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3918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总承包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3.2施工总进度安排说明20

4.4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21

4.5工期保证措施21

4.5.1建立严格、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机制21

4.5.2组织保证措施22

4.5.3施工指挥调度保证措施22

4.5.4技术供应保证措施23

4.5.5设备、材料供应保证措施23

4.5.6与其他合同标段的配合措施23

第五章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25

5.1土石方开挖回填及道路工程25

5.1.1工程概况25

5.1.2施工重点及难点25

5.1.3主要施工方案25

5.1.4主要资源配置35

5.2光伏支架基础混凝土工程36

6.2.1工程概述36

5.2.2施工布置36

5.2.3混凝土施工方法36

5.2.4主要资源配置40

5.3设备基础混凝土工程41

5.3.1工程概述41

5.3.2施工布置41

5.3.3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41

5.3.4主要资源配置45

5.4主控综合楼及35KV配电室框架结构施工46

5.4.1工程概况46

5.4.2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46

5.4.3墙体施工53

5.4.4主要资源配置57

5.5暖通工程58

5.5.1概述58

5.5.2暖通施工标准及规范58

5.5.3施工安装方案59

5.5.4施工重点60

5.5.5注意事项60

5.6给排水工程60

5.6.1概述60

5.6.2给水系统60

5.6.3排水系统60

5.6.4管道材质61

5.6.5阀门型式61

5.6.6管道的防腐61

5.6.7控制与运行61

5.6.8给排水施工61

5.7主要建筑物装饰工程施工65

5.7.1概述65

5.7.2施工规范及标准65

5.7.3施工准备65

5.7.4施工措施66

5.7.5资源投入73

第六章机电设备及金结安装工程75

6.1钢结构构件制作工艺流程75

6.1.1下料切割:

75

6.1.2折弯75

6.1.3成孔76

6.1.4焊接:

76

6.1.5除锈方法及除锈等级说明79

6.1.6防腐说明:

80

6.1.7编号、标识、包装:

82

6.1.8运输及现场构件验收说明:

6.2支架及组件安装施工方法82

6.2.1支架与组件现场卸车与倒运82

6.2.2支架安装82

6.2.3光伏组件安装83

6.3汇流箱安装方法83

6.4逆变器直流配电柜安装83

6.5光伏子阵内电缆敷设84

6.635kV升压配电单元系统设备安装86

6.6.1工作范围86

6.6.235kV开关柜安装86

6.6.3共箱母线桥安装89

6.6.435kV箱式变压器安装89

6.9.10现场试验91

6.9.11现场验收与移交94

6.10电缆敷设与接线94

6.10.1电缆敷设前的检查与准备94

6.10.2电缆装卸与运输94

6.10.3电缆敷设、排列、固定95

6.10.4电缆标志牌95

6.10.5控制电缆头制作96

6.10.6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97

6.10.7电缆接线97

6.10.8现场试验100

6.10.10现场验收100

6.11电缆支架制作与安装100

6.11.1领用材料,并检查型钢100

6.11.2切割机下料100

6.11.3除锈100

6.11.4支架制作100

6.11.5电缆支架安装101

6.12电气设备接地101

6.12.1接地装置的敷设101

6.12.2接地体的连接102

6.12.3二次等电位103

6.12.4现场试验103

6.12.5检查及验收104

6.13通讯和控制等电气二次设备安装104

6.13.1安装工艺流程图105

6.13.2施工准备105

6.13.3电缆管埋设105

6.13.4设备基础安装106

6.13.5设备开箱验收106

6.13.6设备运输107

6.13.7盘柜安装107

6.13.8蓄电池安装108

6.13.9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安装108

6.13.10通信系统设备安装108

6.13.11控制电缆敷设及接线108

6.13.12计算机监控系统调试110

6.13.1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试113

6.13.14控制电源系统调试115

6.13.15火灾报警调试及试验116

6.13.16电能计费系统及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调试及试验117

6.13.17通信系统现场试验117

6.13.18检查验收117

6.14设备的防火及防火封堵118

6.14.1工作范围118

6.14.2盘柜封堵118

6.14.3电缆保护管、二次接线盒的封堵118

6.14.4端子箱的封堵118

6.14.5防火涂料118

6.15消防给排水系统安装119

6.15.1工作范围119

6.15.2水泵安装119

6.15.3管道安装119

6.15.4试验及系统调试121

6.16主要检查验收项目122

6.17启动试运行122

6.17.1一般规定122

6.17.2启动前应具备条件122

6.17.3启动调试前的检查122

6.17.4启动试验123

6.17.5试运行安全保证措施124

6.18主要人员配备124

6.19主要设备与工器具125

第七章现场试验127

7.1试验室布置及配置127

7.1.1现场试验室的建立时间127

7.1.2现场试验室布置127

7.1.3试验仪器设备配置127

7.1.4检测试验人员配置、职责及组织机构设置128

7.2试验检测129

7.2.1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129

7.2.2试验依据的主要规范与标准130

7.3质量控制130

7.3.1质量方针130

7.3.2检验与校准130

7.3.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31

7.3.4配料控制132

7.3.5机口控制132

7.3.6混凝土取样132

7.3.7土工试验132

7.4资料整理133

第八章施工测量134

8.1建立建筑物控制网134

8.1.1校核起算点134

8.1.2建立建筑物控制网134

8.2主轴线的测设134

8.2.1主轴线的选择134

8.2.2主轴线的测设134

8.2.3高程控制134

8.3±

0.000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134

8.4±

0.000米以上施工测量135

8.4.1轴线竖向传递135

8.4.2高程传递135

8.5装修施工测量135

8.5.1地面面层测量135

8.5.2吊顶和屋面施工测量135

8.5.3墙面装饰施工测量136

8.6放线质量检查工作136

8.7精度要求136

8.8仪器选用136

8.9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36

第九章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37

9.1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137

9.1.1质量方针137

9.1.2质量目标137

9.1.3质量保证体系137

9.1.4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37

9.2质量保证措施138

9.2.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138

9.2.2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138

9.2.3保证工程质量的制度措施139

9.2.4保证工程质量的经济措施140

9.2.5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40

9.3质量检测及试验143

9.3.1检验试验工作质量控制143

9.3.2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措施144

9.3.3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45

第十章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46

10.1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目标146

10.2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146

10.2.1安全保证体系146

10.2.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147

10.2.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资历149

10.2.4安全管理流程149

10.3安全管理制度149

10.3.1安全考核奖惩制度149

10.3.2劳动保护品管理制度149

10.3.3安全补偿金和抵押金制度151

10.3.4“三高作业”审批制度151

10.3.5交叉作业让面制度151

10.3.6高危作业安全员现场监护制度151

10.3.7封闭管理制度151

10.3.8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151

10.3.9其他安全管理制度151

10.4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措施152

10.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52

10.5.1防止高空坠落措施152

10.5.2防止物体打击安全措施153

10.5.3安全用电措施153

10.5.4大型起重设备安全措施154

10.5.5高空脚手架控制措施155

10.5.6安全通道措施155

10.5.7设备安全管理措施155

10.5.8洪水和气象灾害防护措施156

10.5.9消防安全措施156

10.5.10安全技术措施156

10.5.11临建设施拆除的安全措施157

10.5.12施工道路安全措施157

10.5.13安全监测与巡视措施157

10.6保险措施157

10.7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158

10.9安全手册158

10.10文明施工管理制度159

10.10.1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及考核细则159

10.10.2文明施工责任制度160

10.10.3文明施工评比挂牌制度160

10.10.4文明施工“三工制”制度160

10.10.5文明施工例会制度160

10.10.6文明施工检查考核制度160

10.11文明施工的措施160

10.11.1开展文化活动160

10.11.2施工作业场区管理161

10.11.3生产生活垃圾处理162

10.11.4安全文明施工主要资源162

第十一章洁净化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64

11.1洁净化管理保证体系164

11.1.1施工管理体系164

11.1.2保证体系各成员主要职责164

11.2洁净化施工控制措施166

11.2.1开挖控制166

11.2.2填筑控制167

11.2.3混凝土浇筑控制168

11.2.4砌体工程控制168

11.2.5施工道路控制169

11.3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170

11.3.1卫生防疫措施170

11.3.2职业病防治170

11.4生态环境及文物保护171

11.4.1生态环境保护一般规定171

11.4.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72

11.4.3本工程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172

11.4.4环境保护专项治理174

11.4.5生态保护措施176

11.4.6水土保持措施176

11.4.7临时绿化及覆盖措施176

11.4.8施工期环境监测176

11.4.9文物及珍稀物种的保护176

第十二章施工协调管理178

12.1与设计单位间的协调管理178

12.2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管理178

12.3与各专业作业队的协调管理179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汉能海南州共和县50MWp并网光伏电站工程的建设单位为汉能海南州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A标段(30MWp)总承包由水电四局进行施工,本期工程计划于2012年8月28日开工建设,计划2012年12月10日建成投产具备并网条件。

本项目光伏电站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恰不恰镇境内,该镇位于青海南山南麓,共和盆地东部。

场区用地形状呈四边形,光伏区东西方向宽1400.3m,南北长2001.3m。

建设规模为50MWp,用地性质分为光伏区、升压区及管理区,总占地面积约为194.21万?

场区地势平缓,东南高,西北低,东西走向高程为2928~2930m,坡度平缓,南北走向高程为2926~2930m,坡度为1%,场区平均海拔高度为2928m。

汉能海南州共和50M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拟建场址距共和县15km,场址西距G214国道300m,场区周边有乡村道路穿过,交通方便。

本工程电池组件选用55Wp非晶硅薄膜电池组件,工程规模50MW,由50个独立的1MWp系统组成,每一个1MWp直流发电系统中,有汇流箱16个,直流防雷配电柜2个,500kW逆变器2个和1000kVA的箱式分裂升压变1个。

本工程共布置921408块光伏电池板(其中A标段552960块)。

其中纵三排布的主体单元(72块一组)的电池板布置50MW,安装方式为全固定式支架安装,支架倾角36°

方位角0°

在工程中,薄膜太阳能电池发电单元发送的直流电源经逆变器逆变成270V交流电源,在经1000kVA升压变压器升至35kV,以35kV电缆引出,每10个光伏发电分系统并联汇流后经一回35kV电缆线路接入110kV升压站,共计5回。

本工程包括以下内容:

一光伏支架基础工程、钢丝网围栏、箱变基础工程、箱式逆变器基础、主控综合楼及辅助生产建筑工程;

二对外交通公路、场内交通道路;

三设备与安装:

发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通讯及控制设备及安装工程、其他设备及安装工程;

四为完成本工程所需的所有临建设施等。

合同内项目包括30MWp光伏电站范围内设备、支架、材料的供货及监造、催交、运输、保险、接车、卸车、仓储保管、二次搬运、30MWp的集电线路、30MWp光伏电站区域内接地及电缆敷设。

30MWp光伏电站建筑工程及安装工程,电站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工程、厂区对外道路,30MWp电站范围内道路、施工电源、施工水源、办公和生活临建、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及50MWp光伏电站整套启动、调试、售后服务等。

1.2施工条件

1.2.1对外交通条件

海南州共和县是通向青南和西藏的交通要冲,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

目前,以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地方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已实现了县县通柏油路。

经过县境内的国道有青藏公路、青康公路,省道有三贵公路、尕西公路、吊龙公路等。

本项目规划区位于共和县恰不恰镇以南约12km,场址区附近公路发达,G214国道从场址西北侧通过,交通便利,运输方便。

规划区地表为河流堆积地貌,海拔高程在2900m~2950m之间,有少量沙丘及植物分布。

项目施工建设期间所需的主要材料为砂石料、水泥、钢材、木材、油料等。

主要建筑材料来源充足,砂石料可以从附近砂石料场采购;

水泥和钢材可从共和县购买,通过G214国道运至施工现场。

生活及小型生产物资,其它建筑材料(木材、油料)等均可在共和县购买。

1.2.2施工用水

施工水源:

根据本园区外市政给水管网现状,本园区水源考虑在综合服务区内打两口水源井,作为园区内施工、生活、生产用水水源。

1.2.3施工用电

近期可由附近35kV电源引入,采用架空线路送至近期规划子电站管理区附近;

2012年年底,自县城附近加拉变引出一回110kV高压电源,园区内设置降压站,降至35kV后沿规划区内纵横道路采用架空线路送至各规划子电站管理区附近(并以该电源作为站用电备用电源)。

1.2.4施工设备和材料

根据海南50MWp并网光伏电站A标段(30MWp)合同文件,该工程所有施工设备和材料由我公司自行解决。

1.3工程条件

1.3.1工程地质条件

一工程地质

恰卜恰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南山北麓的达西尔岗,根据有关资料和现场勘查,恰卜恰河及各支沟西台沟、东沟河床为砂砾石质河床,床面高程2770~2860m,河床纵比降在6.7~23‰之间。

河床粒径20~80mm之间,以砾石为主,卵石次之,中粗砂充填,级配较好,该层结构呈中等密实状,地基允许承载力[R]35~40t/m2,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西沟河床表层有2~3m厚的坡积粉质壤土,结构松散,中部有4~5m厚的坡积碎石土,以碎石为主,砂土填充,结构松散,下部为冲积沙砾石,属二级基座阶地,厚8~17m,卵砾石成份为花岗岩、片岩、板岩、大理岩,磨圆度好,分选一般,天然密度为2.02g/cm3,天然干密度为1.979g/cm3,结构稍密,渗透系数系数为5.3m/d,属较强透水层。

东山排洪渠基础为壤土、砂砾土等,底部碎石土,抗冲刷力较弱,粒径在20~100mm之间,颗粒磨圆度较差,坡面坡度在1/60~1/120之间。

地基允许承载力[R]15~20t/m2。

二场区冻土及不良地质作用分布情况

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图》,场区的标准冻深为1.5m。

经过现场踏勘及对场区周围基本地理环境调查,该处场址不存在洪水淹没问题,也无常年内涝和积水问题;

结合地形地貌条件,该场区的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没有发生沉陷、泥石流和滑坡以及全新活动断裂的可能,初步判定场区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三小结

1场址区地质构造基本稳定,可作为光伏电站的工程场地。

2场区建构筑物较轻,各建构筑物基础可按采用天然地基考虑。

3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的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特征周期值为0.45s。

4本工程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中等复杂地基。

5场内标准冻土深度1.50m。

1.3.2太阳能资源及水文气象条件

一太阳能资源

海南州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属于干燥型大陆气候,年均降雨量相对偏少,该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在6381.6MJ/m2以上,高者达6705.1MJ/m2,年日照时数在2719h以上,高者达3115h,日照百分率55%~80%以上。

二水文气象条件

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表水水量随着季节变化,一般6~9月为雨季,属丰水期,10月~翌年5月为枯水期。

区内地下水以河谷冲积砂卵石孔隙潜水为主,埋深0.5~2.0m,含水层平均厚度6~7m,渗透系数k7.91×

10-3~5.59×

10-2cm/s,属中等透水层。

孔隙潜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其次为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与消冰水补给,呈带状分布于断层带或节理密集带之中,水量不丰富。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5附录G,对于工程区内环境水侵蚀性进行评价,区内环境水PH6.5,对混凝土具有一般酸性型弱腐蚀性。

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表1-1

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年平均气温℃4

无霜期d99

年平均降水量mm314.4

极端最低气温℃-27.7

极端最高气温℃33.3

平均风速m/s1.8

最大风速m/s28.0

年最大日照对数h3115.4

年最短日照对数h2719.8

年平均蒸发量mm1692.1

大风日数d30~85

最大冻深m1.5

三气温及降水

根据海南州气象局资料统计:

全年日照时数3115.4~2719.8h,全年平均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7.7℃,极端最高气温33.7℃,全年平均降水量314.4mm,年总蒸发量1692.1mm,无霜期99d,最大冻土深1.5m,平均风速1.8m/s,大风日数平均30~85d。

≥0℃。

四其他气象要素

共和县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等,根据共和县气象站37年实测气象资料,将其它各气象要素进行统计,见下表。

其它气象要素表1-2

共和站123456789101112全年

日照时数233.4222.6247.7256.5261.9241.3250.9260.5218.4238.7243.5232.72907.8

日照百分率%76736765605557625969807866

沙尘暴日数471275100112443

冰雹日数000111141813720065

雷暴日数00285.18.71010.64.380056.7

1.4施工特点、难点及对策

1.4.1施工特点、难点

一施工工作面位于广阔的沙地及戈壁,地势开阔、地形平缓,场地四周无山丘及建筑物遮挡。

冬寒夏凉,无霜期短,日照时间长,空气干燥,降水量少,且多集中于夏季。

二本工程施工任务重,时间紧,交通距离远且不方便,施工人员调配难度非常大,施工强度高,带有突击性的特点。

三本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戈壁滩,海拔高达2920m,氧气含量不足、空气干燥、风沙大、紫外线强,且地处少数和多民族居住的民族地区;

因此,选取合理的施工队伍以确保工期进度,确保地区民族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减少施工干扰,是本合同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的重点;

四本合同工程处于黄河上游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域,施工中如何保证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和水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