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词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504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坡词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东坡词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坡词教案.docx

《东坡词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坡词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坡词教案.docx

东坡词教案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教案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2.通过对苏轼词的学习,了解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

3.结合以往学过的东坡词,认识一个立体的苏轼。

【使用说明】

1.同学们认真预习这一专题,可以借助《非常学案》及【教材辅助】熟悉诗词内容。

2.认真完成导学案上的题目,做好重点、难点、疑点标记,准备讨论。

3.小组讨论课堂过程中的题目,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

4.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完善落实好导学案。

【教材辅助】

宋代文人有强烈的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出现了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

早在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就明确表示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轻的苏轼。

并预言苏轼的成就奖超过自己。

苏轼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望,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

所以当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

1、诗人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

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

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

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理性新法时持反对态度。

当司马光废除新郑新法政治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挤打击。

开始反对王安石变法时,在朝中受排挤,自动请调杭州通判,后又知密州、徐州、湖州,在任地方官时,政绩卓著。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贬至黄州,一住四年。

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除痛苦。

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二、旷世奇才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绘画方面,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三、词作成就

1.破处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

2.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3.以诗为词。

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4.风格:

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词作成就。

2.通过合作探究,掌握诗词中的一语双关、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3.合作探究,了解苏轼在本词表达的情感。

【过程】

1、导入

苏轼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

少年得志,22岁一举高中,名动京华;他仕途波宕,曾为帝王之师,也曾为阶下之囚;他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处世天真,眼中所见无一坏人;他淡泊名利,居庙堂之高时,念念于归隐渔樵,处野域蛮荒时,恬然自适于陋室粗食;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

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

苏轼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他的旷达胸怀影响了无数后人的人生模式,他的“自成一家”的诗词也辟了诗歌创作的新天地。

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政治仕途上的第一个重大打击,一个正处在人生

事业巅峰的人忽地被打下低谷,他还有出路么?

这样的厄运人生,苏东坡如何面对呢?

所谓“言为心声”,让我们学习他写在黄州的一首词——《定风波》。

2、检查预习

1.翻译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翻译:

农历三月七日那天,我在去沙湖的路上,遇到暴雨,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

同行的人进退两难,只有我不觉得。

不久天晴,所以写下这首词。

2.根据诗词意思理解下列字词。

(1)吟啸:

吟诗长啸,表示泰然自若的情态。

(2)芒鞋:

草鞋。

(3)蓑:

指雨具蓑衣。

(4)料峭:

形容春寒,现在仍有“春寒料峭”。

(5)向来:

刚才,方才之意。

三、品读本词,文本探究

1.本首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那么上片中,你认为哪些字词直接体现了这种人生态度?

请简要分析。

明确:

本首词表现了作者一种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莫听”到出了苏轼的心境,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处在,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

体现出作者面对风雨从容处之,悠闲自在。

“何妨”“吟啸”:

面对骤然而至的噼啪作响的大雨,词人说“何妨”且“吟啸”自若,缓步而行,反映了苏轼在风雨面前坦然处之、泰然自若的旷达情怀。

“轻”字耐人寻味,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比起乘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轻”字必然有另一层含义,是“无官一身轻”之意。

它指的是心里之轻,而非事实之轻,体现的是词人内心的轻松。

“谁怕”:

怕什么啊!

藐视困难,起了强调作用,突出了自己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宣言。

“任”:

有风雨,但任风吹雨打,我岿然不动。

潇洒镇定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表现出苏轼面对风雨自若、自信的襟怀。

【教师小结】

“一蓑烟雨任平生”,点明了词中所说的风雨,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风雨,而兼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

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

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

一个“任”字,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

我们可以这样说: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板书)

2.雨停了,苏轼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雨也结束了,那么在这场大雨过后,苏轼对人生有了怎样一种感悟呢?

品读下片,根据诗词内容谈一谈你的理解?

(抓住关键词句的内涵)

明确: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气候变化之快。

刚才还是风雨交加,现在已是山头斜照了。

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

人生亦如自然界变化不定,祸福难晓;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也是沉浮不定,一如自然界的气候变幻莫测。

同时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雨”和“晴”指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

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

人生也是如此,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

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

【教师小结】

回首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犹如“菩提本无树,明月非镜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

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

读下阕,我们可以这样说:

雨后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板书)

3.作者在词中通过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的人生态度的?

明确:

一语双关。

(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

如“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烟雨”、“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指作者政治上的风雨,人生中的风雨。

(分析)表现了作者一种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情感)

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手法)道中遇雨本是生活中常事,但道出人生哲理;人生岂能不遇风雨,遇风雨怎样面对,应该是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雨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超脱释然。

(分析)这些都渗透出苏轼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通脱的人生哲理。

(情感)

【教师小结】

面对风雨,谢灵运归去了工丽的山水诗中消磨个体生命,陶渊明归去了世外桃源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苏轼的归去则是回归自我,遵循心灵的指引,积极实现人生的关照和超越,在生命的左岸和右岸之间,独守那份朴拙、持重、超然、旷达的自我。

【方法小结】

本词使用的艺术手法

1.一语双关

2.以小见大

答题模式:

技巧类

手法+分析+情感

【当堂检测】

品读诗词,回答问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②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③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

①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

②苦雨终风:

下个不停的雨,吹个不停的风。

③鲁叟乘桴:

孔于曾慨叹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坐木筏到海外去。

1.第一联和第二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分)

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一句?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4分)

  【参考答案】

(1)(3分)比喻(手法)用“苦雨终风”变晴,“云散月明”喻自己受到的各种打击和挫折已终结(分析),表达了遇赦北还的喜悦之情(情感)。

(2)(4分)第一问:

“九死南荒吾不恨”(1分)。

第二问:

遭受人生打击,历尽坎坷艰险,仍心胸坦荡,乐观豁达(3分)。

【相关阅读】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

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

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

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

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

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

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

不妨去欣赏它。

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

不妨学学苏轼。

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

没用。

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时人们又要说。

真是天意弄人呢?

是吗?

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

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

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

“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

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

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我最喜欢的一句。

有这样一种解释:

“:

“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胡云翼《宋词选》)。

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

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

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

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

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

“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

这个转,转出了味道:

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

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

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

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掌握诗词中的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合作探究,体会词中包含的作者情感。

3.通过学习东坡词,理解苏轼的精神特质,树立起自己心目中的东坡形象。

【教材辅助】

王弗,苏轼之妻子,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逢一十六与一十九轼同结连理,1065年卒,是年27,后余一孤。

君与轼琴瑟相和仅十年有一。

轼于君亡次年悲痛作铭,题曰“亡妻王氏墓志铭”

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

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

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

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

王弗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四川眉山故里柳沟山,又名老翁山,距苏洵夫妇墓西北八步。

苏轼兄弟曾在父母墓旁遍植松树,“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虽十年过去,他对王弗依旧一往情深,哀思深挚。

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抑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那篇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过程】

一、导入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苏轼的魅力何在?

通过品读《定风波》,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豁达、超脱的苏轼,现在我们再来认识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先讲一个故事。

(课件)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

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

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

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

“春月胜与秋月。

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

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

”东坡听了高兴地说:

“此乃诗家语也。

”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

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

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

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以词悼亡是作者首创)。

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

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2、检查预习

1.题目为《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那么词中写梦中的词句有哪些?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再现一次梦中的情景?

(人称自选)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

十年分别,阴阳相隔,我对你的思念从未消失,每天的每天我都有千言万语要想你倾诉,如今相见,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2.整首词的情感基调身怎样的?

凄婉哀伤

3、品读诗词,问题探究

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

“此首为公悼亡之作。

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陈后山(陈师道)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1.这首词“真情郁勃,句句沉痛”,结合词句,谈一谈你的理解。

明确:

①“十年生死两茫茫” 长久郁结于心深长的悲叹,在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

 “两茫茫”说的是不只是词人单方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

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

 “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是茫然、凄婉、沉痛的,笼罩全篇。

   

②不思量。

自难忘。

 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

不敢思量,却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

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③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

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可以想见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

 “无处话凄凉”一句,也可说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④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

与妻子分开的这十年里,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

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⑤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

 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

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

【注】

学生赏析一句即可。

【教师小结】

通过我们同学自己的分析,这首词,可以说字字沉痛,句句深情,表达了苏轼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思念。

2.题目为“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但是上片并没有记梦,那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明确:

这是一个情感铺垫。

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教师过渡】

作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才有了梦中与妻子相遇的情景,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如果真能够执手相看泪眼,也是好的啊。

就这样执手到永远,站成两尊塑像。

然而,只是梦啊。

 

3.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确: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

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

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

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教师小结】

全诗因思而梦,由梦中醒来,对妻子的思念又痛彻心扉,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用极其凄婉哀伤的语调表达了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思念。

【方法小结】

一、本词使用的艺术手法

1.虚实结合

情景交融

2、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

  1)拓宽了婉约词的视野。

苏轼词以清新明快、沉挚深永的婉约词为主。

他的婉约词不再是“花间”式的绣幌绮宴席,不是宴殊式的小园芳径,也不是柳永式的依红偎翠,他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酒宴、歌妓、翠帐、香径等狭小的圈子引开,把读者从花间带向人间,从樽前带向世前。

举凡咏史咏物、登临怀古、悼亡送别、游仙谈禅、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无不摄入笔端。

  2)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入宋以后,词学大兴,范仲淹的边塞之作,宴殊的人生几何之叹,欧阳修的婉转言情,柳永的长篇铺叙,都能达到高度成就,词坛的正宗——婉约词,在一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群芳竞放,可说是蔚为大观。

然而,苏轼以其淋漓巨笔,翻万丈波澜,开豪放一派先河,树词坛异帜。

【当堂检测】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苏轼:

“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

——《苏东坡传·序》

读一位大师的作品,就是读他的人生。

请结合我们学的苏轼的作品,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苏东坡是什么样子的。

要求:

①语言尽量优美;②不少于100字。

(答案略)

【资料链接】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

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

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

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

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