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609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docx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2章3配气机构及其检修1

第四节配气机构及其检修

1配气机构的总体构成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顺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进、排气门,是新鲜可燃混合气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

气门式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

F23A3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为16气门、单顶置式凸轮轴(SOHC),带有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TEC,VariableValveLifeTiming&ValveElectronicControl),可同时改变进气门正时与升程,使发动机在低、高速均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因该车采用单顶置凸轮轴(SOHC)16气门式气机构,故其配气机构的凸轮轴、摇臂轴支座和气组等部件均布置在气缸盖上。

气缸盖由铝合金制成,用中置火花塞,半球形燃烧室。

每个燃烧室分别有2个进气门座和2排气门座。

凸轮轴由合金钢模锻而成,采用五点支撑并配有8个平衡重。

凸轮轴由一正时带驱动,而其两平衡轴则由一正时平衡带驱动。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F23A3发动机气缸盖与SOHCVTEC配气机构的结构如图2-65所示。

图2-65广州本田雅阁轿车F23A3发动机气缸盖与SOHCVTEC配气机构的结构

可变气门正时及气门升程电子控制机构由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控制,在发动机高速时,它可以同时改变进气门的正时与升程,使发动机在低速时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较低的燃油消耗,而在高速时则可以充分地发挥其强劲的动力,因而大大地改善了汽车的动力性和使用经济性。

2配气机构气门组及其检修

2.1气门组的组成

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气门弹簧及座圈、锁片、挡油圈和气门室罩等零件,见图2-65。

气门为平顶式,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方便,受热面积小。

气门由气门弹簧经锁片固定在气缸盖上,气门杆端有凹槽。

气门导管是镶嵌在气缸盖上的,可拆卸。

它主要是在气门上下运动时起导向作用。

F23A3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座都是采用镶嵌式气门座。

气门弹簧的作用是使气门回位,保证气门与气门座的密封。

F23A3发动机采用一个变螺距的气门弹簧,安装时应将气门弹簧簧圈间隙小的一端置于气缸盖上。

2.2气门组的检修

2.2.1气门组的拆卸

(1)使用大小适当的套筒和塑料锤轻敲气门弹簧上座,以使气门锁片松动。

(2)使用气门弹簧压缩工具(07757-0010000)压缩气门弹簧,拆下气门锁片、气门弹簧和气门。

2.2.2气门组零件的检修

2.2.2.1检查气门

使用外径千分尺和游标卡尺检查图2-66所示气门各测量部位A(气门头直径)、B(气门总长度)、C气门杆直径)、D(气门头厚度)的磨损情况。

气门各测量部位(A、B、C、D)的维修数据如表2-5所列。

图2-66检查气门各测量部位的磨损情况

表2-5气门各测量部位(A、B、C、D)的维修数

测量部位

进气阀

排气阀

标准值

极限值

标准值

极限值

A

33.85~34.15

28.85~29.15

B

114.85~115.15

112.85~113.15

C

5.485~5.495

5.455

5.450~5.460

5.420

D

0.85~1.15

0.65

1.05~1.35

0.95

2.2.2.2气门座的铰削

气门座表面如有斑痕、麻点,则需用气门铰刀进行铰削。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用气门铰刀先轻轻地修整缸盖上的气门座。

注意:

在修磨之前,如气门导管也已磨损,则应事先更换气门导管。

(2)利用气门导管的内径作为导向面,根据其内径选择合适的铰刀定心杆直径,并将定心杆插入气门导管中进行铰削。

(3)先小心地铰削45°角的接触面,以铰去表面的硬化层。

同时应注意用力均衡,以保证铰削的气门座与气门导管两者的中心线重合。

(4)使用60°角铰刀铰削气门座的30°角的下口(靠近气门头端),再使用30°角的铰刀铰削气门座60°角的上口(靠近气门杆端)。

(5)使用油标卡尺检查气门座(工作面)的宽度(图2-67)。

标准值为1.25mm~1.55mm,极限值为2.00mm。

图2-67检查气门座(工作面)的宽度

(6)使用45°角的铰刀再次轻铰气门座,以去除铰削上、下口产生的毛刺。

(7)检查气门座与气门的接触环带。

将先磨过的气门按记号装回原气门座,并在气门工作面上涂上一层红丹油或轴承蓝,略用力压住气门头并转动1/4圈。

(8)抽出气门,检查气门座轴承蓝留下的接触环带的位置(图2-68)。

如果接触环带位置偏向气门座上端,应使用30°角的铰刀铰气门座的上口,然后用45°角的铰刀修整,以恢复正确的气门座工作面的宽度。

如果接触环带位置偏向气门座下端,应使用60°角的铰刀铰气门座的下口,然后再用45°角的铰刀修整气门座工作面。

图2-68气门座轴承蓝留下的接触环带的位置

2.2.2.3测量气门杆安装高度

将进、排气门装人气缸盖原有位置(不装气门弹簧和锁片),使用深度油标卡尺测量图2-69所示的气门杆安装高度。

进气门杆安装高度的标准值为46.75mm~47.55mm,极限值为47.80mm;排气门杆安装高度的标准值为46.68mm~47.48mm,极限值为47.73mm。

如果被测高度超过极限值,则应更换气门并重新进行检查。

如被测高度仍超过极限值,说明气门座铰削过多,应更换气缸盖。

图2-69气门杆安装高度

2.2.3气门导管的检修

2.2.3.1检查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

该配合间隙的检查有以下两种方法:

2.2.3.1.1间接测量法

将末装气门弹簧的气门装于气门座中,并向外拉出10mm(图2-70)。

然后用正常推力来回推动气门头,使用百分表测量气门头的摆动量。

以间接判断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

进气门头摆动量的标准值为0.04mm~0.09mm,极限值为0.16mm;排气门头摆动量的标准值为0.11mm~0.16mm,极限值为0.24mm。

如果被测值超过极限值,则应换用新气门,并重新进行检查。

如果换用新气门后,经检查仍不合格,则应使用下述“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量,并视情更换气门、气门导管或两者同时更换。

图2-70测量气门头的摆动量

2.2.3.1.2直接测量法

使用内径百分表和外径千分尺分别在对应的3个截面测量气门导管的内径和气门杆的外径。

最大内径与最小外径的差值即为欲测的配合间隙值。

进气门杆外径标准值为5.485mm~5.495mm,极限值为5.455mm;排气门杆外径标准值为5.450mm~5.460mm,极限值为5.420mm;进气门导管内径标准值为5.515mm~5.530mm,极限值为5.55mm;排气门导管内径标准值为5.515mm~5.530mm,极限值为5.55mm;进气门与进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的标准值为0.020mm~0.045mm,极限值为0.08mm;排气门与排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的标准值为0.055mm~0.080mm,极限值为0.12mm。

根据测量值和上述规定值,即可判断应更换的零件。

2.2.3.2气门导管的更换

2.2.3.2.1拆卸旧气门导管

将气气缸盖用油温均匀加热至150℃左右,使用5.5mm气门导管冲头(07742一0010100)和锤子将各旧气门导管拆下。

2.2.3.2.2安装新气门导管

加热气气缸盖至150℃,在新导管的外壁上涂以发动机机油,然后使用气门导管冲头和锤子将气门导管轻轻敲人气门导管座孔内。

同时注意用深度油标卡尺测量其安装后的伸出量。

进气门导管安装后的伸出量应该为21.20mm~22.20mm;进排气门导管安装后的伸出量应该为20.63mm~21.63mm。

2.2.3.3气门导管的铰削

在更换新气门导管时,必须按规定铰削气门导管孔。

其方法如下:

(1)将专用气门导管铰刀(07HAH-PJ7O1OO)和气门导管内孔涂以切削润滑油。

(2)旋转铰刀,沿顺时针方向铰削气门导管一周。

注意:

铰刀只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3)继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铰刀,然后将其取出。

(4)用去污剂和水彻底清洗气门导管,去除切削残留物。

(5)检查气门导管与气门杆的配合间隙,确认气门在各自的导管内不用加压便能平稳自如地滑动。

2.2.4气门组的安装

(1)在气门杆上涂以发动机机油,将气门安装在对应的气门导管中,并检查气门是否能上下滑动自如。

(2)在气气缸盖上安装气门弹簧座。

(3)如图2-7所示,使用专用工具气门杆密封件冲头(07PAD-0010000)安装气门密封件。

安装时应注意进、排气门杆密封件是不可互换的。

注意:

进气门杆密封件外的弹簧为白色,而排气门杆的为黑色,切勿装错。

图2-71安装气门密封件

(4)安装气门弹簧(螺距小的一端朝向气气缸盖)和气门弹簧座,然后使用气门弹簧压缩工具(07757-0010000),压缩气门弹簧并安装气门弹簧锁片。

(5)使用一塑料锤轻敲每个气门杆端2~3次,以确保各气门及其锁片均能正确就位。

注意:

在敲击时只能沿气门杆轴线向稍微用力,以免气门杆弯曲。

3气门传动组的检修

气门传动组主要包括凸轮轴、正时皮带轮、VTEC控制系统、摇臂和摇臂轴等。

气门传动组的作用是使进、排气门能按配气相位规定的时刻开闭,且保证有足够的开度。

3.1凸轮轴的检修

3.1.1凸轮轴的结构特征

F23A3发动机凸轮轴参见图2-65所示。

凸轮轴上主要配置有各缸进、排气凸轮,用以使气门按一定的工作次序和配气相位及时开闭,并保证气门有足够的升程。

凸轮受到气门间歇性开启的周期性冲击载荷,所似要求其表面耐磨,要求凸轮轴有足够的韧性和刚度,并应保证凸轮轴与轴托架的油膜间隙。

3.1.2凸轮轴的拆卸与检修

3.1.2.1凸轮轴的拆卸

(1)拆下摇臂与摇臂铀。

(2)拧出摇臂轴支座固定螺栓,拆下摇臂轴支

座,拆下凸轮轴。

3.1.2.2凸轮轴的检修

3.1.2.2.1外观检视凸轮轴

将凸轮轴擦拭干净,然后检查凸轮工作面是否有擦伤和疲劳剥落现象。

如有,则应更换凸轮轴。

3.1.2.2.2检查凸轮轴的轴向间隙

(1)拆下摇臂与摇臂轴。

(2)将凸轮轴和摇臂轴支座安装于气缸盖上,并在各运动表面涂以发动机机油,然后按图2-72所示编号的顺序和规定力矩(螺栓直径为8mm的拧紧力矩为22N.m)拧紧各螺栓(其中①~⑩为8mm直径的螺栓)。

图2-72螺栓上紧顺序

(3)将百分表触头对正凸轮轴的端面(安装分电器端),并将百分表调零,然后前后推动凸轮铀并记录百分表的读数差,此即为凸轮轴的轴向间隙。

凸轮轴的轴向间隙的标准值为0.05mm~0.15mm,极限值为0.50mm。

3.1.2.2.3检查凸轮轴与其支座的配合间隙

(1)将拆卸下的凸轮轴擦拭干净,同时清洁凸轮轴支座。

(2)将适当长度的塑料间隙规轴向地放人每个凸轮轴轴颈,然后按前述方法和拧紧力矩值装好凸轮轴和摇臂轴支座。

(3)拆下摇臂轴支座,用塑料间隙规包线尺测量每根塑料线间隙规的最宽部位,测量值即为欲测的配合间隙。

凸轮轴与其支座的配合间隙的标准值为0.050mm~0.089mm,极限值为0.150mm。

若被测值超过使用极限值,且已更换过凸轮轴,则应更换气缸盖;若末更换过凸轮轴,则应进一步检查凸轮轴中间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值,以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

(4)凸轮轴中间轴颈(3号)径向圆跳动的检查。

该轴颈径向圆跳动的检查,实际上是用以间接判断凸轮轴的弯曲情况。

将V形铁置于平板上,将凸轮轴置于V形铁上,使用百分表测量凸轮轴中间轴颈的径向圆跳动。

轻轻回转凸轮轴1周,百分表指针的读数差即为凸轮轴的径向圆跳动值。

凸轮轴的径向圆跳动值的标准值为≤0.030mm,极限值为0.04mm。

若被测值末超过极限值,则应更换气缸盖。

若被测值超过极限值,则应更换凸轮轴并重新检查。

如被测值仍超过极限值,则应同时更换气缸盖。

3.1.2.2.4检查VTEC凸轮及其凸尖高度

如表2-6所示检查凸轮工作面的磨损情况,并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VTEC各凸轮的凸尖高度。

凸轮轴凸尖高度值见表2-6所示。

表2-6凸轮轴凸尖高度值

进气

进气

SOHC

CTEC

发动机

PRI

37.775

38.6

MID

39.725

SEC

34.481

3.2正时皮带及皮带轮的安装

3.2.1带传动装置在发动机上的安装位置及安装要求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正时带传动装置在发动机上的安装位置及安装要求如图2-73所示。

图2-73正时带传动装置在发动机上的安装位置及安装要求

安装正时皮带的顺序为:

正时皮带主动皮带轮(曲轴)、调节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凸轮轴皮带轮;拧紧调节螺母张紧正时皮带;安装平衡轴皮带主动皮带轮和下罩,确认曲轴皮带和凸轮轴皮带轮位于上止点;卸下曲轴皮带轮和下罩,使第1缸活塞位于上止点,通过螺栓将正时皮带调节臂锁定到位。

将前平衡轴皮带轮上的凹槽与油泵壳体上的标记对齐;安装并张紧平衡皮带;安装并张紧曲轴皮带轮;调节各皮带的张紧力。

3.2.2曲轴皮带轮的更换

曲轴皮带轮如损坏或因磨损而打滑,则应予更换。

但在拆装其固定螺栓时,应注意一手使用专用工具皮带轮固定附件(07MAB一PY30100六角5Omm)和手柄(07JAB一0010200)将皮带轮固定,另一手使用专用工具套筒扳手(07JAA一001020019mm)将皮带轮螺栓拆下或装上(图2-74)。

图2-74曲轴皮带轮固定螺栓的拆装

安装前,应分解各带轮,并按图2-75所示位置清理各表面和清除机油,最后润滑各润滑点。

图2-75润滑、清洗、清理部位

3.2.3正时带与平衡轴皮带的检查

3.2.3.1正时带的检查

(1)确认已经知道音响防盗密码,并记录下无线电台预设的频率。

(2)先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再断开其正极电缆。

(3)拆开交流发电机的电线插头,然后从气气缸盖上拆下发动机线束。

拆下气气缸盖罩。

(4)拆下正时带上罩。

(5)逆时针转动曲轴皮带轮(图2-76a),检查正时带是否有裂纹或有机油、冷却液的污渍。

如有,应彻底清除;严重时,应更换正时带。

检查正时带的齿形有无磨损,必要时予以更换。

(a)

(b)

图2-76检查正时带和平衡轴皮带

(6)检查完毕,重新将曲轴皮带轮螺栓以245N.m的拧紧力矩拧紧。

(8)输入音响防盗密码,然后输人用户无线电台预设的频率。

3.2.3.2平衡轴皮带的检查

(1)确认已经知道音响防盗密码,并记录下无线电台预设的频率。

(2)先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再断开其正极电缆。

(3)拆开交流发电机的电线插头,然后从气气缸盖上拆下发动机线束。

拆下气气缸盖罩。

(4)拆下正时带上罩。

(5)拆下曲轴皮带轮、正时带下罩、安装上曲轴皮带轮。

(6)逆时针转动曲轴皮带轮(图2-76b),检查平衡轴皮带是否有裂纹或有机油、冷却液的污渍。

如有,应彻底清除;严重时,应更换平衡轴皮带。

检查平衡轴皮带齿形有无磨损,如有必要应予以更换。

(7)检查完毕,重新将曲轴皮带轮螺栓以245N.m的拧紧力矩拧紧。

(8)输入音响防盗密码,然后输人用户无线电台预设的频率。

3.2.3.3正时带与平衡轴皮带张紧力的调整

3.2.3.3.1正时带与平衡轴皮带张紧力的调整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正时带与平衡轴皮带张紧力的调整之前,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只能在发动机冷态时进行调整;只能逆时针方向转动曲轴(从曲轴皮带轮端看);检查皮带是否粘有油污或冷却液;不要放松调节螺母超过一整圈;张紧装置是由弹簧加载的,按3.2.3.3.1的方法调整后,张紧装置将自动地使皮带张紧力达到规定要求。

3.2.3.3.2张紧力调整步骤

张紧力调整步骤如下:

(1)确认已经知道音响防盗密码,并记录下无线电台预设的频率。

(2)先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再断开其正极电缆。

(3)拆开交流发电机的电线插头,然后从气气缸盖上拆下发动机线束。

拆下气气缸盖罩。

(4)拆下正时带上罩。

(5)旋转曲轴5~6圈,以便调整预紧力。

(6)使第1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

(7)旋松调整螺母2/3~1圈(图2-76a)。

(8)逆时针方向转动曲轴,使凸轮轴带轮上的正时带转过3个齿。

(9)拧紧张紧轮调整螺母。

(10)检查完毕,重新将曲轴皮带轮螺栓以245N.m的拧紧力矩拧紧。

(11)输入音响防盗密码,然后输人用户无线电台预设的频率。

3.2.4正时带与平衡轴皮带的拆装

3.2.4.1正时带与平衡轴皮带的拆装注意事项

在拆装正时带与平衡轴皮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拆卸前应在皮带上做转动方向标记;不要在正时带上罩和下罩内盛放零件,安装前应清理上、下罩;如有机油渗漏痕迹,则应更换凸轮轴密封圈和曲轴密封圈。

3.2.4.2正时带与平衡轴皮带的拆卸

(1)逆时针方向转动曲轴皮带轮,使第1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

(2)检查水泵工作情况。

(3)拆下交流发电机及其支架。

(4)如图2-77所示,拆下油标尺和油管。

图2-77拆下油标尺和油管

(5)拆下气缸盖罩、曲轴皮带轮螺栓及曲轴皮带轮,拆下正时带上罩。

(6)从调整螺母处取下橡胶密封件,然后拆下同步带下罩。

(7)如图2-78a所示,将调整螺母拧松2/3~1圈,推动张紧器,释放正时带和平衡轴皮带的张紧力,拆下两皮带,然后重新按规定力矩拧紧调整螺母。

如果只拆下平衡轴皮带时,如图2-78b所示,可通过安装一根6×1.0mm的螺栓,使正时带调整臂固定,然后拧松调整螺母2/3~1圈,推动张紧器放松平衡轴皮带张紧力,拆下平衡轴皮带,最后再按规定力矩拧紧调整螺母。

(a)

(b)

图2-78释放正时带和平衡轴皮带的张紧力

3.2.4.3正时带与平衡轴皮带的安装

正时带与平衡轴的安装顺序与它们拆卸时的顺序相反。

安装前应注意清理正时带上、下罩。

具体安装步骤如下(注意:

若只安装平衡轴皮带,则从下述第(12)步开始)0

(1)拆下平衡轴皮带的主动带轮。

(2)设定正时带主动皮带轮。

如图2-79所示,使第1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并将正时带主动带轮齿牙上的凹痕标记与机油泵上的“▽”标记对准。

图2-79将正时带主动带轮齿牙上的凹痕标记与机油泵上的“▽”标记对准

(3)设定凸轮轴皮带轮。

如图2-79所示,使第1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将凸轮轴皮带轮上的上止点标记“UP”字样朝向正上方,同时使该带轮上的两凹槽标记与气缸盖上平面平齐。

图2-80将凸轮轴皮带轮上的上止点标记“UP”字样朝向正上方

(4)按图2-81所示①~④的顺序安装正时带(①正时带主动带轮(曲轴)→②张紧轮→③水泵带轮→④凸轮轴皮带轮),并确认正时带主动带轮和凸轮轴皮带轮在上述设定的位置末动。

图2-81正时带的安装顺序

(5)拧松张紧轮调整螺母后再将其拧紧,以张紧正时带。

(6)安装平衡轴主动带轮和正时带下罩。

(7)安装曲轴皮带轮,并拧紧其固定螺栓。

(8)逆时针方向转动曲轴皮带轮5整圈或6整圈,使正时带与其带轮可靠啮合。

(9)调整正时带张紧力。

(10)确认曲轴皮带轮和凸轮轴皮带轮处于设定的位置。

注意:

如果上述两者不在设定的位置,则应该拆下正时带,并按照上述内容重新设定位置,然后重新安装正时带。

(11)拆下曲轴皮带轮和正时带下罩。

(12)转动曲轴皮带轮,使第1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

(13)安装一根6×1.0mm的螺栓(图2-78b),将正时带调整臂锁定。

(14)拧松张紧轮调整螺母2/3~1圈,并检查平衡轴皮带张紧力调整装置是否运动自如。

(15)推动张紧轮,使平衡轴皮带不张紧,然后重新拧紧张紧轮调整螺母。

(16)使用专用工具平衡轴锁销(07LAG一PT20100)找正后平衡轴皮带轮的位置,将专用工具插入维修孔以固定后平衡轴(图2-82)。

图2-82用专用工具插入维修孔固定后平衡轴

(17)如图2-83所示,将前平衡轴皮带轮上的凹槽标记与机油泵壳体上的标记对齐。

图2-83将前平衡轴皮带轮上的凹槽标记与机油泵壳体上的标记对齐

(18)安装平衡轴皮带,拧松张紧轮调整螺母2/3~1圈以张紧平衡轴皮带。

(19)从后平衡轴上取下专用工具,然后安装l2mm的密封螺栓。

(20)安装曲轴皮带轮,然后拧紧其螺栓。

(21)逆时针方向转动曲轴皮带轮约l圈,然后拧紧张紧轮调整螺母。

(22)从正时带调整臂上拧下6×1.Omm的螺栓。

(23)检查正时带下罩的橡胶密封件是否有裂纹和其他损坏。

如果正时带下罩中部的橡胶密封件己松脱,则应先在其密封件的座孔中涂加液体密封胶,然后装回密封件,并擦净所有挤压出来的密封胶。

如果正时带下罩上部边缘凹槽内的橡胶密封条损坏,则应清理其安装凹槽,再根据需要截取适当长度的密封条,并将其平整地放人凹槽内。

(24)拆下曲轴皮带轮,再安装正时带下罩。

(25)在张紧轮调整螺母上安装橡胶密封件(不要拧松该螺母)。

(26)安装曲轴皮带轮,然后拧紧其螺栓。

(27)安装完毕后,调整交流发电机皮带、空调(A/C)压缩机皮带、动力转向(P/S)油泵皮带的张紧力。

(28)输入音响防盗密码,然后输人用户无线电台预设的频率。

3.3摇臂、摇臂轴及其检修

3.3.1摇臂及摇臂轴总成简述

摇臂实际上是一个双臂杠杆,用来将推杆传来的力改变方向,作用到气门杆端以推开气门。

其端头的工作面制成圆柱形,当摇臂摆动时可沿气门杆端面滚滑,这样使两者之间的力尽可能沿气门轴线作用。

摇臂内还钻有润滑油道和油孔。

在摇臂的短臂端螺纹孔中旋入用以调节气门间隙的调节螺钉,螺钉的球头与推杆顶端的凹球座相接触。

摇臂通过衬套空套在摇臂轴上,而后者又支承在支座上,摇臂上钻有油孔,为了防止摇臂的轴向窜动,在摇臂轴上每两摇臂之间都装有定位弹簧。

图2-83所示为F23A3发动机摇臂及摇臂轴总成。

在实际过程中,应检查摇臂活塞可否滑动、检查摇臂位置处的摇臂轴直径是否磨损失圆、测量摇臂内径是否失圆。

3.3.2VTEC摇臂的检查(未分解时)

3.3.2.1人工检查

(1)使第1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

(2)拆下缸盖罩。

(3)如图2-84所示,用手按压第1缸的中间摇臂(进气侧),要求其能与主摇臂、辅助摇臂分离而单独运动。

图2-84人工检查VTEC摇臂

(4)按做功顺序(1-3-4-2)分别使各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并依次用上述方法检查每个缸的中间摇臂,结果应同上。

注意:

如果中间摇臂不能单独运动,则应将主摇臂、中间摇臂和辅助摇臂组拆下,并检查中间和主摇臂内的同步活塞A是否能移动自如;如果某根摇臂需要更换,则必须整组地更换3根摇臂。

3.3。

2。

2用专用工具检查

3.3.2.2。

1注意事项

使用专用工具检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使用专用工具气门检查组件时,应确认空气压缩机上的气压表示值已超过400kPa。

(2)检查前,应先检调气门间隙。

(3)用维修用布遮盖同步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