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528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docx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图文精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1年04月07日

 

闽侯县国税局林飞

自94年国地税机构分设以来,国税机关进行了数次规模大小不一的征管方式变革,随之内部机构的职能和名称也数次更易。

一位税务干部说,他曾经当了8年的分局长,分局名称变了4次,还好分局的牌子都没扔掉,最后一次更名时最初的牌子又可以用了。

虽是玩笑话,但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每次的变革是不是都是在内部“折腾”,真正税源有管好了吗这好比部队的整编,如果每次整编都是因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且整编后都打胜战了,整编有何不可。

如果整编的目的不是为了战斗或者战斗了没打什么胜仗,就失去了整编意义,就难以避免落人以话柄了。

实施征管方式变革,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这是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税收管理新理念。

福州市国税局从2009年开始率先在三个试点单位和一些重点环节开展专业化管理实践,随后总局在2010年底下发了《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1年,在全国、全省、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也都提出了要积极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似乎再次改革已箭在弦上。

作为基层干部的我,难免思考这次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如何专业化,机构职责重设、人员调整到位后能持续不断地打胜仗吗,系统内大部分干部思想都统一、人心思变了吗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基层工作经历,以及对基层工作的观察、思考,谈谈对税源专业化管理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税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从管理幅度看,“纵管不到底,横管不到边”。

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投资和融资渠道复杂化,财务核算电子化、团队化、专业化。

面对业务熟悉的财务团队、庞大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以及堆满几个房间的原始凭证,一两个管理员如何应对。

另一方面,近年来管理员人均管户数量持续增加,尤其一般纳税人户数增加较快,福州在全国不算经济发达地区,但人均管户已达150多户(最多的达700多户),在城区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县市已不时出现管理员不知道户在哪的现象,更别说对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核算状况的了解。

(二)从管理员心态看,“疲于日常征管事务,乐于审核审批事项”。

现有管理员制度要求管理员要做到“五清一会”,同时规定了6大类49项工作职责,此外还有一些临时工作任务,有的基层分局还承担金税协查、出口函调、专项检查和举报案件的查处。

而49项工作职责中许多还是大项工作,如纳税评估、欠税管理和核定征收鉴定等等,管理员如能认真履行职责,是很辛苦的。

但为什么还有众多的税务干部想当管理员,一方面认为在繁杂的日常征管事务中学习和提高了业务技能;另一方面,原来所有的审核审批事项都经过管理员,企业对管理员甚是恭敬和巴结,因此错误地认为管住了企业、管住了税源。

企业如果暗地里在偷税是无人知晓的。

管理员繁忙之余再主动去分析问题、查找疑点,已然力不从心。

(三)从经济活动看,“现金、个人卡交易处处有,假票、阴阳票开具满天飞”。

增值税链条的大致流向是:

原材料供应-初加工-再生产-总批发-经销商-商业零售或缴纳营业税行业。

每一环节普遍都存在现金、个人卡交易和不开具发票的行为;而且只要其中一个环节进行帐外经营,由于不需发票抵扣税款和列支成本,同样会诱使上游环节的不开具发票和帐外经营,最终导致发票控管作用的失效以及整个链条税基的侵蚀。

对于销售必须开具发票的企业和行业,为了抵扣税款和列支成本,购进必须取得发票或有意多取得发票,于是“培育”了现在的假票市场和“开票公司”。

闽侯局在对全县混凝土行业的所得税进行调查时发现,成本中的手工版普票有50%以上是假发票或“大头小尾”票。

(四)从监控效果看,“日常监管证据不足,纳税评估暂无问题”。

多年来,我们的商业增值税税负一直偏低,企业所得税亏损面居高不下,虽然加强了内部考核但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有力、有效的监管手段。

管理员对零低税负企业的监管,多是“威胁”一下或“商量”一番;对每个月几户的纳税评估任务,也多是看看帐而已,顶多再盘点一下库存,工作的方式方法显然已落伍,领导层的工作思路也已出现偏差。

二、造成税源管理弱化的主要原因

自90年代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GDP规模以举世罕见的速度快速增长,税收总量更是年年攀升,尤其近年来,经济越来越全球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且规模越来越大,客观上造成了我们税务机关,在现有的征管模式、征管手段下,越来越控不住税源了。

但仅仅是因为客观因素吗我们全国税务系统干部有百万之众,仅次于公安;征税成本已接近8%,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按道理“收好税”是做得到的。

因此,我们更应该从自身的内部管理和制度设计上去寻找原因。

(一)缺少专业的税源监管机构。

税收业务大致可分为纳税服务、征管事务、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

其实,现在税务系统内部的各级业务部门和基层分局大部分是在处理征管事务,税源分析、监控和风险评估的工作接近真空(总局信息中心下发金税异常数据算是税源监控工作),这与国外税务局的内部机构设置是大相径庭的,相反,人家的日常征管事务比重很小,而监控功能很强大。

我们的基层分局即使有开展一些如低税负清理、纳税评估等税源监管工作,也只是分局这个“大杂烩”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且手段简单、效果不佳。

(二)缺少强大的信息化支撑。

现在,我们对内部的涉税信息、企业的资金和财务数据、以及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工作重视不够,或者意识到了但实际行动不多。

没有强大的数据作支撑,在征纳双方信息越来越不对称的今天,如何能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去开展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甚至税务稽查普通发票的问题也是如此,如果实施了网络开票,我想基本上可以杜绝假发票和“大头小尾”现象,因此再难也要做,其回报远大于支出。

(三)管理员制度存在局限性。

现有的管理制度是以属地管理为基础,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分散在几个分局进行管理,不利于横向比较和行业经营规律的把握。

若由一个分局内的一个小组统一来管理,一定时间后会对与该行业相关的税收政策和经营特点很熟悉,即使数据不全也往往会在横向比较中发现异常。

其次,现有管理员制度是实行“分片包干”模式下的“保姆式”管理,培养出的是日常事务型的“全才”,而不是业务技能型的“专才”。

“分片包干”久了,还会产生与企业人员过于熟悉的情况,即使有硬性的评估和审核任务,也多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真干。

三、总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路和福州试点工作的实践意义

总局肖捷局长在关于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讲话中指出:

“税务部门要适应形势变化的新要求,大力推行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专业化涉及税收工作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既包括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和实施专业化纳税服务,也包括设置专业化税务机构和培养专业化税务人才;既体现在对服务和管理对象进行科学分类,也体现在对工作环节和内容进行合理分工。

专业化既强调分工负责,又注重协作配合。

”总局在《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到:

“税源管理专业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以规范税收征管程序和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以建立和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支撑,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优化服务,严格执法,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

我想,总局和各级税务机关已经看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目前税源管理工作的薄弱,根深蒂固的管理员制度运行到现在,依然没有解决“疏于管理”的问题。

总局提出的专业化变革思路,就是为了解决税源管理弱化的问题,其做法可简要归结为三句话:

风险管理、信息管税、分级分类。

但每一句话都有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做好、落实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福州市国税局在税源管理专业化的路途上,已先行先试了一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夯实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包括:

建立了税源地理信息系统和个体工商户门店信息系统;完成了对全市纳税人分类代码的编制;将基层分局的所有审核审批事项,前移一部分到办税大厅,方便纳税人,剩下的后移到税政科,实行集中审批,统一标准、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对分局余下还有多少工作事项,市局和部分基层局正在梳理。

二是尝试了风险管理、信息管税和分级分类管理,包括:

在市一级层面成立四个调研组,对风险较高的房地产行业、非居民税收、商业增值税、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调查,并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成交数据,外管局的付汇信息,医保部门的刷卡数据,市政府重点办的项目库等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县区局展开评估,取得显著成绩,补税超过15亿元。

基层局也纷纷进行了有益尝试,有的单位到财政局调取家电下乡补贴数据,与商家的申报数进行比较,短时间内达到评估效果;仓山局对汽车销售行业进行疑点提示、集体约谈、重点解剖;闽侯局对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单位成本构成进行测算,建立标准后筛选出疑点户,减少评估的盲目性。

永泰县国税局在征管机构设置上,试行了较为纯粹的扁平化管理,在提高税源管理效率、干部工作更轻松的同时,也提高了税源管理的质量。

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为下一步推进变革提供了现实根据,但试点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仍需理顺的业务内容和工作环节,如分局的审批事项和评估职能剥离出来后,还有多少工作事项,工作量如何;日常征管事务和税源监控评估工作在一个分局内部分工实施合理呢,还是由不同的分局分别负责合理分行业分类别评估后,由哪个部门跟进进行后续跟踪管理更为科学等等。

四、进一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方案

改革要有理由,如何改也要有理由。

首先,对税收业务内容分类,有纳税服务(含咨询业务)、日常征管事务(含户籍管理、审批事项和收入任务)、税源监控评估,以及税务稽查。

对内部机构职责的重设,要保证每一个业务流能清晰顺畅地流转,因此,经济较落后的县区局可以实行较纯粹的扁平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经济发达、地域广阔、纳税户多的地方,为了方便管理目前还只能部分扁平化。

第二,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四类业务中税源的监控评估职能最为弱化,这不是成立一个评估科就能解决的,既需要信息量作支撑,也需要稽查作后盾,既需要牵头部门,也需要几个具体实施部门,几个部门的协作才能运转顺畅,收缩分局成立几个税源管理科专司税源监控评估是必要的。

第三,对管征对象分类,总局分为重点税源(包括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和中小税源,为了具有操作意义,建议一般纳税人和纯所得税户归为一类,小规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归为一类。

小规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用现有的管理模式,由分局属地管理、可实行按事设岗,征管科加强管征指导。

一般纳税人和纯所得税户的纳税评估以及与税款直接相关的核查工作(如零低税负监控和金税异常发票的核实等),由税源管理科负责,其他与税款计算没有直接相关的日常征管事务(包括户籍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一般程序行政处罚、各类信息采集、备案类减免税的核查等等)由分局属地负责。

有特定类别的(如免抵退企业较多),可专门设立税源管理科,实施征退一体化的专业化管理。

另外,职责重设后,分局不再对收入任务负“全责”,但税收收入目前仍实行计划体制,建议重点税源比较集中的地方增设重点税源管理科,职责上不与其他税源管理科和分局交叉,实行按户精细化管理,做到“一组进户、各事统管、各税统管”,以便于收入进度的掌控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       鉴于以上分析,建议组织架构设计如下:

财务科

重点税源管理科

稽查局

税政科

纳税人咨询维权中心

政策法规科

人事科

监察室

上级机关、局领导和各类业务委员会

(二)部门职责说明

1、办公室、人事科、监察室、财务科:

职责不变。

2、纳税服务科:

增加负责纳税人短信系统的运行管理,以及下设1个办税服务厅及若干延伸服务点,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后再逐步收缩。

3、收入核算科:

注重与当地政府经济部门的联系,了解重大税源落户情况,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注重与重点税源管理科的信息互通,便于把握收入进度。

4、征管科:

现有职责中剥离与纳税评估相关的职能,突出对管理分局的户籍管理和日常征管事务的指导、督办。

5、管理分局:

考虑方便纳税人和节约征税成本因素,适当收缩布局,并对分局职能进行详细梳理、过滤,减少重复、不必要的劳动,如信用等级评定由纳税服务科直接办理既可;对仍需分局办理的日常征管事项制定《操作指南》。

6、信息中心(数据处理中心):

定位为税源管理的核心部门。

外包硬件维护。

重点负责第三方取数和内部征管数据分析、应用,纳税评估的组织、选案和审理,行业建模和利用模型监控税源,并为稽查选案提供指导。

7、税源管理科:

专业负责税源监控、评估的具体实施,免抵退企业较多的可集中在一个税源管理科实行征退一体化管理。

8、稽查局:

职责不变,但应提高选案的准确性,打击风险较高的纳税人。

9、税政科:

主要负责非即办事项的集中审批。

10、政策法规科:

职责不变,重点做好纳税人的咨询、维权工作,搭建税企互动平台。

(三)主要业务流程

1、咨询业务:

纳税人到税务机关,有两个接待点,简单、操作性的问题,办税厅的咨询岗予以解答;政策性问题或认为税务局处理不公的,由咨询(维权)中心接待和办理。

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能代表税务机关对外解答。

2、评估业务:

数据处理中心利用第三方数据、行业模型或行业分析报告进行选案=》局业务委员会研究=》税源管理科实施=》数据处理中心审核=》局业务委员会研究=》税源管理科后续跟踪管理。

3、审批业务:

办税厅统一受理,即办事项由厅长复核和终审,非即办事项=》税政科审核=》局领导或减免税委员会终审。

4、收入业务:

收入核算科主动与当地政府经济部门联系,了解重大税源落户情况;重点税源管理科定期向收入核算科报送重点税源分析报告;其他税源管理科和稽查局根据收入核算科的不定期要求,提供收入预测。

5、稽查业务:

流程不变,除举报案件和专项检查外,常规检查应尽量以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参考意见为选案依据。

6、日常征管事物:

户籍管理、催报催缴、发票管理、各类信息采集、一般程序处罚、备案类减免税的事后核查,以及其它日常事物进行梳理整合。

五、推行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分工与协作的问题。

机构职责调整后,要做到每个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尽量考虑到每一个工作事项由谁负责、如何衔接。

要有部门间信息传递的电子平台,保证协作渠道的通畅,比如,办税厅办理的新户登记信息,要及时传递给管理分局办理地理信息和分类代码维护,办税厅受理的备案类减免税要传递给管理分局进行后续监管;管理分局发现的纳税人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要书面告知税政科;发现的纳税人电话号码、银行账号等登记事项变更,应递单通知办税厅修改,等等。

(二)市局业务处室定位的问题。

市局要统领全市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这是一盘大棋局,各业务处室要合理定位。

市局信息中心要在市级层面积极提取第三方数据,避免基层重复劳动,并充分利用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筛选疑点、指明评估方向。

国际处独自负责全市的反避税工作。

征管处、所得税处、货劳处要分别负责几个市级重点行业纳税评估的牵头组织和行业建模工作。

(三)征管档案管理的问题。

各业务部门职责调整后,分工较为明确,各自掌握着一部分与纳税人相关的征管档案资料,应规定谁工作形成的纸质档案由谁归档。

为了有效利用征管档案资料,解决每个税源管理环节的人员都无法全面了解掌握纳税人情况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征管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提高征管档案应用水平。

(四)思想统一的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各级领导班子对变革的总思路、大方向要取得一致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分头做好对干部的思想宣传和说理工作,让干部明白变革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还要意识到,变革是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过程,因为,真正实现信息管税需要时间,公民自觉依法纳税意识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税务部门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完全做到严格、依法收税。

但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止步不前,一代税务人做一代税务人的事,代代的累积就会带来税收工作美好的明天!

加强税收征管的分析预测工作,准确把握重点税源企业分行业经营规律及核算特点,测算企业经营和纳税能力。

一是对收入和税款的变化不但有数据分析,更从根源上说明变化的原因;二是树立税收存量与增量、户籍管理与组织收入并重的意识;三是尽量压缩征期,适当延长管期,加大重点税源巡查巡管的力度;四是在今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期间,加强对重点税源各类申报资料的审核,力争做到应收尽收。

实施按重点行业、纳税规模的分类评估,坚持“以评促收、以评促管、以评促评”,通过对混凝土制品业、中草药制造业和施工装饰3个纳税评估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户的税负水平进行纵向、横向的对比分析,检查出企业存在的预收账款长期挂帐、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未及时做销售、独立核算关联企业之间平销或低价销售等以转让定价方式规避税收和企业虚假列支费用侵蚀企业所得税等问题。

(四)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急于求成、遍地开花。

要做到循序渐进,各项准备工作要充分,管理指引要具体、成熟、可行,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到成熟一个推行一个。

二是宣传、辅导工作必须到位。

税收管理员要熟悉管理指引的要求,懂得宣传、辅导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才能减少工作阻力。

同时,要抓好每个行业所有纳税人的宣传、辅导工作,工作要耐心细致,最大限度取得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税源行业管理指引编制要力求公平公正,可操作性强,既适用于同一行业中一般纳税人,又要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因为,同一行业的税源管理要求和标准应该是一样的,无论是管理指引的制定,还是日常的管理,都不能把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管理分开对待,应该坚持统一标准,这样既做到科学、规范管理,又不失公允。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增强了税源控管能力。

分类设立税务管理责任区,一改以往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划分办法,消除了重大轻小,重收入轻管理的思想,使大小税源得到同等重视,得到同抓同管。

让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的干部管理一般纳税人和所得税纳税人,达到了重点税源重点管理的目的,同时下移了管理重心,降低了税收执法风险。

1—8月份执法不规范行为同比下降53%。

    三是实现了内部管理的扁平化。

县局直接管理、考核税务管理责任区,管理层级趋于扁平化,信息通畅,决策运行时间短,优化了税源管理层次,简化了程序和环节,提升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执行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促进了税源的精细化管理。

专业化设置税务管理责任区,赋予税收管理员足够的时间下户调查,及时掌控税源存量和变化发展信息,并使同类纳税人税负趋于平衡,提高了征纳双方的信息对称度;国税机关更容易掌握纳税人需求,便于政策执行,从个别企业发现共性问题,及时让同类型纳税人自查完善,变事后查处为事前服务,拓展了纳税服务渠道。

此外,税源管理模式由分户管理向分类管理转变,根据同类型纳税人特点,摸索管理规律,建立数据模型和指标参数,使各类管理经验得以全局共享,提高了应用价值,形成“链条式”管理机制的效应。

    四是有效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责任区依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税收管理员管理纳税人类型相同,工作性质相同,工作内容相当,便于实施绩效考核,解决了以往税收管理员绩效考核指标不好量化、可比性不强的问题,干部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营造起了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五是促进了国税收入快速增长。

通过调整管理模式,干部的履职能力大大增强。

今年来组织国税收入同比增长45%以上。

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2011年07月29日

字体:

【大】【中】【小】  

   税源管理是征管的基础和核心,是反映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方面。

税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税收征管质量,影响着税收收入的增长和税收调控功能的发挥。

江华县局立足本县税源管理实际,结合机构改革,积极创新税源管理模式,全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实施以分行业、分规模为主导的税源分类管理。

为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我局在成立税源管理科的基础上设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管理组。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组下设立大企业管理小组,大企业以外的企业按行业进行分类设立若干个小组,如商业与工业分开;冶炼行业、水电行业、木材加工行业等都分开。

每组税收管理员专门负责一个或几个行业的税收管理。

在职能建设上,又将管理与评估分离,专门设立纳税评估组,负责互动平台下发现的疑点企业的纳税评估;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组比较一般纳税人的管理进行分类管理。

通过管理力量的重新配置,进一步强化重点税源的管理力量,抓住了税收征管的核心部分和关键环节。

   

(二)强化配套措施。

随着管理方式的转型,管理的基本制度、基本规程也相应转型。

我局以制订严谨规范考核办法为着力点,建立了与制度体系相配套的一系列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税源管理责任人的岗位职责,使我局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规范化。

   (三)建立联动机制。

为促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有效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将征管、法规、稽查、收核等部门也纳入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范畴,形成大税源专业化管理格局,增强整体合力。

各部门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核心,积极主动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服务,将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有机地结合,使税源管理由单方面、单部门管理向全方位、多部门协同管理转变,增强了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注重防范税收执法的风险。

原来按地域管理的税源管理模式,使得税管员“各事统管”,管理权力过于集中,执法风险也相应集中。

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后,根据税源管理对象的特点和职责事项实行专业化税源分类管理方式,分解过于集中的管理权力,打破原先税管员与纳税人的单一固定关系,将自由裁量权较大、执法风险较高和牵扯税收管理员日常精力较多的认定管理类、发票管理类和审批备案类涉税调查事项交由专门的涉税调查部门实施重点管理。

涉及基础税源的户籍管理类调查事项仍由税源管理部门负责。

提高征管透明度,加强各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既可以规范征收服务,又可以提高征管效率,还可以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五)提高评估专业化水平。

进一步强化纳税评估职能,在各税源管理部门设立纳税评估组,选拔专业人才专门从事纳税评估工作;充实征管科的纳税评估力量,全县重点税源的纳税评估工作由征管科负责组织实施。

这样有利于对纳税风险的高危行业、特色行业和重点行业建立纳税评估模型,实施分行业、分规模的风险应对,提高评估的专业化水平。

   (六)努力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

目前,我局的行业管理专家还很稀缺,制约了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局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把它作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先行性工作来抓。

将建立各级各类县级人才库,对专业人才统筹管理、合理调配、因才适用。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2011年对税源管理部门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以来,全局在防范税收风险,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税源专业化管理,我局税源实现了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到6月底,我局累计组织入库各项税收6958.04万元,同比增长55.45%,增收2482.79万元。

   

(二)税源控管能力有效提高。

分行业、分规模设立税务管理责任区,改变了以往属地管理为主的划分办法,消除了重大轻小,重收入轻管理的思想,使大小税源得到同等重视,得到同抓同管。

让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的税收管理员管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得税纳税人和大企业税收管理,实现了工作和能力相匹配,达到了重点税源重点管理的目的,降低了税收执法风险。

   (三)税收征管质量明显提升。

税源管理职能转变后,征管指标质量和行业税负大幅度提高;零负申报率明显降低。

首先实现征管数据通报制。

每月对征管质量指标进行通报,组织开展征管工作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