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172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docx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13

2018年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连加连减

学科(版本)

数学(苏教版)

内容

第72-73页

学时

1

年级

一年级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能联系问题背景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观察和发现问题、运用已有认识解决新问题的初步能力,感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感受联系旧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4.策略与方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学习者分析

连加连减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刚刚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并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孩子看图说话能力一般,看图用完整的语言编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初步形成中,学生要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知识并不容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鼓励引导学生联

系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理解其含义及运算顺序,学

会计算方法,使学生全面领会掌握连加连减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3.措施:

让学生经历“连加、连减”的产生过程,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谈话: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开心农场旅游,农场里有农民伯伯种的各种瓜果蔬菜,还有他们养的各种小动物,可好玩了。

可是,农场主给我们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想要进入农场的小朋友必须答对这几道口算题,才能顺利进入农场,大家有信心吗?

4+1=5+2=5-2=8-2=

5+3=7+1=3-1=6-2=

师喊一位同学配合,师悄悄告诉一名同学答题规则:

3+2=55+4=9

引导其他同学观察,注意口算规则。

 

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倾听的习惯

 

培养正确的口算规则

 

二、教学连加

1、观察情境,获取信息

谈话:

恭喜小朋友们,农场的大门为我们打开了,首先带领我们参观的是南瓜园。

你看到了什么?

猜一猜运了几次?

第一次运几个?

第二次呢?

第三次呢?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问:

一共运多少个南瓜?

你能把前面的三句话加上这个问题一起说一说吗?

3、结合题意,列出算式

你会列式吗?

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吗?

4、初步认识连加,引入课题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吗?

你会读这个算式?

(四加二再加一)

5、计算连加,理解意义

你知道该如何计算吗?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先算4+2=6再算6+1=7)

追问:

4是什么意思?

2呢?

6呢?

7呢?

 

师出示课件

 

学生说出运南瓜

指名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运南瓜的过程

指名说,同桌互说

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列式

指名列式4+2+1

生取名

板书:

连加

指名读算式

和同桌悄悄读

生独立思考

指名说

师板书计算过程,同桌说6的意思,7的意思。

一起口答。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培养学生大胆猜测的精神

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题目意思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习惯

 

培养孩子合作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合作交流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算式每一步得数的意义

培养完整答题的习惯

 

 

三、教学连减

过渡:

同学们表现真棒,带着这种求知的热情,继续参观丝瓜园。

1、出示图片,读懂题意

你看到了什么?

篮子在这里,猜猜看会发生什么事?

摘了3根,又摘了1根。

闭上眼睛想一想:

原来有几根?

第一次摘了几根?

第二次呢?

能连起来说一说么?

出示831

2、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问:

丝瓜藤上还剩几根?

3、完善语言,列出算式

能把上面的信息,用四句话编成一道数学问题吗?

怎么列式呢?

8-3-1

这个算式和以前学习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吗?

会读吗?

4、教学算法,理解意义

怎么计算呢?

追问:

5表示什么意思?

得数4呢?

指名说出8个丝瓜,1个篮子

生猜测:

丝瓜被摘走

师继续出示图片

生闭上眼睛想一想

用完整的三句话说一说

生提问题

指名说,同桌互说

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列式

指名读,齐读

指名说,师板书计算过程

指名说,同桌互说

培养孩子大胆猜测的精神

 

培养学生静心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完整表达题意的习惯

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看图编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合作交流能力、观察比较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连减每一步得数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

过渡:

.参观了果园,同学们肯定累了,农场主带我们做摆小棒的游戏。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第1个图形

农场主拿来了许多小棒,看一看,他是怎么摆的?

(引导学生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或者首先,然后,最后或者左边,中间,右边这样的词语说一说)

再出示括线,问号。

这是什么问题?

(一共摆了多少根?

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的第二个图片。

过渡:

同学们这么厉害,农场主又向我们发起了挑战,竟然带来了图形。

一共几个方块?

红线框起来什么意思?

(去掉的意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吧!

引导提问:

还剩几个?

怎么列算式?

3、师生互动创造连加、连减解决的问题

过渡:

同学们这么厉害,我们一起创造出一个用连加、连减解决的数学问题吧。

连加问题:

第一次喊3位同学上台,第二次喊2位同学上台,第三次喊1位同学上台。

连减问题:

台上一共有6名同学,喊1名学生下去,再喊1名学生下去,引导学生提出用连减解决的问题:

台上还剩几位?

4、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遇到过连加,连减解决的问题吗?

尝试用完整地语言说一说?

生观察

师有顺序的播放摆小棒的过程

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看图列式

说一说计算过程,和每一步的意思

学生先独立思考,理解题意

集中讨论:

虚线框什么意思?

生列式,说一说计算方法和每一步的含义

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提出连加的问题并解决。

指名一位同学当小老师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完整的语言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审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理解连加算式的意义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培养问题意识

进一步理解连减算式的意义

培养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延伸生活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知识?

还收获了哪些好习惯?

 

指名说

 

联系课堂教学交流收获获、提升对连加连减意义的理解

培养课堂上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发散作业

看看刚开始的口算3+2=5+4=发现了什么秘密?

问题浮现

生回家和父母一起研究

培养发散思维和探究意识

七、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4+2+1=78-3-1=4

65

六、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教学连加——教学连减——巩固练习——总结收获——发散作业

七、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的教学目标是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下面,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设计,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教学特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

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阵地。

本堂课我创设了去开心农场游玩这一活动主题,学生们比较感兴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

二、动态感知,静态领会

1.理解题意时,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并引导孩子静静的观察整个事情发生的经过,这样有利于孩子有顺序的表达整个思考过程,为孩子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做了铺垫,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同时注意回答问题的完整性,读算式的正确性。

还有,学生提出不同解题答案时要充分肯定,引导学生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2.在巩固练习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生生配合,或者独立的创造出有价值的连加连减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在动态的感知中,静静的思考过程、认真领会数学思考的价值和意义。

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在突破重难点方面,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

比如,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当小老师等。

四、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争做数学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

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正在养成中,课堂上我采用加星星的方式,对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评价,比如坐姿习惯、倾听习惯、发言习惯、数学思维习惯、欣赏尊重别人等。

同时鼓励孩子大胆的猜测,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