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318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6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docx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

51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

  1985年4月2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再度发射,进行了第17次航天飞行。

在这次飞行中,美籍华人科学家、宇航员王赣骏博士,成功地进行了他的液滴动力实验。

  所谓液滴动力实验,也被称为“零地心引力的液态状况研究”。

换句话说,就是液体在无地心引力和无容器状况下的动态研究,所以也叫“两无”实验。

  我们知道,在地面对液体的物理状态进行研究是不能离开容器的,而容器对实验是有很大影响的。

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由于受容器“污染”的影响,许多实验只能限制在理论研究方面。

直到人类登上太空之后,在“两无”条件下进行金属液滴实验,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正如王赣骏自己所说:

“二百年前牛顿就曾设想过在失重情况下进行无容器冶炼试验。

等二百年,我运气好,‘祖上积德’,终于让我等到了!

  在太空进行的液滴实验,人们看到的是:

一滴滴形状各异的金属溶液,它们不是在容器里,而是悬浮于半空中。

王赣骏说,只有在太空中才能做出这种无容器的耐高温或超低温的金属材料。

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王赣骏来到太空实验室,谁知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液体动力仪失灵了,致使实验无法进行,这意味着十几年的准备工作很可能前功尽弃。

王赣骏心想:

“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不能失败,我一定把它修好,争这口气!

”他立即与地面的助手联系,几乎把仪器全部拆卸了一遍,终于用两天又8个小时的时间找出了故障——一个线路短路。

故障排除之后,兴奋万分的王赣骏每天工作15个小时,抓紧有限的时间进行液滴动力实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资料;同时,还为别人完成了14个项目的实验。

王赣骏液滴动力实验获得圆满成功,“使科学界感到震惊”,对整个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无容器冶炼先进技术的开发,以及天文物理和地球物理理论的运用等,都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52威力无比的充气枕

  1979年11月10日,加拿大多伦多市附近的一台锅炉爆炸,有毒的氯气从破碎的锅炉中纷纷逸散出来,有关当局立即组织35万居民撤离出事地点……

  突然,抢救人员轻便而迅速地用一种气袋堵塞住了漏洞,使事态得以控制,人们也有家可归了。

这种抢救用的气袋,就是目前在世界上风行一时的充气枕。

  充气枕的发明人叫费特尔,他原来当建筑师,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改变了想法,成了一名发明家和实业家。

有一次,费特尔在飞机场上发现,传统的千斤顶之类的顶升机械,在抢救因事故而被关闭在飞机里的人时很费事。

能不能想一个简便而快速的有效办法呢?

费特尔想到了气袋。

一个重物下放个空袋子,只要向里面灌压空气,就可把重物抬升起来,这跟汽车轮胎的原理一样。

于是,他产生了空气枕的发明设想。

费特尔的空气枕用合成橡胶做成,然后再用钢丝网络交叉加固,使其更加稳当。

这样一种充气枕竟能顶升巨型喷气客机。

费特尔的发明成功了!

由于这种充气枕开始时是扁平的,非常容易插进机身底下,搬运方便,动作迅速,而且有较大的提升高度,因而获得了广泛使用,包括能把200吨重的巨型卡车顶升起来。

费特尔的发明并未就此为止。

一次,他看病时看着医生为他量血压,他又计上心来:

充气袋子伸进管道再充上气,不就可以堵塞管道、漏洞吗?

于是,费特尔又把充气枕的用途扩展到管道建设、洞缝防水密封等方面,又获得了很大成功。

现在,世界各地都在应用费特尔发明的充气枕。

在美国,乔治亚的大理石粉碎场还用它来爆破石块;在芬兰,还用它顶升一幢被破坏的建筑物;……

53救命伞

  我国古代有个叫舜的人,是著名的帝王之一。

有一次,他的儿子来杀他,把他逼到了高高的粮仓顶上,从下边放起一把火,舜急中生智,抓着两个大斗笠从上边跳下来。

  舜被摔死了吧?

没有。

那两个大斗笠救了他的命。

原来,斗笠的凹面向下,当人在空气中向下运动时,凹面把气流兜住了,产生了比较大的阻力。

这就是降落伞的雏型。

  国外降落伞的出现比我国晚了许多年。

1495年,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和科学家达·芬奇设计了一具金字塔形的降落伞,但他没有实践过。

1595年,一位名叫韦拉齐奥的意大利人在一个木头架上安上帆布,成功地从塔顶上跳下。

1628年,意大利监狱里有个名叫拉文的犯人,想找个机会逃跑,可是当时的监狱是个很高的堡垒。

于是他偷偷找到一把雨伞,用许多小细绳把雨伞的每根辐条系住,把小绳的另一头攥在手里,抱着张开的雨伞跳了下去。

拉文跳伞的成功,使航空家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1783年,法国人勒诺艺制作了一具形同雨伞的降落伞,从塔顶上安全跳下。

1785年,法国人白朗沙采用重物来进行高空试验:

从气球上乘伞下降获得成功。

  对降落伞作出杰出贡献的,要数法国的加纳林。

1797年,他用薄帆布做了一具降落伞,吊在热气球下面,升到高空后再切断与气球相连的联系,从9000米高的气球上跳下,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跳伞。

他设计的降落伞,可以说是现代圆形伞的雏型。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了完全用织物制成的全伞衣。

1901年,美国跳伞员布罗德威克设计出伞包,使包装后的降落伞体积大为缩小。

不久,他又发明了背带,使降落伞可以背在跳伞员身上。

  1912年3月1日,美国飞行员贝利成功地用降落伞从飞机上跳下。

1918年,一次德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突然发生故障,他依靠降落伞侥幸逃生。

降落伞的救生作用普遍得到重视。

  人从高空中向下落时,速度能达到每秒几十米以上,撞在地上肯定会粉身碎骨。

如果张开一顶救命的伞,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一顶迎风面积为20~30平方米的降落伞,它产生的空气阻力可以使人的下落速度减少到每秒5米左右,和从1米高的地方跳下来差不多。

这当然不会有危险啦。

飞机发明以后,降落伞不知拯救了多少飞行员的生命。

随着时代的推移,降落伞的用途远远超过了救生的范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首先用降落伞空降伞兵和作战物资,建立了赫赫战功。

气象站利用降落伞收回探测仪器。

行星探测器借助降落伞,在行星表面缓缓着陆。

宇航员从天外归来时,有时也张开降落伞安全着陆。

降落伞还被广泛用于体育跳伞运动中。

  几十年来,降落伞有了飞快的发展。

方形伞、圆形伞、导向伞、带条伞……纷纷出现。

材料也由棉和丝绸发展到尼龙。

70年代初又出现了整伞,它不但可以下降,还能滑翔,是降落伞研制上的重大突破。

54从雁阵说到节能

  尽管南来北往的大雁它们那划破苍穹的长鸣并非整齐划一,但是即使是在茫茫夜航之中,它们的队形也总是秩序井然。

  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从鸟翼扑动的空气动力学分析,人们知道,当翅膀扑下去的时候,翼上方的空气便变稀薄,压力随之下降,形成一个低压区,相反,翅膀下方则成高压区,身体便被举起。

当领头雁双翅扑动飞行时,其双翅翼梢各产生一股“压差气流”。

于是其身后的雁便依靠这股上升的气流托住一只翅膀,它又可托住身后的一只雁的一只翅膀。

因此除了领头雁外,所有的雁均处于单翅飞行的状态。

它们正是利用这股微弱的向上的“压差气流”,节省体力以求胜利抵达目的地。

  无独有偶,长途洄游的鱼也总是列队前进,井井有条。

它们亦深知借助第一排鱼游动所造成的一股前进的水流力量前进;而且它们还会不时地调换自己的位置,时而游向费力的奇数排,时而退成省力的偶数排……你看,它们都有各自的节能高招。

人类的本领当然远远凌驾于各种生物之上。

人们不但善于开发各种新能源,而且也巧于节省各种能源。

就拿目前被列为“第五能源”——“节能”来说吧,人们早就十分重视了。

比如本世纪初英国人威廉·韦香特有感于夏季早晨的大好时光竟为人们睡梦所浪费,于是首先提出了改变夏季作息制度的建议——初夏把时钟拨快1小时,等到秋分再拨回。

保守的英国议会曾三次否决了这项建议,倒是德国看出它的巨大获益,尽管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厮杀正酣,他们率先于1916年采用了夏时制。

仅仅几天之后,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荷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也都争先效尤。

法国议会更通过法令,说夏时制乃“珍惜电、石油和天然气”之举。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更多节约燃料,更充分地利用白天的光线干第二班的活,甚至采用过“双倍”夏令作息时间,甚至将时钟拨快2小时,据说,德国每年节省费用1亿马克。

英国专家1970年对夏时制的经济效果的调查指出,每年节约的燃料费值1亿英镑左右。

据统计由于白天“延长”,交通事故可减少3~4%。

至于下班后那“多出来”的1小时更是谁都高兴的。

早起早睡不还是长寿之道吗?

55海沟探秘

  全世界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米的只占总面积的1.2%。

其中,位于太平洋中西部马里来——纳那岛东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条非常著名的海沟。

它南北延伸850公里,而宽度只有70公里,以近乎竖立的陡崖,深深地切入大洋的底部。

有人估计,这条海沟的形成迄今已有6000万年。

1957年,苏联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一艘海洋考察船“斐查”号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详细的探测,利用超声波测深仪于8月18日在它西南部发现了一条特别深的海渊,它位于南纬11°20.9′,东经142°11.5′,其最大深度达到11022米(也有11034米之说),这里就是迄今已知的全世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在里面,它的顶峰离海面还相差2174米。

根据发现命名的惯例,这条海渊就被称为“斐查”海渊。

  由于海水深度每增加约10米,压力就要增大一个大气压,因此海沟里的压力将达到1000个大气压左右。

再加上缺氧,有人以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物不可能生存。

这样高的大气压,一般金属容器是无法承受的。

  1960年1月23日,瑞士的雅查·尔卡德和美国的唐·华尔会乘坐“曲斯特号”深海探测器,潜到“斐查”海渊的底部,成功地经受住15万吨巨大压力的严峻考验。

据报道,他们下潜不到几百米,即已进入完全黑暗的世界。

在那里,偶尔出现繁星点点,或像箭似地一闪而过的动物。

经过两个多小时,他们终于潜到世界海洋的最深点,亲眼看到鱼虾类悠然自得地遨游其中。

56海豚获得潜泳冠军之谜

70多年前,在新西兰附近的海面上,经常游弋着一头身长4米活泼伶俐的海豚。

每当船只通过暗礁密布的海峡时,这只聪明的海豚都充当“领航员”,引导来往船只顺利地通过这段危险地区。

航行在南太平洋的水手们,无不为它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

直到今天,水手们依然把海豚当做亲密的朋友,从不伤害它。

根据科学家对它的生活观察和解剖研究,发现它的智力仅次于人;若与猩猩相比,则毫不逊色。

近年来,海豚更一跃成为动物界的骄子。

经过训练的海豚,会表演各种精彩的杂技节目:

敏捷地跃出水面,勇敢地穿越浓烟滚滚的火圈;神速地潜入水底,捞回落在水里的物件;机智地咬下观众拴在钓竿上用来戏弄它的东西,送给它的主人;……

海豚能够模拟人的数字口令,听起来清晰可辨,宏亮悦耳;它还能发出各种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意思,小海豚和母亲失散后,会吹起“口哨”来,母海豚听到之后就发出回声,互相联系,直到重新团聚为止。

海豚喜群游,少则数十头,多者可达数百头结伙活动。

倘若群体中有一头海豚受伤,别的海豚决不遗弃伙伴各自逃命,而是将受伤者团团围住,“扶”它游出水面呼吸。

科学家在研究海豚这些有趣的习性的同时,发现它还是海洋里的“潜泳冠军”,可以飞速地游来游去。

海豚为什么能创造快速纪录呢?

我们知道,尽管潜水艇做成了阻力很小的流线型,获得了惊人的高速度。

但是,艇壳同水流仍然发生着摩擦。

特别是当潜艇的速度增加到某种程度的时候,接触在艇壳表面上的水流,便会呈现混乱状态,阻力骤然增加,潜水艇90%左右的推动力,都耗费在克服这种摩擦所产生的阻力上面了,多么可惜的无功损耗啊!

然而,一头身长4米多的海豚,如果潜泳的速度是每秒15米,在水流不呈混乱现象的状态下,它身体的摩擦阻力,便会降低原来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和解剖发现,海豚除了有适合快速游泳的流线型体形外,还有一层能减少水的阻力的特殊的皮肤构造:

在真皮里,有无数个细细的管状突,管状突内有特殊的像水一样的东西,海水一冲击皮肤,管状突内水一样的东西就相应地流动,形成波浪形的起伏,整个皮肤就像海绵一样,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和弹性。

由于皮肤表面的形状和海水的波浪形状一致,皮肤与水的摩擦力很小,因此海豚产生的动力几乎全部用在增加游动的速度上了。

于是科学家使用富有弹性的特殊橡胶,模仿海豚的皮肤,制成了一种表面光滑,里面带有无数个互相连通的细小而中空的小圆管的人造革薄膜,包在潜艇的外表上。

结果,可以减少水流对潜艇所产生的50%的阻力。

在不增加动力的条件下,大大加快了航行速度。

不仅揭开了海豚获得高速度之谜,而且提出了潜艇如何获得高速度的新课题。

读到这里,也许读者会问:

海豚的潜泳速度这么快,海底地形那么复杂,它靠什么本领来“导航”呢?

科学家发现它有很特殊的感觉器官——声纳系统,能发出超声波,探测周围的环境,并根据声波折回情况,判断障碍物的远近,其准确度高达98~100%!

海豚的声纳系统,已经引起了通讯技术人员的充分重视,并依据它改进了海豚声纳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保证舰艇航行的安全,可以用声纳搜水雷、量水深、探浮冰、测航速,完成导航任务;更可以用它搜索、跟踪和识别敌潜艇,准确地测定其方位和距离,实施攻击。

所以,声纳被人们称做舰艇的水下“千里眼”、“顺风耳”。

57善于运用物理学的枪乌贼

  枪乌贼又称鱿鱼,是游得最快的动物。

看它们的外形,就知道它们善游;菱形的肉质鳍像把尖刀刺开海水,流线型的身体又减少了游泳的阻力。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枪乌贼都拥有“火箭推进器”——外套腔,利用喷水原理使身体前进。

  枪乌贼的躯干外面包裹着一层囊状的外套膜,外套膜里面则是一个叫外套腔的空腔。

一旦灌满水,外套腔的入口便扣上了,枪乌贼使劲挤压外套腔,腔内的水没处去,就从颈下漏斗喷出,喷水的反作用力推动枪乌贼向反方向前进。

为了使自己获得高速度,枪乌贼在进化过程中,抛弃了沉重的外壳,用轻软的内骨骼支持身体。

枪乌贼的游泳速度可达每小时50公里,逃命时更高达每小时150公里,被人们誉为“海中的活鱼雷”。

枪乌贼能以两种姿势交替游泳。

吃饱了,没有危险,它就用菱形鳍慢悠悠地划水,身体呈波浪型有规律地前进。

遇到危险或捕食时,枪乌贼则将尾部朝前,头和10个触手转向尾部,触手紧折在一起,利用喷水方式前进。

此时,身体成为优美的阻力最小的流线型。

  本领最大的一种枪乌贼,还能表演凌空飞行的绝技。

这种枪乌贼体长16厘米,当它们以极快的速度跃上波峰借着下跌的浪头滑到空中时,菱状肉质鳍成为稳定飞行的“机翼”。

枪乌贼能飞7~8米高,然后呼地落回海中。

倘若不幸落在甲板上,便成为海员的美味佳肴了。

58“自信和毅力是我成功的动力”

  1950年,在英国造船工业中工作了十几年的科克莱尔,决心改进现有船舶的整体结构,研制出能在浅而窄的河床中高速灵活航行的新型船舶来。

他变卖了全部家产,买下一家非常小的造船厂,他和妻子以及两个女儿不得不住在篷车里,过着困苦的生活。

要制造的新型船舶是什么样呢?

科克莱尔一边思索,一边制作。

他用废旧铁片,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新船模型,装了拆,拆了又装。

可是久久弄不出一个理想的模型来。

一天,妻子要他和女儿一起到公园游玩浏览,以消除他多日的疲劳。

中午了,他们坐在一片草坪上,科克莱尔顺手把一顶大草帽平抛出去……突然他发现,当草帽落地的一刹那,下落速度骤然变慢了!

他高兴地喊叫起来:

“有了,有了!

”便蓦地从草坪上站起来,匆匆地向船厂跑去!

  草帽落地的一刹那,速度为什么会变慢呢?

这是因为草帽一边下落,一边压缩它下面的那股空气,当接近地面时,草帽下的空气产生了反作用力,把草帽往上“顶”。

这就是后来人们称作的“地面效应”。

科克莱尔就是根据这种原理,终于在1955年试制出第一艘用理发吹风机作动力装置的模型气垫船。

试验成功后,科克莱尔想制造一艘像样的模型气垫船,可是希望难以如愿以偿。

他去找船舶制造商,船商们以为这不是船,不愿解囊相助;他又去找飞机制造商,他们认为这不是飞机,拒绝协助。

后来在一位挚友的帮助下,他才如愿以偿。

  第二年冬天,他携带这艘模型船,来到伦敦自行街的一幢大楼里,为人们作表演。

大厅里人群熙熙攘攘,当这艘模型船向下喷吐烟雾,在地板上灵活地穿来驶去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雀跃,科克莱尔也激动地流出了热泪。

这时,政府决定拨款给他,并请他监制有实用价值的气垫船。

1959年6月25日,这艘气垫船顺利地横渡英吉利海峡。

  气垫船是在船的四周安装上“围裙”,让强大的气流通过管道向下喷射,使船体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然后在功率强大的发动机推动下,船就在气垫上飞速前进。

气垫船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水上运输工具之一,它的发明被认为是自从轮子发明以来的重大突破。

海峡试航的成功,科克莱尔的名字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气垫船也在世界各国蓬勃地发展起来。

在一次有关气垫船的科学讨论会上,有人询问科克莱尔成功的秘诀时,年逾70的科克莱尔激动地说:

“自信和毅力是我成功的动力!

59从雷诺实验到当代“风洞”

  1883年,物理学家雷诺在一根充满了自来水的长玻璃管里,注射进一种染了颜色的液体,速度可以适当调节。

开始,液体缓缓流动时,看到的是一条与管轴平行的很细的直线;而当流速加快到一定程度时,这根有色水柱会突然激烈地扰动起来。

雷诺把前者叫“流”,把后者叫“湍流”。

雷诺的发现揭示了一条重要规律:

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的运动特性,和它们的速度有密切关系。

 

  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飞机在空中飞行,等于是空气以相同的速度流向静止的飞机。

所以,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当一架飞机的总体设计完成后,完全不必像当年发明飞机的先驱者们那样,直接到空中进行冒险的飞机试验了,只需把飞机的模型,放进一种用鼓风机做风源的“风洞”就行。

这是由于“风洞”中的“人造风”速度与飞机的设计速度相等,因而当它吹过飞机模型后,经过必要的数字修正,就可精确地则算出未来那架飞机各个部分在空中所受的力有多大,性能是否良好。

  但是,这种“人造风”吹过飞机时,由于没有颜色,因而人眼是无法看见的。

于是,设计师们从雷诺实验中得到启发,把煤油通过均匀的喷嘴射进“风洞”,产生黑色或蓝色的“烟雾”,使空气流像飞机的“流线”,形象地显示出来。

60“海龟”的下沉与上浮

  18世纪,美国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那个时候,英国的海军很强大,他们的战舰老是在美国海面横冲直撞。

美国人很气愤,想干掉几艘。

1776年,一个名叫大卫·布什内尔的美国人制造了一艘能在水里潜行的小艇,上面带有水雷,准备从水底下开过去炸毁敌舰。

因为它的造型很奇怪,好像是两个乌龟壳合起来的,人们都叫它“海龟”。

  “海龟”底下有一个水舱和两个用手操纵的水泵。

用水泵往水舱里灌水,“海龟”的总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海龟”就下沉;往外抽水,“海龟”就上浮。

“海龟”的外面装置着两台手摇螺旋桨:

一台是水平方向,操纵它可以前进后退;一台是垂直方向,操纵它可以上升下降。

背后还装着一个舵,可以操纵航向。

  这年夏天的某一天,天刚擦黑,一名美国士兵驾驶着“海龟”,悄悄地驶向停在纽约港外的一艘英国战舰。

快要接近战舰的时候,士兵转动垂直螺旋桨,使“海龟”下潜,接着就开到了战舰底下。

士兵起动装在“海龟”顶上的钻杆,想把敌舰钻出一个窟窿,好把水雷挂在里面炸毁它。

出乎意料的是,这艘战舰的舰底包了一层金属,钻头钻不进去。

那个“海龟”只好扫兴地返航,一面不时地浮出水面换气。

“海龟”的速度不快,又辨不清航向,直到天快亮了,它还在海上忽浮忽沉地航行着。

这时候,英国巡逻艇发现了这个行踪鬼祟的怪物,立即开过去追击。

巡逻艇比“海龟”跑得快,眼看就要追上了。

“海龟”驾驶员急中生智,解下背在艇上的水雷,点着引线,自己潜到水下逃跑。

不一会儿,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水雷爆炸了,水面激起高大的水柱。

英国巡逻艇被这个怪物吓了一大跳,也掉头仓皇地逃跑了。

这么一来,英国以为美国发明了一种神奇而威力巨大的水中武器,结果把封锁纽约港的其他军舰也撤得远远的了。

“海龟”虽然没有直接炸毁敌人的舰船,但是它也发挥了不少作用,因此赢得了第一艘军用潜艇的美名。

现代军用潜艇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许多基本的设计和沉浮原理,和第一艘潜艇还是相差不多的。

1979年4月9日,美国“俄亥俄”号核动力潜艇下水了,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潜水艇。

  “俄亥俄”号潜艇,长170米,宽12.8米,规定乘员130多人,潜航时排水量达18700吨。

“俄亥俄”号潜艇还装有很好的消音设备,可使噪音降低2~3倍,并且航速也是相当快的,能突破由众多核潜艇设下的水下封锁,因而被誉为“静悄悄的潜艇”。

61谁是凶手

  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发生了一起铁路大惨案。

事情是这样的:

  沙皇政府的一位将军,要到西伯利亚视察,事先通知沿途作好准备。

有个小镇的驻军司令很想借这个机会巴结这位将军,这天一大早就把士兵集合起来,命令他们在车站铁轨两旁列队欢迎。

士兵们持枪站在轨道旁,期待着将军的光临。

一小时、两小时……半天过去了,仍不见火车的踪影。

士兵们既累又饿,都快站不住了。

忽然,远处传来了汽笛声,不一会儿就看到火车头冒的烟。

司令官高喊立正,士兵们强打精神立正。

只见火车尖声叫着,毫无减速的意思,风驰电掣般地驶过士兵的队列之间。

就在这时,好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猛推着紧靠铁轨的士兵向列车扑去。

只见士兵一个接一个翻倒在列车下。

眨眼之间,那个喷着白烟的钢铁怪物冲过去了,铁轨上一片血肉模糊。

司令官当时就吓昏了。

谁是这起惨案的凶手?

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法官们一筹莫展。

官司打到彼得堡科学院,科学家们指出,把士兵们推到火车轮下的,是高速气流。

但是,难道不应该说,制造这起惨案的,正是那个既愚昧无知又逢迎拍马的驻军司令吗?

为什么这样说呢?

  早在惨案发生一百多年前的1738年,瑞典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就指出:

在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后来人们把这个物理规律称为“伯努利原理”。

  伯努利原理和惨案又有什么关系呢?

  列车高速行驶的时候,带动周围的空气一起高速运动,离列车越近流速越高,远处的空气流速低。

这就是说,离列车越近压强越小,会把靠近铁轨站立的士兵推到车轮下。

由于驻军司令愚昧无知,结果造成惨案。

现在,如果你到火车站去,站台上离边沿1米左右画着一条白线,那就是告诉人们:

站在线外,离开高速气流远一点。

同样,城市中和公路上要求行人走人行道,自行车不要走机动车道,也都有这方面的考虑。

  高速气流造成的压强差力量那么大,能不能用它来为人类服务呢?

当然可以。

比如,你家里用的喷雾器,就是用活塞向喷口压气,造成高速气流,在喷口形成低气压,于是,瓶中的药就被吸上来,喷射出去。

如果没有高速气流形成的压强差,飞机也飞不起来,因为飞机机翼上方气流速度高,下方气流速度低,使机翼上下出现压强差,这就是飞机动力的来源。

62保守势力哑口无言了

  十六、十七世纪欧洲,人们普遍采用抽水机抽取煤矿井下的积水。

那时的抽水机很原始,用一根又粗又长的管子,里面安上一个和管子内壁配合得很紧的活塞,把活塞推到管子的最下端,然后插到积水里。

向上提起活塞,水就被抽上来了。

  为什么能把水抽上来呢?

现在学习物理的少年朋友都知道,这是大气压力的作用。

可是在几百年前,人们却不懂得这个道理。

他们还是沿用古希腊的一位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解释:

活塞上升以后,如果水也随着上升,在水面和活塞之间,就出现了真空。

由于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水也就随着活塞上升了。

  可是,有一年在意大利的一座很深的矿井里,出现了例外。

当工人使用抽水机抽水的时候,那水就像中了魔法似的。

上升到10米以后,就再也不肯上升了。

亚里士多德的这条“真理”失灵了。

  技师们绞尽脑汁,对抽水机做了各种改进,仍然没有效果,只好去请教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

可是那时候伽利略已经老了,他请自己的学生托里拆利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托里拆利仔细地分析了抽水的情况以后,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

如果真是“自然厌恶真空”,为什么水只能上升到10米范围内呢?

“一定有其他原因”,托里拆利想。

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

不论是任何物体,有重量就会有压力,那么,水面的上升会不会是由空气的压力造成的呢?

  托里拆利是个很聪明的学者。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想换一种比重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