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634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docx

电大会计复习资料全完整版

2014年7月电大《成本会计》期末复习指导

一、应该掌握的简答题

1、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

2011.7、2009.7

答:

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

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计算公式如下: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

(式中,本工序工时定额之所以乘以50%,是因为该工序中各件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不同,为简化完工率的测算工作,在本工序一律接平均完工率50%计算。

在产品在上一道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时,因为上一道工序已完工,所以前面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应按100%计算)。

2、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

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012.1、2009.7

答:

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品种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

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掘、发电等;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小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修理作业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

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3、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2012.1

答:

产品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以及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

产品成本是前两部分价值之和(c+v)。

因此,从理论上说,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业已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此外,大多按时期发生的期间费用(例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难于按产品归集,基于简化成本核算工作的考虑,不计入产品的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4、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

其特点是什么?

2011.7

答: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首先对各种原材料平行地进行连续的加工,成为各种半成品---零件和部件,然后再装配各种产成品.然后,将各步骤应计入同一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特点:

(1)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2)各步骤之间也不结转半成品成本,只是在企业的产成品入库时,才将各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从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产成品”科目的借方.(3)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这里的完式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某步骤完工产品费用,是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产成品的份额.与此相联系,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尚未产成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包括:

(a)尚在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即狭义在产品;(b)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c)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产成的产品.

5、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

2010.7

答: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6、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2011.1、2010.7

答:

1.开设成本明细账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6.结转产成品成本。

7、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

答:

(1)辅助生产费核算需要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2)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第一种是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第二种是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而是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8、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011.1、2010.1

答:

1.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步骤生产,以品种或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或分批法。

2.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步法。

3.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管理上要求尽快提供成本资料,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4.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为加强定额管理工作,可采用定额法。

9、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包括的具体内容。

答: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既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也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专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

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如果没有成本核算成本会计的其它各项职能都无法进行。

10、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表?

其结构怎样?

答:

产品成本生产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的报表。

该报表分为基本报表和补充数据两部分基本报表部分按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分别填列。

基本报表部分反映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和全部产品的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

11、分项逐步结转有何特点?

有何优缺点?

答:

分项结转法特点是:

将各步骤原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优点是:

可以直接正面的按成本项目反映产成品的成本结构无需成本还原。

缺点是:

这一方法的成本结转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在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中呓不出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是多少不便于进行各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

12、简要回答定额法的优缺点。

答:

定额法的优点:

(1)通过对生产耗费(生产费用)脱离定额(计划)差异的口岔核算。

能够在生产耗费(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反映和监督其脱离定额(计划)的差异从而加强成本控制及时有效地促进节约生产耗费降低生产成本。

(2)由于产品实际成本是按照定额成本和各种成本差异分别反映的因而便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3)通过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有利于提高成本管理和计划管理的工作水平。

(4)由于有这现成的定额成本数据因而能够比较合理和简便地解决各种差异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问题。

缺点:

由于要制定定额成本单独计算脱离定额差异在定额变动时还要修订定额成本和计算变动差异因而计算工作量较大。

二、业务题:

1、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

蓝P59第3题2011。

7第21题

例:

1、某企业房屋类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10%,平均使用年限为20年。

要求:

计算月折旧率、月折旧额。

答:

年折旧率=(1-10%)/20=4.5%

月折旧率=4.5%/12=0.375%

月折旧额=500000*0.375%=1875(元)

例2.企业本月基本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情况如下:

月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

fJL器设备类2000万元,运输及传送设备类200万元,房屋建筑类1000万元。

本月固定资产增加:

(1)购进机器设备一台,安装完毕交付生产使用,购入原价10万元,发生安装费用0.2万元。

(2)购进运输及传送设备一台,原始价值12万元,该设备尚未交付生产使用。

本月固定资产减少:

(1)生产用机器设备一台报废,其原始价值8万元,已提足折旧。

(2)

出售一不适用的运输及传送设备,账面原始价值为6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售价5万元。

该企业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12%,运输及传送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

为9%,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6%。

要求:

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

(本题6分)

答案:

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

20000000X12%/12+2000000X9%/12+10000000X

6%/12=265000(元〉

提取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

制造费用265000

贷:

累计折旧265000

2、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

2010.1第1题;2012。

7第20题;2011。

1第21题

3、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

蓝P61第9、10、11题

例:

1、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510小时,提供修理劳务2600小时,其中:

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792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200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劳务2000吨公里。

要求:

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列示计算过程),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解:

(1)对外分配劳务量

修理:

2600-400=2200小时

运输:

7500-300=7200吨公里

(2)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

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对外分配劳务量

修理:

4510/2200=2.05

运输:

7920/7200=1.1

(3)各受益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费用

基本车间分配修理费=2000×2.05=4100

行政管理部门分配修理费=200×2.05=410

基本车间分配运输费=5200×1.1=5720

行政管理部门分配运输费=2000×1.1=2200

分录:

借:

制造费用9820

管理费用2610

贷: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7920

——修理4510

例2、某工业企业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C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费用和劳务供应量

辅助车间

生产费用(元)

劳务供应量

机修

18000

5000小时

供电

90000

100000度

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况

受益单位

耗用劳务量

修理工时

用电度数

机修车间

10000

供电车间

500

第一车间

A产品

30000

B产品

24000

一般耗用

2800

9000

第二车间

C产品

18000

一般耗用

1500

6000

企业管理部门

200

3000

合计

5000

10000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分配方向

对外分配

辅助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费用(元)

18000

90000

108000

劳务供应数量

4500

90000

单位成本(分配率)

4

1

辅助

车间

机修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供电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金额小计

基本

车间

A产品

耗用数量

30000

分配金额

30000

30000

B产品

耗用数量

24000

分配金额

24000

24000

C产品

耗用数量

18000

分配金额

18000

18000

一车间

耗用数量

2800

9000

分配金额

11200

9000

20200

二车间

耗用数量

1500

6000

分配金额

6000

6000

120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200

3000

分配金额

800

3000

3800

分配金额合计

18000

90000

108000

借:

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0000

—B产品24000

—C产品18000

制造费用—一车间20200

—二车间12000

管理费用3800

贷: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8000

—供电车间90000

例3.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8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000小时,其中:

为运输部门修理1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22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000吨公里,其中:

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2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000吨公里。

要求:

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不设"制

造费用"科目;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

答案:

(1)交互分配:

分配率:

修理=18000/30000=0.6(元/小时〉

运输=22000/40000=0.55(元/公里〉

分配费用:

运输应分人修理费=lS00XO.60=900(元〉

修理应分人运输费=2000XO.55=1100(元〉

会计分录:

借:

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1100

一一运输900

贷:

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900

一一运输1100

(2)对外分配:

对外分配额:

修理=18000+1100-900=18200(元)

运输=22000十900-1100=21800(元)

对外分配劳务量:

修理=30000-1S00=28500(小时)

运输=40000-2000=38000(公里〉

分配率:

修理=18200/28500=0.6386(元/小时〉

运输=21800/38000=0.5737(元/公里〉

分配费用:

基本车间:

修理费=24000XO.6386=15326.40(元)

运输费用=32000XO.5737=18358.40(元)

行政部门:

修理费=18200-15326.4=2873.60(元)

运输费=21800-18358.4=3441.60(元)

会计分录:

借: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33684.80

管理费用6315.20

贷:

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18200

一一运输21800

2011.7第22题(交互);2012。

7第21题(计划)

4、按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定额比例法计算和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约当:

蓝62第13题2012。

1第23题

原材料费用计价:

蓝P67第19题

定额比例法:

蓝P67第18题

例:

1、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20000元,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1500元,制造费用1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

要求:

按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10分)

(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15000)/(150+50)=85

(2)分配原材料费用: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50×85=1275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0×85=4250(元)

(3)完工产品成本=12750+1500+1000=15250(元)

例2.某企业生产A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属逐步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

本月完工产

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其完工程度约50%。

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50500元,其中:

直接材料240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26000元;废品损失500元(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要求:

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本题6分)

答案: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X50%=50(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4000/(200+50)=96(元)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00X96=19200(元)

月末在产品材料费用=50X96=4800(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26000/(200十50)=104(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00X104=208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50X104=5200(元)

产成品成本=19200+20800十500=405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4800十5200=10000(元)

例3:

某产品由两道工序制成。

原材料随生产进度分工序投入,在每道工序中则是开始就投入,第一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280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3200件;第二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220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2400件,完工产品为8400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累计503680元。

要求:

(1)分别计算两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完工率

(2)分别计算两道工序按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原材料成本

解:

(1)完工率:

第一道工序:

280/(280+220)×100%=56%

第二道工序:

(280+200)/(280+220)×100%=100%

(2)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

3200×56%=1792

第二道工序:

2400×100%=2400合计4192

(3)分配率=503680/(8400+4192)=503680/12592=40

完工产品成本=8400×40=3360000

在产品成本=4192×40=167680

例3、某企业丙产品月初在产品费用为:

原材料2000元,工资及福利费800元,制造费1500元。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

原材料12000元,工资及福利费4000元,制造费用6000元。

完工产品2000件,原材料费用定额5元,工时定额2小时。

月末在产品500件,原材料费用定额4元,工时定额1小时。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解:

完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000×5=100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500×4=2000(元)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12000)/(10000+2000)=1.17

完工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10000×1.17=11700(元)

月末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2000+12000-11700=2300(元)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2000×2=4000(小时)

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500×1=500(小时)

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率=(800+4000)/(4000+500)=1.07

完工产品实际工资及福利费=4000×1.07=4280(元)

月末在产品实际工资及福利费=4000+800-4280=52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6000)/(4000+500)=1.67

完工产品实际制造费用=4000×1.67=6680(元)

月末在产品实际制造费用=1500+6000-6680=820(元)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11700+4280+6680=22660(元)

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2300+520+820=3640(元)

5、外购电费的会计处理

蓝P59第5题2010。

7第1题

2011.1第20题、2011。

7第20题、2012。

1第21题

例: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

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

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

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

度。

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

要求:

(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

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本题15分)

答:

(1)分配电费:

分配率=24950/05000+8900+6000)=0.5

基本车间:

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

照明用电费=5000×0.5=2500(元)

辅助车间:

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

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0×0.5=3000(元)

合计24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

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

A产品负担:

36000×0.25=9000(元)

B产品负担:

24000×0.25=6000(元)

(2)借:

应付账款24000

贷:

银行存款24000

(3)借:

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6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35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500

—辅助车间950

管理费用3000

贷:

应付账款24950

6、可修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及会计分录的编制。

形考、2010。

7第3题、2011。

1第22题

例:

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

燃料和动力1.5元,工资和福利费1.9元,制造费用1.10元。

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

元以辅助材料人库;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

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

(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