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4495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

例题2:

某小组同学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规律,将一根橡皮筋的左端用图钉固定,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的右端到达O点,如图(a);

然后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沿同一方向拉橡皮筋的右端到达O点,如图(b);

接着将上述步骤中的“沿同一方向”改为“沿相反方向”,其他条件不变进行实验,如图(c)。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a)和图(b),可归纳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a)和图(c),可归纳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_________________,这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两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例题3:

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某同学利用一根橡筋、细线、弹簧秤(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先将橡筋的一端固定,然后在另一端系上细线,并用弹簧秤(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伸橡筋。

如图所示,每一次实验时橡筋被拉伸的长度L相等。

请仔细观察和比较图中的操作和弹簧秤(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a和b(或图a和c)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b和c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力就是__________

例题4: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10)或(11)状态进行研究。

图22中(a)、(b)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12)上,物体才能平衡。

图(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13)。

(a)转动(b)静止(c)由静止到运动

5、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控制变量:

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当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例题5:

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每次拉动小木块时,需要保持木块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该弹簧测力的量程为_______牛,由图中可知,木块与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等于______牛。

(1)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_____和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_____和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具体题目具体分析)

初步结论要点: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进一步分析要点: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

例题6:

下表是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对三个物体的质量和重力进行测量的结果。

分析数据回答: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表中的第4列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a.分别比较表一或表二,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别比较表一和表二,可知:

7、探究物体运动快慢

初步分析:

_________相同_________,所用_________越短,物体运动越快

所用_________相同,_________越长,物体运动越快

进一步分析: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相同,物体运动快慢相同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例题7: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

他们用九辆不同的玩具小车分别进行实验,使它们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并用刻度尺和秒表分别测得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该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小车的运动快慢程度,把九辆小车分成三组,每组的运动快慢程度相同,且第一组运动得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

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

序号

路程

(米)

时间

(秒)

4

5

8

6

16

7

2

9

1

3

表一(第一组)表二(第二组)表三(第三组)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

是:

(17)。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8)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运动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是:

(a)分析比较(19)。

(b)分析比较(20)。

二、光学

(1)凸透镜

例1、某同学用三个材料相同而厚度不同的凸透镜来研究它们对平行光的作用。

研究过程如右图。

请仔细观察装置和实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a)或(b)或(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a)和(b)和(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利用右图装置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若将小门D向内推进一些,则在小门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而将小门拉至与半圆形板平齐时,又能在小门上看到反射光线了,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让光线从ON的左侧入射,则能在ON的右侧看到反射光线,若从右侧入射,则能在左侧看到反射光,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则发现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也随之改变,且总等于入射光与ON的夹角,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仪器有玻璃板、白纸、蜡烛灯(2个相同),还有_________、火柴。

(1)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垂直放一块____________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00/。

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亮的蜡烛灯A,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的蜡烛灯B。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灯,使镜后的蜡烛灯与镜前相同的蜡烛灯所成的像完全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从玻璃板前面的不同位置看上去,玻璃板后的蜡烛灯好象_________似的,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并观察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

可以归纳得到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移动蜡烛灯A的位置,重新实验。

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灯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观察连线与00/的关系,并用刻度尺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

可以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一张纸或光屏,则纸或光屏上_________接受到蜡烛的像(“能、不能”)。

若用手触摸蜡烛B,则手__________灼伤(会、不会)。

可以归纳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凸透镜成像

例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器材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左至右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

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录下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并要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这是为了使烛焰的像能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屏上找清晰的像:

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确定好物距后,应移动_________找像,但要保持______和_______的位置不变,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_____,直到使像达到最_______为止。

如果找不到像(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则应从_____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是否有像,这时观察到的像是_____像。

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与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比较,并记录下相应的成像情况。

例5、某小组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好实验装置。

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1=0.1米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最清晰,他们用物体的高和光屏上的像的高分别代表物体和像的大小,并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0.12米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1)分别比较实验序号1或5中的物距u与各自凸透镜的焦距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与4(或6与7与8)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及所成像的变化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不同的凸透镜,当他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和所成的像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表一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像高h′

32.0

14.4

3.6

25.0

16.7

5.3

22.0

18.3

6.7

表二

19.0

21.1

8.9

15.0

30.0

16.0

12.0

60.0

40.0

例题6、小华和小红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的凸透镜,取高度h为8厘米的物体进行实验。

调节好实验装置后,他们分别取不同的物距u、并移动光屏找像,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数据中物距u、像距v及成像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凸透镜成实像时,(14)。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3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凸透镜成实像、且(15)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