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7171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卷

时间:

100分钟满分:

100分总分:

一、选择题(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共20题)

1.寒假期间,杨军实地参观了陕西西安的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面是他拍摄的两张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2.2011年4月20日,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绍兴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千名大禹后裔相约浙江省绍兴市,庄重地拜祭治水英雄——大禹(下图)。

下列属于禹的作为的是()。

A.建立夏朝B.指挥涿鹿之战

C.发明舟车D.实行世袭制

3.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

A.春秋争霸B.战国形势

C.秦朝统一D.三国鼎立

4.“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

‘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

令,令行于民。

”这是《史记》对战国时期一次变法的记载,这次变法的首倡者是()。

A.商鞅B.秦始皇

C.汉武帝D.北魏孝文帝

5.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2011年9月28日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62周年纪念日,中外嘉宾2000多人参加了祭孔大典。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仁”B.“爱”

C.“德”D.“法”

6.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

其中代表法家观点的是()。

A.用“仁政”治理天下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7.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B.西周推行分封制

C.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8.平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9.1979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来中国西安参观,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你认为这句话的空格处应该填下面的哪项?

()

A.秦始皇陵兵马俑B.华清池

C.长城D.半坡遗址

10.下列几项重要的发明创造,出现在东汉的是()。

11.图文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你知道为开通下图中这条东西方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吗?

()

A.汉武帝B.张骞

C.班超D.甘英

12.《后汉书》记载: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材料记载的现象出现于()。

A.东汉B.南朝C.北朝D.三国

13.2011年10月12日,南阳医圣祠院前,祭拜医圣张仲景的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

南阳医圣祠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的墓祠所在地,他撰写的一部著名医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

14.宗教是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

下列哪一现象反映了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

A.使用公元纪年法

B.在洛阳建造白马寺

C.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

D.圣诞节人们互赠圣诞贺卡

15.时下,社会上有不少喜欢“藏宝”、“赏宝”的文物爱好者,请你给以下“国宝”级文物“鉴定”一下,按其制造的先后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16.《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

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7.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山西祁县大户田家因为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走西口”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曾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18.下图反映了北魏经过改革后出现的“胡人汉服”的社会现象。

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

A.商鞍B.秦始皇

C.汉武帝D.孝文帝

19.下图人物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下列著作中由他编写的是()。

A.《农政全书》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

20.图片中展示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间划分,如果请你对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进行描述,你会说()。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21分)“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

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分)

(2)人与人的和谐:

请列举出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三对和谐的君臣。

(3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

战国时期我国历法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

(2分)

战国和秦朝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分别是什么?

(4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根据提示,请各举两例说明各种“不和谐”的历史现象。

(4)统治的不和谐:

(2分)

(5)诸侯国之间的不和谐:

(2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和谐的音符?

(说出一项即可)(2分)

(7)根据这一段历史的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说出两点即可)(4分)

 

22.(14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三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五偃说上曰: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

必稍自销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2分)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人可以被封为诸侯。

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实行什么制度?

你认为这种制度对秦朝的发展有何影响?

(4分)

(4)材料四、材料五说明西汉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一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

(4分)

23.(12分)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分)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立了什么机构?

它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4分)

 

(4)当时的西域包括我们今天的新疆地区,针对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请你为新疆地区的开发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4分)

 

24.(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主要内容是: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

(2分)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2)(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

①学汉语

②穿戴汉族服饰

③改汉姓

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材料三《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3)请用史实说明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5分)

 

(4)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