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871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

绝密★启用前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  )

A.5月B.6月

C.10月D.12月

2.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  )

A.灌溉B.旅游

C.防凌D.发电

3.该水库夏季入库泥沙最多,是因为其上游地区(  )

A.植被破坏B.来水量大

C.土质疏松D.积雪消融

荷兰鹿特丹市为减轻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修建了水广场。

水广场既是可以供人们游憩、玩耍、运动的公共活动广场,又是能够收集并存蓄雨水,并把雨水转换为城市景观的雨水存蓄空间。

下图示意荷兰某水广场蓄水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水广场(  )

A.减少地表水下渗量B.增大地表径流总量

C.增强植物蒸腾作用D.延缓地表径流形成

5.与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相比,水广场(  )

A.泄洪效果显著B.建设成本较高

C.服务功能更多D.占地面积较小

6.鹿特丹建设水广场的主要原因是(  )

A.排涝设施较缺乏B.河流径流变化大

C.鹿特丹地势低洼D.全年降水较均匀

下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科考船途经①②③④处,均顺风顺水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8.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洋流向低纬地区流动

B.②处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C.③处洋流受信风带影响而形成

D.⑤处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下图为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

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发展B.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C.降水减少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10.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最大径流量变化的原因是(  )

A.降水减少B.温度升高

C.地下水埋深增加D.植被增加,涵养水源

11.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

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跨流域调水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增加D.上游修建水库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12.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河流与某月均温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沿26°N纬线从甲点到乙点气温的变化特点。

(2)丙地、丁地何处年降水量较多?

并说明原因。

(3)简析A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波河全长652千米,自东向西横贯意大利北部地区,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上游是连绵起伏的高山,中下游是著名的波河大平原,河道蜿蜒曲折。

河流沿途地势平坦,含沙量大,下游地区沉积旺盛,河道高出河床6米,形成地上河。

下图为波河流域图。

(1)判断波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说出波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火地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

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

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

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1.32℃,如果温度大于1.80℃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

下图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说明造成火地岛东西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2)分析南极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

(3)某远洋捕虾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欲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推测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

参考答案

1.B

2.C

3.B

【解析】

1.从图中看4月、5月、6月蓄水量都小于0,说明水库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水库蓄水量一直在减少,7月蓄水量大于0,说明水库蓄水量开始增加,因此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6月,B正确。

2.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11月下旬气温下降到零度左右,黄河下游河段开始结冰,放水主要是为了防凌,C正确。

3.夏季降水量大,上游地区来水量大,带来大量的泥沙,B正确;植被破坏、土质疏松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没有季节差异;积雪消融量春季最大。

4.D

5.C

6.C

【解析】

4.水广场能够收集并存蓄雨水,增加水的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量,可以延缓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轻城市内涝,故选D。

5.水广场既可以供人们游憩、玩耍、运动,又能够收集并存蓄雨水,并把雨水转换为城市景观,功能更多,故选C。

水广场与地下排水设施相比,泄洪效果差,建设成本低,占地面积大。

6.鹿特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径流变化小,这种降水的特点不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但是因为鹿特丹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故建设水广场来减轻城市内涝。

【点睛】

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家,低平是荷兰地形最突出的特点,全境为低地,其国土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部分土地是由围海造陆形成的。

荷兰地势最低点在鹿特丹附近,为海平面以下6.7米。

7.C

8.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7.①处为日本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度,该纬度范围盛行东北信风,故①处逆风逆水;②为东澳大利亚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度,该纬度范围盛行东南信风,②处逆风顺水;③为西风漂流,受盛行西风影响,③处为顺风顺水;④为南极环流,受极地东风影响,④处为顺风顺水;结合选项C正确。

8.结合上题分析,A、B、C叙述正确;⑤为西澳大利亚寒流,附近没有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D符合题意。

考点:

洋流分布及对地理环境影响

9.A

10.C

11.A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曲线,北京地下水埋深数值增大,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发展,抽取地下水量增大,地表硬化,下渗减少。

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降水量增加,最大流量却减少,原因是地下水埋深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用的水量多。

9.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

根据图中曲线,北京地下水埋深数值增大,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发展,抽取地下水量增大,地表硬化,下渗减少,A对。

气候变暖,蒸发增加,对径流影响小,B错。

图示曲线表示降水增加,C错。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量应增大,D错。

10.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降水量增加,最大流量却减少,原因是地下水埋深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用的水量多,C对,A错。

温度升高不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B错。

城市化发展,植被会减少,D错。

11.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

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跨流域调水,提供了充足的补给水源,A对。

植被覆盖率增加,不会使地下水位快速回升,B错。

图示曲线表示降水增加时段,地下水位下降,C错。

上游修建水库,调节径流,下游补给水源不会增加,D错。

12.

(1)由低于28°C升高到28°C以上,再降到26°C以下。

(2)丙地多。

丙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丁地处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地带,且地势较低平。

(3)A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A河发源地到入海口的落差大。

【解析】

【详解】

(1)首先从图中找出沿26°N纬线从甲点到乙点所穿越的等温线,然后描述气温变化特点即可,注意气温在河流谷地较高、源头地区较低等特点。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丙地地势较高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丁地地势较为平坦且位于背风地带,故丙地降水量较丁地多。

(3)分析A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主要从气候类型对降水量的影响以及河流所在区域落差两个方面入手。

图中经纬度显示,A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A河发源地到入海口的落差大,因此A河水能资源丰富。

【点睛】

水能资源:

1、水能资源丰歉的评价:

(1)河流落差的大小,落差大的河段水能丰富;

(2)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大的河流水能丰富。

2、水能开发条件评价:

水能是否丰富;坝址的条件(例如地质条件);淹没范围和移民数量;附近的交通条件;电力市场大小;除发电以外其他的效益(灌溉、航运、养殖等)。

建设水电站的有利条件一般从水能、地形条件、能源需求、经济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分析。

13.

(1)补给关系:

河水补给地下水。

理由:

波河上游流经阿尔卑斯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到下游波河平原时,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于河道,形成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

(2)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大;有冬汛,无凌汛。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波河上游流经阿尔卑斯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流经下游波河平原时,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于河道,形成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因此河水补给地下水。

(2)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含沙量、结冰期、径流量、汛期、有无凌汛等方面回答。

波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冬多夏少,故波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冬汛。

冬季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无凌汛;由材料可知波河含沙量大。

考点:

地表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河流的水文特征。

14.

(1)①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景观;②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形成温带草原和荒漠景观。

(2)①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②该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③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④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⑤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似数量庞大。

(3)①狂风急浪;②海中浮冰和冰山;③酷寒冰冻等。

【解析】

(1)火地岛中部为山脉且地处西风带,因此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差异显著,影响自然景观。

①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景观;②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形成温带草原和荒漠景观。

(2))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有气温和降水,气温低、降水丰沛,雪线低。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西部位于西风的迎风坡,有丰富的降雪;该岛屿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沿岸地区受强大的秘鲁寒流和西风漂流的影响,气温低。

(3)据材料可知,磷虾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

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

生存条件好是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饵料丰富的原因是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该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似数量庞大。

(4)从图中可看出,从乌斯怀亚港出发到甲海域要穿越盛行西带,因此风大浪急;甲海域距南极较近,纬度高气候寒冷;海中有浮冰和冰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