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113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docx

瑶族风俗习惯参考资料

瑶族风俗习惯

服饰  尽管瑶族长期依山而居,处于迁徙、游耕状态,但其服饰仍保持款式多样、纹案古朴、工艺精美的民族特点。

  据有关瑶族服饰研究专家统计,瑶族服饰款式有百余种,各支系各地方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男子穿对襟或右衽、铜扣上衣,或圆领花边丫形上衣,腰扎腰带,下身穿宽脚长裤,扎绑腿。

妇女一般穿圆领花边对襟或右衽长衣,下穿挑花长裤或百褶长裙,扎绣花腰带或围裙,也缠绑腿。

无论男女,服饰一般都喜欢用青布制作,喜欢用红、蓝、黄、绿、白、紫等色彩点缀。

这些点缀品是用各色丝线经过挑、绣、织、染等工艺制作而成,看上去非常鲜艳精美,各种图案也十分生动逼真。

  此外,瑶族男女都习惯使用绣花青布头巾或红布头巾包头。

特别是妇女的头饰,其样式千姿百态,有塔式、钢盔式、平顶式、飞檐式、银簪式、絮帽式等,并喜欢佩戴各种银饰。

  白头帕

瑶族无论男女,都是通过帽子和头帕表示自己所处的生活阶段。

河口县瑶山的瑶族姑娘一到十五六岁,便改花帽为包头帕。

包头帕就意味着可以寻偶。

男子在幼年时亦戴花帽,到十五六岁后同样取下花帽改包头帕。

在金平区平安寨等地的尤勉支瑶族,俗称红头摇,因婚后包红头帕而得名。

该地妇女的头饰,在其一生中可分成三个阶段:

七八岁以下戴帽子,七八岁以上包头帕,婚后便包红头帕。

  瑶族发式

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古籍就有男女蓄发,盘结头顶,名为“椎髻”的记载。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过山瑶妇女,过去则剃尽发蒂,戴上黄蜡制成的角帽,用布帕遮盖。

妇女头部装饰极为讲究,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还有的则戴上三五斤重的银条。

妇女头上的椎髻更是类多形奇,有的插上银牌、银花、银串珠之类,有的还插上几片白雉尾,十分壮观。

广西金秀大瑶山花蓝瑶妇女,用猪油裹拌卷成钢盔式发形,青光耀眼,独具一格。

龙胜各族自治县瑶家妇女发式都是蟠桃发髻,上面还用一边长约4寸、绣着各式花样图案的黑色方形头巾盖在头上。

顶板瑶妇女的服饰

湖南宁远一带瑶族妇女的头饰,既不同于蓄发盘髻爱插羽毛的广东八排瑶,又有别于头别三条弧形大银釵的广西茶山摇。

顶板瑶妇女的头饰,因年龄不同而异。

少女梳梳釵于头顶,以绣花巾缠头,中露云髯。

十七八岁的姑娘,则以蜂蜡涂发,卷发叠髻,史称“椎髻”。

以花巾包裹。

呈梯角形,再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迎风当阳,十分雅致。

婚后妇女则将蛾冠取下,以花帕盖于头上,清秀大方。

人们给这里的瑶族一个美称——顶板瑶,实则以妇女头饰而得名。

其衫裤颜色多为蓝与黑,只有服丧穿孝才用白色。

未成年的女孩身穿无领开襟长衫,下着长裤。

衣裤边角均有彩色的刺绣花边。

姑娘的嫁衣,喜欢以花边装饰衣裤的襟、角、边等。

小姑娘六七岁开始学刺绣,一直绣到出嫁。

一套嫁衣要花十多年。

妇女用的背心、围裙、胸巾,甚至脚丝带无不用刺绣和挑花带装饰。

居住  瑶族房屋建筑因地而异,形式多样。

一般而言,依深山密林而居的瑶族多就地取材,采用"人"字形棚居建筑式样;居住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岭地带的瑶族,多采用"吊楼"式建筑;居平原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为土木或泥木结构,与壮、汉族住宅相同;聚居山地的瑶族讲究村寨整体,房屋建筑多为层叠式,幢屋毗连,层次分明。

大的村落山寨,房屋从山脚叠到山腰,甚至叠到山顶,民族风格独特。

瑶族房屋建筑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住房、粮仓、寮房。

住房一般是一栋三间,中设厅堂,卧室设在两侧或中室后部,前部为灶堂或火堂。

粮仓多用木板密封成堡垒形,用来贮藏玉米、稻谷,一般设在屋外或村旁,甚至有的设在数十里的山野田间。

寮房多数是建在村寨旁边,用茅草搭盖,用以存放柴草或储存物件等。

交通  瑶族所居山区,道路崎岖险阻,车马难行,交通不便,常年四季用肩担背负办法,将山区特产带到平原圩镇去出售,又用同样的办法运回所需生活用品。

日常背篓、扁担、箩筐是瑶族人民用于运输的主要工具。

近百年来,滇西、桂西部分山区,瑶族开始圈养马匹,用以驮物,以代替肩挑额负。

但其他边远山区瑶族,常年累月仍沿袭额负、背驮、肩挑习尚。

路遇溪流湍急、水深壁险溪河,一般是涉水越渡,也有架设桥梁,常见桥有藤桥、竹桥、木桥几种。

婚姻家庭  瑶族青年男女恋爱比较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走村串寨机会,通过对唱山歌形式,寻找对象,双方合意,互赠信物,以定终身。

但婚姻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相亲之前,男女双方要合八字,八字相合才能定亲,定亲后择吉日良辰即举行婚礼。

瑶族婚姻有"招郎上门"习俗,这种婚俗在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江西等瑶族地区普遍存在,不少地方甚至有女子招郎多于出嫁的情况。

男方到女家上门不受歧视,寡妇再嫁也不受禁止。

  瑶族家庭一般由父、子或孙两三代亲系组成,祖孙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较少。

男子在结婚后便和父母、兄弟分家,父母有责任帮助他们重建住房,另立门户,成立新的小家庭。

家庭一般由父母掌管,直到年迈体弱时,才按照"先男后女,先长后幼"的原则,让子女主持家业。

老人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普遍受到尊重,日常生活和逢年过节,饮食也先敬老人。

在家庭分工方面,瑶族男子主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如伐木、放排及农耕等,在家庭中居于主要地位;妇女一般从事种植、养殖和采集活动,在家庭中居于次要地位。

社会组织  瑶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组织,名称有社老、寨老、庙老等,各个地方,各个支系的称法不一,其中最典型的是广西大瑶山瑶族“石牌制”和南丹白裤瑶的"油锅组织"。

石牌制是大瑶山瑶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为了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秩序,防御外侮和匪盗以及调解内部纠纷,由一个村或几个村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

据考证,至少从明朝起,他们就有了石牌组织。

既有一个族系、一个村寨的石牌组织,也有跨族系、跨村寨的石牌组织,还有包括整个大瑶山瑶族的总石牌组织。

总石牌中包括若干个大石牌,大石牌中又包括若干个小石牌,形成严密的社会组织系统。

每个石牌组织都有其头人,石牌头人根据本民族的传统精神,针对当时社会突出的矛盾问题,拟定出若干条律草案,然后定出日期和地点,召开石牌大会,由大家讨论和通过,共同遵守,维护社会秩序。

  油锅组织是南丹白裤瑶古老的社会组织。

油锅,瑶语称为"破卜",是白裤瑶的父系家族组织,由同宗同姓的家族组成。

每个油锅少者二三户,多者十几户,油锅组织的头人由有威望的长者或有才干的青年人担任,主要职责是督促和鼓励大家搞好生产,调解油锅组织的内部矛盾,主持油锅会议等等。

丧葬  瑶族认为,人死后其魂魄依然存在,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着,保佑着子孙后代。

因此,瑶族对老人的葬礼十分讲究。

如广西大瑶山一带的瑶族,老人绝气前,家人要将一枚银币或铜钱放在他嘴里,�"含口钱"。

老人一断气,立即举哀,在门口鸣枪或放铁炮,向寨人和亲戚报丧。

舅父知道后,立即杀一只鸡,备上酒,邀请族内四五个长者和师公前往丧家,替死者做"法事"。

入棺前,子女要给死者洗尸,换上净洁的寿衣。

装洗完毕,即移尸正堂,男尸停放在厅堂左边,女尸停放在厅堂右边。

入棺时,还要请师公作法"净棺"。

除了土葬,一部分瑶族地区还盛行火葬,葬制各有不同。

  成丁礼

度戒是瑶族男子必经之宗教手续,过去,蓝靛瑶男于16岁以后度戒,一定要在婚前度毕。

度戒年龄多在16岁至22岁之间。

现在11岁以后即可度戒。

各人的度戒年龄是依据《大同书》择算,冲犯年不举行,如子、午、卯、酉出生的人,十一岁全,十二岁半全,十三岁败,十一岁可度戒。

辰、戌、丑、末年出生的人,十二岁全、十三岁半全、十四岁败。

十二岁度戒最吉利。

寅、申、己、亥出生的人,十三岁全,十四岁半全,十五岁败,全岁度戒吉利。

可以循环推择,若十三岁不度,又是十六岁全,十七岁半全,十八岁败。

照此类推,始终要在结婚之前举行。

红头瑶则不同,他们要在结婚之后夫妻共同度。

蓝靛瑶(含白线瑶、沙瑶)不度戒的男子,不仅在社会上被人看不起,并受到姑娘们的耻笑。

不度戒则没有自己的师父,不懂一切宗教礼仪。

  度戒之前,被度者住在度师家里,不吃油、不吃菜、不劳动,白天睡觉,走路也必须低着头。

戴上帽子不见天(因见天对不起神)。

在此期间不能与人说话,只有师父讲话可以答应,最必要时可以允许与父母谈一两句话。

否则就一律被认为是"不正",将来"度戒也不好"神也请不到堂",还要被认为是"功德修不圆满"。

学到一定程度,便可回家念经(共13本)打斋。

  度戒开始,被度者由度师引上度台,正襟危坐。

然后度师念经,请各方诸神,即家神、土地、灵公、花娘、社皇、盘古、神农、玉皇、山神、谷娘等神至。

度戒人与师父各端清水一碗,各执火捻一条,随师父对天发誓:

"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奸女拐妇,不欺人、等……共有十戒。

"誓毕,掷火捻于碗内,火捻遇水熄灭,表示如违誓言,与此火捻命运相同。

然后由度师事先指定邀请(当场给酒一杯,表示邀请)之成年人(度过戒的)12人抬一网,上铺被盖棉软之物,站立度台之下,作为接应,准备妥当,度师叫一声"度下来"!

被度者即全身作曲,两手围膝,置头两膝之间,从度台上一滚而下,落下藤网之中,即算度过来了。

  度戒中较困难的一关即是这个"度下来"。

若自度台下来时,张手舞脚,四肢朝天,则不仅为众人耻笑,而且要被认为是"功德修不圆满",终身引为憾事。

  度戒往往需费数天时间,十分热闹。

所以都在十、冬、腊、正月举行,不择农忙之季,因度戒必须邀请全寨,乃至邀请远客,以酒肉相待,并杀牲畜祭神。

所以无牲口是不可以度戒的。

  此外,度戒尚有"度天戒"、"度地戒"之分。

度天戒者祭满七日(或二十天或四十九天)之后,可以杀生,度地戒者,祭日虽满,终生不可杀牲。

  度戒又有"度师"、"度道"之分。

度道者在家举行,仪式简单。

度师在度台上举行。

度师和度道在职能上有差别,如丧葬之事多由度道者举行,度师者则不一定会。

无论度师、度道,都必须杀牲畜祭神。

红头瑶的度戒,与蓝靛瑶有同也有异,不同之处是男子度戒年龄在刀岁至30岁之间,婚后也可以夫妻同度戒,被度戒者按辈份论,有一戒、二戒、三戒等。

度戒时头上顶着文灯,(蜡烛或油灯),三至七盏不等。

由道公诵经两天才迸人"盘王"为本家人。

末度戒者不能吹牛角号及超度鬼神,度过戒的人死后方能升人天堂。

风俗习惯与重要节日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

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

广西南丹县瑶寨男子喜着绣边白裤;广东连南瑶族男子喜留发髻,插以雉毛装饰,并以红布帕包头。

妇女喜着无领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在服装的领口、袖口、胸襟、腰带、裙边饰以色彩斑斓的挑花、刺绣,鲜艳夺目。

瑶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喜爱以银簪、银花、银串珠、弧形银板等配以彩色丝带做头饰,风格别致。

少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就可以区别。

  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

日常菜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利用“鸟盆”捕捉候鸟,腌制为酢,是款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桂北地区的一部分瑶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叶煎汤,佐以生姜、辣椒、食盐调味,趁势冲泡炒米、炒豆、米花之类同饮,具有特殊的风味。

瑶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墙瓦屋。

房屋一般是一栋三间,中为厅堂,两侧房前部为炉灶或火塘,后部为卧室,屋前屋后,分设洗澡棚或猪牛栏。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

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结婚的。

   瑶族的丧葬因地区和支系不同而异。

如“勉支”大都行土葬。

“布努支”过去兴岩葬,现行土葬。

“拉珈支”瑶族成年人行火葬、未成年人行土葬、婴儿行挂葬。

连南八排瑶人死后,行尸体绑于椅子上。

出殡时,抬轿似地将尸体抬至墓穴入棺,人们称为“游尸葬”。

   瑶族的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

大节日有盘王节、春节、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清明节等,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广西都安瑶族的达努节比较隆重,相传是纪念先人反抗土司斗争的节日。

盘王节,俗称“跳盘王”、“还盘王愿”。

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时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一户、数户或一村进行。

主要仪式由师公跳神祈祷,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祷告盘王(盘瓠)保佑赐福。

盘王节,一般是自称“勉支”的瑶族的节日,十分隆重。

瑶族的风俗习惯

   瑶族是十分注重礼仪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礼仪禁忌。

路途相遇,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打招呼,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貌。

平日里洗脸盆不能拿来洗脚。

用餐时忌讳互用碗筷。

忌讳衣裤当户晒。

忌讳在屋内乱吐口痰。

猪日不杀猪,鸡日不杀鸡,牛马日不买卖牛马。

有客人到家,客人先要与主妇打招呼,主人才高兴,否则被认为傲慢无礼。

  瑶族十分尊敬长辈与老人。

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并让到路的下方。

骑马者,见到老人时必须立即下马。

在老人或长辈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秽的话,不随地吐口痰,不直呼老人和长辈的名字。

与老人和长辈同桌共餐,要让他们坐上席,主动给他们添饭加菜,可口的菜肴要移到老人和长辈面前摆放。

  火塘是瑶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膛,不能用脚踩,火塘内的柴禾忌讳倒着烧。

有些地方的瑶族忌吃狗肉,所以到了瑶族地区,不要打主人家的狗,不要吃狗肉。

还有些地方的瑶族忌吃乌龟、蛇和鳝鱼。

   “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十六日。

但根据各地瑶族传统习俗和谷物收成、人畜康泰的情况而定,每三五年才过一次,甚至有的12年过一次。

每逢“盘王节”,村寨房舍要打扫干净,男女老幼梳妆打扮,换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尽欢而散。

除此以外,瑶族还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木莲节(也称祖先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等。

大年初一妇女不串门访亲,不吃青菜,有些还在门外插一青枝或木牌。

正月初三、初五、初六家人不出门。

  瑶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有的为三月初三日)举行祭龙仪式,内容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盘古、玉皇、神农等,求其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钱财顺利。

祭祀的同时,举行扫寨活动。

祭龙扫寨活动,禁止妇女参加,也谢绝外人进入寨子,已在本寨的外寨人,必须等祭祀完毕才能出寨。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

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结婚的。

  瑶族的丧葬因地区和支系不同而异。

如“勉支”大都行土葬。

“布努支”过去兴岩葬,现行土葬。

“拉珈支”瑶族成年人行火葬、未成年人行土葬、婴儿行挂葬。

连南八排瑶人死后,行尸体绑于椅子上。

出殡时,抬轿似地将尸体抬至墓穴入棺,人们称为“游尸葬”。

瑶族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中。

因为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分为“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很多种称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

例如居住在龙胜龙脊金坑的瑶族全部是红瑶,而且全部是潘姓家族。

总体来说:

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以居住在山区为主。

在瑶族多个节日中,尤以每年旧历六月六的晒衣节最为隆重。

桂林龙胜龙脊金坑的红瑶都要欢庆一年一度的晒衣节。

节日的早上,各家各户的红瑶妇女都要把箱子、柜子及衣服、鞋子等搬到房外晒谷坪,摊开在竹垫上或挂在竹竿上,等候烈日曝晒,整个寨子色彩斑斓,成了衣物的“海洋”。

以向客人展示红瑶妇女勤劳、聪明和自己制作的服装服饰。

同时红药妇女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将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学到的动作用在舞蹈表演中,充分展示红瑶人聪明的智慧。

“晒衣节”家家户户像过年一样要宰鸡杀鸭欢庆,别有情趣。

瑶油茶是瑶族的一种传统食品,以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最为正宗美味。

打油茶的工具、原料、制法、喝法都非常讲究。

工具是一只特制的带嘴的小铁锅和一把小木锤。

原料有未经加工的优质绿茶和葱、姜、蒜、芫荽、盐以及肉骨汤,佐食品有油炸山芋片、油汆花生米、豆腐果和糕粑点心等。

制法也非同寻常

 

烧热铁锅,加少量素油,待油热透,推入葱段、姜片、蒜头熬香,放入用清水泡开泡软的茶叶,用木锤繁复敲打,将茶叶打碎打透后再加入肉骨汤,加适量盐,俟烧滚,倒入小碗,撒上葱花,加入佐食,便可饮用。

恭城有顺口溜:

“一杯苦,二杯夹(当地方言,意为涩),三杯,四杯好油茶。

”在恭城,家家户户都会打油茶,喝油茶不分季节,不论早晚。

瑶族人的饮食习惯与汉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瑶族人大都喜欢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红薯等自酿,每天常喝2、3次。

瑶族人特别好客,招待客人时总是用最好的自制油茶、腊肉和红薯酒来款待客人。

当然到瑶家做客,还要懂得当地的禁忌,否则会引起主人的反感。

这些禁忌主要是:

忌用脚踏火炉撑

 

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与“散”谐音;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之类不祥之语等等。

若您有机会到龙胜龙脊金坑寨的红瑶家做客或旅游,爬山、徒步走累了,好客的红药人请您用山上采集的天然中草药泡制的药水泡脚,那种美妙的感觉令人终生难忘。

简介

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瑶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这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植物、动物、矿藏等资源。

如有“绿色宝库”之称的江华瑶山,号称为广西最大天然植物王国、“杉木之乡”的金秀大瑶山……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

多通汉语、壮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瑶族的自称有勉、门、敏等63种,他称有390种,如盘瑶、蓝靛瑶、红头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历史

瑶族先民,一般认为是秦汉时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或说源于“五溪蛮”。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其先民主要生活在湖南北部;5-6世纪时,向北迁;13-17世纪,他们被大量南迁,广东和广西成为他们的主要居住区。

17世纪,部分瑶族人又从广东、广西分别迁入贵州和云南的南部山区,形成了今天的分布。

礼仪

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与汉族地区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凡是进入瑶家的客人,都会受到尊重和热情款待。

饶有风趣的“挂袋子”与“瓜箪酒”,是瑶家待客的典型礼节。

客人到了瑶家,只要把随身携带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挂钩上一挂,就表示要在这家用餐。

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留客人在家里就餐。

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袋子等物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到别处去,吃饭的事往往落空。

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

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

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

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

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客人。

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女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为大礼。

瑶家待客慷慨大方,彬彬有礼。

腊肉、山珍野味和土特产,是瑶家待客最常见的菜式。

客席上,金黄厚实的腊肉奉为上品,主人会热情地把大块腊肉夹给客人。

客人不管喜不喜欢,都应当接受,这样主人才会高兴。

瓜箪酒是瑶家招待客人的特制酒。

这种酒用糯米制成。

它酿成糊酒后,掺上清泉水或凉开水,饮用时用瓜瓢舀出倒在碗里,连液带渣一起喝下。

酒度不高,香甜可口。

用餐时,由家里最年轻的姑娘斟酒盛饭,主人则频频向客人夹菜敬酒。

此时,客人不必拘束过谦,应大大方方开怀畅饮。

这样,主人认为客人看得起瑶家,就会越发高兴,备加亲热。

如果拘谨见外,反而不受欢迎。

在达山瑶中,也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习惯敬三大碗。

名为“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

瑶族老人也喜欢饮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饮料。

款待客人时,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必须依次夹吃,不得紊乱。

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

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

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

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节庆

瑶族盘王节瑶族盘王节的由来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最隆重的盘王节歌会。

在远古时代,瑶山评王和高王作战。

评王悬赏招贤,能取高王首级者,愿将最美丽的三公主嫁与他。

不料第二天,一条名叫盘户的彩狗竟衔来高王头颅。

评王不失诺言,将心爱的三公主许配彩狗,并封彩狗为盘王。

新婚之夜,彩狗竟变成一个魁伟健壮的男子,公主大喜。

以后,公主为盘王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十二姓。

有一天,盘王上山狩猎,不慎被一只羚羊触下悬崖身亡。

儿女们闻讯,捕到羚羊,剥羊皮制成长鼓,愤然起舞,以报父仇。

以后,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

到今天,“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

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姑娘街姑娘街,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期举行。

每逢这个街期、各族姑娘换上艳丽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

节日的小镇,一派欢乐气氛,在广场上,各族姑娘围成圆圈,在乐器的伴奏下歌舞。

还有陀螺比赛也很引人注目。

陀螺是用坚硬的木头做成,比赛时,两组相隔一定距离,各组的人轮流用自己旋转的陀螺去碰击对方旋转的陀螺。

击中后被击的陀螺依然在旋转者为胜。

除此以外,街头巷尾摆满了五彩丝线、花边、银器、首饰等商品及各种美味小食。

男男女女,熙熙攘攘,把大街挤得水泄不通。

在欢乐的人流中,有身着桃花图服装,佩戴耳环,手镯的瑶族姑娘;有穿大领短衣、百褶裙,颈间套有三、四条项链的苗族姑娘,有身着黑色衣裤,胸部佩戴大银环——“批索”的哈族姑娘,有身穿镶有花边,绣着美丽图案服装、头戴银泡泡“鸡冠帽”的彝族姑娘。

她们成群结伴,在集市上出售自己带来的农副产品,并在货摊前选购花边,五彩丝线和耳环、手镯等银质首饰。

夕阳西下,小镇上人们陆续散去,而城外田野却歌声悠扬。

各民族一对对男女青年,在山坡、树下、溪边、湖畔,纵情歌唱。

歌声、琴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荡漾在“姑娘街”上。

瑶族的春节瑶族人民过春节有一项别致而风趣的活动一一演“耕作戏”。

大年初一,人们聚集在村寨的广场先要观看“耕作戏”。

“耕作戏”由一人扮牛,一人伴扶犁的农夫,一人扮荷锄的农夫,三人载歌载舞,看完后,青年男女纵情歌舞。

歌舞中,姑娘们如果看中意中人,就把自己精心绣制的花带或自己配戴的银饰,挂在小伙子腰间,以示爱慕,有些地区的瑶族新婚夫妇,则在新春佳节带上礼品,到岳父家拜年,女家必须设宴招待。

席间,岳父唱山歌祝愿新婚夫妇辛勤劳动,和睦相处,白头到老。

“赶鸟”节每年二月初一,是瑶族人民的“赶鸟节”。

年年到了这一天,不管天晴下雨,方圆五、六十里的山寨男女青年,穿上一色宝蓝衬白镶边的节日民族服装,扎着彩色的头帕,套着绣花的鞋袜,撑着青布洋伞,一伙伙,一群群,聚会山头。

对男对女,或四男四女,对坐于青草坪、岩头上,或依偎茶树蔸、松树下,甜蜜地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子歌,从日出到月升,渴了,喝一捧清泉:

饿了,吃几个粑耙。

鸟雀忘了归巢,唱歌人不想回家,直到夜露湿透了头帕,他们才男送女,女送男、送过岭,送过山,送一程,唱一段,快进寨门了,才含情脉脉,依依不舍地分开。

这一天,青年们忙着赶会对歌,寻找知音;老年人便在家里,把连夜舂出的糯米粑粑,捏成铜钱大小,戳在竹枝枝上,插在神坛边或堂屋门旁,名叫“鸟仔耙”,任邻居小孩们取食。

说是乌雀啄了耙粑,就会把嘴壳粘住,再也不会糟蹋五谷了。

到了晚上,耕山人过寨串火塘,品尝各家的“鸟仔耙”,希望有个好兆头。

关于“赶鸟节”的传说是这样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瑶族居住的山区,林木茂密,很适宜鸟雀繁衍生息。

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斑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