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309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docx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解读

供电系统热滑试验方案

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1、编制目的

为保证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列车上线的运行安全,在列车上线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供电系统热滑试验。

热滑试验是供电系统竣工验收的必须项目,主要检测车辆受电弓取流是否良好,供电设备运行是否良好,以确保列车带电上线正常运行。

1)热滑试验电客车以低速(5km/h-10km/h)、中速(25km/h—40km/h)、高速(40km/h—80km/h)进行往返热滑,检验线路、接触网设备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几何尺寸、结构是否牢固、可靠,能否满足设计标准;

2)检测电客车全线受电弓的运行状态,对火花或拉弧位置、受流状态、车辆稳定度等技术状态作好记录;

3)检验接触网系统和回流系统回路是否连通和顺畅;

4)检查接触网接触线线面是否平滑,接触线高度、拉出值是否有无突变;

5)检查接触网汇流排中间接头、道岔、锚段关节、中心锚结、电连接、接地等支撑部件的安装状态是否有碰弓、脱弓或刮弓的现象,是否有无出现严重的硬点、火花或拉弧现象;

6)检查电客车的受电弓跟随性是否良好,检查受电弓在分段绝缘器、绝缘锚段关节处是否对电客车有失电现象;

7)检验供电系统设备是否满足列车运行及各系统带电设备运行的需求,各项保护与运行方式配置是否合理,稳定性、可靠性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8)检验通信、机电设备在使用中各项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进行各专业系统综合调试和空载试运行提供条件;

9)检查受电弓热滑试验后的摩擦损耗状况,分析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安装布置情况。

10)检查记录供电系统整流变压器、整流器和直流开关柜等设备的运行情况;

11)检查接触网末端网压。

2、编制依据

1)地铁列车运行安全要求。

2)施工设计图纸。

3)《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T10411-2005;

4)《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6)《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98);

7)《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J208-98);

8)《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J10421-2000)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0)《合肥市轨道交通工程供电系统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试行)》

二、工程概况

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为合肥城市线网规划中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是一条连通主城与滨湖新区的轨道交通线路。

1号线北起天水路站,南至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28.8km,共设26座车地下站,车辆段1座,停车场2座,控制中心1座。

该线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二期工程合肥站~徽州大道站段的建设方针为“同步设计、分期建设、同步运营”,并预留三期延伸条件。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北起合肥站,南至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24.58km,设23座地下车站(含换乘站6座),最大站间距2462m,最小站间距714.5m,平均站间距1106m,设滨湖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和大连路停车场1座,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所2座(分别为胜利路和庐州大道主变电所)。

三、热滑试验前置条件

1、土建专业

工程基本完工,轨行区完成封闭。

2、轨道专业

轨道工程施工、验收完毕,按设计提供线路允许最大行驶速度,并安装好进站、出站、弯道、坡道及百米标志。

3、供电专业

1)牵引变电所具备人员值班条件,设备运行正常;

2)接触网已完成冷滑工作并对缺陷进行了整改,通过确认符合热滑条件;

3)接触网具备送电条件,已送电且空载运行满24小时;

4)接触网送电终端标志悬挂完成;

5)供电系统已验收,具备送电能力;

6)供电系统已完成短路试验,短路试验结果须满足设计要求。

4、车辆专业

1)车辆经过调试具备上线低、中、高速热滑运行的条件;

2)热滑试验电客车配备灭火器;

3)提供两辆工程车,具备牵引电客车的条件。

5、通信、信号专业

1)热滑线路具备列车与行车调度、车控室之间无线通信条件,电力调度与变电所之间公务电话联系条件,车站及控制中心公务电话调试完成,具备使用条件。

2)热滑线路信号设备安装施工完成,道岔密贴调整完毕,转辙机具备手摇转换和锁闭道岔的功能。

6、机电安装专业

1)屏蔽门安装完成,完成站台的封闭工作;

2)区间风机、水泵、照明安装完成,各站、区间设备应配备正式电源,具备隧道通风、排水和照明的功能;

3)确保区间无积水、车站站台无垃圾、无漂浮物;

4)联络通道处的防火门安装完毕,处于锁定状态;

5)清理干净站台边缘的垃圾,特别是金属碎片,防止对车辆损伤和造成试验人员受伤;

6)做好屏蔽门的成品保护工作,防止站台装修材料从屏蔽门槛下面的空隙掉入轨行区影响行车安全,由站台装修单位对门槛下面的空隙进行临时封闭。

7、其他专业

1)全线所有临时设施拆除,限界检测已经完成,侵限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并通过复查确认符合标准;

2)热滑试验区段具备行车条件,相关单位在热滑前已进行线路清扫(隧道内进行冲洗),并且清除了一切影响行车的杂物,线路整洁,轨行区内无积水;

3)沿线轨道线路已完全封闭,各车站及区间所有可能进入轨行区的出入口都已封闭,确认安全可靠;

4)土建施工单位彻底清理轨顶风道内的模板等垃圾,防止金属垃圾损伤机车和试验人员。

5)防淹门、人防门安装调试已完成,并处于锁定状态;

6)接触网受电前发布接触网已受电、线路封锁等安全通告,并于接触网送电前三天在沿线所有出入口、重要通道处张贴接触网受电、线路封锁、进行热滑试验告示;

7)轨道公司组织各监理、施工单位完成对热滑线路进行了安全大检查,确认线路无影响列车行车安全的物品和工器具。

8、热滑试验前置条件完成时间汇总表

热滑试验前提条件汇总表

序号

内容

完成时间

责任单位

备注

1

安全大检查

2月22日

轨道公司

2

安全检查问题整改

2月24日

各参建单位

3

冷滑试验+限界检测

2月28日

中铁电化局

4

隧道保洁、冲洗

2月28日

各标段

5

区间正式水泵安装

2月28日

机电标段

6

风水电安装完成

2月28日

机电标段

7

供电系统验收

2月28日

中铁电化局

8

安全通告

2月28日

中铁电化局

9

绝缘测试

2月28日

中铁电化局

10

人防门、防淹门

2月28日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11

轨道工程完成

2月28日

中铁四局

12

接触网送电

2月29日

中铁电化局

13

短路试验

2月29日

中铁电化局

14

通信无线对讲功能

2月29日

中铁四局

15

屏蔽门调试完成

2月29日

重庆川仪

16

电客车

2月29日

蒲镇车辆厂

17

工程车辆

2月29日

轨道公司

18

电客车调至指定位置

2月29日

轨道公司

19

热滑试验

3月1日

轨道公司

车辆段(含)至贵阳路

20

热滑试验

3月10日

轨道公司

贵阳路至大连路

21

热滑试验

4月1日

轨道公司

大连路至太湖路

22

热滑试验

6月1日

轨道公司

太湖路至合肥站

四、热滑试验时间及试验范围

1、热滑时间

2月22日:

轨道公司组织热滑前安全大检查;

2月28日:

中铁电化局张贴热滑通告,封闭线路;

2月29日:

接触网送电(送电完成后,接触网空载带电24小时);

3月1日:

停止轨行区所有施工;热滑试验。

2、热滑送电范围

第一阶段:

2016年3月1日,贵阳路大里程(K26+500)至徽州大道出入段线大里程(YSK0+50)范围内全部接触网。

第二阶段:

2016年3月10日,大连路站小里程(K16+693.1687)至贵阳路大里程(K26+500)范围内全部接触网。

第三阶段:

2016年4月太湖路站(YSK0+50至K10+623)至大连路站小里程(K16+693.1687)范围内全部接触网。

第四阶段:

2016年6月合肥站(YSK0+50至K4+462)至太湖路站(YSK0+50至K10+623)范围内全部接触网。

五、热滑试验责任分工

负责

部门

序号

工作内容

备注

轨道公司

1

制订热滑方案,热滑总牵头,组织热滑工作并协调各部门工作。

2

2月28日发布接触网已受电、线路封锁等安全通告。

3

督促各相关单位在安全大检查前完成轨行区各所属区段线路杂物的清理工作,并确认行车线路上方各专业管线及线槽是否固定牢靠。

4

负责跟踪各标段施工单位对热滑路线的垃圾清理进度及质量和组织隧道冲洗。

5

组织落实热滑电客车,并配备两组具有一定资质,经验丰富的电客车司机。

6

负责3月1日组织各标段封闭各车站所有可能进入轨行区的出入口,并派人值守(机电安装单位屏蔽门和端门安装完毕)。

中铁电气化局

1

负责沿线所有出入口在2月28日张贴热滑试验公告。

2

负责配合热滑当天的相关工作,跟踪热滑出现问题,热滑结束后及时进行整改。

3

成立故障抢修小组,并在热滑当天指派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挂地线、验电器及相关绝缘设备,添乘热滑电客车待命,以备故障时进行抢修。

4

负责热滑过程中指派记录人员记录热滑区段有缺陷的地点,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5

负责3月1日热滑过程的安全保障及后勤服务工作。

6

负责热滑过程中与中铁四局共同扳动确认道岔位置。

7

组织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的停、送电工作。

中铁四局(正线轨道)

1

负责热滑过程中与中铁电化局共同扳动确认道岔位置。

2

轨行区调度室负责热滑作业令的审批,并根据热滑请令情况,在2月29日下达热滑区间封锁令以及行车命令,禁止任何人员进入轨行区施工。

3

2月29日前负责准备20个60钩锁器,并指派人员添乘车辆,热滑需要应急处理时进行人工钩锁道岔。

4

保障正线轨道线路状态良好,满足按设计时速运行条件。

中铁二局(车辆段轨道)

1

3月1日在配合电客车调动进出车辆段时车辆段道岔扳动及位置确认工作。

2

保障车辆段工程车牵引电客车运行轨道线路状态良好。

中铁四局(通号)

1

2月29日前确认手持台功能在热滑区域里已开通,专用电话能实现通信。

2

负责提供20部已刷好频道的手持台,负责热滑区段无线、专用和公务电话通信正常。

3

指派人员进行热滑时通信保障工作。

4

负责热滑时和中铁电气化局共同进行道岔的扳动及道岔位置确认工作。

5

指派应急人员添乘压道工程车和热滑电客车道岔手摇过程中转辙机故障时应急抢修。

车辆专业

1

负责工程车牵引推行过程中车辆的联挂、解钩及打铁鞋、撤出铁鞋的具体工作。

2

负责热滑期间车辆的看护工作。

3

负责热滑车辆保驾工作,出现问题及时修复。

六、热滑试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热滑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组织与调动参与各方的力量,特成立热滑试验组织机构。

具体机构如下图所示:

热滑试验由热滑试验领导组总体负责,下设现场指挥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障组;现场指挥组下设线路保障小组、供电保障小组、行车调度小组、通信、信号保障小组、车辆小组和机电小组。

1、热滑试验领导组

1)人员配置:

组长:

吴四二

副组长:

夏卫平、刘明亮、安容民、杨风雷、吴良风、苏先辉、鲁永久

2)责任范围:

(1)负责人员的组织和总体协调、指挥工作;

(2)负责热滑方案的审核、批准下发。

2、现场指挥组

1)人员配置:

组长:

夏卫平

副组长:

刘明亮、安容民、杨风雷、吴良风、苏先辉、鲁永久

组员:

陈南海、苏煜、李建、高嵩、李杨、朱兵、王永均、谢军平、汪成林、梁亚成、阮亮、姜海涛、周元发、田丰、王玮、蒋明亮、刘肖、寻华等、张韬、聂松、王奇

2)责任范围:

(1)组织车辆、轨道和轨行区管理之间的接口及资源的统一调配,确保热滑试验的顺利进行;

(2)统一指挥协调各小组按时间节点完成热滑前的相关工作,确保热滑试验顺利进行;

(3)负责接触网热滑试验前的宣传工作,确保相关区域的所有参建单位清楚热滑日期及接触网受电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2.1、线路保障小组

1)人员配置:

小组长:

安容民

组员:

朱兵、王永均、张韬、阮亮、聂松、魏登臣(中铁二局)、赵泽富(中铁一局)、赵斌(中铁二十四局)、李计金(中交二航局)、郭小平(中铁十八局)、刘奇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责任范围:

(1)负责配合热滑前的工程车限界检测工作;

(2)负责热滑期间线路检查、确认工作,确保线路的通畅;

(3)负责热滑过程中对轨道线路应急抢险工作;

(4)负责人防门、防淹门的锁定及限界确认工作,出现问题时进行应急处理。

2.2、供电保障小组

1)人员配置:

小组长:

刘明亮

组员:

陈南海、苏煜、李建、高嵩、李杨、郑斌(轨道运营公司)、

辜玉星(中铁电化局)、王云(北京城建院)、帅庆元(甘肃铁一院)、王术合(天津电化院)

2)责任范围:

(1)负责接触网送电及热滑期间牵引变电所派人值守,记录变电所运行状态;

(2)负责组织牵引降压变电所设备的倒闸操作,向接触网停/送电;

(3)负责提供并安装监控弓网关系的摄像头;

(4)负责监测弓网关系以及弓网问题的记录、解决和总结;

(5)负责热滑区段供电系统故障的抢修工作;

(6)负责在贵阳路变电所设置临时电力调度小组,负责接触网停送电下令及故障抢修组织。

(7)负责热滑期间的轨道车压道及限界检查工作。

2.3、行车调度小组

1)人员配置:

组长:

王奇

车上组组员:

苏先辉、刘肖

中铁四局铺轨标(正线):

王波军

中铁二局铺轨标(车辆段):

魏登臣

中铁电气化局供电标:

辜玉星

中铁四局通号标:

杨勤松

蒲镇车辆厂:

赵波

2)责任范围:

(1)全面负责热滑中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确保行车安全有序;

(2)制定热滑期间的行车组织方案、行车安全措施,并制定相关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3)仔细核对热滑交路图中每个进路,对热滑调度员进行相应培训;

(4)车上的随车调度人员负责进路的申请工作,地面人员负责进路的排列,进路排列过程调度员之间采用呼叫应答机制;

(5)负责热滑试验进路道岔位置状态的确认及用钩锁器钩锁工作;

(6)积极配合做好热滑的其他相关工作。

2.4、通信、信号保障小组

1)人员配置:

小组长:

吴良风

组员:

汪成林、谢军平、杨勤松(中铁四局)、徐道颂(中铁四局)

2)责任范围:

(1)负责整个热滑过程的通信保障工作,确保热滑期间区间无线通信正常,变电所电话通信正常,车站公务和专用电话通信正常;

(2)负责在热滑过程中指派技术人员对相关车站进行值守,对通信设备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修复;

(3)负责热滑期间配合行车调度小组进行道岔扳动工作。

2.5、车辆小组

1)人员配置:

小组长:

苏先辉

组员:

刘肖、何兴旺、寻华等、赵波(蒲镇车辆厂)

2)责任范围:

(1)负责确保车辆状态完好,车辆静、动调完毕,具备上线热滑的功能;

(2)负责检查和记录电客车在热滑期间的运行状态,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向领导组报告;

(3)负责热滑期间添乘车辆进行保驾工作,出现故障及时进行抢修;

(4)负责配备两组电客车司机(首、尾车头各一组,各配一套司控器钥匙),负责电客车的驾驶工作;

(5)负责车辆在牵引过程中制动缓解、联挂和解体工作;

(6)负责车辆的看护工作。

2.6、机电小组

1)人员配置:

小组长:

杨风雷

组员:

周元发、田丰、王玮、蒋明亮、梁亚成、刘尚洋(中铁十七局)、骆建仁(中铁十二局)、胡连军(广东工业安装)、于雷(中建安装)、郑红(重庆川仪)

2)责任范围:

(1)负责热滑前进行隧道排烟、通风和排水工作及应急处理;

(2)负责各标段范围内屏蔽门、端门出入口的管理,严禁无热滑准入证的人员进入。

3、安全保障组

1)人员配置:

组长:

鲁永久

组员:

张文将、夏祥晶、李震

2)责任范围:

(1)负责接触网热滑区段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线路封闭检查及安全保卫工作;

(2)负责热滑期间严禁人员、设备、机械进入热滑区段;

(3)组织各车站、区间安装各类安全标志,要求各车站属地管理单位在热滑期间派出专门的安保人员对站台进行封闭管理;

(4)负责热滑期间安全注意事项的宣贯及安全标语的张贴;

(5)负责热滑电客车内人员安全监管工作,出现紧急情况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4、后勤保障组

1)人员配置:

组长:

杜晨宇(中铁电化局)

组员:

刘长昕、周钊、杨彦卫

2)责任范围:

(1)负责热滑期间车辆(汽车)使用统一安排和调度工作;

(2)负责热滑期间的水及午餐供应;

(3)负责热滑试验影像资料的采集、制作;

七、热滑试验车辆要求

1、电客车(列车上配置灭火器)

使用轨道公司的电客车,中铁电化局负责安装两套摄像监测设备。

2、电客车司机

电客车司机由轨道公司安排。

配备两组电客车司机(每组两人),首尾车头各一组,每组配备司控器钥匙和必要的驾驶所使用工具、设备。

3、工程车

提供两辆工程车(应急救援),具备牵引电客车的条件。

八、热滑试验程序及流程

热滑试验采用电客车进行,热滑电客车按要求时间到达车辆段出入段,试验后填报相应的热滑试验报告。

1、2月28日热滑试验前工程车限界检查流程:

现场指挥组组长→工程车现场指挥→9:

00工程车从车辆段发车→行车调度小组进行进路排列→确认进路、工程车进行检测→检测完成返回指定位置→检测负责人报告现场指挥组组长→检测结束;

2、2月29日接触网送电流程:

由现场指挥组长给供电小组下达接触网送电指令,由供电小组组织进行接触网的送电工作,送电完成报告热滑现场指挥组组长;

3、3月1日8:

50前各单位参与热滑人员到达滨湖车辆段出入段;

4、3月1日9:

00-9:

30召开热滑试验预备会,确认参加试验单位和人员全部到位,明确分工,现场指挥组组长向领导组汇报热滑准备情况,热滑领导组组长下达热滑开始指令;

5、参与热滑人员从滨湖车辆段出入段进行乘车,确认人员全部上车后,随车调度确认现场进路;

6、进路开放后,现场指挥组组长向领导组组长申请发车指令,领导组组长下达发车指令后,随车调度指挥司机按运行交路图人工确认进路进行热滑;

7、热滑电客车行车指挥流程:

由于热滑过程中道岔不具备电动操作的能力,热滑时行车调度小组地面组人员(中铁电气化局和中铁四局各2人)添乘电客车,电客车在道岔前方停车,地面人员根据热滑进路扳动道岔,确认道岔位置后,通知随车调度,随车调度指挥司机进行动车,通过道岔时随车调度和司机再次确认道岔位置;

8、进路办理过程中随车调度人员与地面道岔扳动人员遵循呼叫应答确认机制,并确认道岔位置;

9、司机严格按照随车调度员的指令,并与尾车司机联系,确认试验项目,按限速进行热滑;

10、热滑结束后,电客车返回滨湖车辆段,由热滑现场指挥组组长报告领导组组长,热滑结束;

11、热滑完成后,由热滑领导组组长组织召开热滑试验总结会;

12、热滑完成后,相关单位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申请作业点进行整改。

13、热滑完毕后,设计单位和中铁电气化局对热滑数据、记录进行分析并出具弓网关系分析报告。

九、热滑试验交路图

正线热滑前用工程车推行电客车至滨湖车辆段出入段线,正线热滑采用滑正线的总体思路,通过低、中、高三种速度热滑完毕后列车停靠在滨湖车辆段。

后附进路图。

一十、热滑试验应急情况的处理

1、试验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导致电客车不能正常行驶或试验无法继续进行时,应立即上报热滑试验领导组,由领导组下达处理决定;

2、应急抢险的措施需要在热滑领导组及现场指挥组的指挥下,各组配合进行,同时要保证接触网断电后抢险人员才能进入轨行区;

3、试验过程中,安排工程车在车辆段待命,如需要工程车牵引电客车时,由行车调度小组指挥进行牵引;

4、试验过程中当电客车出现故障或接触网出现故障停电时,电客车车上负责人通知现场指挥组组长,由现场指挥组组长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发布全线停电命令,并通知热滑领导组组长。

验电确认停电后,由车辆小组和供电小组技术人员配备必要的绝缘器具下车,挂地线,进行相应的抢修工作;

5、接触网的停电、挂地线,带电区段摇动道岔以及随后进行的事故处理由相关小组按规定执行;

6、试验中出现的故障,由各小组根据现场指挥组组长安排负责抢修;

7、当客车在热滑试验过程中出现故障、接触网停电长时间不能恢复时,现场指挥组组长向热滑领导组组长请示取消热滑,领导组组长下达取消指令,现场指挥组组长利用手持台通知工程车组织进行救援。

8、在热滑试验过程中出现通信故障,均由通号施工单位负责抢修。

9、热滑试验过程中各专业出现故障时,按下图的流程进行应急抢险工作。

应急抢险流程图

一十一、热滑试验安全保障措施

1、热滑区段的行车进路按照编制的进路图进行热滑,热滑时确认进路动车;

2、在热滑前组织相关单位对热滑区段进行安全检查,并且落实发现问题的整改,安全保障组负责检查整改结果;

3、轨行区调度办公室下达停止影响该次试验的各项作业令,轨行区调度办公室根据热滑安排,下达所管理区域的封锁令,禁止在热滑区域施工;

4、热滑时各个车站与司机通讯使用同一频率,车站值班人员与本站人员通讯使用同一频率,并禁止其它施工单位使用相同频率对讲机;

5、车上调度人员和司机应严格确认进路,执行呼唤应答机制,严格按照限定的速度行驶;

6、各站确保站台安全封闭,采取措施封闭所有可能进入轨行区的入口,无关人员清除出区间、车站,热滑期间在各个站台两端把关,严禁任何人员进入隧道和轨行区;

7、中铁电气化局和轨道专业及信号专业指派专人摇动道岔时,需按照带电作业区间相关管理规范执行;

8、鉴于接触网的高压危险性,热滑过程发生故障时,任何人没有现场指挥组组长的命令不得下车。

一十二、其他注意事项

1、参加热滑试验人员统一8:

50之前到滨湖车辆段参加热滑启动会;

2、参与热滑试验人员自备安全帽,参加应急抢险人员自备相应工器具,在现场听从热滑领导组组长安排;

3、各车站配合人员在热滑之前必须到位;

4、参加热滑试验各相关单位人员请自备交通工具。

5、试验车组安全性能良好,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车速行驶,检测作业应统一指挥,如遇侵限及时停车。

6、试验区段轨行区已封锁,并有专人防护。

5、始终保持试验过程中联络畅通。

6、行车时司机注意瞭望,有情况及时鸣笛减速。

7、施工请点单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试验时间内不批点。

10、严格执行轨道公司制定的相关安全规章制度。

一十三、附表

附表1:

热滑试验报告

附表2:

各专业确认本系统具备热滑条件

附表3:

热滑试验状况统计表

附表4:

热滑试验线路运行图

附表5:

热滑试验应急预案

附表6:

签到表

附表1:

1、热滑试验报告

试验项目

热滑试验

试验时间

试验区段

试验结果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签字

试验小组组长:

年月日

附表2:

2、各专业确认本系统具备热滑条件

热滑

前提条件确认表

试验区段

确认:

本专业所负责的系统已准备就绪,确认本系统具备热滑条件,参试人员已按要求全部到位。

供电专业代表:

年月日

土建专业代表:

轨道专业代表:

年月日

车辆专业代表:

年月日

通号专业代表:

年月日

机电专业代表:

年月日

属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