层瓦斯抽采创造条件,有利于解决瓦斯上隅角超限问题。

(3)抗冲击自动恢复式防爆门:

可实现发生爆炸时防爆门被爆炸气流冲击打开,爆炸过后防爆门能自动复位、使通风系统恢复正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

(二)非煤矿山领域(共2项)

8

尾矿库细粒尾砂模袋法筑坝技术

针对矿山排放尾砂粒度越来越细,难以用传统方法筑坝的难题,采用模袋法固结尾砂,交错堆筑子坝,提升坝体安全可靠性,有效防范尾矿库溃坝事故。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9

高含硫气田勘探开发安全关键技术

包括含硫气田井喷事故监测预警、勘探井与生产井安全评价、隔断式凝胶段塞堵漏,高含硫天然气开发用钻具等关键技术,减少高含硫气田生产事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