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6784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docx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字词书写

1.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一年之计在于春,细雨朦胧多日之后,春光(míngmèi)_______,有一种可亲的美好,人们也都在这(hénuǎn)_______之季节,开启了新的一年。

二、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成立于1925年,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截至2016年底,故宫文物藏品总数达186万余件。

近年来,故官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础开展文化普及活动,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场所。

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教育形式。

为了使展览效果最优化,故宫在以往展览的基础上,改变思路,不断创新,开创了文物藏品   ①   的新方式:

展览不再是对文物进行简单摆放,而是通过文字、颜色、声音、图像等进行艺术再现;同时,通过图录制作、书籍编写、学术研讨、数字影像辅助导览等方式,让观众在观展时更好地了解展品的文化内涵。

2016年,故宫成立教育中心,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全面、立体地发挥故宫的公共教育功能。

在公共教育中,故宫重视与教育机构合作,采用馆校合作方式开展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轻松活泼的参与中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材料二)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一座全面系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中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和10多个不同门类的专题展览,每年还有50余个临时展览,国博己经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国博的展览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2017年国博接待观众总量达806万人次,其中包括未成年观众139万人次。

为了充分发挥国博的公共教育功能,自2012年5月起,国博设立了教育体验区。

目前,围绕“历史与艺术并重”的主题,根据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群体开发了“阳光少年”“社会大课堂”“文化博览”三大系列课程,形成了以藏品为基础,以体验为重要方式的公共教育新模式。

国博特别重视与学校合作,例如,为了使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和学校的教学内容相互补充,采用“双师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方位的认知。

(材料三)

中国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一座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大型科技教育设施。

科技馆以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设计理念开展公共教育,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

馆中展品涉及航空、航天、机械、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等众多领域。

科技馆在利用展品进行展览教育的同时,还设置了科普活动室和实验室,配置了计算机、微型机床、3D打印机等近200套不同系列活动器材和40多套相关的实验仪器,设计了“飞行器的奥秘”“光影探秘”“生命科学俱乐部”等系列活动,让观众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②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

2017年9月1日,科技馆正式启动“馆校结合基地校”项目,为首批200所中小学校提供场馆活动,为创新人才培养、校本课程开发、科技教师培训等提供服务。

2.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展出和阐明       ②科普实践活动的这些内容

B.①阐释和展示       ②这些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C.①展示和阐释       ②这些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D.①阐明和展出       ②科普实践活动的这些内容

3.阅读(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结合这则材料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博物馆开展公共教育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限8个字以内)

阅读《我愿意去读懂你》,完成下列小题。

我愿意去读懂你

王小毛

我真后悔给爸买智能手机,更后悔教会他刷朋友圈。

周一我在公司被忙碌的工作牵得团团转,郁闷地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

“一个上午累成狗。

”几分钟后,手机提示音响个不停,全是爸发来的超长语音。

我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赶紧放下工作躲进厕所收听。

哦,原来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最后还说:

“不要把自己和狗相提并论,你是狗,你爸是什么?

我抱着手机,真是哭笑不得,不知和爸从何说起。

一个周末,我约了闺蜜去逛街,回来时发现好端端的家被我表妹一条名叫“肉肉”的哈士奇狗给“强拆”了,可是肇事者一脸不屑地蹲在门口根本没表现出一点儿愧疚之意。

卫生纸被撕碎了,我忍;沙发被啃了,也可不计较;但当我看到摔碎的粉饼和折断的口红时,一股怒火攻上心头,立刻拍照片配上狠话发到朋友圈:

“这种狗怎么炖好吃?

几分钟后,我爸的斥责电话就打了进来:

“你是不是疯了,为了这么点儿事儿就要杀肉肉!

”我实在无语。

为避免爸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从此后我再发朋友圈,都会选择性地屏(bì)他,仅向他展示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

因此,爸的唠叨明显少了。

(有一天,天气甚好,我穿着新买的春装去公园玩儿。

因为知道爸喜欢我参加户外活动,便拍了几张美图展示健康生活理念。

爸好像一直擎着手机窥探我,整日无事可做,只等待另一头伺机而动——照片刚发好,就是一个秒赞。

可接着我又收到三篇“深度好文”,大概是“小心病从脚入……女人最怕脚受凉……足部穴位详图”这类的标题。

唉,真是防不胜防!

为了扮潮,我特意露出一截脚踝。

谁承想大好春色他不看,偏偏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脚上。

我赶紧解释,气温回升一点儿都不冷,街上的小姑娘都这样打扮。

爸大概觉得用语音说费事,直接打电话过来。

最后的结果是我只好妥协,下午回家换了长裤、长袜,并拍照片儿发给他看。

此后,我每天都能收到爸推送的“养生文”,感觉自己有望活到下个世纪。

十一假期到来的前三天,爸一改风格,每天准时分享两篇“感恩父母”系列文章,接着还发来这样的语音:

“女儿呀,你要是忙就不要回来了!

爸特别好……咳……咳……”

听听,我怎么能不回去?

那日下了出租车,只见爸满面红光地在小区门口等我,一边还在和几位邻居侃大山。

我主动和几位叔叔打招呼,爸对我的举止、衣着特别满意,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示好:

“女儿呀,老爸给你做了一桌好吃的!

爸的厨艺确实很好,我空着肚子赶火车,早已饿得饥肠辘辘,一见蛋黄煸鸡翅、蒜蓉开背虾、红烧排骨,我扑上去抄起筷子准备开吃,却被爸叫停:

“等下!

我先拍个照!

为了取个全景,爸踩着一个小凳子,其间三次下来调整摆盘,好不容易拍完饭桌,为了凑“九宫格”,他还要拍我送他的礼物,以及我吃得满嘴流油的囧样子。

他没完没了地折腾,根本顾不上吃饭,我风卷残云,吃饱喝足后,见他扔弓着身子不停地删删改改。

我一直觉得,爸身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幼稚。

印象中,爸是我周围第一个接触QQ的家长。

我读中学时,有一天放假,我在电脑前和网友聊得甚欢,爸借着送水果的机会,在我身后磨磨蹭蹭半天,最后用讨好的口气问:

“宝贝女儿,你能不能帮爸爸申请一个QQ号?

当爸可以在我的个人空间自由出入的时候,我已经悄悄玩起了微博,没有爸这个“好友”跟踪,我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情绪。

我原本不想让他知道,可一次亲戚聚会,表弟在饭桌上大咧咧地问我:

“姐,你关注一下我的微博,@我一下呗!

我感觉情况不妙。

果然爸迅速从推杯换盏的氛围中抽离,一脸疑惑地问:

“啥是微博?

怎么关注?

于是,我又成了爸的“特别关注”。

这些年,爸一路跟着我,从QQ到微博,再到微信,一直艰难地适应着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

但他用尽全力也只做到了形式上的趋从——他其实并不懂我,更猜不透我在想什么。

爸发完朋友圈,才安心地坐到饭桌前。

饭菜已经凉透,我提出给他热一下,他却说:

“不用了,你快去给爸点赞。

我只好听他的话,点进他的朋友圈,手动点赞。

是的,我把爸设为不看他的朋友圈,因为受不了他动辄用养生好文刷屏。

点完赞,我坐在饭桌旁陪爸聊天。

爸啃排骨的时候,忽然想起什么,撂下筷子问:

“你不会真把肉肉炖了-巴?

唉,我不知该怎么跟他解释,毕竟他能理解的网络词还停留在“给力”这个层面。

我说:

“老爸,我们这代人的表达方式,不是你想的那样严肃。

爸的脸红了,憋了很久才说:

“你什么事都不跟爸说,爸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了解。

”我心里突然不是滋味,假装埋头刷朋友圈,内心早已波澜四起。

妈去世的早,是爸把我拉扯成人。

我知道爸爱我,一直在庇护着我,但我总觉得在这个世上没有可以倾诉少女心事的人。

后来,相继出现的各种社交工具给我的情绪一个出口,我和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谈烦恼、聊困惑。

爸担心我,但我什么都不愿意和他讲,他能做的,便是努力融入我的世界,甚至不顾自己滑稽的状态,跟在我的身后,捕捉我喜怒哀乐的蛛丝马迹。

爸在QQ上,只与我一人聊天;爸的微博,只关注我一人;爸在微信上倒是偶尔和亲友交流,但把我设为置顶聊天对象。

翻一翻我们俩的聊天记录,每次天气突变、流行病来袭……他总是兴师动众地搬运一堆文章,希望能帮到我,而我的回复,永远都是简单的几个字或者表情。

隔日早餐时间,我发现爸爸坐在桌前看手机。

许久,他才笑着说:

“哈哈,‘累成狗’,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爸又开始学习网络用语了,看他认真记录的样子,我不想再做他特别难懂的女儿。

回到自己的小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整理网络用语,逐条解释,给爸发过去。

因为在亲情的世界里,只有我们俩,他越来越苍老,靠近我的姿态越来越箜地,所以我想等一等他。

我也愿意认真地去读懂爸,我想告诉他,我的心其实从未与他疏远。

(选文有删改)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文中拼音写的汉字和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bì) 滑稽(jī) 屏蔽 “何”的第四笔是竖

B.庇护(pì) 滑稽(jì) 屏蔽 “何”的第四笔是竖勾

C.庇护(bì) 滑稽(jī) 屏闭 “何”的第四笔是竖勾

D.庇护(pì) 滑稽(jì) 屏闭 “何”的第四笔是竖

6.文章写爸“努力融入我的世界……,跟在我的身后,捕捉我喜怒哀乐的蛛丝马迹”,根据作者行文思路,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1)         ,

(2)我因家里被表妹的狗破坏而在朋友圈发狠话,爸打来电话斥责我。

(3)         ,

(4)爸申请QQ号,在我的空间自由出入,后来又关注我的微博。

(5)         ,

(6)爸开始学习网络语言,继续努力靠近我,读懂我。

7.文中加()的内容都独立成段,下面的文字是把这些段落合成一段的结果。

请与原文比较,分析原文行文安排的好处。

有一天,天气甚好,我穿着新买的春装去公园玩儿。

因为知道爸喜欢我参加户外活动,便拍了几张美图展示健康生活理念。

爸好像一直擎着手机窥探我,整日无事可做,只等待另一头伺机而动——照片刚发好,就是一个秒赞。

可接着我又收到三篇“深度好文”,大概是“小心病从脚入……,女人最怕脚受凉”“足部穴位详图”这类的标题。

唉,真是防不胜防!

为了扮潮,我特意露出一截脚踝。

谁承想大好春色他不看,偏偏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脚上。

我赶紧解释,气温回升一点儿都不冷,街上的小姑娘都这样打扮。

爸大概觉得用语音说费事,直接打电话过来。

最后的结果是我只好妥协,下午回家换了长裤、长袜,并拍照片儿发给他看。

此后,我每天都能收到爸推送的“养生文”,感觉自己有望活到下个世纪。

8.请结合上下文,从词的含义、表达的情感两个角度,给下面加点的词语作批注。

他越来越苍老,靠近我的姿态越来越笨拙,所以我想等一等他。

9.《散文随笔选粹》要选录这篇文章,请你为它写一则推荐语。

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围绕题目“我愿意去读懂你”,从父亲和女儿两个角度来写。

(100字以内)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

②不敢稍逾约(________)

③蒙乃始就学(________)

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11.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12.甲文是通过______和______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从______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13.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句子默写

14.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

A.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既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露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

可怜白发生!

D.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E.后值倾覆,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F.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选四题作答)

①对曰:

“小信未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又南冠。

(夏完淳《别云间》)

③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⑤俗子胸襟谁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

“舍生取义”常常是诗人抒写的主题之一。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死明志,表现他的崇高气节;《南安军》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绝食换取灵魂的宁静与安慰,唱出他的爱国之志。

15.根据要求补写诗句。

(1)水何澹澹,__________。

(2)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4)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5)《诫子书》中常被人们当作“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古诗文赏析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泥融:

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6.诗的前两句选用哪些景物描画春天的美景?

1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动词用得特别巧妙,谈谈你的理解。

六、语言表达

18.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雄伟是山的梦,所以山能壁立千仞;宽阔是海的梦,所以海能容纳百川;_________,_________。

七、名著阅读

19.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菩提祖师,他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和长生不老术本领,所使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

B.《水浒传》中这样写道:

“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指的是宋江:

一书‘河北玉麒麟’,指的是卢俊义。

C.《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经结束后,佛祖授唐憎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金身罗汉,沙僧为净坛使者。

D.《水浒传》中林冲,绰号“豹子头”,他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来是逆来顺受的性格,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他开始爆发出反抗精神,后雪夜上梁山。

(2)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话说A对宋江道:

“……小生累累使人去大名探听消息,梁中书昼夜忧惊,只恐俺军马临城。

又闻蔡太师见说降了关胜,天子之前更不敢提:

只是主张招安,大家无事,因累累寄书与梁中书,教且留卢俊义,石秀二人性命,好做手脚。

”宋江见说,便要催趱军马下山去打大名府。

A道:

“即令冬尽春初,早晚元宵节近。

大名年例大张灯火。

我欲趁此机会……可以破之。

”宋江道:

“此计大妙!

……”

选段中A是绰号为“智多星”的__________ (人名),选段所反映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中猪八成也曾发挥聪明机智,在“智激美猴王”故事中,八戒前去花果山,通过激将法把孙悟空请来,然后打败了妖精________________(填人名)。

八、综合性学习

20.学校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重温名篇

(1)小说作品中,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

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概括小说最经典的镜头。

《孔乙己》  《变色龙》  《范进中举》  《刘姥姥进大观园》

示例:

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活动二:

走近名家

(2)为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学校将邀请著名作家丁立梅到校开设文学讲座,该讲座活动由校文学社负责安排,时间定于本周五上午九点,地点安排在阶梯教室。

请你拟写一则通知,将该讲座准确信息告知学校文学爱好者,字数不超过50字。

活动三:

闪耀火花

(3)观察下面的漫画,请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并写出漫画的寓意。

综合运用

老师布置学生收集并摘抄“中国古代家训”,为“说家风话家训”亲子主题班会做准备。

下面是砚冰同学完成的作业。

21.砚冰想在标题后面补充一个词语,以强调这份作业摘抄了家训中的精华。

你建议她用哪一个词语?

中国古代家训    

22.砚冰的作业在学习小组中交流,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

下列看法不妥当的一项是()

A.第②则家训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但无需时时提及。

B.第③则家训给我们的启发是凡事都应该早作准备才好。

C.家训⑤运用对比手法,告诫我们兴家立业需“勤苦俭约”。

D.五则家训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很有教益。

23.砚冰想把第一则家训中对偶的内容用书法写成竖幅的对联,张贴在家里书桌两侧的墙上。

请你帮她设计书写的内容和形式,填写在下面。

(左)                       (右)

24.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不忘初心,追逐梦想,我们需要保持平常心。

②        。

③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要保持战略上平常心态,做到有所作为、量力而行,决不打肿脸充胖子。

④面对诸多矛盾和挑战,惟从容自信者胜,维改革创新者强,惟不忘初心者进。

(1)将下面四个短语组织成两个自然通顺的语句,填在②________处。

应顺而有为、应明而能断、临大势、处大事

(2)第③句有标点符号错误请将修改后的(短语)语句写在模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25.下列两篇作文题,请任选一个文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一:

请以《成长路上     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500字。

文题二:

十三岁,特殊的年龄、特殊的季节。

十三岁的天空,纯净、湛蓝,云追着风动;十三岁的天空,有阳光,很灿烂、很温暖;十三岁的天空,也会有雨,云聚在一起流下泪水……

请以《十三岁的天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经历和感受;

(2)要认真审题,扣住题意作文,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字词书写

1、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文言文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2、

五、诗歌鉴赏

1、

六、语言表达

1、

七、名著阅读

1、

八、综合性学习

1、

2、

3、

九、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