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65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4页
亲,该文档总共1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1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单片机完全教程.doc

第一讲单片机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3、熟悉数制的转换。

教学重点:

单片机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数制间的转换

第一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1-1单片机概述

一、什么是单片机?

计算机(微型)的系统结构:

如图1所示。

输入设备

运算器

输出设备

控制器

内存

图1微机系统结构

多板机:

单板机:

Z80

单片机:

IntelMCS-51,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

以最小系统或单片机扩展系统出现在:

家用电器,智能仪表,工业过程控制,航空,汽车等领域。

单片机特点:

(1)受集成度限制,片内存储器容量较小,一般内ROM:

8KB以下;

内RAM:

256KB以内。

(2)可靠性高

(3)易扩展

(4)控制功能强

(5)易于开发

单片机发展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74年~76年)初级阶段:

仙童公司F8(8位CPU,64KB)

第二阶段(76年~78年)低性能单片机:

Intel公司MCS-48(8位CPU)

第三阶段(78年~83年)高性能单片机:

Intel公司MCS-51、Motorola6801、Z8

第四阶段(83年~今)新一代单片机(单片微控制器):

AT89C51(Atmel)

二、单片机系统的组成

1、硬件部分

运算器

CPU寄存器组

控制器

内存片内

单片机

片外

中断控制逻辑

并行I/O

通用接口串行UART

定时/计数器T/C

定时/计数器:

8253

模数转换器:

ADC0809

数模转换器:

DAC0832

外围器件(片外扩展接口)串行通信扩展:

8251

并行通信扩展:

8255A、8155

驱动器

DSP等

2、软件部分(即程序)

需用户自已开发,根据指令系统进行设计。

某些功能硬件可以实现,软件也可以实现。

硬件实现——速度快,占CPU时间少;但电路复杂、成本高。

软件实现——简化硬件电路设计,可靠性高,成体低,占CPU时间少,实时性差,此外,还需开发设备。

§1-2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及运算

计算机只识别和处理数字信息,数字是以二进制数表示的;它易于物理实现,同时,资料存储、传送和处理简单可靠;运算规则简单,使逻辑电路的设计、分析、综合、方便,使计算器具有逻辑性。

一、用数制及转换

1、各种进位计数及其表示方法

数字符号:

0、1、2、……9——数码。

数码的个数——基数。

进位规则:

逢十进一

例如,十进制数,10个数码;采用“逢十进一”

30681=3×104+0×103+6×102+8×101+1×100

例如,二进制数,2个数码,采用“逢二进一”

(11010100)2=1×27+1×26+0×25+1×24+0×23+1×22+0×21+0×20

总之,N进制数,N个数码,“逢N进一”

2、数制之间的转换

任意进制之间相互转换,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必须分别进行,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短除取余法

余数

245

222—————————1

211—————————0

25————————1

22————————1

21————————0

0———————1

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乘2取整法。

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展开求和法。

(101101)2=1×25+0×24+1×23+1×22+0×21+1×20

=32+0+8+4+0+1

=45

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十六进制与此类似。

二、机器数及其编码

1、机器数与真值

机器只认识二进制数:

0、1。

这是因为,电路状态常有两个,如通、断;高电平、低电平;…可用0、1表示。

这种0、1、0、1…1在机器中的表现形式——机器数。

一般为8位。

无符号数:

00000000B、……11111111B即00H~FFH

机器数有:

带符号数:

+1010110B、-1101001真值

01010110、11101001机器数

2、机器数的编码及运算

对带符号数而言,有原码、反码、补码之分,计算机内一般使用补码。

1)原码

将数“数码化”,原数前“+”用0表示,原数前“-”用1表示,数值部分为该数本身,这样的机器数叫原码。

设X——原数;则[X]原=X(X0)

[X]原=2n-1–X(X0),n为字长的位数。

如,[+3]原=00000011B

[-3]原=27-(-3)=10000011B

0有两种表示方法:

00000000+0

10000000-0

原码最大、最小的表示:

+127、-128

2)反码

规定正数的反码等于原码;负数的反码是将原码的数值位各位取反。

[X]反=X(X0)

[X]反=(2n–1)+X(X0)

如,[+4]反=[+4]原=00000100B

[-4]反=(28–1)+(-5)=11111111-00000101=11111010B

反码范围:

-128~+127

两个0;+0——00000000B

-0——11111111B

3)补码

补码的概念:

现在是下午3点,手表停在12点,可正拨3点,也可倒拨9点。

即是说-9的操作可用+3来实现,在12点里:

3、-9互为补码。

运用补码可使减法变成加法。

规定:

正数的补码等于原码。

负数的补码求法:

1)反码+1

2)公式:

[X]补=2n+X(X<0)

如,设X=-0101110B,则[X]原=10101110B

则[X]补=[X]反+1=11010001+00000001=11010010B

如,[+6]补=[+6]原=00000110B

[-6]补=28+(-6)=10000000–00000110=11111010B

8位补码的范围–128~+127。

0的个数:

只一个,即00000000

而10000000B是-128的补码。

原码、反码、补码对照表:

表1-2P10

巩固新课:

小结:

1、计算机与单片机有何区别?

2、单片机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3、真值与码值有何区别?

原码、反码、补码三者之间如何换算?

布置作业:

P132、4

版书设计

一、单片机的概念

1、…….

2、…….

3、……..

….

二、单片机的组成

1、…….

2、…

三、数制及转换

1、…….

2、…….

小结

作业:

第二讲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及运算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原码、反码、补码的概念

2、掌握真值、原码、反码及补码间的换算

3、熟悉BCD码和ASCII码

教学重点:

补码的概念及运算

BCD码及ASCII码

教学难点:

补码的运算

复习:

原码、反码、补码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4)补码的运算

当X≥0时,[X]补=[X]反=[X]原

[[X]补]补=[X]原

[X]补+[Y]补=[X+Y]补

[X-Y]补=[X+(-Y)]补

例:

已知X=52Y=38求X-Y

方法1:

减法:

方法2:

加法

X-Y=52-38=14X-Y=[[X-Y]补]补=[[X]补+[-Y]补]补

00110100=[[52]补+[-38]补]补

-)00100110=[14]补=14

00001110

[52]补:

00110100

[-38]补:

+)11011010

100001110

自然丢失

计算机在做算术运算时,必需检查溢出,以防止发生错误

5)运算的溢出问题

资料字长(位数)有一定限制,所以资料的表示应有一个范围。

如字长8位时;补码范围-128~+127

若运算结果超出这个范围,便溢出。

例:

[98]补:

01100010[85]补:

01010101

[25]补:

+)00011001[47]补:

+)00101111

[123]补:

01111011[132]补:

10000100

未溢出00溢出01

Cs+1Cs(未溢出)Cs+1Cs(溢出)

错:

两个正数相加和为负数。

[-85]补:

10101011[-19]补:

01010101

[-47]补:

+)11010001[-79]补:

+)10110001

[-132]补:

101111100[-98]补:

110011110

溢出10未溢出11

Cs+1CsCs+1Cs

错:

两个负数相加和为正数。

可见:

结果正确(无溢出)时,Cs+1=Cs

结果错误(溢出)时,Cs+1≠Cs

溢出判断:

溢出=Cs+1Cs(即结果是0为无溢出;1为有溢出)

1、十进制数的编码

对机器:

二进制数方便,

对人:

二进制数不直观,习惯于十进制数。

在编程过程中,有时需要采用十进制运算,但机器不认识十进制数。

怎么办?

可以将十进制的字符用二进制数进行编码:

000009 1001

100011010

2 00101011

300111100未用码

401001101

501011110

601101111

70111

81000

这叫做二进制数对十进制编码——BCD码。

上述每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十进制字符,这4位中各位的权依次是:

8、4、2、1——8421BCD码。

BCD码的运算:

例:

1800011000

+)3BCD码相加+)00000011

2100011011

2B

非BCD码(错)怎么办?

需进行十进制调整:

00011000

+)00000011

00011011(个位大于9,应进1)

+)0110(加6使进1)

00100001(结果形如出21)

(1)BCD码加法规则

两个BCD数相加时,“某位”的和小于10则保持不变;

两个BCD数相加时,“某位”的和大于9,则和数应加6修正。

(2)BCD码减法规则

两个BCD数相减时,“某位”的差未发生借位,则差数保持不变;

两个BCD数相减时,“某位”发生了借位,其差应减6修正。

这里“某位”指BCD数中的“个位”、“十位”、“百位”、……

01100101(65)00110100(34)

+)10010111(97)-)00010101(15)

1111110000011111

+)01100110(加66调整)-)0110(减6调整)

101100010(162)00011001(29)

四、字符信息的表示

计算机能识别0、1、0、1、……;这些0、1、0、1、……有的代表

数值,有的仅代表要处理的信息(如字母、标点符号、数字符号等文字符号),所以,计算机不仅要认识各种数字,还要能识别各种文字符号。

人们事先已对各种文字符号进行二进制数编码:

如,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码,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

低7位是字符的ASCII码值;最高位是通信时的校验位。

见P328

巩固新课:

1、补码的作用?

2为什么对BCD码要进行十进制调整?

布置作业:

P13:

5、6

版书设计

一、补码的运算

1、…….

2、…….

二、运算溢出问题

1、…….

2、…….

三、十进制数的编码

1、…….

2、…….

四、字符信息的表示

1、…….

2、…….

小结:

1、…….

2、…….

3、…….

4、…….

作业:

第三讲MCS-51单片机结构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的

1、理解MCS-51单片机分类及特征

2、了解单片机内部组成

3、掌握MCS-51单片机引脚的使用

教学重点

单片机外部引脚的使用

教学难点

单片机外部引脚的功能

第二章MCS-51单片机结构原理

单片机硬件结构

·内部结构

·引脚功能

·内存的配置

·CPU时序

·I/O接口

§2-1概述

IntelMCS-51系列单片机三个版本:

8031、8051、8751(8位机)

(表2-1P14程序内存配置)

IntelMCS-96系列机:

8096(16位机)

除此之外,Motorla公司、Zilog公司、Mcrochip……相继推出产品,

各系列产品内部功能、单元组成、指令系统不尽相同。

Intel公司单片机问世早,系列齐全,兼容性强,所以得到广泛使用。

51子系列:

8031、8051、8751MCS-51系列

52子系列:

8032、8052

无有

ROMROM

§2-2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引脚

一、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P15图2-1

1、中央处理单元(8位)

数据处理、测试位,置位,复位位操作

2、只读存储器(4KB或8KB)

永久性存储应用程序,掩模ROM、EPROM、EEPROM

3、随机存取内存(128B、128BSFR)

在程序运行时存储工作变量和资料

4、并行输入/输出口(I/O)(32条)

作系统总线、扩展外存、I/O接口芯片

5、串行输入/输出口(2条)

串行通信、扩展I/O接口芯片

6、定时/计数器(16位、加1计数)

计满溢出、中断标志置位、向CPU提出中断请求,与CPU之间独立工作

7、时钟电路

内振、外振。

8、中断系统

五源中断、2级优先。

结构特点:

MCS-51系列单片机为哈佛结构(而非普林斯顿结构)

1)内ROM:

4KB

2)内RAM:

128B

3)外ROM:

64KB

4)外RAM:

64KB

5)I/O线:

32根(4埠,每埠8根)

6)定时/计数器:

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7)串行口:

全双工,2根

8)寄存器区:

工作寄存器区、在内128BRAM中,分4个区,

9)中断源:

5源中断,2级优先

10)堆栈:

最深128B

11)布尔处理机:

位处理机,某位单独处理

12)指令系统:

五大类,111条

二、MCS-51单片机外部引脚

DIP40脚P17图2-3

方形封装44脚

1、主电源引脚

Vss、Vcc

2、外接晶振引脚

XTAL1、XTAL2

3、控制或复位引脚

RST/VPD两个机器周期高电平,单片机复位。

P0~P3口:

输出高电平

SP:

07H

SFR、PC:

清0

不影响内RAM状态,机器从0地址开始执行。

上电复位电路、电平方式开关复位电路如图2-4所示。

ALE/PROG:

地址锁存控制端

提供1/6fosc振荡频率,输入编程脉冲EPROM

PSEN:

外部程序内存的读选通信号端。

EA/VPP:

EA=1,访问内部程序内存

当PC值超过内ROM范围(0FFFH)时,自动转执行外部内存的程序

EA=0,只访问外部程序内存。

对8751机,可施加21V编程电源(Vpp)

4、输入/输出引脚

P0~P3:

四个I/O口,每口8线,共同32线。

小结:

1、MCS-51系列机种类

2、MCS-51内部结构有几部分?

特点?

3、MCS-51机DIP有多少引脚?

ALE、PSEN、EA作用?

布置作业:

P351

版书设计

一、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1、CPU…….

2、ROM…….

3、RAM

4、并行I/O口

5、串行I/O口…….

6、定时/计数器…….

7、时钟电路

8、中断系统…….

…….

二、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1、主电源(VCC、VSS)

2、外接晶振

….

3、控制或复位

4、输入/输出

小结:

1、……..

2、…….

.

作业:

第四讲MCS-51单片机存储器配置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的:

1、了解特殊功能寄存器名称

2、了解单片机位地址空间分配

3、掌握MCS-51单片机内部存储器的空间与分配

教学重点:

单片机外部引脚的使用

教学难点:

单片机外部引脚的功能

复习:

1、MCS-51系列单片机有几种典型机型?

有何区别?

2、MCS-51单片机有多少外部引脚?

ALE、EA、PSEN、RET的作用?

3、MCS-51单片机的特点?

课题§2-3MCS-51单片机内存配置

一、MCS-51机的内存结构(如图1所示)

60KB

外部ROM

64KB

外部

RAM

4KB

内部

EA=1

4KB

外部

EA=0

特殊功能寄存器

内部RAM

FFFFH

FFFFH

1000H

0FFFH0FFFHFFH

80H

7FH

0000H0000H00H0000H

7F

程序存储器内部数据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

图1MCS-51机的内存结构

物理上分为:

4个空间,片内ROM、片外ROM

片内RAM、片外RAM

逻辑上分为;3个空间,程序内存(片内、外)统一编址MOVC

数据存储器(片内)MOV

数据存储器(片外)MOVX

1、程序内存

寻址范围:

0000H~FFFFH容量64KB

EA=1,寻址内部ROM;EA=0,寻址外部ROM

地址长度:

16位

作用:

存放程序及程序运行时所需的常数。

七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单元是:

0000H——系统复位,PC指向此处;

0003H——外部中断0入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