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6698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诗与节日Word格式.docx

也可体会到诗人谪迁岁月中哀愁的心境,佳节将至伤感的情怀。

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解析】首联:

除夕之夜,万家团聚,自己却还浮沉宦海,奔走旅途,孤零零的在驿馆中借宿。

长夜枯坐,举目无亲,又有谁来嘘寒问暖。

人无可亲,眼下就只有寒灯一盏,摇曳作伴。

“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更能突出旅人凄苦不平之情。

“寒灯”,点出岁暮天寒,更衬出诗人思家的孤苦冷落的心情。

颔联:

出句明点题中“除夜”,对句则吐露与亲人有万里相隔之感。

颈联:

这一晚,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这一联就写出了这种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

“支离”,本指形体不全,这里指流离多病。

据记载,戴任官期间,治绩斐然,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诗人一生行事,抱有济时之志,而现实不但没能实现,反落得病骨支离,江湖漂泊,这怎能不感到可笑呢?

这“笑”,蕴含着多少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慨不平,是含着心酸眼泪的无可奈何的苦笑。

尾联:

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可是诗人的愁情苦状却不会改变,一个“又”字,写出了诗人年年待岁,迎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可怜的处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

这个结尾,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和不尽的凄苦况味。

总结:

长期漂泊,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还独自滞迹在他乡逆旅,此情此景,更何以堪。

这首诗就真切的抒写了诗人当时的际遇,蕴蓄着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之情。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释】

火树银花:

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词有:

“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

“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近人柳亚子《浣溪沙·

五O年国庆观剧》词: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蹁跹。

星桥:

《太平御览》卷七三引常璩《华阳国志》说,李冰凿七桥,上应七星,每桥都有一铁索。

这里指桥梁。

铁锁开:

指元宵夜京城开禁。

秾李:

《诗经·

召南·

何彼秾矣》:

“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指年轻人像盛开娇艳的桃花李花一样华美富丽。

游伎:

指街上游舞的艺伎。

落梅:

古曲名《梅花落》,是汉乐府横吹曲名。

金吾:

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西京杂记》:

“西都京城街衢,有执金吾晓夜传呼,以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夜放。

玉漏:

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赏析】

此诗是苏味道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元宵节最好的作品之一,它对后代诗歌创作有较大影响,大约作于唐神龙元年(705)。

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长安元年(701)。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

这天夜里,各地都举办社火,十分热闹,而皇上住地京城更是如此。

唐刘肃《大唐新语·

文章类》:

“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

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文士皆贼诗一章,以纪其事。

作者数百人,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二人为绝唱。

第一句写灯,把灯比作“火树”和“银花”,就有了灯的富丽和多彩,表现出灯的全部辉煌。

第二句写观灯的环境,既有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政治环境,即元宵佳节特许放宽禁区后市民可以信步漫游所带来的喜悦氛围。

第三四句总写观灯盛况,抒发骑马逐月的欢乐情怀。

第五六句细写游人盛景,歌舞妓们艳丽华美,杂于各色人之间,踏着“梅花落”曲子,唱着愉快的歌,把观灯之乐推向高潮。

最后两句用“金吾不禁”和“玉漏莫催”来表达人们让欢乐继续下去的心愿,有力地烘托出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初唐繁荣,让人感到兴犹未尽,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此诗对仗工稳,前后照应,结构紧密,可称得上初唐五律的典范。

作品以其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昭示着后世诗人,促进了五言律诗的成熟。

“火树银花”一词亦成为描写节日之夜的特用成语。

历代诗评家对此诗多有赞赏,如元代文学家方回云:

“味道,武后时人。

诗律已如此健快。

古今元宵诗少,五言好者殆无出此篇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明代冯舒称此诗“真正盛唐”。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谓之“浑然一气”(《姜斋诗话》)。

清代学者纪昀认为该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处。

夜游得神处尤在出句,出句得神处尤在‘暗’字”(《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

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

“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

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

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玉壶”指明月;

“鱼龙”是灯笼的形状。

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

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溶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他千XX”:

(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

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

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

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

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

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

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

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

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

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3]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

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

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

若说好,就好在想象:

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

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下阕,专门写人。

作者先从头上写起:

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

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

是她!

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

—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

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三、清明

1、寒食节:

农历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抱树烧死。

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介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

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寒食(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

寒食草青青。

【注】

杜陵:

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问:

(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

请作简要赏析。

答:

孟诗前两句借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

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2)两首诗所写内容都与“寒食”相关,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孟诗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

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思念故乡、亲人的一往深情。

【补充分析原诗】孟诗:

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孟云卿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漂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写下了这首绝句。

寒食“无烟火”是为了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

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

而对于贫者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辛酸。

韦诗:

第一句写客中寒食的情况;

第二句“独”字暗示自己独在异乡;

第三句是关键句,直抒胸臆,明写想念诸弟;

第四句遥念故乡寒食的景色。

壬辰寒食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

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

,但欲老渔樵。

冶城:

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轩冕:

古代卿大夫的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篇名)

(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3)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衰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补充分析】这首诗是皇佑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的。

此诗一方面是表达了作者在扫墓时对父亲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推行新法时的艰难处境作了一番慨叹。

当时王安石只有32岁,本该是黑发朱颜,但现在是“白发争出”“朱颜早凋”,显然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

自己虽身居官位,却丝毫没享受到当官本该有的乐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至于才而立之年就华发早生,苍颜毕现,世事实在是太艰难了!

整首诗把思乡之愁、哀悼之痛、早衰之叹、为官之苦有机地串联,并用“雪”与“朱”这两个字把王安石内心的感慨与苦楚更深沉的表达了出来。

2、清明:

扫墓、游春、踏青、插柳、荡秋千

清明日(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赏析】温庭筠以辞藻华丽,风格浓艳著称。

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桃树满园,桃花和郁金香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

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四处觅食,不知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

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婉转鸣叫,仿佛说:

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

四、端午(端阳、重五)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

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五色臂丝:

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沅湘:

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问: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词中先详细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忙碌的场面:

“处处忙”“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点出端阳风俗,洋溢着喜庆气氛。

“空惆怅”是写作者触景生情的感慨:

世人只知过节,却不知节日的历史内涵。

下阕紧接上阕,叙述自己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赞颂。

“总堪伤”是描写作者读罢《离骚》后的情态。

“无人解”是写自己的孤寂落寞的处境,同时和上阕“空惆怅”照应。

空惆怅:

感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

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2)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解析】共两句,先阅读全词,概括出表现手法是对比,从词的内容上不难看出,然后结合相关的语句,诠释对比手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了对比;

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刻感触形成对比。

(反衬)

五、七夕:

常描写人间乞巧或表达男女离恨

鹊桥仙七夕(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解析】起笔三句点名七夕,并以侧笔渲染之。

七夕织女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

当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思耕种,织女亦无心思纺织,则佳期将至,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为之激动了。

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渲染,烘托出一年只一度的七夕氛围,真是扣人心弦。

后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体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至兴风吹雨,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可见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

过片三句,着力刻画牛郎织女心态。

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如不见!

见了,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

结尾三句紧承上句,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担荷的新恨归去。

艺术特色:

以嫦娥风姨之相妒,反衬,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

【注】⑴解题:

作者与另几位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朋友一起欢聚,喝酒喝得很高兴。

这首词就是为其中一位而作。

此词是咏调名本意,即所写内容与词牌内涵相合,而且是这一题目中词作的千古名篇,很有创新之意,极受后人推崇。

⑵缑(读勾gōu)山:

地名,是周灵王太子王子乔成仙后乘鹤而去的地方。

⑶痴牛:

指牛郎。

作者说他痴,因为别人都希望由凡入仙,他和织女却倒着走,由仙入凡。

⑷騃(读呆á

i)女:

指织女。

作者说她呆,与上述理由相同。

“騃”是“呆”的异体字。

⑸凤箫声:

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⑹时人:

指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⑺槎(读查chá

):

用竹或木编成的筏子。

据说天河与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来。

海滨有一人探险乘槎而去,果然遇到了牛郎和织女。

苏轼在这里用槎比喻他和朋友们坐的船,说他们的船可能真的冲犯了天上的牵牛星宿呢!

⑻前缘:

前世的因缘。

这首词咏调名本意,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

全词在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

此词上片,也紧切七夕下笔,但用的却是王子乔飘然仙去的故事。

据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于山上见柏良,对他说:

“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颠。

”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苏轼此词上片,借这则神话故事,称颂一种超尘拔俗、不为柔情羁縻的飘逸旷放襟怀,以开解友人的离思别苦。

发端三句,赞王子乔仙心超远,缥缈云天,不学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

一扬一抑,独出机杼,顿成翻案之笔。

缑山,在河南偃师县。

缑山仙子,指王子乔,因为他在缑山仙去,故云。

“凤箫”两句,承“不学”句而来,牛女渡河,两情缱绻,势难割舍;

仙子吹箫月下,举手告别家人,飘然而去。

前者由仙入凡,后者超凡归仙,趋向相反,故赞以“不学痴牛呆女”。

下片写自己与友人的聚合与分离,仿佛前缘已定,事有必然。

据东坡《记游松江》(《东坡志林》卷一)说:

“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

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

”苏轼于熙宁七年九月从杭州通判移任密州知州,与同时奉召还汴京的杭州知州杨元素同舟至湖州访李公择,陈令举、张子野同行,并与刘孝叔会于湖州府园之碧澜堂,称为“六客之会”,席上张子野作《定风波令》,即“六客词”,会后同泛舟游吴松江,至吴江垂虹亭畅饮高歌,“坐客欢甚,有醉倒者”。

但作者不是径直叙写这段经历,仍借与天河牛女有关的故事来进行比况。

张华《博物志》载一则故事说:

天河与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来,海滨一人怀探险奇志,便多带干粮,乘槎浮去。

经十余日,至一城郭,遇织布女和牵牛人,便问牵牛人,此是何处。

牵牛人告诉他回去后问蜀人严君平便知。

后来乘槎人还,问严君平。

君平告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算年月,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时。

词人借用这则优美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澄澈的银浪泛舟而行。

“槎”,即竹筏;

“客槎”,一语双关:

明指天河的“浮槎”,暗喻他们所乘的客船。

“尚带天风海雨”,切合“浮槎”通海之说。

煞拍两句笔墨落到赠别。

“相逢一醉是前缘”,写六客之会;

“风雨散、飘然何处”,“风雨”承上“天风海雨”,写朋友分袂,各自西东。

“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

“飘然何处”,蕴感慨无限。

这首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以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六、中秋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解析】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

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杜郎中,名不详。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

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

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

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

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

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

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

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

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

这真是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