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3177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教师教学感语总集Word下载.docx

每每读到好文章,就怦然心动,喜上眉梢。

后来,在扶助青年教师、特别是辅导自己的徒弟时,每每痛心疾首于有的文章有内容却缺乏文采,有的文章文采斐然却空洞苍白,有的文章有文采有内容却观念陈旧,缺乏时代感……于是在读书,特别是读教育报刊时就多了道工序,把自认为有内容有思想有文采有睿智有内涵有时代精神的好语句摘抄下来,以期贡献给青年才俊。

在摘抄过程中,我尤其注意初学者――刚刚有所成就崭露头角的,当然也有少量的巨匠大师的振聋发聩的精妙小语。

编写这部书的目的,用几句比较整齐的话来表示,就是“聆听精粹小语,体味教育情结,反思教育行为,激发教育灵感,引发崭新思维,生发教育智慧,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写作水平”。

在摘抄过程中,我是一次次精选又精选,又请一些青年朋友们精选再精选。

本来这些教育小语就十分精妙,经过若干次的精心精选,就更加精妙了。

实际上讲,我做的是煮海为盐的工作,从浩瀚的大海里提炼出四百余则小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奉献给我的同行。

这些教育小语出自几百人的笔端,更是成千上万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每则小语都是教育思想者改革者实践者的智慧思考的结晶,每则小语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甚至会有经一则小语启迪而顿开茅塞的乐事,也会产生阅读一则小语而衍生出鸿篇巨制的奇迹。

这些教育小语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真知灼见,是作者切身体验的至深感悟,是作者殚精竭虑的思想火花。

阅读这些小语给我们以智慧,引我们以深思,让我们去反思,促我们去改变。

这些小语是一朵朵小小的浪花,这千千万万的小浪花形成了巨大的浪涛,而巨大的浪涛就会激起人们心灵的风暴。

而这风暴给我们以排山倒海的力量,给我们以豪气万丈的激情,给我们以改天换地的气魄,给我们经天纬地的技巧。

每则小语都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琢磨。

而几百则小语构筑的这部书简直就是教育的宝典,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置之书案的常备之书。

编写者为了读者学习方便,经过深思熟虑,给每则小语拟写了题目,把四百余则小语分为十二辑。

名言格言类的书籍可以说俯拾即是,而这类采撷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小语的书是凤毛麟角,也许这是第一部。

希望更多的青年教师凝结出教育精妙小语,希望更多的教育小语成为名言格言,更希望这部书能够产生“抛玉引玉”的功效。

当然,这些小语仅仅从一些侧面反映出教育的大千世界,她还是势单力薄的,她或许还是孤陋寡闻的。

编者2005年6月14日

一部“煮海为盐”的书

——读《一句话改变人生——400位优秀教师的智慧感悟》

(发表于2007年7月11日《中国教师报》)

谢明尧

这是一部得到无数网友推崇的书。

这本书在正式出版以前,它已经成为国内网络和不少教育报刊关注的焦点、热点。

这是一部汇聚着智慧、浓缩着文采、洋溢着真情的书。

它收录了600多条精美的教育小语,这600多条教育小语是400多位教育思想者、改革者、实践者智慧的思考,精美文采的展示,博大深远的教育情怀的体现。

“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

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

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集成一枚果;

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应该庆幸,在教育中享受着生命,和学生一起成长,采摘到了一路的幸福体验。

”——袁卫星《采摘一路的幸福体验》

“童话是儿童的家园,单纯是儿童世界的基调,自由的想象是儿童赖以生存的空间,梦想是儿童生命始终奏响的旋律。

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从儿童的真实需要着手,从儿童的情感体验出发,充分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理解并尊重儿童的思维特点。

”——廖文胜《儿童教育需要儿童思维》

“有教育思想的教师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站在思想的高度上,可以睥睨今古,才能‘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思想自能超越尘俗,自开天地;

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曾经沧海,境界自明。

是思想为我们领跑,思想携我们飞翔,是思想为我们赋形并立神……”——林高明《让思想为我们领跑》

这些教育小语就像来自大海深处的一粒粒珍珠,又如浩渺天空闪烁的繁星,给人智慧的启迪,人格的陶冶,美的享受。

这是一部“青春老人”张万祥老师“煮海为盐”的书。

本书的编著者张万祥老师,“是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优秀班主任,是一个把教育当作自己的宗教,一个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老师”(朱永新语),这部书的问世可以说经历了漫长的“十月怀胎”。

他这样叙说这本书的编撰过程:

“每每读到好文章,就怦然心动,喜上眉梢。

本来这些教育小语就十分精妙,经过若干次地精选,就更加精妙了。

实际上讲,我做的是煮海为盐的工作,从浩瀚的大海里提炼出600余则小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奉献给我的同行。

用任何精美的语言来评论这本书都显得苍白和无力,用任何的溢美之词来评论这本书都显得虚假与空洞,只有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午后,在暖暖的阳光下,静静地沉入书中,细细品咂其文字时,我才感到自己是那样的充实而欢愉。

我的心仿佛在渐渐地飞升,我的灵魂仿佛在慢慢地被净化,我对教育的思考与爱在逐渐加重,教育的触角伸向远方……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无锡市港下中学)

第一辑:

享受教育幸福

教师的欢乐就在所谓平淡无奇的日子里

教师的欢乐在哪里?

就在我们所谓单调重复的生活中,就在我们所谓平淡无奇的日子里。

如果我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学校,看学生,看同事,看生活,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寻找快乐,我们就会对周围世界保持新鲜感,我们就会使单调重复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就会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06年第十期《师道》范建斌《悦纳“弯道”,释然前行》)

平平淡淡的从教之路也能走出厚实的心灵之旅

播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希望,这就是我们教师平凡而伟大之处。

给孩子一丝阳光,他看到的就是一片光明,平平淡淡的从教之路,也能走出厚实的心灵之旅。

(2006年8月30日《教育文摘周报》周永强《三封来信》)

平凡中取得不平凡

当一名小学教师,只有耐得寂寞与清贫,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2006年4月19日《教育文摘周报》钱守旺《从容面对新课程》)

做快乐的班主任

快乐的班主任提起学生眼睛就发亮,心里就发热,这种“亮”和“热”是成就一个班主任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

如果没有这种“亮”和“热”,年复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变成漫长而可怕的劳役,班主任势必成为学生和自己双方痛苦的制造者。

因为,教育是以爱传递爱,以火点燃火的事业。

(2006年第四期《班主任》袁玥《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致力于科研会获得优厚的酬报

王选说:

“献身于科学技术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

在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的过程中,有时冥思苦想,几周睡不好觉,忽然一天半夜灵机一动,想出绝招,使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愉快和享受是难以形容的。

科学的探讨研究,本身就会有至美,给人的愉快就是酬报。

(2006年第四期《师道》王发明《王选:

当代毕昇,方正之士》)

教师更需乐业

换个心态来工作,在备课上课改作业中、在做学生工作中、与同行比拼中,前进着、收获着,甚至是失落着、困惑着……种种滋味构成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就如在欢乐谷的急流勇进中,笑着喊着叫着,却也生动着、美丽着、满足着。

更可贵的是老师乐业的激情,无形中启蒙和感染着一批批的学生,使他们焕发学习、生活的热情,乐观向上,以良好的态势健康成长、成才。

(2007年6月27日《教育文摘周报》黄静华《教师更需乐业》)

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让人获得幸福

幸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灯塔”。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享受学习的愉悦,而不是陷于艰辛的苦行。

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让人获得幸福,必须把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作为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

(2008年第八期《班主任之友》叶丽亚《如何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

教师是崇高的职业

教师是崇高的职业,触摸的是灵敏的心弦,弹奏的诗意的乐章。

他既可以引领学生在失败中看到希望,也可以让点燃的希悄然熄灭;

既可以让学生面对的是茫茫黑夜,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暗中追寻依稀的曙光;

可以让学生在艰难中体悟幸福,也可以让学生在幸福中品尝苦果。

(2007年第7~8期《师道》红袖《愿我的行囊贮满美丽》)

一次次更加喜欢出发

我们在赶路,一路匆匆,一路寂寞。

但干渴后会发现清冽甘甜的溪流,寂寞后会发现倾心相爱的旅伴,艰辛后会发现诗情画意的享受。

那个神秘莫测的风景具有不可抗拒的磁力;

那个步入成功的日子散发着爱情般的芳香。

让我们乘着金色理想、红色激情的翅膀飞翔。

从出发中走来,再从出发中走过,让我们一次次更加喜欢出发。

(2005年第二期《师道》朱国忠《出发,现在进行时》)

真正的幸福不是背负终生之憾

真正的幸福,其实不是让我们背负终生之憾,而是要我们把握好自己手里的那一时刻,学会包容与珍惜;

然后,才能从彼此心灵的和弦里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2005年3月30日《教育文摘周报·

月末版》郑秀芳《幸福的诠释》)

教育是一种幸福

教育是一种幸福,教育的理想就是引领孩子们一心一意、时时刻刻去追求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的幸福,去成为他们本来就应该成为的人……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应有的发展空间自由、充分、和谐地发展;

所以,我们要把“英才教育”扭转为“大众教育”,要聆听每一颗心灵发出的童音;

所以,我们要带领孩子体验生活,一起体验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2004年12月22日《教育文摘周报》管文锦《追寻教育的原点》)

教师独特的幸福

教师,也许没有政治家受人尊崇,没有经济学家受人羡慕,没有科学家受人爱戴,注定一辈子平平凡凡、默默无闻、为人作嫁,但我们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人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

教师是把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接起来的人格和智慧的桥梁。

教师的劳动成就了学生,他“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让愚昧走向智慧,让弱小走向强大”……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既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幸福。

(2004年8月25日《教育文摘周报》曹开华)

享受和后进生一起成长的幸福

和后进生一起成长的幸福何在?

在那“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地苦苦找寻有效教育的过程中,在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著追求中,在那“众里寻她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之中……

(2005年第四期《德育研究》朱国红《与后进生一起成长无限幸福》)

收获一粒种子的快乐

让我们小而为之:

捡起一片落叶,收获季节变幻的快乐;

扶正一株小苗,收获一点蓬勃的绿意;

予人一个微笑,收获一份恬适的心情;

批好一次作业,收获一个孩子的进步;

引导一个顽童,收获一个健康的人生……做每一件小事,就是一次成功的储备和积淀……做好了它们,你依然会有成就感,会有自豪感。

(2004年第一期《师道》蒋静雅《收获一粒种子的快乐》)

一句话改变人生

要知道:

老师赞扬的一句话,留给学生的是自信;

老师批评的一句话,留给学生反省的空间;

老师幽默的一句话,留下一片欢乐的回音;

老师睿智的一句话,留给学生咀嚼的天地;

老师关心的一句话,留下温馨给学生。

(2005年第二期《师道》唐海岳《一句话改变人生》)

做快乐的淘金者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

对教师来说,是热爱学生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的快乐。

(2006年第三期《师道》肖宪根《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

教育的幸福是师生共享的内心体验

教育的幸福,是一种师生共享的内心体验。

如果校园里的每个人都拥有这种幸福满足的和谐心态,那么,这里必定是一个充满生机、其乐融融的校园。

校园应该为师生的幸福而存在,我们将用心打造一个能让师生的心灵“诗意地栖居”的乐园!

(2007年十八期《人民教育》徐建平《校园,为师生的幸福而存在》)

第二辑:

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要有百年的目光百年的耐心

教育对于学生的唤醒、激励和鼓舞都有着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一个孩子,从他第一天踏进教室,到最后毕业时走出校门,有着一段极为漫长的路。

这就比如说一盆刺槐,由种子到嫩苗,再到长出绿叶,再到开出漂亮的花来,这中间需要我们施肥、培土、浇水、驱虫,除此外,必不可少的就是静静的等待了。

人文性的课堂需要教师学会等待。

等待后进生反复转化,等待“千年的铁树开花”。

教师不要指望一次教育就能成功,不要指望学生一口吃成胖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有百年的目光,要有百年的耐心。

(2006年第四期《师道》刘笑琴《等待是一种教育智慧》)

德育是期待

德育是塑造心灵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

如果把美好的品德比喻成竹子,那么生命的拔节需要春风的呼唤,需要春雨的滋润,需要阳光的沐浴,更需要自身积极向上。

道德更需要的是养成。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提供美德成长的沃土。

而班主任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春风、春雨、阳光,所要做的是引领、唤醒、呵护、期待,而不是拔节助长。

(2007年1月22日《德育报》顾新红《德育是什么》)

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只不过是一粒粒撒在他们心田的种子。

这种子不一定晚上播种,早晨便能吐出嫩芽,需要教育者的耐心,需要教育者的等待。

只要我们耐得住寂寞,那种子发芽往往指日可待,说不定哪天就会给你一个惊喜。

面对惊喜,我们不需要手舞足蹈,也不需要夸夸其谈。

坦然面对,宛尔一笑,随喜罢了。

也许在我们的教育时段里体验不到种子发芽的惊喜,但只要那种子是饱满的,是有生命力的,有朝一日终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面对我们的教育,教育者需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不求急功近利,只求顺其自然。

(2007年第二期《师道》梁好《小和尚种草》

教育没有适度惩罚必会产生恶果

试想,要想把钉子钉在墙上不敲能行吗?

一棵环境适宜的树,不给其修剪谁能保证它不会枝杈横生呢?

要想把一把锋利的剑只加温而不去锻打,此剑又怎能锻造而成?

教育一味地表扬、鼓励、宽容、赏识、“哄”,又怎能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呢?

难怪有临考自杀的脆弱,不顺心弑母的暴力!

这其实不能排除是教育没有适度惩罚的恶果。

(2006年3月29日《教育文摘周报》月末版三版崔艳峰《砸碎紧箍教育的镣铐》)

打造属于儿童的课堂

有人说过,顽皮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会玩的儿童才是聪明的儿童。

人在各个生命发展阶段都有自身的生命特性,不能超越,更不能缺失,否则,人的发展是不健全的。

因此,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课堂,应该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场所,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2006年第六期《人民教育》任祖林《不可缺失的生命本色》)

把玩当成孩子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从儿童成长的过程来看,他们就是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丰富了自己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学会了感知、体验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认知经验。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能丢弃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玩”的机会。

通过“玩”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既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又能好好地享受童年、享受生活。

学习对班主任的魅力

对班主任来说,学习不应是迫于工作需要的压力,而是获得自我发展的动力。

快乐而有效的学习,不仅可以让我们领悟到知识无穷的魅力,也可以为我们消除工作中因无知而带来的烦恼。

教育评价要学会拒绝

学生作为个体是千差万别的,作为教育的手段――评价也不能单一。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教师有时需要“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有时又需要“响鼓重锤”。

不管你运用哪种教育手段,都要慎重、真诚、由衷,让学生感到“有所值”,内心有一种漾起的温暖与感动。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更应提醒教师敢于拿起否定的武器。

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不成熟、不完美,因此更多的是在不断否定与拨“误”反正中的归纳对比中得出最后的肯定。

因此在学生思维不完整,不成型甚至徘徊在歧路时,教师要真诚善意地敢于并善于否定,让学生在思考中矫正并寻求更科学更准确的认识。

……教育的评价,既要废弃“棒杀”,也要拒绝“捧杀”。

(2006年第四期《师道》周国强《课改也要学会拒绝》)

教育的成功与魅力

教育的成功并不在于教出了多少出类拔萃的人才,而在于你是否为学生点亮了一盏心灵之灯;

教育的魅力也不在于写出了多少教育新论,而在于因人而异的方法中,在于加一分则嫌过、减一分则不足的睿智中。

(2006年第七期《教师博览》万菊芬《向左转向右转》)

让班级成为师生个性飞扬的天堂

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就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把自由还给学生,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师生之间进行手的协作,脑的碰撞,情的交流,用生命激发生命,用心灵激荡心灵,实现精神的交往,达至视界的融合,从而使班级始终流淌着激情的诗韵和激昂的歌律,这样班级就不再是心灵的“监狱”,而是师生互动、个性飞扬的天堂!

(2006年第七期《班主任之友》蒋小丰高晓清《让班级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天堂》)

教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唯一渠道是首先敞开心扉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唯一渠道是教师自己首先要敞开心扉,努力成为学生的“自己人”。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

“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006年7月17日《德育报》张金传《老师,我想对您说》)

教师的一言一行会产生“放大效应”

教师的一言一行随时都会在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产生“放大效应”。

教师的一个小小善举,也许会使学生感到无比的欣慰;

而一点儿小小的瑕疵,也许会使学生产生莫大的失望,所以应从一点一滴做起,关注教育细节。

只有细节,才能让教育真实;

也只有细节,才能让教育完美。

教师应享受教育中的闲适

缺乏闲适的教育必然会少几分清新与安祥,多几分浮躁与嚣张。

缺少闲适的教育必然缺少自由、创造性与个性的生成,缺少人格的厚重。

一群身心疲惫的教师,只能培养一群目光呆滞的学生。

教育应关注和尊重闲适,享受休闲,让它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

这样我们的教育才可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闲适意味着在管理工作及学习中师生较宽广的天地及更充足的个性展示,它往往与高效相伴――闲适后才有高效的激情与精力。

享受闲适意味着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调节生活节奏;

享受闲适意味着加强身心修养,宠辱不惊,安贫乐道,减少过分的名利羁绊,在喧嚣中保持一颗不断滋生教育大智慧的恬淡的心;

享受闲适意味着懂得利用闲适,创造并抓住最佳契机施教,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享受闲适,便是亲近教育的智慧,接受良好的教育本领。

(2006年7月24日《德育报》桑青《教师应享受教育中的闲适》)

教师可以改变自己

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也许无法去改变社会的大环境,过多地去埋怨外部因素也没用,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自己的职业心态、自己的专业素养、自己的教育艺术。

如此,才能解放自己,从而也适度解放与造福学生。

确实,一线教师应从被动中求主动,有所作为也必须有所作为。

(2006年第九期《师道》张文凯《一线教师的作为》)

教师要跳出优美的舞蹈

一线教师并非不可为,而是大有可为。

哪怕戴着应试的镣铐,也要尽力跳出优美的舞蹈。

教师要善于以求异的精神进行教学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偏爱”,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

教学就是要尊重这种“偏爱”。

当教师本着求异的精神进行教学时,学生的发展才会“五彩缤纷”,教学也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

所以,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教师的责任不是为得到“一致的声音”,而是要让每一种声音都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2007年7月23日《德育报》许峰《乌鸦为啥可爱》)

教师应该注重细节

身为教师,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正如这样一句话: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精就是不平凡。

(2007年15~16期《人民教育》汪曙红《让关爱体现在细节中》)

教师应该是大河,是开渠者,是引水者

教师应该是条大河,一头连接着知识的海洋,另一头连接着学生们求知的涓涓细流;

教师应该是个开渠者,是个引水者,让学生求知的涓涓溪流变得更宽更广。

(2007年8月27日《德育报》许建军《班主任心语》)

教师要呵护美好的教育理想

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常见伟大。

教师的日常生活是质朴的,但质朴中往往蕴含着激情。

一名教师,无论被紧张的生活怎样挤压,只要心中还在呵护自己的教育理想,那他就是幸福的。

幸福就是执守,就是不放弃,就是能够拥有这种精神。

(2007年十七期《人民教育》李帆《用精神的烛火照亮教育事业》)

老师要拥有一颗善心

好老师一定有一颗如水的善心,能平和地待人处事,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善地对待孩子。

好教师应该把温和的笑意写在脸上,把体谅的眼神递给学生,用智慧的光芒引领学生。

好教师应该是孩子倾诉时的忠实听众,做孩子人生的导游,为孩子指点迷津,为孩子的成功搭桥铺路,为孩子的人生把舵领航。

老师,只要拥有一颗善心,就是世间最美最幸福的天使!

(2007年第九期《班主任》李佳英《师“心”新语》)

老师要拥有一颗佛心

淡泊与宁静其实是蕴藏于心中的一种禅意,一种境界,一种大智慧。

江水澄澈千里,在平淡中执着地奔流;

群山巍峨千年,在静默中恒久地伫立……自然早已将这种境界展现给我们――日夜更迭,季节流转,清泉流淌,松涛起伏,一切在淡然之中,一切在宁静之中,一切是那么和谐美好而且生生不息。

如果为人师者参悟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