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3970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生物学联赛雅礼一中联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同一个基因的突变(等位) 

B.两个基因的突变(非等位性)

C.不能确定是否是同一个基因的突变(等位性)D.同一个顺反子突变

6.a1+ 

+a2

═×

═F1表现为突变型,说明a1与a2属于():

a1+ 

+a2

A.同一位点 

B.同一顺反子 

C.不同顺反子D.不能确定

7.在乳糖操纵元中,LacⅠ基因编码的蛋白结合在()从而阻止RNA聚合酶起始转录。

A结构基因B操纵子O位点C启动子D乳糖

8.在基因表达的调控系统中,在调节蛋白不存在时,基因是表达的;

加入某种调节蛋白后,基因的表达被关闭,这样的调控机制称为()。

其中的调节蛋白称为()

A负调控、诱导蛋白B正调控、诱导蛋白

C负调控、阻遏蛋白D正调控、阻遏蛋白

9.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

()

A用于遗传的“指纹结构”模式分析的技术

B二倍体细胞中的两个等位基因限制性图谱的差别

C物种中的两个个体限制性图谱间的差别

D两种酶在单个染色体上限制性图谱的差别

10.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自然界是经常发生的,通常显性突变易被很早发现,这是因为():

A纯合显性B当代显性C纯合快D频率特高

11.在DNA复制时插入两对碱基,会引起三联体密码()

A替换B倒位C移码D缺失

12.易位杂合体最显著的效应是()。

A改变基因的数目B保持原有基因序列C半不育D全不育

13.倒位的最明显遗传效应是():

A剂量效应B抑制交换C位置效应D显性半不育

14.现有一个体基因型是BbDd,如用回交的方法,连续回交3代,其回交后代的纯合率为():

A76.56%B38.23%C17.1%D23.44%

15.观察玉米(2n=20)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现有9个联会体,后期I还看到有染色体桥出现,则表明该玉米的染色体发生了:

()

A.臂内倒位;

B.易位;

C.臂间倒位和易位;

D.臂内倒位和易位。

16.下列对数量性状遗传本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

B.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C.各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有增效和减效作用;

D.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性的。

17、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DNA分子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

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

先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序列已知的八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

中带有荧光标记的靶核酸序列,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

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

据此可重组出靶

核酸的序列TATGCAATCTAG(过程见图1)。

若靶核酸序列与八核苷酸的探针杂交后,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如图2所示,请分析溶液中靶序列为

A.AGCCTAGCTGAAB.TCGGATCGACTT

C.ATCGACTTD.TAGCTGAA

18.菜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是白色花的显性。

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

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

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无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

1  B.15:

7  C.9:

7   D.15:

9

19.下表为几种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及切割位点,下图所示,抗原基因用EcoRⅠ和A1uⅠ酶切,载体质粒上有EcoRⅠ、SmaⅠ、PstⅠ酶的识别位点,但只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

再通过DNA连接酶形成重组质粒T。

若再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重组质粒T,将可得到DNA片段的种类数是()

限制酶

AluⅠ

EcoRⅠ

PstⅠ

SmaⅠ

识别序列和

切割位点

AG↓CT

TC↑GA

G↓AATTC

CTTAA↑G

CTGCA↓G

G↑ACGTC

CCC↓GGG

GGG↑CCC

A.lB.2C.3D.4

20、在同一地块中同时种植P1、P2、F1、F2、B1和B2等6个世代,测得某性状的方差VF1=2.5,VF2=11.6,VB1=7.4,VB2=6.8,则该性状的狭义遗传力为()。

A0.776B0.532C0.612D0.812

21、下列哪项代表了染色体结构中由最低至最高的压缩过程()

A、核小体——30nm纤维——超螺线管——有丝分裂的染色体

B、核小体——超螺线管——30nm纤维——有丝分裂的染色体

C、核小体——30nm纤维——有丝分裂的染色体——超螺线管

D、有丝分裂的染色体——30nm纤维——超螺线管——核小体

22、如果用干扰微管的药物(如秋水仙素)处理细胞,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A、细胞的形态遭到破坏B、将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细胞器在细胞内的位置遭到破坏D、上述结果都有可能发生

23、如果对来自顺面和反面高尔基体的蛋白进行比较,将会发现()

A、它们在结构上没有什么差别

B、来自顺面高尔基体的蛋白质是糖基化的,并且含有被修饰过的氨基酸,而来自反面高

尔基体的蛋白质则没有被修饰

C、来自顺面高尔基体的蛋白质是糖基化的,来自反面高尔基体的蛋白质不仅是糖基化的,

并且含有被修饰过的氨基酸

D、来自顺面高尔基体的蛋白质比来自反面高尔基体的蛋白质短

24、所有膜蛋白都具有方向性,其方向性在什么部位中确定:

()

A、细胞质基质B、高尔基体C、内质网D、质膜

25、用两种染色体显带技术研究一套中期染色体,你预期哪种判断代表正确结果()

A、Q带的亮带表示富含AT,G带的深带表示富含GC

B、Q带的亮带表示富含AT,G带的浅带表示富含GC

C、Q带的暗带表示富含AT,G带的深带表示富含GC

D、Q带的暗带表示富含AT,G带的浅带表示富含GC

26、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B、高尔基休;

 C、过氧化物酶体;

D、线粒体

27、细胞变形足(lamellipodia)的运动主要是通过什么所引起:

A、微管的动态变化B、肌动蛋白的装卸 

C、肌球蛋白丝的滑动D、微绒毛的伸缩

28、由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细胞膜上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

A、接触抑制丧失B、分裂失控C、糖蛋白活性增加D、贴壁依赖性

29、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作用机理的相似性表现在()

A、化学渗透假说B、合成ATP数目C、ATP的来源D、自主性的细胞器

30、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蛋白质糖基化常有两种连接方式,即N连接和O连接()

A、它们先后在rER和SER上形成B、它们先后在rER和高尔基体上形成

C、它们先后在SER和高尔基体上形成D、它们先后在rER和细胞质里形成

31、减数分裂前期Ⅰ中那个时期持续时间较长()

A、偶线期B、粗线期C、双线期D、终变期

32、灯刷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的()

3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增殖是通过分裂进行的,且与细胞分裂同步

B、按DNA→RNA→蛋白质顺序传递的信息流是不可逆的

C、在生物膜的脂质双层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高,流动性也越大

D、微管和微丝对膜蛋白的运动有不同的作用,微管起固定膜蛋白的作用,微丝引起膜

蛋白运动

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呼吸链酶系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定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B、相对不溶于水的亲脂性小分子能穿过细胞膜

C、肌纤维的肌质网是一种特化的内质网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亚单位虽不同,但两者形成的杂交核糖体仍能进行蛋

白质合成

35、中心粒和鞭毛()

A、都是9+2结构B、都是9+0结构

C、前者是9+2结构,后者是9+0结构D、前者是9+0结构,后者是9+2结构

36、染色体分带技术中,C-分带主要用于显示着丝粒附近的()

A、常染色质B、异染色质C、酸性蛋白D、碱性蛋白

37、Na+—K+泵的生理作用于有()

A、产生和维持膜电位B、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

C、调节渗透压D、调节PH值

38、欲将一个5kb左右大小的外源基因片断导入某种植物细胞中去,首选的方法应为()

A、原生质体融合B、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

C、有性杂交D、h-噬菌体为载体的操作

39、下列适用观察活细胞的显微镜是()

A、相差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微分干涉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E、普通光学显微镜

40、下列哪种分子属于由极性的头部和疏水尾部构成双亲媒性分子?

()

A、蛋白聚糖B、磷脂C、糖脂D、胆固醇

41、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

42、细胞膜在静息情况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K+B、Na+C、Ca2+D、Cl-

43、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白蛋白减少B血浆白蛋白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D血浆球蛋白减少

44、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心迷走神经兴奋B动脉血压升高

C直立转为平卧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

45、心室等容收缩期瓣膜的状态是()

A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B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

C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D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开放

46、血液中H+增多时,氧解离曲线()

A上移B不变C左移D右移

47、关于抗利尿激素,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由神经垂体释放

B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加大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分泌增加

D大静脉和心房扩张时,分泌减少

48、兔急性实验中,静注20%葡萄糖溶液引起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

C尿道外括约肌收缩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49.下丘脑室旁核主要分泌下列哪种激素()

A.催产素B.生长激素C.促卵泡激素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50.下列作用中不属于生长激素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骨生长B.促进蛋白合成

C.促进神经系统发育D.减少糖的利用

51、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组胺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

52、视近物时,眼的调节不会出现()

A.晶状体变凸B.瞳孔缩小C.双眼会聚D.眼轴变短

53、躯体运动的大脑皮层代表区主要分布于()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枕叶D.皮层边缘叶

54、副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对下列哪项造成影响

A心率B外周血管阻力C心肌收缩力D心脏传导束

55、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是

A糖皮质激素B下丘脑调节性多肽

C去甲肾上腺素D甲状腺激素

56、垂体性糖尿病的原因是

A胰岛素缺乏B糖皮质激素过多

C生长素过多D甲状腺激素过多

57、以下使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兴奋的是()

A压迫并阻断颈动脉血流B由卧位变为立位C动脉血压升高

D动脉血压降低E压迫颈动脉窦

58、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

A血管升压素B促卵泡激素C催乳素

D催产素E生长素释放激素

59、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是()

A.生理完整性B.绝缘性C.相对不疲劳性

D.双向传导E.单向传导

60、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A吸吮反射B杯弓蛇影C谈虎色变

D望梅止渴E寒冷引起立毛肌收缩

61.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6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

A.α-螺旋 B.β-片层  C.β-转角 D.无规卷曲

63.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

A.pI为4.5的蛋白质   B.pI为7.4的蛋白质

C.pI为7的蛋白质   D.pI为6.5的蛋白质

64.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

A.溶解度显著下降   B.生物学活性丧失

C.易被蛋白酶水解   D.凝固或沉淀

65.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哪一波长附近?

A.280nmB.260nmC.200nmD.340nmE.220nm

66.有关RNA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C.胞浆中只有MrnaD.RNA可分为mRNA、tRNA、rRNA

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

67.含有腺苷酸的辅酶有:

A.NAD+B.NADP+C.FADD.FMN

68.真核生物DNA的高级结构包括有:

A.核小体B.环状DNAC.染色质纤维D.α-螺旋

69.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E.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

70.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71.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抑制剂结构一般与底物结构相似B.Vm不变

C.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影响D.使Km值增大

72.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增加底物浓度能减少抑制剂的影响B.Vm降低

C.抑制剂结构与底物无相似之处D.Km值不变

73.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6-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1.3-二磷酸甘油酸

74.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

E.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

75.1分子丙酮进入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氧化时:

A.生成3分子CO2B.生成15个ATP

C.有5次脱氢,均通过NAOH进入呼吸链氧化生成H2O

D.所有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76.除去光周期、温度和营养这三个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控制植物开花的因素是:

A.光合磷酸化的速率B.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速率

C.植物的年龄D.土壤溶液的pH

77.玉米的根冠被切除后,约5天即可再生出完整的新根冠。

但在飞行中的宇宙飞船中却不能再生根冠。

其理由最可能是下列各条中的哪一条?

A.根冠的形成与大气中的CO2含量有关B.根冠的形成与光周期有关

C.根冠的形成与昼夜温差有关D.根冠的形成与重力有关

78.如果让一株植物在含有CO2的环境中生长,以下哪种物质最先结合放射性碳元素?

A.PGA(磷酸甘油酸)B.磷酸甘油醛C.NADPH

D.1,5一二磷酸核酮糖E.丙酮酸

79.光呼吸过程:

A.不会在白天发生B.不会产生磷酸乙醇酸C.不会消耗氧D.不会产生ATP

80.哪种木质部的水势最低(最负)?

A.根毛的B.根的维管束的C.茎的导管的D.叶的

81.对光敏色素的说法哪种是不真实的?

A.它是一种色素蛋白B.存在细胞核中

C.生色团为四个吡咯环D.吡咯环线状排列

82.水分是植物维系生命之所需,如何调控植物体内的水分状态及其调控速率是很重要的。

下列哪些方法可用来测知植物体内的水分状态及其调控速率?

A.叶片保卫细胞的运动状态  B.根系的呼吸作用C.空气的二氧化碳深度  

D.维管束的脱落酸含量E.叶片的光合作用的强弱

83.研究中发现C3植物叶片中维管束鞘细胞不含淀粉粒,只有叶肉细胞含淀粉粒,而C4植物则相反。

下列哪些选项支持这一结论?

A.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没有基粒

B.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通过C3途径合成淀粉

C.C3植物叶肉细胞有正常叶绿体,通过C3途径合成淀粉

D.C4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通过C4途径不进行通过C3途径

84.用高温水蒸汽处理生物组织,能快速杀死组织而不使其发生形态学上的变化。

以此法处理植物茎的一段,该段的水分运输将

A.变快B.变慢C.不变D.停止

85.在种子萌发时乙醛酸循环有哪些功能?

A.脂肪酸分解B.ATP合成C.光呼吸的乙醛酸脱羧

D.ß

氧化作用与糖原异生相连接E.通过转氨作用甘氨酸合成

86.由于捕猎的原因,在19世纪末北方象海豹的种群已经下降到了20只。

其后,该种群回升到超过了30000只。

尽管如此,在与没有受到如此严重捕猎的南方象海豹相比,他们的基因组仍然携带了瓶颈的标记。

这种瓶颈的表现的形式是:

A.丰富的特有突变B.增加了致死隐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C.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D.提高了种群的数量

87.对于遗产漂变和自然选择来说都正确的表述是:

A.它们是进化的机制B.它们完全是随机的过程

C.它们通常导致适应D.它们改变了种群的遗传组成

88.在一个鼠的种群中,两个具有相近适应值的共显性等位基因的频率曾经是0.55和0.45,经过5代之后,分别变为0.35和0.65。

以下哪两种机制最可能解释这种现象?

A.点突变B.非随机交配C.遗传漂变D.选择压力

89.干草在水中煮沸并冷却。

加进一些只含有异养原生动物的池塘水,并在黑暗中保持长时间。

下面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A.原生动物的异养演替将发生,伴随总生物量增加

B.系统的能量在开始时最大

C.演替将发生,最后达到稳态,维持能量流

D.生态系统会经历演替但最后所有生物将死亡或者进入完全静止期

90.一生态学家在比较一生长在两个不同地点A和B的草本植物的生长。

为比较来自两个地点的群体数量,她从每个地点分别收获了30个个体,然后测量每个个体的根的长度、根生物量和茎生物量。

下面总结了这些测量结果:

地点

(cm)平均根长

(g)平均根生物量

(g)平均茎生物量

地点A

27.2+0.2

348.7+0.5

680.7+0.1

地点B

13.4+0.3

322.4+0.6

708.9+0.2

根据这些数据,下面陈述哪个很可能是正确的?

A.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地点B少于地点A

B.植物生产力,地点A高于地点B

C.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地点A少于地点B

D.可利用土壤营养,地点B少于地点A

91.一个植物的生殖投入定义为它的生殖器官干重与其地上器官干重的比值。

两个植物种类M和N的生殖投入(Y轴)、对它们的叶生物量(X轴)如下图示。

选择正确的解释。

A.M采用r-选择策略,适于生活在受高度干扰的环境中

B.N采用k-选择策略,适于生活在受高度干扰的环境中

C.N采用r-选择策略,生长于有利的环境条件中

D.M采用k-选择策略,生长于有利的环境条件中

92.以下叙述何者正确?

A.种群的生命表不受环境变化而影响

B.当出生率与死亡率受个体年龄影响时,若要预测种群成长,须知道不同年龄层个体的比例

C.种群的生命表必会受到种群密度的影响而改变

D.种群年龄层结构受到种群中个体组成随时间更替而影响

93.动物可利用其生理钟通过太阳确定方向。

在冰岛进行的一个特殊的实验中,一只鸟在露天的笼子中,被训练在西边取食,它的生理钟延因此迟了6小时;

在阶段转换后,该鸟在真实时间中午12.00放回露天的笼子。

可以观察到,它的觅食方向是

A.北方B.南方C.东方D.西方

94.在父母的喙尖啄食,作为适应性反应,导致成鸟具有反刍行为。

对1天大小和3天大小的笑鸥鸡进行实验,其中后者与其父母一起训养。

将这些小鸟置于下列不同模型的亲鸟头部,有下面的反应:

(图中Meannumberofpecks:

平均啄食数;

model:

模型;

Parental:

亲代的;

One-dayold:

1日龄;

Three-dayold=3日龄)

请选择对此实验正确的解释:

A.啄食行为是固定的反应形式,任何长的锐利的物体是等效的刺激

B.随着年龄增加,笑鸥鸡的啄食率增加。

C.一天大小的小鸟的反应在与亲鸟的模式更接近时更为显著

D.啄食行为是先天行为,小鸟有差异的能力是学习的结果

95.交配季节对自然栖息的某种蛙进行研究,发现雄蛙合唱中有的个体在鸣叫而另一些保持沉默。

进一步观察可看见沉默的蛙呆在大型蛙的近处。

对于这种鸣叫合唱行为,最可能的解释是:

A.不叫的个体与鸣叫个体在一起时交替地进行鸣叫,很可能在后者完成交配后再鸣叫

B.沉默的蛙与鸣叫者是遗传上的近亲,鸣叫时不消耗有价值的能量,因为后者交配产生的后代能提供对其足够的间接适应性

C.根据评估,沉默的蛙的鸣叫与实际鸣叫个体相比不足以吸引雌性,它们呆在那里伺机获得机会与原本是要靠近鸣叫的雄性个体接近的雌性交配

D.沉默的蛙在自己鸣叫时不消耗能量,因为被其他个体叫声吸引的雌性总有可能窥察到空间上接近的雄性并选择其交配伙伴

**以下两题与犰狳的行为有关:

犰狳会以植物(特别是干草)为材料,修筑圆柱形的洞,以遮蔽及照顾幼体.

96.为了避免其藏身及育幼处重迭,犰狳会藉由气味彼此区别.当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