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6371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汕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检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⑤有机体的生长是生物过程,是按照自然规律增长的

A、①②④③⑤B、①②⑤④③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⑤④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

父纥,陈广州刺史,以谋反诛。

询当从坐,匿而免。

江总以故人子,私养之。

貌寝侻,敏悟绝人。

总教以书记,每读辄数行同尽,遂博贯经史。

仕隋,为太常博士。

高祖微时,数与游,既即位,累擢给事中。

询初仿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

尺牍所传,人以为法。

高丽尝遣使求之,帝叹曰:

“彼观其书,固谓形貌魁梧邪?

”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

其所嗜类此。

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卒,年八十五。

子通,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

居母丧,诏夺哀。

每入朝,徒跣及门。

夜直,藉藁以寝。

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潜置席下通觉即彻去。

迁累殿中监,封渤海子。

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

辅政月余,会凤阁舍人张嘉福请以武承嗣为太子,通与岑长倩等固执,忤诸武意。

及长倩下狱,坐大逆死,来俊臣并引通同谋,通虽被惨毒无异词,俊臣代占,诛之。

神龙初,追复官爵。

通蚤孤,母徐教以父书,惧其堕,尝遗钱使市父遗迹,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数年,书亚于询,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

褚遂良亦以书自名,尝问虞世南曰:

“吾书何如智永?

”答曰:

“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君岂得此?

”曰:

“孰与询?

“吾闻询不择纸笔,皆得如志,君岂得此?

”遂良曰:

“然那么何如?

”世南曰:

“君假设手和笔调,固可贵尚。

”遂良大喜。

通晚自矜重,以狸毛为笔,覆以兔毫,管皆象犀,非是未尝书。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因自名其体名字

B、及长倩下狱坐大逆死,因……犯罪

C、吾闻彼一字直五万直至

D、君假设手和笔调,固可贵尚高贵

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谋反诛总教以书记

B、及疲,乃布坐,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

C、仕隋,为太常博士。

会凤阁舍人张嘉福请以武承嗣为太子

D、尺牍所传尝行见索靖所书碑

7、以下各组词语,都能表现欧阳询书法妨碍力大的一组是(3分)

①尺牍所传,人以为法②高丽尝遣使求之

③观之,去数步复返④通蚤孤,母徐教以父书

⑤数年,书亚于询⑥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

A、②③④B、①②④C、④⑤⑥D、①③⑥

8.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欧阳修其貌不扬,然而书法仿效王羲之同时全面超越了王羲之,高祖感叹说:

看到他的墨迹,确信会误以为他形貌魁梧。

B、欧阳询与他的儿子欧阳通书法造诣都特别深,两人博通经史,矜持自重,父子齐名,号称“大小欧阳体”。

C、欧阳通丧期未满时,每次入朝,都赤脚走到皇城门外,因此得罪了权臣,最后惨遭杀害。

D、虞世南认为,褚遂良的书法不仅逊色于书法家智永,也难以达到欧阳询那种不管用什么笔纸都能书写如意的境界。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潜置席下通觉即彻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高祖微时,数与游,既即位,累擢给事中。

(3分)

②惧其堕,尝遗钱使市父遗迹(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7分)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1)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2)第五句通行本写作“停梭怅然忆远人”,而有的版本写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相比而言,通行本优于其他版本,请具体分析。

11、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项选择只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

12、

(1)凌万顷之茫然。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2)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

(荀子《劝学》)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4)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怀疑和想象

葛剑雄

人类认识世界——不管是精神的依旧物质的——是一个漫长而无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积存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观念和理论。

稍有哲学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些知识、观念和理论绝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中一部分本身确实是谬误,有的是建立在谬误的基础上的。

即使至今仍被认为无懈可击的,至多也只是相对真理,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保持其正确性。

假如没有人对它们提出怀疑和挑战,是可不能进步和完善的。

怀疑不一定正确,但排除怀疑的过程却必不可少。

假如怀疑被证明为错误,实际上是更巩固了原来的知识、观念或理论。

反之,假如怀疑被证实为正确,那就意味着原来的知识、观念或理论存在局部或整体的谬误,或者需要修正或完善,或者必须完全否定或清除。

不管如何,都为新的知识、观念或理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我们称某一真理为“颠扑不破”或“战无不胜”,就说明它不可怕被怀疑,经得起怀疑,同时能在不断的怀疑中坚持其主体部分,同时在局部得到经常性的修正与完善。

任何不同意怀疑的事物,并不能说明它的正确,恰恰显示了它的虚弱。

实际上连它的持有者和拥护者内心都明白,它是经不起怀疑的,更可怕受到挑战。

创新的途径特别多,但无非是两个方面:

一是否定或破坏旧有的,一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建立新的。

前者不能完全脱离旧有的,后者却能凭空产生崭新的。

所谓凭空,并非没有实际基础,或者不符合客观条件,只是人们此前尚未认识或拥有。

这就需要想象,想象力越丰富越好。

想象力能够来自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也能够出于对被当作天经地义的规律或真理的突破或颠覆。

多数想象一时无法成为现实,甚至永久无法证实。

但在想象和求证的过程中却形成了大量新的成果。

一部分想象纯属胡思乱想,或者被证实是谬误。

但只要有一小部分想象产生效果,就能带来人类社会的飞跃。

模仿只能形成量的增加,是一时的捷径或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却只能永久跟在创新者的后面,更可不能形成质的变化。

实验或实践也是创新的途径,但假如不与想象结合,就只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新发明往往是成千上万次实验的结果,或者要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甚至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被证实。

况且特别多自然现象或客观规律,在能够预见的今后人类还无法通过实践去发明或验证。

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的政治权威名存实亡,天下分裂,战乱不断。

当时生产力低下,技术落后。

却是百家争鸣,群星灿烂,不仅是学术思想史上少有的辉煌篇章,也是科学技术史上的黄金年代。

由于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学术权威,也没有一位足以掌控全局的君主,各种学派的代表人物都随时会面临其他学派或本派内部的质疑和挑战,而只要不介入政治斗争或行政体系,士人能够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他们的想象力也特别丰富。

庄子“一尺之棰,日截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并不需要物质可无限分割的实验,而是出于简单的逻辑推理。

邹衍提出了“大九州”学说,认为天下由九个互不相连、为大海所包围的大州构成,中国的九州只占其中的八十一分之一。

邹衍的足迹从未离开中原,他的学说纯粹出于想象,却最接近地球上有七大洲的事实。

而当儒家经典被专制集权统治者禁止怀疑后,在黄河正源已被发明时,乾隆皇帝还规定必须坚持《禹贡》中的说法——黄河上游先潜入地下,到积石山后再流出地面。

要说今天创新的障碍在哪里,能够找到多方面的缘故。

但我认为全然性的障碍,就在于我们的科研和教学中非但不鼓舞怀疑和想象,限制甚至禁止怀疑,阻碍甚至扼杀想象。

不管是基础教育、家庭教育、高等教育、社会风尚、伦理道德、行政制度、科研政策、学术氛围大多不利于怀疑和想象,近年来的学术腐败和学风不正,更助长了模仿、复制甚至抄袭、剽窃。

急功近利的论文竞赛、排名竞争和“山寨文化”,更与创新南辕北辙。

在政治生活、行政治理和社会运作中自然不能滥用怀疑,或者更多需要相信。

但在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教育教学中需要充分的思想自由,必须同意并鼓舞怀疑。

实际上,当局早已确定“宣传有纪律,学术无禁区”的政策,这两方面完全能够并行不悖。

但不设置禁区可不能自然导致创新,鼓舞怀疑和想象才是创新的前提。

(有改动)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纸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项选择不给分)

12、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不是所有的想象都能产生好的效果。

B、想象力既来自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也来自对被当作天经地义的规律或真理的突破或颠覆。

C、新发明确实是成千上万次实验的结果,或者要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甚至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被证实。

D、春秋时,由于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学术权威,也没有一位足以掌控全局的君主,士人能够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

E、邹衍认为天下由九个互不相连、为大海所包围的大州构成,提出了“大九州”学说,这是地球上有七大洲发明的前提。

13、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任何不同意怀疑的事物,不仅不能说明它的正确,反而说明了它的虚弱。

B、怀疑有利创新,因此我们要鼓舞怀疑一切。

C、急功近利的论文竞赛、排名竞争和“山寨文化”有害创新。

D、模仿只能形成量的增加,可不能形成质的变化。

14、什么原因怀疑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

15、依照文意,谈谈如何扫除创新的障碍?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有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石头记

蒋勋

①我有一块石头,看起来斑剥鬼奇;

不但满是苍辣虬老的皴皱,而且还有多处被蚀缕成空洞,姿态奇磔。

②我常常拿在灯下,细看它的纹理。

小小一块顽石,线条的流走牵连却如惊涛骇浪,仿佛依稀能够听见水声回旋,拍岸而起,浪花在空中迸散……是被风浪狂涛爱过,爱到遍体鳞伤的一块石头啊!

③这块石头,是多年前去龙坑旅行带回来的。

④龙坑在台湾最南端,比鹅銮鼻还南。

假如在地图上找,应该是鹅銮鼻下方,突出于海洋中的一块地岬了。

⑤从鹅銮鼻到龙坑没有车去,必须步行穿过一片砺石堆和琼麻林间踩出的小路。

琼麻如剑戟一样的叶片森森直立着。

这种强悍的风景,正是恒春半岛的特色。

然而,到了龙坑,连恒春的沃腴也没有了。

一片布置于大海狂浪中粗砺尖峭的岸石地块,因为土壕被长年海风吹蚀,只剩下岸石隙缝中存留着一点点土。

一种叫银芙蓉的植物,耐旱、耐风、耐海水的咸腥与狂暴,便在隙缝中生了根,虬结盘屈地生长蔓延开来了,那是在其他地方特别少看到的植物,几乎没有什么叶子,看来大概已成枯枝的虬劲根干,贴着地面,坚韧固执地生长着。

⑥古人观赏奇磔虬劲的奇木怪石,大概是因为那奇磔虬劲中隐藏透露着生命奋斗的痕迹吧!

当那挣扎求活的伤痛过去,那挣扎求活的姿态却成了使人歌赞的对象。

后人把玩、浏览、细细抚爱,那使人歌赞的纹痕之美,何人还记得来自于心痛如绞的伤痛呢?

⑦龙坑的岸石也因为长年遭海浪冲蚀击打,形成奇岩。

大部分尖锐丑怪,挣扎求活中,看起来还有生命最后的霸悍。

有的褴褛斑剥,被蚀空成许多如蜂巢般的空洞,海浪在其中钻窜,发出咻啉如哨般的声响。

⑧澎轰的大浪永不歇止。

浪沫在晴空中飞扬散去。

后退的浪潮,在岩石间迅急推涌、回旋。

然而,它还要再来,它还要倾全力奔赴这千万年来便与它结了不解之缘的粗砺岩石啊!

⑨爱者和被爱者都有一种庄严。

海的咆哮、暴怒、不息止的纠缠之爱,岩石的沉默、固执、永不屈服、永不退让。

那样缱绻缠绵,真是要惊动天地啊!

它们依傍、亲腻、回环,它们用近于愤慨、毁灭的爱相拥抱。

生命如此挥霍耗损,泪潺潺流尽,所剩的也便只是一块斑剥褴褛、却还犹自傲然兀立着的生命的骸骨吧!

⑩我细细查看,我的石头。

不但有蚀成空洞、溃裂的痕迹,也难道有水纹回旋的印记。

如此柔软的水的抚爱回旋。

竟也在坚硬如铁的岩石上留上了印记。

那纹痕妩媚婉转,不使人觉得是伤痕;

是千万年来这不可解的爱恨留下的伤痛的印记啊!

原来《红楼梦》要叫做《石头记》,一切人世的繁华幻灭,从头说来,只是是洪荒中一颗饱历沧桑的顽石罢。

满地基本上石头,遭人践踏,踢玩。

我的桌上供着从龙坑带回的一块。

有时看一看,能够看到丑怪苦涩的苍皱中有仿佛泪痕的细致婉转。

我也便能够笑一笑,对人世的繁华爱恨,都有了敬重。

16、请分别指出文中⑦⑧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选择其中一句具体说明其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5分)

(1)有的褴褛斑剥,被蚀空成许多如蜂巢般的空洞。

(2)它还要倾全力奔赴这千万年来便与它结了不解之缘的粗砺岩石啊!

17、文章记的是“石头”的沧桑经历,什么原因要在第⑤段插入“银芙蓉”描写?

18、作者看到“石头”丑怪苦涩的苍皱中有仿佛泪痕的细致婉转,什么原因就能“对人世的繁华爱恨,都有了敬重”?

(二)有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

好人是之

郭启宏

因此之卧病多年。

期间曾住过中医院,虽不辨识探视者,犹能眼观电视里《茶馆》的画面,手指自己“哦哦”几声;

今年春上我去协和病房看望,他沉疴绵惙,差不多连电视也不能看了。

回想起当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从《龙须沟》里程疯子听知小妞子淹死时倚门搓泥的神情,到《茶馆》里粘贴“莫谈国事”后摩挲着双手走路的步态,便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痛,岂止是人世无常的浩叹,更有文化层面的惆怅……

我于1989年从北昆调入人艺。

此前,我正经历着一段人生坎坷路,我所以情愿进入这座辉煌的艺术殿堂。

假如经历无误,从问题的提出,到调动的完成,前后只是短短五天!

人常说,因此之办事优柔,我要说,谬也!

因此之是个有肩膀头的爷们。

是之盼望我早日出作品,我那么要求给予充裕的时间,实现由戏曲向话剧的“转轨”。

他问,“多久?

”我说,“两三年吧。

”“能不能短点?

”“努力。

”事后间或碰面,他又问,“写了吗?

”我说,“不是说好……”他狡黠一笑,“哦,忘了,只是,有了构思无妨谈谈,大伙帮着出出点子。

”我怀疑他的记性,感激他的好心,这叫大智假设愚!

转年初夏,我怀揣《李白》初稿,忐忑着轻敲他的办公室,他正开会,我抱歉地说,“只要一分钟……”他走到门外,小眼睛闪烁睿智,“有了?

”我点点头。

“写什么的?

”“李白。

”“我来!

”他未看剧本就表态,分明是在鼓舞我。

“确实是为你写的!

”我也机敏起来,舌灿莲花。

半个月后,是之约我共进工作午餐,不是二人,是三人,导演苏民介入了。

从迷惘彷徨到云破天开,恍惚转瞬。

一个艺术家的好品德贯穿于艺术行为的全过程之中。

当我怀着感激之情回忆人艺对《李白》的经营的时候,我每每为是之的付出所感动。

不管是艺术治理的理念,依旧艺术创作的思维,都给人启迪。

有一天,老于说,“我琢磨《李白》应有自身独特的形式,反正跟杜甫不一样,应该空灵一些。

咳,我也没想好,我这是难为作者了!

”啊,空灵……太对了,也太难了!

我为此犯晕,辗转反侧好几晚,为了《李白》空灵,我但是一点也不空灵。

反复最多的是全剧的高潮——李白与妻子分手,一种情投意合的最后诀别。

“最后诀别”的必定性与“情投意合”的暂住性形成强烈的冲突,这正是戏剧性之所在!

我和导演为这番发明而樽俎交欢。

没想到老于看后却不中意。

我懵了。

又过了几天,老于说他又看了几遍,觉得大概也只能这么写,他原先的意见收回。

我又懵了!

——我作剧几十年,遇到文化官员许多,愣是没有听说过哪位说过“意见收回”的话!

我扪心自问,什么原因老于看第一遍不中意,而后觉得还能够?

其间有无直觉与思考的参差?

戏剧流程不同意“思维暂留”,观剧自是“一次完成”,怎能奢望观众再看三看?

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出了毛病,因此,改!

……

啊,是之对我、对《李白》应该不是特别关照。

他有平民意识、平民视角,从来一视同仁。

他长期领导创作,言论颇多警策。

他说:

“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

我觉得那个观念特别重要,不好颠倒了。

”“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们的劳动。

要肯于承认自己不如作者,至少在他所写的题材上,你不如他们懂得多。

“不要因为自己是‘组长’或什么‘长’,就端起架子……”“千万不能形成那样的局面:

你提什么,他就改什么,‘指哪打哪’,叫如何改就如何改,这是绝对搞不出好作品来的。

“创作,是创造性的工作。

这就决定了他们总不能太‘安分’,总要探究点新东西。

既是探究,就会有成有败,有得有失,有对有错。

“铅笔改稿,定稿别看。

”“你改得好,人家定稿时自然吸收;

不好,人家就要用橡皮把尊家的字句擦掉。

你不再看了,与人方便,他有取舍的自由。

他如此说了,也是如此做的。

注:

因此之,话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作《茶馆》。

19、本文的标题是“好人是之”,通观全文,你认为因此之那个好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举例说明。

20、文中后半部分大量引用了因此之的原话,有什么作用?

21、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出了毛病,“我”悟出了什么毛病?

这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五】本大题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22、请从下面语段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用通顺、连贯的语言给“艺术批判”下定义。

艺术离不开艺术观赏和艺术批判,艺术观赏是艺术批判的基础。

艺术批判是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它必须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判标准。

23、某中学高三级进行“家•国•天下──十八岁成人典礼”,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

要求:

①紧扣主题、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隆重的十八岁成人典礼!

接下来,请尊敬的老师见证我们成长的誓言!

六、本大题为作文,1小题共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依照要求作文。

以“感动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②许多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