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348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

《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

”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阐明君民关系B.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

C.为了说明民贵君轻D.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5.下列叙述不属于科举制影响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

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抑制了士族门阀,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6.“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A.鉴真东渡B.玄奘西行C.文成公主入藏D.戚继光抗倭

7.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

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到来

8.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少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其中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9.下列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曹雪芹

10.“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清照

11.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民族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2.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原因()

A.岳飞抗金符合中原广大人民的利益 B.岳飞的忠君思想

C.岳家军纪律严明 D.岳家军作战勇敢

13.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最负盛名的剧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

A.《窦娥冤》B.《西游记》C.《梦溪笔谈》 D.《水经注》

14.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山西田家背井离乡“走西口”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曾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使南方混乱B.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15.北宋时期,纸币的出现说明了()

A.江南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B.北宋注意货币改革

C.商业繁荣和商品交换的频繁D.造纸技术的成熟

16.宋代城市的娱乐场所叫瓦舍。

下列对瓦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主要原因

B.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

C.瓦舍的出现,反映了农民的需要

D.瓦舍的出现,意味着宋代都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7.宋朝以前,菏泽曾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才辈出;

两宋以后,经济落后,杰出人物寥若寒星。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菏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B.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重心南移

C.黄河改道频繁,对下游影响大 D.菏泽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

18.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B.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

C.外国使团随郑和船队来临安 D.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19.宋人说:

“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

”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

A.泉州B.广州C.温州D.明州

20.下列与忽必烈有关的史实是()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②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重视农业生产,鼓励人民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④建立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1.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A.秦朝B.东汉c.隋朝D.元朝

2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造纸术

23.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清明上河图南宋纸币铜版拓片货郎图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

24.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

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

①苏轼②汤显祖③辛弃疾④屈原⑤李清照⑥曹雪芹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25.人们誉称的“史学两司马”是指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写下了不朽的史学巨著。

其中司马光所著的是()

A.《史记》B.《论语》C.《资治通鉴》D.《道德经》

2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清朝B.宋朝C.元朝D.辽朝

27.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第三幅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

28.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准备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B.《资治通鉴》C.四书五经D.《三国演义》

29.明朝时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和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其主要目的都是()

A.加强中外交往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C.加强君主集权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0.学完明朝君权加强内容后,某班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评论,有同学说:

“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

”他评论的是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梵书坑儒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大兴文字狱

二、材料题(40分)

31(12分)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2分)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4分)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

——唐·

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的选官制度,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最高佛学学府,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32.(28分)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

北宋都城东京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

南宋临安城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材料三: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世舶机构管理贸易。

高宗末年、世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材料四: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

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材料二中哪句话概括反映了东京经济的发达程度?

(2分)材料二反映了两宋都城怎样的经济景象?

(3)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在他的一幅绘画作品中对东京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描绘,这幅著名的绘画作品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科技方面举出宋代三项领先世界的事例(8分)

(4)依据材料三回答:

宋朝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

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2=4分)

(5)材料三中: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

(2分)

材料四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元朝开创了一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这是什么制度?

(6分)

七年级答题卡

31(12分)

(1)(2分)

(2)(4分)

(3)(4分)

(4)(2分)

32共28分

(1)(4分)

(3)(8分)

(4)(4分)

(5)(2分)

(6)(6分)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