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98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功能观点出发,语言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表达手段。

根据语言行为与超语言现实的关系,语言的功能可区分为交际功能和诗歌功能,前者是针对表达对象而言的,后者是针对表达本身而言的。

德国语言学家布勒曾在《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第一卷上发表过一篇论文,重申他在20年代提到过的语言三功能说:

描述(针对所说的事物或现象而言),表达(从说话者角度出发),召唤(针对交谈的另一方面而言)。

雅科布逊以后又根据信息论的模式把三功能说发展成为六功能说:

所指(referential)或指示(denotative),表情(emotive),意动(conative),沟通(phatic),后语言(metalinguistic),诗歌(poetic)。

(2)建立了音位学说。

反映布拉格派音位观的代表作是特鲁贝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

在此书中音位体系被定义为能用以区别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音位对立体的综合。

此作对世界各国音位学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影响。

以后,雅科布逊又通过实验和对历时音位学的研究,对布拉格语言学会早期的音位理论进行了某些补充和发展。

(3)把音位学的概念,类型学的原则应用于语法研究。

雅科布逊、特伦卡、斯卡利奇卡认为语法平面的基本单位是形位(morpheme),形位在一定场合下也会出现中和的现象。

形位学上的对立也有偶项特征,但不对称,一个强(有标记项),一个弱(无标记项),可以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不对称性来分析语法意义。

(4)提出"

语言联盟"

的理论。

他们认为,邻近地域的语言,由于相互影响,常常获得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

所以某些语言的共同特征不一定都是来源于语言的亲属关系。

(5)提出了句子的实际切分说。

实际切分的主要成分是"

表达出发点"

和"

表述核心"

,即现在通用的"

主位"

(theme)和"

述位"

(rheme)。

(6)提出要加强对标准语理论,术语和功能语体的研究,以指导整个语言文化工作。

(7)提倡把最新理论运用于从中学开始的语言教学。

《论纲》第十章就提出了这一见解。

战后,布拉格学派认为:

正确理解语音外壳和意义的关系,语言功能特征与结构特征的关系,以及语言体系开放性特征等问题,至今仍是语言学理论发展的基础;

应该把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充分地运用于本族语的分析,以促进语言文化的发展。

他们在语言研究中还发现了语言存在着中心区和边缘区,结构规则在中心区表现得十分明显,而在边缘区则显得模糊。

当前布拉格语言学家们对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间的关系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主在语言学研究中运用电子技术,因而,在数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语言学流派结构语言学

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系统的研究。

结构语言学部又分为三大学派: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又称"

结构-功能学派"

或"

功能学派"

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

1926年10月,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

该学会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上第一次把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反响。

1929年出版了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

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论纲》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

特鲁贝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是这一学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员散居于世界各地,影响衰落。

1956年,布拉格语言学会与斯拉夫语言学会等团体合并,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何拉莱克担任第一任会长。

这个新的学会继承了布拉格语言学会的传统,因此其成员被称为"

当代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系统的思想,特别致力于音位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音位学说。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研究部语言学,对广义的语言学问题也很感兴趣,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文学作品及外部语言学的其它各领域。

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

代表人物有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

1931年,叶尔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

哥本哈根语言学会"

,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

1938年创办会刊《语言学学报》,1939年的创刊号布龙达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遂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

叶尔姆斯列夫任哥本哈根语言学会会长,他的《语言理论导轮》和《普通语法原理》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性著作。

这一学派以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的学说为基础,着重语言形式的研究。

它特别注重语言的组合关系,这是这个学派区别于布拉格学派的一个主要方面;

它把语言理论看成一个"

纯演绎系统"

,采用"

假设-推理"

法对语言进行分析,不大涉及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因而其影响面比较小。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共同汇成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区别于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

它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先驱者是鲍厄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

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鲍厄斯、萨丕尔等人一起创立了"

美国语言学会"

,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

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

布龙菲尔德时期"

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

后布龙菲尔德时期"

,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霍盖特1958年出版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语言学集大成的理论著作,对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发展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总结。

1951年,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出版,被人视为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象征和转折点。

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的显著特点是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这不同于欧洲结构主义学派注重书面语的传统。

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制定了一套对语言结构进行形式分析和描写的技术。

这一学派对汉语研究影响很大。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派虽然各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但也有共同之处:

都接受了索绪尔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区分语言和言语,在语言中又区分共时和历时,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中的成分依据成分之间的差别和关系从话语中切分出来,并加以分类归并,而后从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去研究语言的系统。

结构主义语言学自产生以来,不仅影响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流派,而且还影响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严密的分析方法已渗透到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其它领域。

这样,结构主义就由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几乎对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产生影响的思潮,因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语言学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

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

Rask)、德国的格里姆(J·

Grimm)和葆扑(F·

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

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

格里姆定律"

(Grimm'

sLaw)。

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

维尔纳(K·

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

难以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

维尔纳定律"

,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共同来源。

远离欧洲的梵语在这些语言中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

它既不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其他欧洲语言的母语,也不是由其他语言演变而来,它和其他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只不过它比其他语言保存更多的原始形式。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

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

构拟"

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

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

这一理论的弱点是只考虑语言的分化,而没有考虑语言的统一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后来他的学生施密特(J·

Schmidt)用"

波浪说"

对此作了修正。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

新语法学派"

时期。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

Osthoff)和布鲁克曼(K·

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

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前面提到的"

也是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他们在坚持这个原则时,以语言材料为依据,借鉴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

类推"

在语言演变中的作用。

这个学派的代表著作有布鲁克曼和德尔布吕克合著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和保罗的《语言史原理》。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比较,不仅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设,画出了世界语言的谱系,而且还创造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关语言起源、语言本质的新理论,为后来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语言学流派哥本哈根学派

这是受到索绪尔(F.De.Saussure)语言学思想影响而出现的世界三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以1931年哥本哈根语言学会的成立为标志,主要创始人和理论家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L.叶尔姆斯列夫(LouisHjelmslev,1899-1965)。

早期的理论家还有H.乌尔达尔(1907-1957)和V.布伦达尔(1887-1942)。

该学派规模很小,成员大多是北欧的一些语言学家,活动地区基本上限于哥本哈根,学派的机关刊物是创刊于1939年的《语言学文献》。

该学派的理论叫做"

语符学"

20世纪30年代初,叶尔姆斯列夫和乌尔达尔研究语音学和音位学的理论,提出了"

音声学"

理论,接着又把它发展成为一般性理论。

为了强调跟以前的语言学不同,他们把自己的理论定名为"

glossematics"

(语符学)。

语符学的基本设想由乌尔达尔写成小册子《语符学大纲》,1936年在哥本哈根国际语言学大会上散发,其后因乌尔达尔到希腊工作,学派的理论工作由叶尔姆斯列夫承担。

叶尔姆斯列夫的论著很多,代表作是《语言理论导论》(1943,丹麦文),1953年该书被译成英文出版,语符学才受到人们的注意。

该书从哲学和逻辑学的角度阐述语言学的理论性问题,明确提出语言的符号性质,是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纲领。

该学派发展了索绪尔的"

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

语言是价值系统"

的论断,主把语言从物理方面的声音和心理方面的语义抽象出来,并且排除语言对社会的依存和语言历史演变因素的制约,以便集中研究语言的在结构。

叶尔姆斯列夫主以经验主义原则和演绎法看待语言,一方面认为语言理论要经得起语言事实的检验,另一方面又认为语言事实和语言理论是互补的,可以进行单纯的理论研究。

这种语言理论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程序化的方法,以便能够详尽无遗地描写语言事实,也就是全面认识语言事实;

语言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篇章(text),理论的目的是提供分析篇章的程序和方法。

既然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篇章,那就要对篇章进行连续的切分和分析,最后做出连贯的、详尽的描写,把整篇文章切分成部分,再把部分切分成更小的部分,以此类推,一直切分到不可分割的单位为止。

叶尔姆斯列夫发现,整体与部分的存在全凭其相互依存关系,整体受其部分之综合所规定,每一部分又受各部分之间、它与整体之间、它与更小部分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综合所规定,也就是说,一个整体不是由许多独立的实体构成,而是由许多关系构成的,不是单个实体有什么科学现实性,而是实体的部和外部的关系具有科学现实性。

因此,叶尔姆斯列夫在这一点上是与索绪尔的"

的论断相一致的。

当然,这种依存关系不是一种,而是多种。

因此,叶尔姆斯列夫认为,语言的在结构是一个由各级要素共同构成的关系网络,"

形式"

是结构关系,"

实质"

是体现形式的语言外的实体(一方面是声音,另一方面是意义)。

语言学只研究形式,包括"

容形式"

表达形式"

("

容"

表达"

是他切分的语言成分的两个平面)。

这两种形式各有自己的最小要素,叫做"

成素"

的成素是音位或音位特征,"

的成素是语义特征。

成素与符号不同,符号是容和表达结合的双面体,成素只是单面体,它为数有限,但却能构成无数的组合。

容形式和表达形式的成素通过"

转换"

能结合成为既有容又有表达的符号。

另一方面,叶尔姆斯列夫在语言中切分"

序列"

系统"

序列是词、短语、句子等形式结构,符号的序列包含容平面和表达平面。

序列的成分之间,系统的大类、小类、要素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关系分为两类:

不决定于其他价值的叫"

常体"

,受其他价值制约的叫"

变体"

关系则是三种:

两个常体之间的关系称为"

相依"

,一个常体与一个变体之间的关系称为"

决定"

,两个变体之间的关系叫"

群集"

这三种类型的关系能够包括语言中的全部关系,认为语言就是一套形式要素的关系的综合。

哥本哈根学派试图通过成素和关系来说明语言的在结构,对语言的表达平面和容平面以及这两大平面之间各个形式要素的依存关系和网络作出理论的解释。

语符学十分抽象,试图实现人文学科和精密科学的结合。

该学派的理论为礼德所欣赏,在70年代后期的著作中,礼德曾多次引用叶尔姆斯列夫的观点。

叶尔姆斯列夫逝世以后,该学派逐渐衰落。

语言学流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结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面向语言材料、注重语言结构的形式描写而著称。

20世纪的20-30年代,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和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在美国盛行,这种哲学背景和印第安语的研究相结合,使美国的结构语言学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这一学派的先驱是鲍厄斯(FranzBoas)和萨丕尔(EdwardSapir)。

鲍厄斯1911年为《美洲印第安语手册》所写的序言可以说是美国从事人类学的语言学家对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论总结,其中特别强调了语言描写的一条原则,即对语言事实要做客观的描写,不要用其他语言或者传统语法的框框去套,为了描写不同结构的语言而应当创立新的概念和方法。

萨丕尔1921年的名著《语言论》把语言研究同人类心理、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他们二人都强调尊重语言事实,主记录口语作为研究素材,然后对他们的结构做客观的共时的描写。

1924年在鲍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人的创议下成立了"

,该学会可以看成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摇篮。

1925年该协会出版了会报《语言》杂志。

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

本世纪20年代,这一学派只具雏形,理论上还不是很成熟,直至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他们把语言看成是一系列代替实际的刺激和反应的行为,在语言的分析中着眼于可以观察到的言语素材,主依靠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反对用非语言学的标准(特别是心理因素)来分析语言,在共时描写中完全排除了历史因素。

这些论点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以后二、三十年语言学的发展中一直以该学派的理论为指南。

可以说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起这一学派进入了"

布龙菲尔德"

时期,也有人成为"

布龙菲尔德学派"

1934年,派克(Pike)、柰达(Nida)、弗里斯(Fries)等人开始举办"

语言学暑期学院"

他们主要继承萨丕尔的学术传统。

派克在结构分析中区分"

位"

素"

,并且试图把他们运用到人类一切行为的分析中去。

这一学派的后期重要成员有:

哈里斯(Harris)、威尔斯(Wells)、布洛克(Bloch)、特雷格(Trager)、霍盖特(Hockett)、格里森(Gleason)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哈里斯。

1951年,他出版了《结构语言学的方法》一书,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他把数理逻辑的方法运用于语言学,主排除意义标准,把分布和替换看作结构分析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他们的学说被称为"

后布龙菲尔德学派"

总的看来,这个学派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注重口语的描写和共时的研究。

这是这一学派的传统,因而他跟欧洲传统的语言学主要着眼于书面语,以及十九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历时为主的研究有明显的不同。

2、注重形式的分析,回避意义问题。

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这一学派在结构分析中主要根据可以观察到的语言形式,不考虑语言以外的事实。

由于忽视意义,这就使他们对一些同形异构的歧义现象难以解释。

3、在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换的方法,以便从一堆言语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并加以归类。

4、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这是分布和替换的方法在句法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并由此发展出直接成分的分析法,即把句子或词按层次区分出它的组成部分。

5、建立语素音位这个新的单位,这是在语法和语音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新的单位。

它是由出现于某个语素变体的一组音位所组成的语音单位(如英语名词复数的词尾-s,-z,iz是由不同的音位组成的同一个语素音位)。

6、强调验证。

这一学派认为语言研究必须根据话语的素材,采用严格规定的步骤对这些素材做形式的分类,而且分析的结果必须经受验证。

因此,它也被称为"

操作主义"

分类主义"

五十年代末,随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新起,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主导地位,影响减弱。

语言学流派转换-生成流派

出现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

其活动中心是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麻省理工学院;

另外,在欧洲有一个专门研究转换-生成语法的学术组织,称为"

旧大陆生成语言学协会"

,它是一个国际性的生成学派的组织,于1975年秋成立于荷兰。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

转换-生成语法"

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

乔姆斯基革命"

转换-生成语法从提出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它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古典理论"

时期,从1957年到1965年,《句法结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有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以及语素音位规则。

古典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主语法自主,把语义排除在语法之外,在这一点上与此前流行的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是一致的。

第二阶段是"

标准理论"

时期,从1965年到1971年,代表作是《句法理论要略》,其语法包括四部分规则,即基础部分、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

标准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修正是把语义纳入到语法中来,提出语法结构有深层和表层之别,深层结构决定语义,他通过转换规则而转化为表层结构。

这一修正使它跟古典理论有了原则区别。

第三阶段是"

扩展的标准理论"

时期,从1972年到1979年,1972年出版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以1977年出版的《关于形式和解释的论文集》为代表,则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又作了一些修正,因而也称为"

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

1972年的主要变化在于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也起一定的作用,而在1977年的理论中,语义解释则被全部放到了表层。

此外,这一阶段还提出了"

虚迹"

第四阶段是从1979年至今,以《支配和约束论集》为代表。

这本书是根据乔姆斯基1979年在意大利比萨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的"

支配"

约束"

理论整理成的。

这一阶段的理论有两个重大变化:

一是在原来的规则系统之外增加了原则系统,二是提出了"

虚畴"

目前,支配和约束理论仍然处于不断的修正和发展中。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

乔姆斯基认为"

语言"

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

另外,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

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