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7394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第三单元:

变化

内容:

这儿,原来是一片村庄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教法:

学法:

教学班级:

知识与技能

 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并会写“灶、庞、焕”等生字;三是引导学生找一找是各种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

过程与方法

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画出重点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的情感。

三是理解课文中教案理解的词语,找出文中作用的比喻、泥人、夸张等修辞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绘的一座村庄、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抓“昨天、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做遵守规则的小学生的感情

教学准备

共案部分

二次备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

   同学们,谁去过深圳?

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深圳,一个繁华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经济特区。

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板书课题]

  (用深圳的图片导入,为的是能让预习过的学生感到惊叹:

原来课文中提到的就是深圳呀。

  二:

凭借情景,解疑构建: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可以分为几部分?

(让学生试着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4、学生提出自读是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写到黑板上。

   5、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

指名读1、2小节。

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

说说你的理解。

   6、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

(体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

   7、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

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

(让学生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8、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

昨天贫穷落后]

   9、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

默读3----7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

找出相关词句。

(引导学生体会第三小节。

     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

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0、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

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组合作学习4---7小节。

   11、全班交流。

4---7小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

你能感受到什么?

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者的内容和情感。

   12、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

“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

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

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

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

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质疑情景,验标补标

    深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

[播放:

《春天的故事》]。

歌种唱的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他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阶段呢。

让我们一些来唱这首歌。

(从中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第二课时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齐读课文。

   2、诗人是怎样将村庄的变化写出来的?

(让学生学习文中作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

   3、原来的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巩固生字

   1、区分形近字。

   2、听写生字。

  (三)根据诗歌的写作顺序,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昨天——————————现在

                  改革开放

课后反思:

 

课题:

唯一的听众

内容:

唯一的听众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教法:

学法:

教学班级: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清思路,了解课文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其美好的心灵和高超的教育技巧。

教学重点

理解老教授几段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

教学准备

共案部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

   激情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导入。

2.齐读课文,提出置疑:

“唯一的听众”是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明确读书要求,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读音并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三、整体感知

1.激发学生再次读书,渗透浏览课文的方法。

2.交流、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

唯一的“听众”是何时进入我的眼帘的?

“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

因何而改变?

            第二课时

二、凭借情景,解疑构建:

  激情导入,温故知新

1.所学内容回顾:

说一说“唯一听众”给你留下的深刻影响。

2.“听众”的语言随着听琴的时间推移,其内在含义是怎样的变化?

一、引导感受“我”的心理变化

听众的关注、鼓励、帮助和宽慰对我的心里变化作用如何?

1.仔细阅读9——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2.读一读自己认为描写细致的词句。

3.联系有感情的读。

 三、质疑情景,验标补标

1.情感升华:

“我”从老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成功,能熟练的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群众,这都是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人,感谢她的热情帮助,感谢她的真诚关爱。

2.同学们,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位像老妇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你的人呢?

3.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二次备案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鼓励老教授敬佩

平静地望着我

 

 

课后反思:

课题:

语文天地(三)

内容:

语文天地(三)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教法:

学法:

教学班级: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及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几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共案部分

二次备案

第一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我的摘录笔记:

(1)出示词句,学生自读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2.读一读,仿照句子写一些

3.读一读,背一背:

(1)出示两首诗,有感情的朗读

(2)说一说每首诗的大意

二、拓展阅读

1,教师引导学生就课题“楼兰之死”质疑

2,自由读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各种方法解决

3,在课本上点圈批注,思考“楼兰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楼兰之死”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

4,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楼兰之死》

注:

昔日的楼兰古城繁华热闹,是古代贸易的中转站,在历史上曾是客商云集。

诗人王昌龄有诗为证。

1、自读课文,了解楼兰的过去和现在,认识楼兰死亡的原因,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2、读课文之后,你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3、同桌间交流。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

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楼兰之死》。

   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分小组朗读。

                  

一、畅所欲言。

1.课前搜集自己最大变化的地方,生动、流利地讲述巨大变化。

   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3.小组交流。

   4.全班围绕“变化”这一主题进行奇观推介会。

二、初显身手。

   1.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变化的资料?

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2.你对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兴趣?

为什么?

   3.评选小博士。

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编故事吧!

三、笔下生花。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主题单元中指导了这么多的变化,大家的知识又丰富了许多,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激发你的一些想法呢?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编写故事,大家平时搜集的变化资料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相信只要你能大胆想象,编写的故事一定会离奇、有趣,或者你也可以仿照著名的故事改编一个。

   1.要写好有关变化的想象类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2.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

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

   3.全班交流协作提纲。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韵味

内容:

唱脸谱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教法:

学法:

教学班级:

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写地生字,掌握两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文章,接受脸谱文化的熏陶,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脸谱的基本知识,接受脸谱文化的熏陶。

教学难点

理解关于脸谱的几种颜色的代表意义

教学准备

共案部分

二次备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

1、放歌曲《唱脸谱》。

2、师:

京剧的脸谱,使京剧人物的面部化装。

京剧,被称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

在上课之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脸谱的知识,你了解到了那些?

学生畅谈…..

初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指名读。

2、通过学习文章,你了解到了那些知识?

学生发言

3、小组交流,理解词语。

4、全班交流。

读课文,概括内容。

1、默读课文。

师:

下面,大家默读课文,在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

文章出现了几个人物,你了解几个?

文章的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

3、字、词。

第二课时

二、凭借情景,解疑构建:

1.课文内容

2.讨论,体会文章表达的条理性

3中心话题,小组交流讨论。

中心话题:

潜心阅读文章,你了解到关于脸谱的那些知识?

每种颜色代表了什么?

1、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质疑情景,验标补标

1、欣赏变脸的音乐。

2、欣赏有关京剧的资料,图片。

【板书设计】

          唱脸谱

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课后反思:

课题:

我喜欢

内容:

我喜欢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教法:

复习法

学法:

教学班级: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浣净、素馨、迭代、摇曳”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和有独特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特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作者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你喜欢什么?

依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准备

共案部分

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

谈话导入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喜欢的事物:

喜欢小动物、喜欢和朋友交往,喜欢做梦,喜欢……今天,就让我们先一起感受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吧。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自主质疑。

   1、出示生字词语认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交流质疑。

  二、凭借情景,解疑构建: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2、听课文配乐朗读、思考: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

每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

(每个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抒写自己喜欢的情怀的?

(先写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品读——感悟语言。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感悟最深的段落。

   2、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

(可采用自读、互读、对读、领读等形式,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质疑情景,验标补标

    进一步研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重点体会以下问题:

   1、“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指什么?

为什么?

   2、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

从“泪光”二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第10自然段的两句话“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

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

历史的兴亡,事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惟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课文第12自然段省略号自成一段。

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课文中每段开头都反复用“我喜欢”,段落中间也反复出现,这又表达了什么?

  5小结。

 

二次备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语文天第(四)

内容: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教法:

学法:

教学班级: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过程与方法

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准备

共案部分

二次备案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

师述: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

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

唐朝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

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

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恰当差人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妥帖朝愈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避让响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

左窄右宽;

斟、酌:

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

上小下大。

贾:

上宽下窄。

愈:

上大下小。

唐:

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六、作业 :

1、见习字册。

2、抄写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

皎洁推敲斟酌妥帖

2、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

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

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

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

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

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

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图上画了谁?

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

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

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

(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

(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

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

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

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

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

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

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

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

高潮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

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

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

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

(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

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

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

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

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

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作业 :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推敲()或许()吟哦()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幽居()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课后反思:

内容:

千锤百炼为一“绿”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教法:

学法:

教学班级:

知识与技能

本文是对前几篇课文显示语言与文章韵味的补充和拓展。

文章语言简洁,却激情洋溢。

阅读时对那些寄托着作者无限深情的句子,要反复朗读,揣摩体会。

体会文中所述人物之情,作者之情,以及自己对其理解。

在此基础之上,与本文产生共鸣,感悟创作之道。

过程与方法

借助本文,让学生了解“推敲”的故事;依托本文,让学生理解“推敲”的内涵;超越本文,让学生实践“推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文中有关用“绿”字的解说,要仔细阅读、理解体会,如果自己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经历、参与锤炼语言的过程。

教学重点

了解“推敲”的故事

教学难点

文中有关用“绿”字的解说

教学准备

共案部分

二次备案

读词积累

“积累理解词语”可以结合学生阅读课文时进行。

阅读《推敲》一文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在理解“推敲”一词(见参考资料⑧)的基础上,说出与“推敲”意思相近的“斟酌”(书面语)、“琢磨”(口语)――语体色彩有别的两个词语;再结合课文内容――韩愈与贾岛“推敲”词句的语境,引导学生概括出他们二人在“切磋”诗艺,以区别“斟酌”、琢磨”。

而“锤炼”一词则可以结合阅读《千锤百炼为一“绿”》一文,知道了王安石千锤百炼为一“绿”的佳话后,自然就知道“锤炼”的喻义了。

当学生说出课文内的词语“锤炼”、“推敲”与课外积累的词语“斟酌”、琢磨”、切磋”时,教师要及时将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以便学生的积累与运用。

交流习作体会

此项活动可以在学生阅读“拓展阅读”课文后进行。

活动时,教师结合“拓展阅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交流自己习作时反复思考、修改字句的经历,(让学生说出具体的事例)增强交流的说服力与趣味性,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习惯与积极性。

学习小提示

教师教学本单元后,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交流,回读、回想再体会本单元主题“韵味”的深刻含义,体会内容与教师引导可参见“单元说明”。

不同的文章蕴含不同的道理,可以鼓励学生搜集类似的文章,通过读来体会,还可以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畅所欲言

本内容可以在学习《我喜欢》一课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