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60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目录

1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2

1.4分级 2

1.5应急预案体系 2

1.6工作原则 3

2预防与预警 4

2.1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监控 4

2.2预警行动 4

3危急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分析 5

3.1环境危险目标的确定 5

3.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4保护目标 6

5组织机构和职责 6

5.1应急组织体系 6

5.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 6

6保障措施 11

6.1队伍保障 11

6.2财力保障 12

6.3物资保障 12

6.4通信保障 12

6.5技术保障 12

6.6生活保障 13

6.7人员防护 13

7信息报告与处置 13

7.1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13

7.2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13

8应急响应和措施 15

8.1分级响应 15

8.2响应程序 16

8.3各种应急措施 19

8.4应急结束 21

9应急监测 22

10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 22

11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 23

12后期处置 24

121善后处置 24

12.2保险 24

12.3事件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 24

13应急培训和演练 24

13.1宣传 24

13.2培训 24

13.3预案演练 25

14附则 25

14.1名词术语定义 25

14.2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26

14.3责任奖惩 27

14.4应急预案的实施时间 27

中铁十三局集团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电话号码表 28

15分项预案:

15.1塌方事故应急预案28

15.2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28

15.3触电事故应急预案28

15.4物体打击应急预案28

15.5高原病事故应急预案28

15.6鼠疫疫情事故应急预案28

15.7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28

15.8火灾事故应急预案28

16应急救援物资清单及医院联系方式28

LXS_6标

施工现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应急管理,提高兰新铁第二双线甘青段LXS_6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施工现场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甘青公司相关法律、法规》

中铁十三局集团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重大环境因素和事故后果分析;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LXS_6标管辖区域范围内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各类事件。

⑴项目部及直属各工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事件;

⑵项目部及各工区造成1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环境事件;

⑶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需集团公司处置的环境事件。

1.4分级

按照应急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对应急事件分为Ⅰ(项目部)级、Ⅱ(工区)级、Ⅲ(施工队)级。

1.5工作原则

⑴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⑵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项目部组织协调下,各工区及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项目部要认真履行环境责任制,建立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⑶快速反应,协调应对。

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应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项目部要与当地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建立联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业主及兄弟单位在应急处置中的支持作用,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⑷预防为主,居安思危。

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坚持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2预防与预警

2.1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监控

项目部及各工区应当加强对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起事件的险情,或者其他可能引发环境事件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针对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开展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项目部组织各工区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隐患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在日常施工管理中,工区要结合施工条件认真分析工程特点,必须摸清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的确切状况,并加以跟踪、检测、监控和预警,变事件处理为事件预防,随时发现隐患,随时排除,把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掌握环境管理主动权,实现保障环境的目的。

2.2预警行动

各工区接到可能导致环境事件的信息后,按照本单位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本工区相关部门、工区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件发生,同时报项目部相关部门,经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研究确认后,发布预警通知。

3危急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分析

3.1环境危险目标的确定

依据风险评价报告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项目部及各工区存在的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危险目标:

⑴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的情况;

⑵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收集、处置情况;

⑶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结果;

⑷最大可信事件预测结果。

3.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事件后果和事件波及范围。

4保护目标

工程周围的大气和水体保护目标,主要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人口集中居住区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中确定的其它环境敏感区域及其附近。

5组织机构和职责

5.1应急组织体系

工区应急领导小组

工区各部室

事件现场保护组

事件现场抢险组

事件现场救护组

事件现场通讯组

抢险施工队伍

项目各部室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

5.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

5.2.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5.2.1.1项目部成立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成如下:

组长:

李海峰

副组长:

袁兰荣侯刚朱占利方伟太

组员:

付晓峰于志强张万峰任平友武昌宏朱兴东董国桢高曙光乔树勋王保国文延成罗德明范玉科刘振宇王中明路占峰李熙福孙莹玺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由项目部领导班子及各部室成员组成。

工程管理部、安全环保部为常设应急办公室。

5.2.1.2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工区领导班子及各部室成员组成。

5.2.1.3应急专业组人员

⑴事件现场抢险组人员组成:

由项目指挥长任组长,工区负责人、施工队负责人专业工班长及专业施工人员组成。

⑵事件现场救护组人员组成:

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各工区办公室成员。

⑶事件现场保护组人员组成:

由项目部安质部部长任组长,各工区安质部成员。

⑷事件现场通讯组人员组成:

由项目部工程部部长任组长、各工区工程部成员。

5.2.2职责

5.2.2.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是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负责项目部各类事件的应急工作,职责如下:

⑴接受上级及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领导,请示并落实指令;

⑵审定并签发项目部环境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

⑶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⑷组织制定、修改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

⑸审批并落实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⑹检查、督促做好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

⑺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⑻及时向上级报告环境污染事件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⑼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⑽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5.2.2.2现场应急指挥部

⑴接到应急报告后立即赶赴事件现场,组织、指挥事件现场按照《预案》抢救伤员,保护事件现场;

⑵在规定时限内向有关部门进行事件报告;

⑶迅速对事件现场进行勘察,对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的事件现场进行封闭,在记明数据和绘制现场示意图的前提下清除危险;

⑷接待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件的初步调查,组织接待并慰籍事件人员家属和社会关注方;

⑸组织、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事件人员的救治和事件现场的整顿和整改;

⑹配合事件调查组开展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5.2.2.3相关各部室职责

⑴项目及工区办公室:

为应急救援人员订票及提供车辆保证,作为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计划合同部:

负责项目及工区救援力量的协调及协议签订;

(3)工程管理部:

负责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并对各子/分公司应急预案进行备案,制定应急救援防护措施,负责环境事件调查,形成事件报告报应急领导小组审批,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同时负责集团公司内部协调、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及设备,并为尽快恢复生产提供物资保证。

作为事件的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安全环保部:

负责与安全环保有关的事件的应急工作及事件调查,负责现场保护、取证、治安、保卫工作。

(5)质量部:

负责与质量有关的事件的应急工作及事件调查;

(6)财务劳资部:

审核应急工作费用预算,为应急救援提供资金保证,保证专款专用。

5.2.2.4项目部应急专业组职责

⑴事件现场抢险组职责:

负责事件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包括受困人员、现场贵重物资及设备的抢救、危险品的转移等。

⑵事件现场救护组职责:

负责事件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护送重病伤员到医院救治。

⑶事件现场保护组职责:

负责事件现场的保护、人员的清点及疏散工作。

⑷事件现场通讯组职责:

负责收集相关单位部门的通信方式,保证各级通讯联系畅通,做好联络工作。

6保障措施

6.1队伍保障

本着统筹计划、合理布点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项目部为中心,周边项目部联动的区域性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整合企业现有应急资源,建立区域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签订互助协议,提供应急期间的医疗卫生、治安保卫、交通维护和运输等应急救援力量的保障。

6.2财力保障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应急工作日常费用做出预算,财务部审核,经项目领导审定后,列入年度预算,财务部要加强对应急工作费用的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重大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工程管理部、安全环保部、财务劳资部、计划合同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核销。

6.3物资保障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设施(备)包括医疗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废水收集池、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应急交通工具等。

用于应急救援的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要采用就近原则,备足、备齐,定置明确,能保证现场应急处理(置)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启用。

用于应急救援的物资,尤其是活性炭、木屑和石灰要明确调用单位的联系方式,且调用方便、迅速。

6.4通信保障

建立、完善应急通信系统,在应急工作中确保应急通信畅通。

6.5技术保障

组成科研组,加大应急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改进应急技术装备。

6.6生活保障

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要会同各工区及施工队做好受灾员工和公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6.7人员防护

应急救援人员要配备符合救援要求的人员安全职业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7信息报告与处置

项目部及各工区施工队要当加强对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重大事件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可能引发环境事件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件或险情做出判断,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7.1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

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7.2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捕杀或砍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和数量、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

不得以任何借口隐瞒不报、谎报、拖报,随时接受上级应急领导机构的指令。

具体报告、指令、救援程序如图:

⑴项目部直属工区施工队应急救援程序图:

各工区发生安全问题(事故)

(工区长)

坍方段涉及的管线、构筑物相关产权单位

生产科

工程科

技术科

调动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及人员进行抢修施工配合

抢修工程队

应急物资储备

判断

项目经理部

现场保护

副经理)

驻地监理

工程师

停工指令

业主

业主

上级主管部门

现场抢修

原因分析

安保部

上级主管部门

提交处理意见

驻地监理工程师

按照监理审批方案实施

验收合格

一般问题事故

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处理

8应急响应和措施

8.1分级响应

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和专家,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以及上级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启动相应应急响应行动:

⑴启动I级(项目部)应急预案,由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事发工区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⑵启动Ⅱ级(工区)应急预案,由工区应急领导小组决定,项目根据事件灾难情况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关于预案进展情况及时报请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8.2响应程序

8.2.1应急准备

8.2.1.1工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⑴立即向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⑵按照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在第一时间抢救伤员,各部门积极配合,有效的保证人员和财产安全。

8.2.2.2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接到工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⑴指导工区进行应急处置;

⑵指令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应急准备;

⑶做好启动本预案的准备。

8.2.2指挥和协调

进入Ⅰ级响应后,项目部有关部门立即按照本预案及集团公司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实施应急救援。

工区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进入应急状态,24小时不间断值班,根据事件的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随时掌握现场救援情况,并向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保证及时决策、及时协调、及时行动。

8.2.3紧急处置

⑴现场处置主要依靠项目或工区的应急处置力量。

事件发生后,发生事件的工区按照本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事件现场应急专业组人员应立即开展工作,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互相帮助,积极组织自救;在事件现场及存在危险物资的重大危险源内外,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如紧急断电、组织撤离、救助伤员、现场保护等;及时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向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事件现场内外人员应积极参加援救。

力量不足或有专业化要求时应尽快和当地人民政府取得联系,以获得援助。

⑵事件现场由工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现场指挥,全面负责事件的控制、处理工作。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事件现场,不能及时赶赴事件现场的,必须委派一名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或事件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启动应急系统,控制事态发展。

⑶各应急专业组人员,要接受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照各自岗位职责采取措施,开展工作。

8.2.4医疗卫生救助

事件现场救护组负责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及时组织救治及护送受伤人员到医疗急救中心医治;随时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当地实际救护条件及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地方支援。

8.2.5抢险救援

事件现场抢险组负责组织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应根据事件特点,采用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开展事件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抢险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员的救援,其次是贵重物资设备的抢救。

同时,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件现场的相关规定。

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救援设备、机具及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事件现场抢险组应随时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保护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8.2.6事件现场及人员的安全防护

事件现场保护组负责组织事件现场及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⑴确定保护事件现场和人员安全需要采取的措施,禁止非救援人员进入事件现场。

⑵决定应急状态下人员疏散、清点、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⑶负责指引无关人员撤到安全区,指定专人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并根据现场员工名单表、各宿舍人员登记表,经事发现场人员的证实,确定事发现场人员名单,并与到达安全区人员进行核对,判断是否有被困人员。

⑷负责治安管理,随时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8.2.7保证通讯畅通

事件现场通讯组,应保证现场内与其相关单位及应急救援机构的通讯畅通;随时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现场保护组保持联络。

8.2.8上级部门及社会力量的支援

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调动单位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向项目部地方及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得当地的社会力量支援。

8.2.9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现场应急指挥部成立事件现场检测、鉴定与评估小组,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件原因,评估事件发展趋势,预测事件后果,为制订现场抢救方案和事件调查提供参考。

检测与评估报告要及时上报。

8.3各种应急措施

8.3.1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确定以下内容:

⑴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⑵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⑶应急过程中工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工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⑷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⑸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

⑹危险区的隔离:

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⑺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⑻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如消防水、固体物质等)的处理措施。

8.3.2大气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风向和风速,需确定以下内容:

⑴可能受影响区域的说明;

⑵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地点;

⑶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

⑷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⑸临时安置场所。

8.3.3水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河流的流速与流量(或水体的状况),需确定以下内容:

⑴可能受影响水体说明;

⑵消减污染物技术方法说明;

⑶需要其他措施的说明(如其他企业污染物限排、停排,调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

8.3.4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需确定以下内容:

⑴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⑵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⑶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⑷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⑸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⑹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与控制。

8.4应急结束

8.4.1应急终止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件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