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3957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6文档格式.docx

总学时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上机

课程设计

96

1.有②.无

课程简介:

简要描述课程的性质及专业地位,培养目标(理论、能力和技能)

 

空中交通管制学I是介绍空中交通管制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是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一门专业骨干课程。

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学I是一门实用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前后内容紧密相连,因此,本课程特别注重把握学科特点,看重能力培养,紧密围绕空中交通管制的基本任务和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以提高培养对象的实用技能。

这门课是后面程序管制模拟机和雷达管制模拟机的理论基础。

前修课程、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

明确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能力和知识结构。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需先修“民航概论”、“空中领航学”、“机载电子设备与系统”、“飞机系统原理”和“飞机性能”。

课程结构说明:

对课程的组织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即明确课程所述内容由几个大的部分构成,每个部分的教学由哪几个环节或单元组成(如:

理论授课、实验教学,上机实习,课外作业,随堂考试,讨论会,总结报告等)

本课程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飞行的组织与实施共八章,主要是空中交通管制学的基础部分,包括航行基础知识,飞行的组织与管理机构,飞行组织与保障的设备和设施,航空通信,飞行组织与实施的一般程序,其他飞行的组织与保障,特殊飞行情况的处置与处理,有关飞行的规定等。

第二部分雷达管制共分为四章,主要介绍雷达管制规定,雷达管制用语,雷达管制标牌,雷达管制进场单等。

本课程以理论授课为主,辅之以多媒体介绍。

课程知识结构说明:

明确课程涉及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由哪些知识点构成以及每个知识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核心知识点(用“*”标示)和扩展性知识点(用“Δ”标示)、必讲要求和选讲及自学要求。

课程学时分布(按知识单元说明,并对核心知识点与较大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学时标注)。

课程如包含实验或实践性等环节,还需要说明该部分的学时要求以及内容、方案和作用。

第一章航行的基本知识(23学时)

学习目标:

熟悉航空器分类和空勤人员构成,职责;

掌握机场定义,飞行区技术标准,机场净空,地面标志和机场灯光的概念;

了解飞行分类;

掌握空域的划分;

熟练掌握飞行高度,各种高度和气压定义,高度表拨正程序和飞行高度层高度;

熟悉飞行的天气标准;

了解航空器的重量和起飞油量。

教学内容:

航行基本知识概述,飞行高度(*),航空器的重量和起飞油量

第二章飞行组织与管理机构(3学时)

了解航空公司飞行签派机构;

国家的飞行组织与管理机构及职责。

航空公司飞行签派机构;

国家的飞行组织与管理机构及职责(*);

拓展介绍国外空管组织(Δ)。

第三章飞行组织与保障的设备和设施(2学时)

了解航空移动通信设施,航空固定通信设施,导航与监视设施,机场设施和签派室设备。

教学内容:

航空移动通信设施,航空固定通信设施,导航与监视设施,机场设施和签派室设备包括哪些。

第四章航空电信(6学时)

学习目标:

了解航空通信网构成和分类;

SITA电报格式;

AFTN电报格式;

民航气象电报格式。

航空通信网构成和分类;

AFTN电报格式(*);

民航气象电报格式(Δ)。

第五章飞行组织与实施的一般程序(4学时)

了解航空公司飞行签派机构及其职责;

飞行签派工作程序;

不正常情况和特殊情况下的飞行签派工作;

机场航行管理工作。

航空公司飞行签派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章其它飞行的组织与保障(6学时)

基本掌握通用航空飞行的一般规定;

专机飞行的组织与保障;

外国民用航空器飞行的管理和保障。

飞行任务的确定,临时机场的选定,调机飞行,作业前的工作,作业飞行,飞行申请,飞行管制工作,临时机场管制工作程序;

专机工作的组织,专机飞行的管制工作程序,专机飞行的各项保障工作,民航专机在军用机场起降,军用专机在民航机场起降,外国专机的飞行保障工作,重要客人乘机的飞行保障工作;

外国民用航空器的飞行组织与保障。

第七章特殊飞行情况的处置与处理(4学时)

熟悉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管制;

特殊飞行情况的处置与处理;

搜寻和援救;

飞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地空通信联络失效;

发动机失效;

迷航;

空中劫持;

航空器遇险和紧急情况的标准;

飞行事故等级;

事故调查报告(*)。

第八章有关飞行的规定(20学时)

了解飞行基本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飞行的有关规定。

将最新的更新加入授课内容,介绍关于飞行的各行业规定,飞行间隔规定(*)。

第九章雷达管制基本规定(20学时)

了解雷达管制基本规定。

雷达管制一般规定;

二次监视雷达应答机使用和高度确认;

雷达识别;

雷达管制移交;

雷达管制间隔;

雷达引导;

调整速度;

塔台、进近和区域雷达管制;

雷达进近管制;

雷达情报服务;

雷达管制特殊情况处置。

自学内容:

FAA7110.65美国空管雷达管制部分规定(Δ)

第十章雷达管制用语(4学时)

熟练掌握雷达管制中英文用语。

一般雷达管制用语;

进近雷达管制用语。

采用例句方式说明。

第十一章雷达标牌(2学时)

掌握雷达管制标牌定义,缩略语,图例。

雷达管制标牌定义,缩略语,图例。

第十二章雷达管制进程单(2学时)

掌握雷达管制进程单概念,常用符号含义,图例。

雷达管制进程单概念,常用符号含义,图例。

课程考核形式与要求:

明确课程考核成绩由几个部分构成,考核的侧重点,相对于知识单元(或课程的各个构成部分)大致的分数分配。

考核形式(如开卷考试、闭卷考试、面试、停课考试、随堂考试、总结报告等)。

该课程的考核形式是闭卷考试,并且是停课考试,考试成绩由就是试卷成绩,考核重点是关于空中交通管制学理论和方法。

分数大致分配如下:

航行的基本知识占25%;

航空电信约占10%;

有关飞行的规定约占25%;

雷达管制基本规定约占20%;

其他约占20%。

课程教授方法说明:

指出课程教学中的难点、建议的应对策略、方法以及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难点:

飞行高度层改革方案,航空器重量与油量和业载的计算,飞行中特殊情况的处置,雷达管制规定,飞行间隔规定。

本课程建议教学手段: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方法与程序结合,围绕空中交通管制的目的,即防止航空器在空中与地面发生碰撞,保证航空器安全有序的运行,以管制程序为线索,分段讲授,由浅入深地进行,综合演示,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作风和爱动脑、勤动手、善总结的良好习惯。

课程能力培养说明:

明确以知识为载体进行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的观点,对课程教学中所传授的学科(课程所属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法、研究手段进行说明,要能够说明课程教学中如何通过知识单元或若干个知识点的传授过程来达到何种素质的培养和何种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按照“引导-质疑-精讲-讨论-小结并布置预习”程序进行教学,个别章节要求学生自学,使学生逐步掌握空中交通管制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操作程序。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空中交通管制知识,掌握运用现代空中交通管制的基本方法,为进行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先修课程

“民航概论”、“空中领航学”、“机载电子设备与系统”、“飞机系统原理”和“飞机性能”

使用教材

飞行的组织与实施,杜实编,中国民航学院;

空中交通管制学讲义(雷达管制部分),董襄宁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参考书目文献

ICAO附件2航空规则;

附件11航空交通服务;

附件15航空信息服务;

DOC.4444航空和航空交通服务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等

课程相关主要网站

课程教学方式

授课

主要适用专业

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

课程组长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教学院长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