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825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docx

XXX10KV配电室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

A2

建设监理规范用表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第号)

工程名称:

XXX系统安装工程工程编号:

致:

XXX工程监理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XXX10KV高压配电室高压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

编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高压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xxx10KV高压配电室

高压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方案

 

审批:

审核:

xxx

编制:

xxx

 

XXX项目经理部

2012年10月25日

 

1使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XXX系统安装工程XXX10KV高压配电室电气设备交接试验及系统试验。

2编制依据

XXX系统安装工程XXX10KV高压配电室项目电气施工图

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安装和技术资料;

参考规范、规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3.1工程概况

本项目10KV变配电所,主要供电能力2*2000KVA和2*800KVA,二层结构,一层为电缆夹层,二层为高于配电室,低压配电室和控制室。

1#煤焦10KV配电室主电源第一,二两10KV高压回路电源由上级变电所两段10KVI、II段母线侧电源引出,进线方式为电缆两路4根YJV-8.7/10KV-3*185出线。

该高压配电室10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供电方式,两路10KV电源互为备用。

系统采用综合微机监控装置对10KV线路、变压器、电动机、分段开关、电压互感器等设备进行全程监控。

本工程10KV高压配电室为四台变压器,其中SCB-2000KVA干变两台、S11-800KVA油侵变压器两台,高压电动机12台。

本站一二段10KV补偿方式为分别采用高压柜高压侧一二段集中补偿,通过补偿使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3.2电气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如表3-1所示:

 

表3-1电气主要工程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S11-800KVA/10KV/0.4KV

油侵式电力变压器

2

2

SCB-2000KVA/10KV/0.4KV干式电力变压器

2

3

10KV高压电动机200KW/10KV

2

4

10KV高压电动机220KW/10KV

2

5

10KV高压电动机250KW/10KV

2

6

10KV高压电动机355KW/10KV

2

7

10KV高压电动机900KW/10KV

2

8

10KV高压开关柜

51

9

高压补偿电容柜

2

10

控制柜及交直流柜

4

11

进户高压电力缆YJV-.7/10KV-3*185

8

12

出户高压电力电缆YJV-.7/10KV-3*70

16

13

0.6/1KV低压电力电缆

1200

14

0.6/1KV低压控制电缆

1500

4电气设备交接试验

4.1电力电缆

4.1.1本项目电力电缆额定电压等级为0.6/1KV、8.7/10KV两种。

4.1.2试验项目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电力电缆试验记录要求进行,即试验项目有:

绝缘电阻测量、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相位检查等。

4.1.3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

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2)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应用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耐压试验,试验时间1min。

4.1.4测量各电缆导体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和各导体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

2)测量绝缘用兆欧表的额定电压,采用如下等级:

a、0.6/1KV电缆:

用1000V兆欧表;

b、8.7/10KV电缆:

用2500V兆欧表;

4.1.5直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

1)8.7/10KV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为:

Ut=4×U0=4×8.7=34.8KV;

2)试验时,试验电压可分4~6阶段均匀升压,每阶段停留1min,并读取泄漏电流值。

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维持15min,其间读取1min和15min时泄漏电流。

测量时应消除杂散电流的影响。

3)10KV及以上电缆的泄漏电流小于20uA和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缆泄漏电流小于10uA时,其不平衡系数不作规定。

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

4)电缆的泄漏电流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电缆绝缘可能有缺陷,应找出缺陷部位,并予以处理:

a泄漏电流很不稳定;

b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

c泄漏电流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现象。

4.1.6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首先用兆欧表对试品电缆各相分别进行绝缘电阻试验,合格方可进行低频耐压试验。

2.试验电压峰值:

Umax=3Uo,其中Uo为电缆相电压的定额值。

例如:

额定电压为10kV电缆,单相额定电压Uo=10/√3kV=5.774kV,所以试验电压峰值为:

Umax=3Uo=17.32kV。

3.试验时间:

按试验要求设定。

如新电缆交接试验需试验60分钟。

4.可分相进行测试。

试品电缆的电容值在试验设备负载容量能力范围内时,可将试品电缆三相线芯并联后,同时进行耐压试验。

如果不具备上述试验条件时,可采用正常变压器名牌相应的额定工作电压相对地,时间为24h方法代替交流耐压。

4.1.7检查电缆线路的两端相应相位应一致,并与电网相位相符合。

4.1.80.5KV控制电缆和BV导线,用500V兆欧表测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4.2电力变压器

4.2.1本项目电力变压器有:

S11-800/10侵式电力变压器2台;SCB11-2000/10干式变压器2台。

4.2.2试验项目按照GB-50150电力变压器试验记录要求执行,即试验项目有: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变压比测试、接线组别检查、绝缘试验(包括绝缘电阻测试、吸收比检查、交流耐压测试)等。

4.2.3测量绕组连同导管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

2)S11-800/10侵式电力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

3)SCB-2000/10干式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

4)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不出温度下电阻按照式4-1换算:

R2=R1(T+t2)/(T+t1)(式4-1)

式中:

R1、R2——分别为温度在t1、t2时的电阻值;

T——计算用常数,铜导线取235,铝导线取225。

5)由于变压器结构等原因,差值超过本第2条和第3条时,可只按第4条进行比较。

但应说明原因。

4.2.4检查变压器的电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电压比的规律。

“无明显差别”按如下考虑:

变压器额定电压比允许偏差不超过±0.5%;

4.2.5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合相符。

4.2.6测量与铁心绝缘的各紧固件(连接片可拆开者)及铁心(有外引接地线的)绝缘电阻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安装工作结束后应进行铁心和夹件(有外引接地线的)的绝缘电阻测量;

2)铁心必须为一点接地;对变压器上有专用的铁心接地线引出套管时,应在注油前测

量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3)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持续时间为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4.2.7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缘电阻值不低于产口出厂试验值的70%;

2)当测量绝缘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的温度不符合时,按式4-2求出换算系统A。

(式4-2)

式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20℃的绝对值;

再校正到20℃时的绝缘电阻值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当实测温度为20℃以上时:

R20=ARt(式4-3)

当实测温度为20℃以下时:

R20=Rt/A(式4-4)

式中R20——校正到20℃时的绝缘电阻值(MΩ);

Rt——在测量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MΩ)。

3)10KV变压器应测量吸收比。

吸收比与产品出厂值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应不小于1.3,但根据GB50150-2006规范规定,当绝缘电阻值大于3000兆欧时,可不考虑吸收比。

4.2.8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S11-2500/10侵式电力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为28KV;

2)SCB-800/10干式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为24KV。

3)交流耐压试验采用外施工频电压试验的方法。

试验电压波形尽可能接近正弦,试验电压值为测量电压的峰值除以根号2,试验时应在高压端监测。

试验电压的频率为45~65Hz,全电压下耐受时间为60s。

4.2.9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5次,每次间隔为5min,应无异常现象;冲击合闸在变压器高压侧进行;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试验时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

无电流差动保护的干式变压器可冲击3次。

4.2.10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

4.3避雷器

4.3.1本项目使用的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额定电压为10KV。

4.3.2避雷器绝缘电阻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小1000MΩ;

2)基座绝缘电阻不低于5MΩ;

4.3.3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应于直流参考电流下的直流参考电压,整支或分节进行的测试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实测值与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5%。

2)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值不应大于50uA,或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试验时若整流回路中的波纹系数大于1.5%时,应加装滤波电容器,可为0.01~0.1uF,试验电压应在高压侧测量。

4.3.4检查放电记数器的动作应可靠,避雷器监视电流表指示应良好。

4.3.5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应符合直列规定:

1)工频放电电压,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2)工频放电电压试验时,放电后应快速切除电源,切断电源不大于0.5s,过流保护动作电流控制在0.2~0.7A。

4.4断路器

4.4.1本项目使用的断路器是真空断路器。

4.4.2测量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整体绝缘电阻值测量,应参照制造厂规定;

2)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就应低于表4-2规定:

表4-2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标准

额定电压(kV)

3~15

绝缘电阻值(MΩ)

1200

4.4.3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值测量,宜采用电流不小于100A的直流压降法。

测量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4.4应在断路器全闸及分闸状态下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当在合闸状态下进行时,试验电压应符合表4-3规定:

表4-3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

额定电压kV

最高工作电压kV

1min工频耐受电压kV峰值

相对地

相间

断路器断口

隔离断口

10

12

42

42

42

49

当在分闸状态下进行时,真空灭弧室断口间的试验电压应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试验中不应发生贯穿性放电。

4.4.5测量断路器主触头的分、合闸时间,测量分、合闸的同期性,测量合闸过程中触头接触后的弹跳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合闸过程中接触后的弹跳时间,10KV断路器不应大于2ms。

2)测量应在断路器额定操作电压条件下进行;

3)实测数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4.7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Ω;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试验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

4.4.8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合闸操作

1)当操作电压在表4-4范围内时,操动机构应可靠动作;

表4-4断路器操动机构合闸操作试验电压范围

电压

直流

交流

(85%~110%)Un

(85%~110%)Un

注:

对电磁机构,当断路器关合电流峰值小于50kA时,直流操作电压范围为(80%~110%)Un。

Un为额定电源电压。

2)弹簧操动机构的合闸线圈以及电磁操动机构的合闸接触器的动作要求,均应符合上项的规定;

(2)脱扣操作

1)直流或交流的分闸电磁铁,在其线圈端钮处测得的电压大于额定值的65%时,应可靠地分闸;当此电压小于额定值的30%时,不应分闸;

2)附装失压脱扣器的,其动作特性应符合表4-5的规定;

表4-5附装失压脱扣器的脱扣试验

电源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

小于35%*

大于65%

大于85%

失压脱扣器的工作状态

铁心应可靠地释放

铁心不得释放

铁心应可靠地吸合

注:

*当电压缓慢下降至规定比值时,铁心应可靠地释放。

3)附装过流脱扣器的,其额定电流规定不小于2.5A,脱扣电流的等级范围及其准确度,应符合表4-6的规定。

表4-6附装过流脱扣器的脱扣试验

过流脱扣器的种类

延时动作的

瞬时动作的

脱扣电流等级范围(A)

2.5~10

2.5~15

每级脱扣电流的准确度

±10%

同一脱扣器各级脱扣电流准确度

±5%

注:

对于延时动作的过流脱扣器,应按制造厂提供的脱扣电流与动作时延的关系曲线

进行核对。

另外,还应检查在预定时延终了前主回路电流降至返回值时,脱扣器不应动作。

(3)模拟操动试验。

1)当具有可调电源时,可在不同电压条件下,对断路器进行就地或远控操作,每次操作断路器均应正确,可靠地动作,其联锁及闭锁装置回路的动作应符合产品及设计要求;当无可调电源时,只在额定电压下进行试验;

2)直流电磁或弹簧机构的操动试验,应按表4-7的规定进行;

表4-7直流电磁或弹簧机构的操动试验

操作类别

操作线圈端钮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

操作次数

合、分

110

3

85(80)

3

65

3

合、分、重合

100

3

注:

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装有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断路器。

3)对于具有双分闸线圈的回路,应分别进行模拟操动试验;

4)对于断路器操动机构本身具有三相位置不一致自动分闸功能的,应根据需要作投入或退出处理。

4.5互感器

4.5.1本项目的互感器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4.5.2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电压互感器绝缘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宜低于1000MΩ;

2)测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段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宜低于1000MΩ,但由于结构原因而无法测量时可不进行;

3)绝缘电阻测量应使用2500V兆欧表。

4.5.3互感器交流耐压试验,应附合下列规定:

1)应按出厂试验电压的80%进行;

2)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为2KV。

4.5.4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压互感器:

一次绕组电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0%。

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5%。

2)电流互感器:

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的差异不宜大于10%。

当有怀疑,应提高施加的测量电流,测量电流(直流值)一般不宜超过额定电流(方均根值)的50%。

4.5.5检查互感器的接线组别和极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铭牌和标志相符。

4.5.6互感器误差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非关口计量,电压等级10KV以下的互感器,检查互感器变比,应与制造厂铭牌值相符,对多抽头的互感器,可只检查使用分接头的变化;

2)非计量用绕组应进行变比检查。

4.5.7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励磁曲线测量,应附合下列要求:

1)用于励磁曲线测量的仪表为方均根值表,若发生测量结果与出厂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有较大出入(>30%)时,应核对使用的仪表种类是否正确;

2)一般情况下,励磁曲线测量点为额定电压的20%、50%、80%、100%和120%。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压互感器(N端接地),电压等级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最高测量点为190%;

3)对于额定电压测量点(100%),励磁电流不宜大于出厂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的测量值的30%,同批同型号、同规格电压互感器此点的励磁电流不宜相差30%。

4.5.8测量铁心夹紧螺栓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作器身检查时,应对外露的或可接触到的铁心夹紧螺栓进行测量;

2)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试验时间为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3)穿芯螺栓一端与铁心连接者,测量时应将连接片断开,不能断开的可不进行测量。

4.6隔离开关、负荷开关

4.6.1隔离开关与负荷开关的有机材料传动杆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前面表4-2规定;

4.6.2测量高压限流熔丝的直流电阻值,与同型号产品相比不应有明显差别。

4.6.3测量负荷开关导电回路的电阻值,宜采用电流不小于100A的直流压降法。

测试结果,不应超过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4.6.4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述规定:

三相同一箱体的负荷开关,应按相间及相对地进行耐压试验,其余均按相对地或外壳进行。

试验电压应符合前面表4-3规定。

4.6.5检查操动机构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4.6.6操动机构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动力式操动机构的分、合闸操作,当有其电压在下列范围时,应保证隔离开关的主闸刀或接地闸刀可靠地分闸或合闸:

电动操动机构电动机接线端子的电压在其额定电压的80%~110%范围内时;二次控制线圈和电磁闭锁装置的电压在其额定电压的80%~110%范围内时时;

2)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机械或电气闭锁装置应准确可靠。

4.7蓄电池充放电试验

4.7.1本项目充放电试严格执行GB50170-92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4.7.2在充放电前应认真阅读生产厂家的说明书内容的各项规定和注意事项。

4.7.3蓄电池充电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恒流充电法充电时,其最大电流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的允许最大电流值;

2)采用恒压充电法充电时,其充电的起始电流不得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不得超过2.4V。

4.7.4蓄电池的初充电结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充电容量应达到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2)恒流充电法,电池的电压连续3h以上稳定不变;恒压充电法,充电电流应连续10h以上不变,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数值。

4.7.5初充电结束后,检查电池正常,并应再进行0.5h的充电。

4.7.6蓄电池首次放电终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池的最终电压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2)不合标准的电池的电压不得低于整组电池中单体电池的平均电压的2%;

3)电压不合标准的蓄电池数量,不应超过该组电池总数量的5%;

4)温度为25℃时的放电容量应达到其额定容量的85%以上。

当温度不为25℃而在10~40℃范围内时,其容量应按下式进行换算:

 

式中t——在10h率放电过程中最后2h的平均温度(℃)

Ct——当液温为t℃时实测得容量(A·h)

C25——换算成标准温度(25℃)时的容量(A·h)

0.008——10h率放电的容量温度系数

4.7.7首次放电完毕后,应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充电,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0h。

4.7.8蓄电池组在5次充、放电循环内,当温度为25℃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10h率放电容量的95%.

4.7.9充、放电结束后,应检查电池的情况应正常。

4.7.10在整个充、放电期间,应按规定时间记录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

充放电结束后,应绘制整组充、放电特性曲线。

如实填写GB50150-2003电池充放电记录表格。

4.7.11蓄电池充好电后,在移交运行前,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使用与维护。

4.8二次回路

4.8.1二次回路是指电气设备的操作、保护、测量、信号等回路及其回路中的操动机构的线圈、接触器、继电器、仪表、互感器二次绕组等。

4.8.2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它并联支路时,不应小于10MΩ;

2)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的电源回路等,均不应小于1MΩ。

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可不小于0.5MΩ。

4.8.3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电压为1000V。

当回路绝缘电阻值在10MΩ以上时,可采用2500V兆欧表代替,试验持续时间为1min,或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2)48V及以下电压等级回路可不作交流耐压试验;

3)回路中有电子元器件设备的,试验时应将插件拔出或将其两端短接。

4.9接地装置

4.9.1测试连接与同一接地网的各相邻设备接地线之间的电气导通情况,以直流电阻值表示。

直流电阻值不应大于0.2Ω。

4.9.2接地阻抗值应附合设计要求。

4.10高压电动机:

 

10KV高压电动机200KW/10KV

2

10KV高压电动机220KW/10KV

2

10KV高压电动机250KW/10KV

2

10KV高压电动机315KW/10KV

2

10KV高压电动机900KW/10KV

4

高压电动机的超低频耐压试验方法:

对电动机的超低频耐压试验操作方法与以上对发电机的操作方法相似。

下面就不同的地方作重点补充说明。

1.在交接、大修、局部更换绕组以及常规试验时,均可进行此项试验。

用0.1Hz超低频对电机进行耐压试验,对电动机端部绝缘的缺陷比工频耐压试验更有效。

其原因是在工频电压下,由于从线棒流出的电容电流在流经绝缘外面的半导体防晕层时造成了较大的电压降,因而使端部的线棒绝缘上承受的电压减小;而在超低频情况下,此电容电流大大减小了,半导体防晕层上的压降也大为减小,故端部绝缘上电压较高,便于发现缺陷。

2.连线方法:

试验时应分相进行,被试相加压,非被试相短接接地。

如图14所示

3.按照有关规程的要求,试验电压峰值可按如下公式确定:

Umax=0.75β(2Un+1000)V

其中Umax:

为0.1Hz试验电压的峰值(kV)

β:

0.1Hz与50Hz电压的等效系数,按我国规程的要求,取1.2

Un:

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kV)

例如:

1、额定电压为10kV的电动机,超低频的试验电压峰值计算方法为(电动机绕组为△接法):

Umax=0.75β(2Un+1000)=0.7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