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520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

《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态变化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

C、夏天湿衣服晾干 D、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变干

8、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热

B、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会放出热

C、 

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才能进行

D、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

9、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见冰棒在冒“白气”,其原因是()

A、冰棒融化产生的小水滴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冰棒周围的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液滴D、冰棒熔化后蒸发产能的水蒸气

10、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家用寒暑表可以检测开水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是38。

C

C、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读数时要让玻璃泡留在被测也体中

D、可以用体温计测量20。

C的水的温度

12、下列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白气”的形成 B、樟脑球变小 C、霜的形成 D、冰的熔化

13、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B、江面上形成大雾

C、冰块正在慢慢熔化成水D、卫生球放一段时间会慢慢变小

14、下列事例中,减慢蒸发的是( )

A、塑料大棚中的土地比较湿润 B、将粮食摊开晾

C、扇扇子感到凉快 D、锅中加热的水干的快

15、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那么液体()

A、蒸发不能继续进行B、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升高

C、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降低D、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16、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一组是()

A、熔化、液化和升华 B、凝固、液化和凝华

C、凝固、汽化和升华 D、熔化、汽化和升华

17、晶体在熔点温度下所出的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8、在使用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事项,下列正确的是()

使用液体温度计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读数

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平行

温度计的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应立即读数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应将玻璃泡放入容器的底部

19、夏天的中午,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凉,而岸上的人却感觉特别热,原因是()

A、岸上的人穿的多 B、水中的温度低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水蒸发要从人体上吸热

D、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水蒸发要从人体上放热

20、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机器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

B、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

D、看到灯丝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

21、小华要探究“升华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探究所需要的器材主要是()

A、碘、酒精灯、烧瓶、温度计B、碘、水、温度计

C、碘、烧瓶、热水、冷水、温水D、碘、温度计、铁架台

22、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新奇、美观B、为了做游戏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

23、下列关于湖面上出现的雾气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

B、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

C、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来形成的

24对锅加热,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

这是因为()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汽高于100。

C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25、“分类法”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不是分类法的是()

固液之间晶体

A、物态变化可以分为液气之间B、熔化

气固之间非晶体

蒸发相同点

C、汽化D、比较蒸发和沸腾

沸腾不同点

26.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27.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A.A. 

熔化、汽化;

B.熔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液化、升华。

28.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29.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A.积雪融化。

B.雾、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30.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磨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31.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32.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33.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二、实验题(10X1=10)

1、给某重晶体粉末加热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温度(摄氏度)

38

41

44

47

48

48.5

49.5 

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线

⑵从图线上得出该晶体的熔点是()

⑶在图线上用字母A和B大致的标出代表液态的那一段

温度

 

时间

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三、问答题(2X10=20)

1.摄氏温度把()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

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它有两种方式:

和。

4.物质从()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所有气体,在()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

7.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和()。

8.海波的溶点是48℃。

则:

50℃的海波呈()态,10℃的海波呈()态。

9.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

10.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

吃冰棒解热升华

11、储存在关好的饭橱里的面包和放在桌子上的面包哪个硬的快些?

答:

同样的面包,()硬的快些,这是因为()的空气比()的空气流动(填快些或慢些),面包里的水分也就蒸发的(),所以面包硬的快些。

12、请解释下面的实验:

取一张牛皮纸,把它的四个角用细绳吊起来,然后向里面装上适量的水,并在下面烧火,看看水会不会沸腾,牛皮纸会不会烧着。

水()(填会或不会)沸腾,牛皮纸()(填会或不会)烧着,牛皮纸装水,放在火焰上,火焰放出的热量通过牛皮纸被水吸收,因为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温度会保持在(),牛皮纸装水,水渗入牛皮纸面把它湿润了,所以牛皮纸的温度跟水的温度(),这样的温度低于牛皮纸的着火点,是不会把牛皮纸点燃的。

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冰水混合物,沸水,-3℃;

2、升华,凝华;

3、汽化,蒸发,沸腾;

4、气态,温度,压缩体积;

5、升华,凝华,熔化;

6、35℃~42℃,0.1℃;

7、升华,凝华;

8、液态,固态;

9、冰,熔化,吸热;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吃冰棒解热

升华

10、

二、选择题

9

10

D

A

C、D

B

三、实验题

1.

(1)内部、表面、汽化、吸热、温度不变;

(2)第7分钟;

(3)5分钟、99℃;

(4)图(b)是水沸腾前,图(a)是水沸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