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583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池州市中考理综试题与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之比是_____;

若将A、B并联接入电源两端,闭合开关后,测得干路电流为

0.6A,则电源电压是_____V.

9.图示电路中,U=12V,R1=6Ω,R2=3Ω,R3=4Ω.当S2断开、S1闭合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W;

当S1、S2都闭合时,6s内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是______J.

10.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中,其光路如图甲所示。

现在让光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

D.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1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压缩弹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释放小球,小球就在AB间做往复运动(已知A0=0B)。

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减少

C.小球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与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D.在任一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13.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14.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

图中分别给出了A、B的受力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与GA、F1两个力的合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F1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GA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2与F1是一对平衡力

15.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和磁场方向的判定方法如图所示。

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放在水平放置的直导线正下方,直导线通电的瞬间

A.若电流方向从南向北,则小磁针顺时针偏转

B.若电流方向从北向南,则小磁针逆时针偏转

C.若电流方向从东向西,则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D.若电流方向从西向东,则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16.公交车后门的两个扶杆上通常各装有一个按钮,每一个按钮都是一个开关。

当乘客按下任何一个按钮时,驾驶台上的指示灯发光,同时电铃响,提醒司机有人要下车。

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片P,则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8分,共20分)

18.图为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示意图。

实验的过程为:

a.用弹簧测力计缓缓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当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该示数即为此状态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c.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

(1)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19.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

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

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

20.图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选填“a”或“b”)端;

(2)小亮同学用完好的器材按图甲正确连接好电路,“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很小;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指针偏转仍然较小。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

(3)电路调试完成后,某次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和丙所示,则此时被测电阻两端的

电压为_______V 

,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

四、计算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9分,第23小题9分,共23分;

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重为50N的物体,在大小

为1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5s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为2m.求物体运动过程中

(1)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22.将底面积S=3×

10-3m2,高h=0.1m的铝制圆柱体,轻轻地放入水槽中,使它静止于水槽底部,如图所示(圆柱体的底部与水槽的底部不密合),此时槽中水深h1=0.05m(已知ρ铝=2.7×

103kg/m3,ρ水=1.0×

103kg/m3,g取l0N/kg)。

(1)水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p1;

(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3)圆柱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p2.

23.图示为“研究小灯泡灯丝的阻值变化特点”的电路图。

实验所选用的器材均能符合实验要求,其中部分器材的规格如下:

小灯泡(额定电压3.8V,额定电流0.32A);

电压表(量程3V,内阻3000Ω);

电流表(量程500mA,内阻0.5Ω),定值电阻R0(阻值1000Ω)。

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7V,电流表的示数为315mA.求此时

(1)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2)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3)小灯泡灯丝的阻值。

化学部分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织布 

B.耕田 

 

C.生火 

D.灌溉

2.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

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D.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

3.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

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

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建康,不要吸烟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量取液体D.称量固体

6.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

A.属于有机物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H25N34O3Cl中原子总数为62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

7:

8:

17

7.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D.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

8.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

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9.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盐酸和氨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

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

10.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5分)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下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填1种即可),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____。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

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3)铜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Cu2(OH)2CO3],这是铜与O2、H2O、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产物。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12.(8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首先应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药品 

②加热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3)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不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收集干燥的C0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02从装置B的______(填“m”成“n”)端导入,试剂X是________;

再用装置______(填“C”或“D”或“E”)收集。

(5)向集满C02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3.(7分)Ba(N03)2可用于生产信号弹、炸药等。

利用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03、Fe203)可制取

Ba(N03)2,其部分流程加下:

(1)Ba(N03)2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流程中所涉及的氧化物_______(填1种即可)。

(2)BaCO3与HN03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写出Fe203与HN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Y为_______(填序号)。

①BaCl2溶液 

②Ba(OH)2溶液③NaOH溶液

(4)从Ba(N03)2溶液中析出Ba(N03)2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4.(7分)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171

实验2

MnO2

0.5

49

实验3

Fe203

58

实验4

KCl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7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铝比铜______(填“强”或“弱”)。

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

淀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

含有氯化镁假设二:

含有镁粉假设三:

含有氢氧化镁……

[查阅资料]①氯化镁易溶于水:

②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

沉淀未见减少

加入适量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由实验1可知,假设___不成立;

由实验2可知,沉淀中不含___。

假设三__________(填“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

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悬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pH的变化。

结果见下表:

时间/min

2

4

8

12

16

24

溶液pH

2.0

5.3

7.0

8.6

9.3

9.8

10.0

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无沉淀生成

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描述溶液pH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三.本大题共6分。

16.(6分)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如下:

NaCl+C02+NH3+H20=NaHC03+NH4Cl,请计算:

(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8.4t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参考答案

1.

(1)19.3×

103

(2)1.8×

107

2.1500

3.如右图所示

4.20

5.70%

6.45

7.4

8.1∶22

9.8.6432

10.如右图所示

题号

11

13

14

15

答案

C

D

B

A

18.

(1)二力平衡

(2)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9.

(1)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右(3)78.4

20.

(1)a

(2)电流表所选量程过大(3)2.4(2.40)10

21.

(1)由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得:

(2)拉力做功:

功率为:

22.

(1)水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

(2)圆柱体在水中排开的体积为:

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3)圆柱体:

容器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为:

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圆柱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

23.

(1)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为:

电压表与定值电阻R0串联,通过R0的电流为:

R0两端的电压为:

所以电压表和R0总体的两端电压为:

小灯泡与电压表和R0总体并联,所以小灯泡两端电压:

UL=U总=3.6V

(2)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3)小灯泡灯丝的阻值为:

1.C2.D3.C4.A5.B6.B7.D8.D9.A10.C

11.

(1)铜(铝、铁);

塑料

(2)抗腐蚀性好(合理即可)

(3)CO2

(4)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12.

(1)锥形瓶

(2)③

(3)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合理即可)

(4)m浓硫酸E

(5)CO2+Ca(0H)2=CaCO3↓

13.

(1)+2;

氧化铁(或二氧化碳)

(2)复分解反应Fe203+6HN03=2Fe(N03)3+3H20

(3)②

(4)蒸发结晶

14.

(1)对比实验

(2)MnO2

(3)2KClO3=====2KCl+3O2↑

(4)有生成的KCl加快了反应

(5)收集气体的体积

15.

(1)强Mg+2HCl=MgCl2+H2↑

(2)一镁粉可能成立滤纸条变红

(3)①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由2.0-10.0逐渐增大,镁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使溶液pH增大,盐酸消耗完后,镁继续与水缓慢反应是溶液呈碱性。

②猜想:

与镁条的长度有关,实验方案:

分别取1cm、2cm、3cm、4cm长度的去除氧化膜的镁条于4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mL5%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16.解:

设生产8.4t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C02+NH3+H20=NaHC03+NH4Cl

58.584

x8.4t

58.584

x=5.85t

答:

设生产8.4t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85t

故答案:

(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4/53.5×

100%=26.2%

(2)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