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7898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详细高考必背重点及易错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doc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6-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

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

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

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

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

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

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

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

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

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

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

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

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

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

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

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

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

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

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

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

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

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⑽排列、组合和概率:

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⑾概率与统计:

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⑿导数:

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⒀复数:

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必修1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

1、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集合三要素: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常见集合:

正整数集合:

或,整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实数集合:

.

4、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记作.

2、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且,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AB.

3、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并规定:

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如果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集合A有个子集,个真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

.

2、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

.

3、全集、补集?

§1.2.1、函数的概念

1、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就称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

2、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

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注意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

设那么

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

步骤:

取值—作差—变形—定号—判断

格式:

解:

设且,则:

=…

(2)导数法:

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则为增函数;

若,则为减函数.

§1.3.2、奇偶性

1、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称函数为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

2、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称函数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知识链接:

函数与导数

1、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2、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3、导数的运算法则

(1).

(2).

(3).

4、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复合函数的导数和函数的导数间的关系为,即对的导数等于对的导数与对的导数的乘积.

解题步骤:

分层—层层求导—作积还原.

5、函数的极值

(1)极值定义:

极值是在附近所有的点,都有<,则是函数的极大值;

极值是在附近所有的点,都有>,则是函数的极小值.

(2)判别方法:

(1)定义域:

R

(2)值域:

(0,+∞)

(3)过定点(0,1),即x=0时,y=1

(4)在R上是增函数

(4)在R上是减函数

(5);

(5);

①如果在附近的左侧>0,右侧<0,那么是极大值;

②如果在附近的左侧<0,右侧>0,那么是极小值.

6、求函数的最值

(1)求在内的极值(极大或者极小值)

(2)将的各极值点与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为最大值,最小的一个为极小值。

注:

极值是在局部对函数值进行比较(局部性质);最值是在整体区间上对函数值进行比较(整体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

其中.

2、当为奇数时,;

当为偶数时,.

3、我们规定:

  ⑵;

4、运算性质:

⑴;

⑵;

⑶.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记住图象:

2、性质: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1、指数与对数互化式:

2、对数恒等式:

.

3、基本性质:

,.

4、运算性质:

当时:

⑴;

⑵;

⑶.

5、换底公式:

.

6、重要公式:

7、倒数关系:

.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1、记住图象:

2、性质:

(1)定义域:

(0,+∞)

(2)值域:

R

(3)过定点(1,0),即x=1时,y=0

(4)在(0,+∞)上是增函数

(4)在(0,+∞)上是减函数

(5);

(5);

§2.3、幂函数

1、几种幂函数的图象: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方程有实根

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

函数有零点.

2、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那么函数在区间内有零点,即存在,使得,这个也就是方程的根.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掌握二分法.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1、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

先画散点图,再用适当的函数拟合,最后检验.

必修2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⑴常见的多面体有:

棱柱、棱锥、棱台;常见的旋转体有:

圆柱、圆锥、圆台、球。

⑵棱柱: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⑶棱台:

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线交于一点;把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的投影叫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平行的。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⑴圆柱侧面积;

⑵圆锥侧面积:

⑶圆台侧面积:

⑷体积公式:

;;

⑸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2、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4、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定理:

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6、线线位置关系:

平行、相交、异面。

7、线面位置关系:

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和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相交。

8、面面位置关系:

平行、相交。

9、线面平行:

⑴判定: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简称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⑵性质: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简称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10、面面平行:

⑴判定: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简称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

⑵性质: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简称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11、线面垂直:

⑴定义: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那么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⑵判定: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简称线线垂直,则线面垂直)。

⑶性质: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12、面面垂直:

⑴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⑵判定:

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简称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

⑶性质: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简称面面垂直,则线面垂直)。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1、倾斜角与斜率:

2、直线方程:

⑴点斜式:

⑵斜截式:

⑶两点式:

⑷截距式:

⑸一般式:

3、对于直线:

有:

⑴;

⑵和相交;

⑶和重合;

⑷.

4、对于直线:

有:

⑴;

⑵和相交;

⑶和重合;

⑷.

5、两点间距离公式:

6、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7、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与:

平行,则

第四章:

圆与方程

1、圆的方程:

⑴标准方程:

其中圆心为,半径为.

⑵一般方程:

.

其中圆心为,半径为.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

;

.

弦长公式:

3、两圆位置关系:

⑴外离:

⑵外切:

⑶相交:

⑷内切:

⑸内含:

.

3、空间中两点间距离公式:

必修3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

算法

1、算法三种语言:

自然语言、流程图、程序语言;

2、流程图中的图框:

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流程线等规范表示方法;

3、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⑴顺序结构示意图:

语句n+1

语句n

(图1)

⑵条件结构示意图:

①IF-THEN-ELSE格式:

满足条件?

语句1

语句2

(图2)

满足条件?

语句

②IF-THEN格式:

(图3)

⑶循环结构示意图:

①当型(WHILE型)循环结构示意图:

满足条件?

循环体

(图4)

②直到型(UNTIL型)循环结构示意图:

满足条件?

循环体

(图5)

4、基本算法语句:

①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②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③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变量=表达式

(“=”有时也用“←”).

④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

IF—THEN—ELS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IF条件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IF

(图2)

IF—THEN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IF条件THEN

语句

ENDIF

(图3)

⑤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是两种:

当型循环(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

WHILE条件

循环体

WEND

(图4)

直到型循环(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

DO

循环体

LOOPUNTIL条件

(图5)

⑹算法案例:

①辗转相除法—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而得到

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ⅰ):

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

ⅱ):

若=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

ⅲ):

若=0,则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0,则用除数除以余数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

依次计算直至=0,此时所得到的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②更相减损术—结果是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

利用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ⅰ):

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

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

ⅱ):

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

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③进位制

十进制数化为k进制数—除k取余法

k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

第二章:

统计

1、抽样方法:

①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个数较少)

②系统抽样(总体个数较多)

③分层抽样(总体中差异明显)

注意:

在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出n个个体组成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概率)均为。

2、总体分布的估计:

⑴一表二图:

①频率分布表——数据详实

②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布直观

③频率分布折线图——便于观察总体分布趋势

注:

总体分布的密度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为1。

⑵茎叶图:

①茎叶图适用于数据较少的情况,从中便于看出数据的分布,以及中位数、众位数等。

②个位数为叶,十位数为茎,右侧数据按照从小到大书写,相同的数据重复写。

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⑴平均数:

取值为的频率分别为,则其平均数为;

注意:

频率分布表计算平均数要取组中值。

⑵方差与标准差:

一组样本数据

方差:

标准差:

注:

方差与标准差越小,说明样本数据越稳定。

平均数反映数据总体水平;方差与标准差反映数据的稳定水平。

⑶线性回归方程

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③线性回归方程:

(最小二乘法)

注意:

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

第三章:

概率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⑴事件:

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⑶随机事件A的概率:

.

2、古典概型:

⑴基本事件:

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

⑵古典概型的特点:

①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②每个基本事件都是等可能发生。

⑶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

一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个,事件A包含了其中的m个基本事件,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

3、几何概型:

⑴几何概型的特点:

①所有的基本事件是无限个;

②每个基本事件都是等可能发生。

⑵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

其中测度根据题目确定,一般为线段、角度、面积、体积等。

4、互斥事件:

⑴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称为互斥事件;

⑵如果事件任意两个都是互斥事件,则称事件彼此互斥。

⑶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事件A+B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发生的概率的和,

即:

⑷如果事件彼此互斥,则有:

⑸对立事件:

两个互斥事件中必有一个要发生,则称这两个事件为对立事件。

①事件的对立事件记作

②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

必修4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1.1、任意角

1、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

2、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

§1.1.2、弧度制

1、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

2、.

3、弧长公式:

.

4、扇形面积公式:

.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设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那么:

2、设点为角终边上任意一点,那么:

(设)

,,,

3、,,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和三角函数线的画法.

正弦线:

MP;

余弦线:

OM;

正切线:

AT

5、特殊角0°,30°,45°,60°,

90°,180°,270等的三角函数值.

0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平方关系:

.

2、商数关系:

.

3、倒数关系: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1、诱导公式一:

(其中:

2、诱导公式二:

3、诱导公式三:

4、诱导公式四:

5、诱导公式五:

6、诱导公式六: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记住正弦、余弦函数图象:

2、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弦、余弦函数的相关性质:

定义域、值域、最大最小值、对称轴、对称中心、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3、会用五点法作图.

在上的五个关键点为: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记住正切函数的图象:

2、记住余切函数的图象:

3、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切函数的相关性质:

定义域、值域、对称中心、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周期函数定义:

对于函数,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那么函数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图表归纳: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1,1]

[-1,1]

最值

周期性

奇偶性

单调性

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增

对称性

对称轴方程:

对称中心

对称轴方程:

对称中心

无对称轴

对称中心

§1.5、函数的图象

1、对于函数:

有:

振幅A,周期,初相,相位,频率.

2、能够讲出函数的图象与

的图象之间的平移伸缩变换关系.

①先平移后伸缩:

平移个单位

(左加右减)

横坐标不变

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

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

平移个单位

(上加下减)

②先伸缩后平移:

横坐标不变

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

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

平移个单位

(左加右减)

平移个单位

(上加下减)

3、三角函数的周期,对称轴和对称中心

函数,x∈R及函数,x∈R(A,,为常数,且A≠0)的周期;函数,(A,ω,为常数,且A≠0)的周期.

对于和来说,对称中心与零点相联系,对称轴与最值点联系.

求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与对称中心,只需令与

解出即可.余弦函数可与正弦函数类比可得.

4、由图像确定三角函数的解析式

利用图像特征:

,.

要根据周期来求,要用图像的关键点来求.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1、要求熟悉课本例题.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记住15°的三角函数值: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

2、

3、

4、

5、.

6、.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

变形:

.

2、

.

变形如下:

升幂公式:

降幂公式:

3、.

4、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注意正切化弦、平方降次.

2、辅助角公式

(其中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的象限决定,).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1.1、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

1、了解四种常见向量:

力、位移、速度、加速度.

2、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2.1.2、向量的几何表示

1、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有向线段包含三个要素:

起点、方向、长度.

2、向量的大小,也就是向量的长度(或称模),记作;长度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3、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或共线向量).规定:

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2.1.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1、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1、三角形加法法则和平行四边形加法法则.

2、≤.

§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1、与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的相反向量.

2、三角形减法法则和平行四边形减法法则.

§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1、规定:

实数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

,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⑴,

  ⑵当时,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当时,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

2、平面向量共线定理:

向量与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使.

§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

§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1、.

§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设,则:

⑴,

⑵,

⑶,

⑷.

2、设,则:

.

§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1、设,则

⑴线段AB中点坐标为,

⑵△ABC的重心坐标为.

§2.4.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1、.

2、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

3、.

4、.

5、.

§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