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959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docx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

《学习心理辅导》教案(18课时)

第一课:

饮食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学习,了解到影响学生生理的重要因素——饮食,尤其是掌握科学规律的饮食方式和内容,并且能够知道有利于考试的食物安排。

能力方面:

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情感方面: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讲解新课:

(一)大脑营养

有些食物不仅有助于发展智力,使思维更敏捷,精力更集中,增强记忆力,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而且还可以帮助人应付压力,克服因思维迟钝引起的郁闷情绪,消除疼痛。

1、乙酰胆碱和卵磷脂2、蛋白质3、葡萄糖4、维生素5、矿物质

(二)增强记忆的食物

一些健脑食品,其实是常见的物美价廉之物。

如蛋黄、大豆、瘦肉、牛奶、鱼、动物内脏(心、脑、肝、肾)及胡萝卜、谷类等。

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且容易消化,对青少年脑髓的发育也有积极的作用。

1、牛奶2、鸡蛋3、鱼类4、贝类5、味精6、花生7、小米8、玉米9、黄花菜10、辣椒11、菠菜12、橘类13、菠萝14、胡萝卜15、油梨16、海藻

(三)健脑草药:

最近,英国研究发现,银杏叶和人参具有加速人的反应能力、提高记忆力和集中精力的功效。

研究人员给受试者服用这两种草药,结果表明,服用银杏360克或人参400毫克,就可增强记忆力。

1、银杏2、人参3、薄荷4、黄芩

注意:

草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方可服用。

从十分真实的意义上来说,你吃什么决定了你成为怎样的人。

知道供给你大脑正确的“大脑食物”,是提高你学习能力的起始步骤之一。

但你的潜力将远远大于调整饮食的效果。

(四)考前饮食建议

  考试临近,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大家都会争分夺秒地进行复习。

由于精神紧张,脑力消耗增加,加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体内营养积累减少,疲劳积累增加,如不注意安排饮食,则会影响到精力的恢复,降低学习效率。

如何安排饮食呢?

  请注意下列几个原则:

  1.足够的热能

  2.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3.清淡少油,开胃可口

  4.清洁卫生

  5.注意补充水分、盐分

  6.不要迷信营养品

(五)饮食规律:

如果你要你的大脑能高效地运行,以胜任所有形式的学习和工作,那么:

(1)每天早上,早饭要吃得好,最好有大量的新鲜水果,包括吃半只香蕉以吸收一定量的钾,吃一只桔子或一只猕猴桃以补充维生素C,再加上任何其他时令水果。

(2)中饭吃得好,最好包括一道新鲜蔬菜色拉。

(3)将鱼、果仁和植物油脂作为你饮食的主要部分。

鱼和植物油对于营养数以百万的脑神经胶质细胞起决定性的作用。

果仁和植物油是亚油酸的主来源,大脑需要亚油酸修复大脑“信息轨道”周围的髓脂质绝缘体。

探究活动

制订一份适合你自己的膳食表吧,它将充分考虑你的实际情况(如你的作息时间、你的身体状况等),尽最大的可能合理地安排你的饮食,给你的身体提供最佳的补给。

(见表例)

时间

用餐地点

食物搭配

调整

早晨(6∶30)

家中

牛奶、鸡蛋、馒头等

增加水果

中午(11∶30)

学校食堂

快餐

点菜注重食物营养搭配

下午(5∶00)

学校食堂

蛋糕

可吃点豆腐汤等小吃

晚上(8∶00)

家中

蔬菜、鱼、肉等

减少高热量的食物供给

注:

表格前三项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每天作一个简单的安排,第四项可根据前一天的膳食情况存在的问题作一定的调整,以在保证身体能量供给的前提下更科学地饮食,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第二课:

运动与休息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学习,了解运动与休息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些健脑操的操作技巧和抗疲劳的方法。

能力方面:

提高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情感方面:

培养积极的生活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讲解新课:

二、运动

挖掘大脑的潜能,培养和造就知识丰富、智商较高、富于进取心和具有创造力的人,其另一条途径就是体育运动。

只有大脑的血流供应充沛,智力思维才能思如泉涌。

而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有氧健身运动和有氧健脑运动。

(一)有氧健身运动

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的体质,使神经、骨骼、肌肉、心脏、呼吸、消化等器官系统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体育锻炼,对于神经系统,特别是对于大脑功能的增强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体育锻炼时,每一个动作都由大脑来指挥,调动全身各个部件协调参与完成。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这无疑是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的。

(二)有氧健脑运动

1、大脑功能练习操

(1)轻拍与按摩

(2)揉搓耳朵、脖颈(3)心智操(4)松驰呼吸法(5)记忆操(6)维克斯健脑操

2、左右脑协调练习

(1)四肢协调练习

(2)数数背字母寻找弱势脑

3、日常其他练习

运动,可以使你拥有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运动,可以使你才思泉涌,智慧倍增;运动,可以给你带来无穷的活力,无穷的创造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追赶时代,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赶快让身体热起来吧!

三、休息

(一)学习疲劳

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多学生往往减少文体活动,减少睡眠,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学习疲劳。

  产生学习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1.休息时间不足

  2.学习内容过多过难

  3.心理压力过大,负性情绪的影响

知道了产生学习疲劳的主要原因,即可按科学的方法安排、调节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尽量防止学习疲劳的产生。

心理测试:

学习疲劳的测试

(二)学会休息

  学习疲劳的产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休息时间不足。

休息是预防和消除疲劳的基本手段。

通过休息可使疲劳得到消除,因为身体活动所消耗的物质在休息过程中由平缓的呼吸和营养得到补充。

我们这里讲的休息并不单指躺在床上睡觉,还有其他的一些形式。

因此学会休息是预防学习疲劳最有效的方法。

1、安静休息

又称消极休息,即睡眠和闭目养神。

睡眠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而且是不可取代的休息。

因为睡眠时,体内各器官的代谢活动降低,大脑皮层由兴奋转为抑制,耗氧减少,有利于血液中养料、氧气的自我补偿,以积聚精力,这既可保护神经细胞,避免过度疲劳,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睡眠作为有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能,它不但能消除一天的疲劳,保证高级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而且也是同学身心发育的条件。

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个人的体质、习惯、学习的性质、气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中小学生应该睡眠8~10小时以上,成人7~9小时左右,老年人更少。

2、活动休息

  又称积极休息,如散步、打球、轻微的体力劳动等,也可与几个同学一起讲一些幽默的故事或笑话。

主动休息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变化工作内容2.平衡休息3.娱乐性休息4.小睡休息5.医疗性休息6.运动性休息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休息,都离不开“放松”两字,只有彻底让身体松弛下来,才能取得最佳的休息效果,再工作时,精力就会旺盛。

因此,主动作息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良方,这是任何灵丹妙药所不能代替的。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安排休息。

练习:

疲劳防治操

  

第三课:

规律的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学习,了解人的生物节律,从而把握自我生活规律。

能力方面:

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情感方面:

培养积极的生活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讲解新课:

(一)生物节律

人的机体和心理受生物节律和环境节律的影响,导致睡眠觉醒周期、月经周期、体温和血压等有规律的变化。

这些机体节律与昼长、日光、饮食习惯、甚至社交等方面均有关系。

每个人均有较为固定的生物节律,支配着个体从事各种活动。

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早上,3~6时体温开始上升,在中午或下午前段时间达到高峰,到了中午或下午,体温开始下降,到凌晨2时降到最低点。

可以据此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一般来说,需要精确演算或要精心做的事,放在体温上升时最好,一般在上午8~9时左右,阅读和思考放在下午2~4时为好,此时体温在逐渐下降。

一个总的原则是把一天中最艰巨的任务安排在体温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里去完成,把其他轻松的工作安排在体温开始下降的时间里去做,这样学习效率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

另外,了解自己的生物钟,晚上休息时间应该与自己的体温出现最低点的时间相吻合。

但在学习时间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爱,一些人是早晨的人,另一些是夜猫子。

当学生的学习时间与他们自己的“生物钟”一致时,他们学习得更加出色。

根据学习者对不同学习时间的偏好,可将学习者分为四种类型:

①清晨型(也叫百灵鸟型)、②上午型、③下午型、④夜晚型(也叫猫头鹰型),当然也有些学习者属混合型。

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表现是不同的。

心理测验:

学习时间偏爱测定

(二)把握自我生活规律

对学习时间的偏爱,可变程度相对较大,因为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季节的变换,学校作息制度、生活习惯等,其中有些因素如生活习惯等是可以调节的。

了解了自己的时间偏爱后,每一个人均应合理、科学地安排作息制度,以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率。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里,宜把最难的、学得最差、最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学习的功课安排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内,在最喜欢的学习时间内完成家庭作业,复习功课,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的用脑高效时间已经形成,但又与学校上课时间安排发生矛盾,在考试前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调节,使大脑进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一般对于夜间能保证8小时睡眠的人来说,早晨至中午是大脑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下午2时后,智力活动转入低潮,到3时左右逐步回升,傍晚又形成一次高潮,到10时左右转入低潮。

重大考试通常都是在上午9时左右开始的,而一个人使自己的新陈代谢完全从夜间的休息状态转变到早晨的活动状态,至少需要3个小时。

为使自己的大脑能在上午9时左右进入最佳状态,就必须在平时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才能发挥出大脑的最佳效益,取得好成绩。

探究活动:

制订一份详细的学习时间安排表。

内容应不仅包括学习的时间、娱乐的时间、睡眠的时间,还应包括主动休息(即活动休息)的时间,主动休息的时间并不需要很长,但这短短的穿插在你的工作与学习任务之间的小插曲,可以让你事半功倍,劳逸结合,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注意: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在制定学习时间安排表,调整学习习惯时要注意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只是对以往的学习习惯进行微调,待适应后再逐步调整。

参考资料:

巧妙掌握“生物钟”时段学习法

 

第四课:

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象,挖掘无限的自我潜能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自我意象以及建立积极自我意象的重要意义,并且掌握改善自我意象,从而建立积极自我意象的方法。

能力方面:

提高学习能力。

情感方面:

增强自信心。

讲解新课:

【试一试】

每人用事先准备好的一段约33厘米长的线,下面连着一重物(如钥匙圈)。

用一手提起线的一端,让重物下垂。

然后运用自己的意念使重物:

A、前后摆动;B、左右摆动;C、划圆圈。

思考:

重物是否会随着自己的意念摆动?

为什么?

(一)什么是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

对自我意象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负倾向是我们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败的方向盘、指南针。

(二)改善"自我意象"的方法

1、积极自我暗示法

在进行自我暗示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简洁

(2)明确(3)正面刺激而非反面刺激(4)真正的信念(5)想象(逼真)(6)感情

2、步步排除法

这是针对消极的自我否定而采用的方法。

所谓消极的自我否定,就是当自己遇到挫折或被人强加指责的情况下,对本来真实、积极的自我意象进行否定。

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否定”进行“否定”。

这一否定不能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科学的。

3、角色预演法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目标、理想。

那么进入自己向往的角色,按其成功的形象进行自我“预演”,充分想象要成功必须采用怎样的手段,并体验成功快意。

4、“理念+自我认定”法

要成功,不仅有一种成功的理念,而且认定自己就是体现这一理念的人。

这是自我暗示的高级形态(其中的一种)。

5、情境演示法

充分发挥想象力,进入有关情境,像在实际情况中一样进行解决问题的尝试,摸索成功经验,在整个想象的情境中,有情、有境、有情节、有挑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6、变虚为实法

为了树立自己的信心,即使认为自己的确还不具备足以自豪的条件,也不妨首先做出“好像”的样子,并保证一定的实践时间。

久而久之,积极的意象就自然从虚而实,变成真的形象了。

(三)释放潜能练习

1、释放潜能——练习一

(1)不要事先考虑你“想要说些什么”,张开嘴巴说出来就行

(2)不要做计划(不要考虑明天),不要在行动前考虑(3)停止批评自己(4)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5)直接表露爱憎好恶。

2、释放潜能——练习二

主要原理是先感受紧张,再体验松弛。

没有紧张感,就很难真正体会松弛感。

所以,先紧张,后放松能使人更充分地享受放松的效果。

3、释放潜能——练习三

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原因只不过是你愿意这样做,这种思维方式将为你拓展生活的新天地,并勇敢地进入创富的领域。

4、释放潜能——练习四

一些敢于冒险和探索未知的人,他们并未事事都预先订好计划,却可能事事走在前面,因为他们有来自内心强大的安全感,勇于尝试新的经历,就能使得自己不断发展,有所作为。

探究活动

1、在表格中填写自己已有的成功经历(至少三件)

时间

事件

感受

2、小组交流有关“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以及“相信自己有能力是自信的首要条件”的事例,并在全班演讲(时间为2分钟左右)。

3、每人写三句自我勉励的话(例:

我能……)

第五课:

激发恰当的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学习,了解学习动机过强过弱的表现及自己学习动机的强弱,并掌握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能力方面:

引导学生对自我学习理由做了解与评估,让学生能及时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

情感方面:

认识到好的学习理由的力量——给个体带来足够强劲而持久的动力,培养学生对“博识多闻”的积极心态。

讲解新课:

导入:

“智力大冲浪”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小小的竞赛。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热身赛,比一比谁的知识面广,看一看谁最博识多闻。

(可以给学生颁颁奖,营造一种愉快的气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交流活动体会。

(一)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含义

2、学习动机的分类

3、学习动机过强与学习动机不足的表现:

(1)学习动机过强,具体表现为:

①过于勤奋②争强好胜③情绪紧张④容易自责

(2)学习动机缺乏,具体表现为:

①懒惰行为②容易分心③厌倦情绪④缺乏方法⑤独力性差

心理测验:

学习动机问卷

(二)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1、激发求知兴趣。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

“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2、增强自我有效感。

自我有效感是动机模式中的核心成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要增强他们的自我有效感,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提高。

班杜拉说过:

积极的能力概念是成就动机的基础。

在动机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

因此,a.要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并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学习中有可能获得这种机会,从而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

b.树立成功的榜样。

这里的榜样示范不是学习优良学生示范,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与自己能力相近者获得成功的学习行为来激发自信心,增强自我信念。

C.在自身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能力。

3、进行必要的归因训练。

归因是学生对他人或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原因作出解释或推测的过程。

关于归因训练将在后面部分相关内容中具体阐述。

4、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氛围、环境。

这种氛围和环境包括:

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是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成才的外部条件,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促使其形成好的思想品德。

5、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期望目标的设置其实不是随意的,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不要给自己提出不切实际、过高的目标。

在每一目标层次的设定上必须体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原则,因为"不跳就能摘到果子"和"跳了也摘不到果子"都很难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目标定得恰当,自感有能力达到才会增强信心,以积极的行为、振奋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制定目标时,还要善于分层设立目标。

根据自己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间的"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搭建起一个循序发展的台阶。

简单来讲,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补短,制定好一个总目标,然后把这个总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

日日达标,周周达标,月月达标……有可能的话,可请一位自己最敬重的人定期检查自己的达标情况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探究活动

制订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

在计划里,不仅要有总目标,还要有阶段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

并且要注明实现目标的奖励办法和未实现目标的惩罚办法,以及监督达标情况的人并有双方的签名。

 

第六课:

缓解不当的学习焦虑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了解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掌握调控焦虑水平的策略,提高学习适应性,发展学习能力。

情感方面:

培养健康的学习心态,尤其是考试心态。

讲解新课:

(一)学习焦虑

焦虑是个体在一定的压力状态下类似担忧和紧张的反应,反映一个人较为稳定的情绪状态或人格特征。

焦虑是一个人后天形成的情绪反应。

焦虑对于动机的形成和学业的成就,可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抑制作用,一般认为,适度的焦虑对个人的学习、工作有利,焦虑过度或焦虑缺失不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

不同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焦虑水平,从而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见下图)

学习效率

焦虑水平

0

 

(二)缓解学习焦虑的方法

对于一般的精神和情绪紧张,可以尝试运用以下一些放松方法:

1、呼吸松弛训练

这一训练主要是通过改变原来的呼吸节奏,采用稳定的、缓慢的深呼吸的方法,连续多次就可以达到消除紧张和忧虑的效果,恢复平静的心理状态。

2、肌肉松弛训练

3、冥想法(转移想象训练)

冥想是改善生活的一种自然而不费力的技术,也是一种使人摆脱精神压力与情绪焦虑,从而获得完美、和谐、精力充沛、发挥潜能的生活艺术。

长期练习,可以发挥个人的许多潜能。

在冥想状态下,脑电波呈现α波状态,使身心轻松愉快,右脑开始活跃,储存在其中的潜能就渐渐被导引出来!

现在流行的冥想主要有:

(1)开放式冥想

(2)专注式冥想

4、自我暗示:

利用指导性短语,进行自我暗示,从而达到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

指导性短语可根据本人需求自编。

如在考试前,用一句鼓励自己的语言——“考试并不难,自己准备得很充分,头脑又清楚,学习又踏实,一定会考出理想成绩”诸如此类,每天临睡之前默念几遍。

这种自我暗示反复多次,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缓解焦虑。

另外,也可在写字桌上、铅笔盒上醒目地写上“我一定能考好!

”“我有信心”之类的自勉语纸条,鼓励自己。

这种积极的暗示会自动发挥一种自我调节作用,使体内各生理系统活动处于良好状态,随之心理上也会相应地产生积极的反应。

此方法可与深呼吸法同时进行。

5、利用音乐和自然放松:

条件允许的话,还可通过放一些轻松的古典音乐(亦可使用巴洛克音乐,它可以使人安静、松弛。

著名的超级记忆法即是采用这些音乐素材作为背景音乐,达到烘托气氛、放松肌肉、抚慰心灵、诱发灵感的作用)。

参观艺术画廊,或在河边或海边散散步,这都会有效果,下棋、游泳等亦可,因人而异。

6、自我认知疗法

通过全面地分析引起自己考试焦虑的各种因素,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焦虑的来源及危害,寻找到解除思想顾虑的办法,从而避免怯场的发生。

如调整学习目标,使之与自己能力水平相适应,从而降低焦虑。

练习:

自助性认知矫正步骤

 

第七课:

掌握巧妙的记忆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关于记忆的基本知识——记忆的过程和规律,并通过简单的活动使学生体会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能力方面: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尤其是记忆的能力。

觉悟方面: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新课:

导入:

记忆力小测试。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记忆包括“记”和“忆”过程,是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两种连续的心理过程。

(二)记忆规律

介绍艾宾浩斯的遗忘实验。

(1)先快后慢规律

(2)中间部位的材料不易记忆

(3)有意义的东西记得比较牢

(三)记忆策略

1、记住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这种自信心。

回忆:

科学的步步排除模式。

2、科学用脑: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15~16时,晚上19~22时,为最佳记忆时间。

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3、分段学习:

按照有关记忆的遗忘理论,学习材料之间会产生相互干扰或抑制。

这启示我们应将整段学习材料分解为若干小段,段与段的学习之间有一定时间间隔,能有效地防止干扰,提高记忆效果。

4、联想法

例:

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历史事件

5、谐音记忆法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6、化简法

例:

实行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有:

美国、埃及、阿根庭、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

7、归纳法:

对所学内容知识点按要点、层次进行归类。

如一个要点的为一类,两个要点的为一类,三个要点的一类,也可把知识概括成“1定义”、“2定理”、“3定律”;还可概括成“3不”、“4看”、“3要”、“4注意”等。

这样可以抓住要点,层层深入,逐类突破。

8、、视听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总结:

记忆座右铭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背诵是记忆的根基;

争论是记忆的益友,重复是记忆的窍门;

趣味是记忆的媒介,联想是记忆的动力;

化简是记忆的助手,模拟是记忆的拐杖;

卡片是记忆的仓库,应用是记忆的灵魂。

探究活动:

99790989

10383

83836264

275576

64049965

3、14159

对联: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南北

火车、足球、天空、闪电、东方明珠、电视台、小狗、书店(参考:

可运用联想法识记这段材料。

从你现在所学的知识中,选出一段材料,运用巧妙的记忆方法识记,并把你的独到的方法记下来。

 

第八课:

探寻真正的成败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关于考试成败的原因,掌握正确归因的方法。

能力方面:

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促使学生正确归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讲解新课:

(一)正确归因

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

归因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

威纳成败归因理论的维度分析

(二)正确归因的方法

1、正确认识能力因素

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努力的“价值”逐渐贬值,自己会愈来愈感到努力会表明自我能力低下,这种感觉与年俱增,到了高中最后阶段,就会把能力看作是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关键了。

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又往往把能力和智力等同。

国外的一项综合分析表明:

随着学生教育程度的提高,智商与学业成就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程度逐渐降低,如下表所示:

教育水平

典型相关

小学

0.60——0.70

中学

0.50——0.60

大学

0.40——0.50

研究生

0.30——0.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