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67494699.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648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6749469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生物6749469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67494699.docx

《生物6749469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67494699.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67494699.docx

生物67494699

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1.以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与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

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①   2.以下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3.以下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4.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a=b+d   B.a>b+d  C.a<b+d   D.a<c+d

   5.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

试推断〔〕 

项  目

甲型叶

乙型叶

外表积〔mm2〕

292

144

体积〔mm3〕

64

63

表皮厚度〔um〕

14

24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6.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个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7.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A.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 

  B.参加“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展迁地保护  

  D.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8.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开展

  D.整个地球##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9.以下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寒带针叶林  D.温带草原

   10.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

   11.以下关于光因子对生物影响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只有在强光下小麦和玉米才能长得好   

  B.夜间用黑光灯诱捕的蛾类对紫外线敏感

  C.日照时间的长短对动物的繁殖活动没有影响 

  D.光因子决定水体中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

  12.会导致田鼠种群内个体间竞争加剧的是〔〕

  A.发生流行病 B.鹰数量增加  C.繁殖力提高  D.迁出率增加

  

  13.在自然条件下,以下不符合生态系统正常开展方向的是〔〕

  A.物种组成多样  B.营养结构复杂  C.功能完善  D.食物链缩短  

  14.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植被分布状况是:

山簏热带雨林,山腰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部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状况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土壤     C.温度    D.水分

  

  15.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16.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4来自羊肉,假设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

  

  17.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约3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开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量为〔〕

  A.3000吨位  B.1650吨   C.1500吨   D.不超过300吨

  18.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叫次数的影响,以下设计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

  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

  C.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  

  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19.森林枯枝落叶层中可发现多种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白蚁   B.蚯蚓   C.蜘蛛   D.蛇  

  20.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展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展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21.以下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受水影响的是〔〕

  ①非洲肺鱼夏眠      ②蛾类在夜间活动

  ③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   ④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展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一样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开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23.进展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取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假设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

  C.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  

  24.美国的玉米受一种病菌危害,严重减产。

后来在墨西哥野生植物中发现了这种病菌的抗性基因,用此改进了玉米品种,提高了产量。

这说明野生植物的〔〕

  A.基因库的资源效益越来越显著B.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

  C.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 D.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

  

  25.以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成相反关系

  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成相反关系    

  二、简答题:

〔50分〕

  26.(10分)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爆发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中,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

赤潮爆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的pH值一般在8.0~8.2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pH值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到达9.3以上:

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值上升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pH值变化以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0分〕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

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

①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②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说明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因素起重要作用。

  

  28.(9分)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欣赏植物引人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有“植物杀手〞之称,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有人做了如下调查:

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1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近五年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加拿大一枝黄花

1.9

5.1

9.4

15.1

16.5

狗牙根

8.0

6.2

5.6

3.9

1.6

巢菜

3.0

2.1

1.1

0.2

0

车前草

3.0

2.0

0.4

0

0

婆婆纳

3.2

2.8

1.7

1.3

0

泽漆

2.1

1.8

1.5

1.0

0

小蘖

2.2

1.9

1.5

1.2

1.0

狗尾草

3.2

2.5

1.5

1.1

0.6

繁缕

8.0

3.2

1.1

0.5

0

卷耳

5.4

1.4

1.0

0

0

  

(1)该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3)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考虑,本调查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1分〕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环境中也有继续保住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

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

  〔1〕一项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

所得数据如下表:

被测植物

平均受害面积〔%〕

气  孔

气孔密度〔个/mm2〕

每个气孔面积〔mm2〕

甲植物

13.5

218

272

乙植物

33.4

162

426

丙植物

57.7

136

556

①该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__________关系,和每个气孔的面积呈__________关系。

  ②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________________植物为行道树种。

  

  〔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实验过程如以下图所示〔除图中特别说明的外,其他条件甲、乙均一样〕:

  实验结果说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

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2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①探究的问题:

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②作出的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简要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

  

  30.〔10分〕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下图。

试答复:

  

(1)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图中所示生物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1.C

解析:

热带雨林温度适宜、雨量充分、动物种类最多,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种类依次减少。

种类越少,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数量易变程度越高。

所以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①③。

冬眠的动物在四季温差大的温带最多。

 2.D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草原由于分布在干旱地区两栖类动物很少。

能量单向流动,不能循环。

ABC选项错误。

没有分解者,尸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所以,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3.C

解析:

一种生物可以吃不同的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属于不同的营养级,C正确。

一种生物能被多种生物捕食。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在10%~20%,所以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食物网上的生物有的以同样的生物为食,是竞争关系。

 4.B

解析: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能量逐级递减,传递效率在10%~20%,所以,a>b+d。

5.A

解析:

该地区春季低温潮湿、表中数据可知:

甲型叶外表积大,表皮厚度小,应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夏季高温干旱,乙型叶外表积小、表皮厚度大,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6.B

解析:

大量捕捉蛙,蛇的食物减少,更多捕食鼠,害虫因失去天敌短期内数目增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7.A

解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展保护和管理。

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

 8.C

解析:

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人们必须不断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开展。

 9.B

解析:

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10.B

解析:

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够利用的化学能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的。

硅藻能进展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蚯蚓、酵母菌属于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硝化细菌是生产者,但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某些无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

 11.C

解析:

光照时间能影响动物的繁殖。

有很多胎生动物的分娩是在春天,因为春天食物最为丰富,有利于幼体的生长发育,但繁殖活动常在冬天进展,原因是胚胎发育需要的时间较长,这类动物繁殖就需要一个短日条件。

很多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是在春天,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胚的发育的时间一般不到一个月,春天食物丰富,这类动物的繁殖就需要一个长日条件。

 12.C

解析:

题目所指的是田鼠的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发生的斗争。

种群中个体数目增加才会导致种内斗争加剧,发生流行病、鹰数量增加、迁出率增加都会造成种群数量减少,只有繁殖力提高才会导致个体数目增加。

 13.D

解析:

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向着抵抗力稳定性增加的方向开展,物种组成多样、营养结构复杂、功能完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食物链缩短说明种类减少,稳定性下降。

 14.C

解析:

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温度有关,温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增加100米,温度下降0.5℃~1℃。

所以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特点是:

森林→灌木林→高山草甸。

类似于从南到北不同纬度上的植被分布情况。

 15.D

解析:

物质循环的X围是生物圈。

生物通过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16.D

解析:

人直接摄入植物增重1╳1/2=1/2千克,按传递效率为10%计算,消耗植物5千克。

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即通过:

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人,消耗植物量╳10%╳10%╳10%=1/4,消耗植物量250千克。

1/4来自羊肉即食物链为:

植物→羊肉→人,消耗植物量╳10%╳10%=1/4,通过该食物链消耗植物量25千克。

共消耗植物280千克。

17.D

解析:

因为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所以捕捞量不超过300吨该种群才能保持原有数量或有所增长。

18.C

解析:

此题考察实验设计方法,研究目的是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叫次数的影响,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变量是雌鸟和雄鸟,与光照无关,不符合研究要求。

 19.A

解析:

蜘蛛和蛇是肉食性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

蚯蚓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属于分解者。

白蚁吃植物,但不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属于初级消费者。

  20.C

解析:

寒带地区由于温度低,微生物少,活动弱,分解有机物能力低,森林中的残枝落叶很难被分解。

进展有限度的人工火烧,加速残枝落叶的分解,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1.D

解析:

非洲肺鱼夏眠和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都是受干旱缺水环境的影响。

蛾类在夜间活动是受光照的影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是受温度的影响。

  22.B

解析:

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B选项错误。

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局部个体,将这些个体进展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展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捕获数的比例,估算该种群数量。

该种群数量:

68=54:

12,该种群数量为306。

  23.A

解析: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所以,不能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应选取某一地段中的某种生物的种群为调查对象。

  24.A

解析:

在基因工程技术中,运用野生植物的基因做目的基因培育新品种,表达了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价值,基因库的资源效益越来越显著。

经济效益是野生植物直接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例如提供药材和木材;生态效益是野生植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社会效益主要指美学价值,例如陶冶情操、美化生活。

  25.B

解析:

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那么相反,所以,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不正确的选项是B选项。

  二、简答题:

〔50分〕    

  26.答案:

   〔1〕营养物质〔N、P等矿质元素〕;

   〔2〕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虾或贝类〕→人;

   〔3〕爆发的赤潮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从而使海水pH值上升。

   〔4〕①赤潮区域的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严重影响其它浮游植物、水草的光合作用;

     ②处于消失期的赤潮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使水体缺氧;

     ③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④局部以胶着状群体生活的赤潮藻,可使海洋动物呼吸和滤食器官受损。

  

解析:

此题考察赤潮的成因和危害。

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时而使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富营养化。

藻类死亡后,遗体被细菌分解时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这些生物遗体被厌氧型微生物分解时,产生出H2S、CH4等有毒物质,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27.答案:

②竞争 

    ③温度和湿度 

    ④遗传

解析:

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争夺食物和空间,是竞争关系。

表中显示的影响拟谷盗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种群数量变化由环境和物种本身的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当环境一样时,物种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28.答案:

   

(1)竞争  

   

(2)见图

   (3)样方法  随机取样 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4)某些外来物种的引进和管理不当会导致生态灾难。

引进外来物种应慎重,加强生物平安性监测

解析:

〔1〕表中数据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他植物数量越来越少,说明是竞争关系。

一枝黄花进入我国后由于没有天敌,环境适宜而大量繁殖。

  〔2〕见图

  〔3〕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样方法,随机取样和取平均值都是减少误差的方法。

  〔4〕外来物种常因生活条件优越、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所以,引进外来物种应慎重,加强生物平安性监测。

 29.答案:

   〔1〕①正相关 反相关 ②甲

   〔2〕②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或一样〕。

     ③用上述实验装置和试剂,采用两种pH<5.6的“酸雨〞进展实验,设置清水对照;在三个花盆中播种同样数量〔例如50粒〕的小麦种子;在一样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7天〕后,分别统计3个装置中的种子萌发率。

     ④a.如果三个装置中种子萌发率没有差异,那么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

      b.如果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低,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抑制作用增大。

      c.如果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高,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促进作用增大。

解析:

此题考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1〕甲植物平均受害面积最小,说明对SO2的抗性最大,三种植物中,甲植物气孔密度最大,每个气孔面积最小,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正相关,和每个气孔的面积呈反相关。

  〔2〕假设要与探究的问题相吻合,实验步骤设计条理要清楚,要设清水做空白对照,注意等量的原那么:

强调同样数量〔例如50粒〕的小麦种子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