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4815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Word文档格式.doc

《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Word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Word文档格式.doc

铁由铁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活动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在此过程中,运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让学生再一次建立一个正确的微粒观,对分子、原子、离子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二氧化碳、水、氢气等。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金刚石、汞、铁等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

3、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氯化钙、碳酸钙等。

《典型习题》

1、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微粒模型示意图,其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A、B、C、D、

解析:

本题以微观粒子模型为背景创设情景进行命题,让同学们从宏观的角度感受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考查同学们是否掌握了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的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2、利用上题的结论,通过观察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框内代表的物质是;

②框内NaCl质量分数为;

③请描述框内离子与分子结合时的特点。

答案:

(1)B

(2)①氯化钠溶液②15.3%(3)钠离子与水分子中氧原子相互吸引,氯离子与水分子中氢原子相互吸引

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

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

4、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通电可使水分解,在两电极可分别得到氢气和氧气。

这一现象说明水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

(3)要确定某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实验方法是。

(4)水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举两例)?

活动二探究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的性质

1、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很小;

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③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要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要进行重新组合(注意:

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较,原子比分子小,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

1、夏日的校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题目以同学们熟悉的校园环境为背景,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的性质属于微观概念,学会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的方法,是同学们应具备的一种技能。

2、原子和分子的区别是()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原子,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变成其它分子和原子,区别在于发生的是不同的变化

3、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幻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

他的报告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分子之间有间隙

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

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活动三原子的结构及原子内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质子(+)

原子核(+)中子(不带电)

(1)原子

电子(-)

(2)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3)在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4)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的,在所有原子中,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1)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因此: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

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

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3、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多于核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少于核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2)构成分子的微粒;

(3)构成原子的微粒;

(4)带负电荷的粒子;

(5)显中性的粒子;

(6)质量最小的微粒;

(7)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

(8)决定原子质量的粒子;

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物质反物质相遇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您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解析该题是信息题,应抓住题中“反物质”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反粒子”,采用逆向思维,氢原子是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那么反氢原子的结构一定是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所以A、C、D错误。

活动四元素周期表与原子内电子排布

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分析可知: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形成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个。

(2)根据上图,可以总结出:

“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从1递增到8”的规律。

请按照下面的要求再总结出三条规律:

①同一横行的元素:

②同一横行的元素:

③同一纵行的元素:

(3)根据图中原子结构示图你能概括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

①第一层;

②最外层;

③;

【诊断练习】

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

2、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3、“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

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

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个数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D.元素种类

4、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句话体现了分子的哪一点性质?

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2)空气中氧气、氮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6、分析钠原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得到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钠离子有两个电子层

B.钠原子、钠离子的质子数都为11

C.一个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一个电子,因此,钠元素为+1价

D.钠原子和钠离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8

2

8

+12

+11

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8、重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

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B.重氢离子核内有一个质子

C.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D.氢原子和重氢原子化学性质不一样

9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含有C、H两种元素,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D.两种单质

【总结】小组讨论,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知识点的整理可由学生自己完成,部分练习题目及作业也可由学生自己来编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