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050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doc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余升豪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1.内容

(1)分类变量的定义;

(2)两个分类变量的列联表;

(3)等高条形图;

(4)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实施步骤.

2.内容解析

本节内容理论比较复杂,教学时间也不长(1-2课时),但由于它贴近实际生活,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地位不可小视.在近几年各省新课标高考试题中,本节内容屡屡出现,而且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呈现,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该内容是前面学生在《数学3》(必修)中的统计知识的进一步应用,还涉及到与初中数学中讲到的“反证法”类似的思想.

“独立性检验”是在考察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教材上首先提到了分类变量的概念,并给出了考察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相关的一种直观的思路,即借助列联表、等高条形图的方法,随后引出相对更精确的解决办法(独立性检验)。

独立性检验的思想,建立在统计思想、假设检验思想(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等基础之上,通常按照如下步骤对数据进行处理:

明确问题→确定犯错误概率的上界及的临界值→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列联表→计算统计量的观测值→比较观测值与临界值并给出结论.

本节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理解分类变量的含义;

(2)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

(3)培养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学习精神;

(4)体会统计学的广泛性和科学的严谨性.

2.目标解析

通过对典型案例((吸烟和患肺癌有关吗?

)的探究,让学生利用列联表、等高条形图初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的相关性,并进一步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及其实施步骤,从中体验用多种方法(列联表、等高条形图和独立性检验)解决同一问题;通过本问题的解决,还能让学生体会统计学的广泛性和科学的严谨性.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由于面对的学生群体为面上中学学生,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感到比较吃力。

结合实际情况,在本节新学内容时,有以下几点是初学者不易理解或掌握的:

1.为什么在直观判断“吸烟和患肺癌是否有关”后,还要进行统计分析(独立性检验)?

教科书通过探究“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引出了独立性检验的问题,并借助样本数据的列联表、等高条形图展示在吸烟人中患肺癌的比例比不吸烟人中患肺癌的比例要高,使学生直观感觉到吸烟和患肺癌可能有关系。

“吸烟与患肺癌有关”这一直觉来自于观测数据,即样本。

问题是这种来自于样本的印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

来自于样本的结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能够推广到总体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借助于统计理论来分析.

2.的出现,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疑问。

对于的构造,可以结合列联表中的“比例”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则有:

,即。

因此,越小,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弱;越大,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强。

结合统计学知识,为了使不同样本容量的数据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构造一个随机变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面对的学生群体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说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简单提及即可.)

3.如何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反证法”,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教学中应走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可以通过与“反证法”的对比,完成下表:

反证法

独立性检验

要证明的结论

要检验的是

在A不成立的前提下进行推理

在不成立的条件下,即成立的条件下进行推理

推出矛盾,意味着结论成立

推出有利于成立的小概率事件发生,意味着成立的可能性很大

没有找到矛盾,不能对下任何结论,即反证法不成功

推出有利于成立的小概率事件不发生,接受原假设

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和反证法类似,不同之处有两个:

其一是在独立性检验中用有利于的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代替了反证法中的矛盾;其二是独立性检验中的接受原假设的结论相当于反证法中没有找到矛盾。

4.如何理解“犯错误的概率”?

“犯错误的概率”的出现,原因就在于独立性检验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小小的漏洞,就是假设“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不发生”,而事实上,小概率事件是可能发生的,而正是因为这一点点漏洞,导致独立性检验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但是犯错误的概率不会太大,我们就把犯错误的最大概率等同于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了。

至于小概率事件所对应的临界值,则属于大学的研究范畴,在此不必做过多解释.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恰当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问题,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2.借助学案,采取“练在讲课前,讲在关键处”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前完成相应的作业,老师在课堂上对关键内容作讲评.

3.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学生的讨论、分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知识为在合作学习的乐趣中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框架和体系,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4.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将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

五.教学过程设计

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内容采用“练在讲课前,讲在关键处”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以“问题串”方式引导学生,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探究

(本部分内容主要以学案形式体现)

阅读教材第10页至第13页例1前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1.找出以下一些常用定义

1)分类变量:

.

2)列联表:

2.探究任务:

吸烟与患肺癌的关系

1)由列联表可粗略的看出:

(1)不吸烟者有患肺癌;

(2)不吸烟者有患肺癌.

因此,直观上的结论:

吸烟与患肺癌____关系

2)根据列联表的数据,作出等高条形图:

由上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吸烟与患肺癌___关系

3.吸烟与患肺癌列联表的进一步分析

吸烟与患肺癌列联表(完成表格空白处)

不患肺癌

总计

不吸烟

a

b

吸烟

c

d

总计

假设:

吸烟与患肺癌没关系,

则在吸烟者和不吸烟者中患肺癌不患肺癌者的相应比例.即______________

4.反证法原理

一般地,假设原命题,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因此说明假设,从而证明了原命题.

练在讲课前,让课堂效率更高

通过自主的阅读教材,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概念

学生群体计算能力、分析能力都相对薄弱,以“问题串”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自主完成等高条形图和列联表,并完成题中问题,循序渐进,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吸烟与患肺癌的关系”

反证法原理的复习,有利于本节课独立性检验原理的教学

一、概念精讲

(结合学生学案,以板书、课件形式展现,老师并作点评)

1.分类变量:

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类变量称为分类变量

2.列联表:

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

3.等高条形图(多媒体呈现)

二、合作探究,收获新知

1.思考:

通过分析数据和图形,我们得到的直观印象是“吸烟和患肺癌有关”。

但这种判断是否可靠呢?

老师做适当引导解释:

“吸烟与患肺癌有关”这一直觉来自于观测数据,即样本。

问题是这种来自于样本的印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

来自于样本的结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能够推广到总体吗?

2.吸烟与患肺癌列联表的进一步分析

(结合学案中的练习完成)

不患肺癌

患肺癌

总计

不吸烟

a

b

a+b

吸烟

c

d

c+d

总计

a+c

b+d

a+b+c+d

假设:

吸烟与患肺癌没关系,

则在吸烟者和不吸烟者中患肺癌不患肺癌者的相应比例差不多,即

因此,越小,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弱;越大,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强。

3.介绍统计量

构造一个随机变量

(1)

(其中为样本容量。

若成立,即“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则应该很小。

根据表1中的数据,利用公式

(1)计算得到的观测值为

统计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成立的情况下,

(2)

4.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

如何理解在成立的情况下,

(2)式的含义呢?

答:

在成立的情况下,的观测值大于6.635的概率非常小,近似于0.010,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问题2:

结合

(2)式,以及的观测值,由这两个式子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答:

的观测值,远远大于6.635,所以有理由断定不成立,即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这种判断会犯错误,但犯错误的概率不会超过,即我们有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

5.新知提炼

1)独立性检验:

上面这种利用随机变量来确定是否能以一定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

2)独立性检验思想

(由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学案中的反证法原理完成)

上述解决问题过程的想法类似与反证法原理,结合反证法原理进行类比,可以总结出下表:

反证法

独立性检验

要证明的结论

要检验的是

在A不成立的前提下进行推理

在不成立的条件下,即成立的条件下进行推理

推出矛盾,意味着结论成立

推出有利于成立的小概率事件发生,意味着成立的可能性很大

没有找到矛盾,不能对下任何结论,即反证法不成功

推出有利于成立的小概率事件不发生,接受原假设

3)独立性检验思想的再说明

(1)怎样判断的观测值是大还是小呢?

这仅需确定一个正数,如果时,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否则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没有关系”.我们称这样的为一个判断规则的临界值。

在实际应用中,要在获取样本数据之前通过下表确定临界值

p(k≥k0)

0.50

0.40

0.25

0.15

0.10

k0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p(k≥k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0

3.841

5.024

6.636

7.879

10.828

(2)独立性检验中“犯错误的概率”的出现,原因就在于独立性检验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小小的漏洞,就是假设“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不发生”,而事实上,小概率事件是可能发生的,而正是因为这一点点漏洞,导致独立性检验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但是犯错误的概率不会太大,我们就把犯错误的最大概率等同于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了.

4)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由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述探究过程归纳总结得到结论)

①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的可信程度确定临界值;

②利用公式

(1),计算随机变量的观测值;

③如果,就以的把握认为“与有关系”;否则就说没有的把握认为“与有关系”

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做适当的总结,并板书出来,提高课堂效率

本思考的提出,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

适当的“问题串”,让学生初步感觉现有知识的不足,从而自然的引出新知学习的必要性

以教师为主导,遵从学生认识规律进行启发;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

统计量的出现,是因为统计学中要求不同样本容量的数据要有统一标准,在此跟学生道明即可.

讨论式教学,运用群体的力量和团队精神解决问题,通过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观

生成概念,让学生初步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学生活动:

分组进行讨论,而后让学生总结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独立性检验的思想,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对新知的再说明,加强学生学习的严谨性意识

过归纳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理解

1.某电视台在一次对收看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观众的抽样调查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电视观众.调查中发现20至40岁的观众共55人,其中收看文艺节目的有40人;大于40岁的观众中收看文艺节目的有15人.

结合题中数据完成以下列联表,并由表中数据直观分析,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是否与年龄有关?

文艺节目

新闻节目

总计

20至40岁

大于40岁

总计

2.在一项打鼾与患心脏病的调查中,共调查了1671人,经过计算=27.63,根据这一数据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打鼾与患心脏病是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本题为2010广东高考文科数学改编题,主要考查列联表及直观分析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及其临界值表的初步应用

通过知识应用,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升学生利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1.独立性检验原理

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学生进行思考后总结,教师进行概括。

让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学生的感悟中得以升华。

六.目标检测设计

1.给出下列实际问题:

①一种药物对某种病的治愈率;②两种药物治疗同一种病是否有区别;③吸烟者得肺病的概率;④吸烟人群是否与性别有关系;⑤网吧与青少年的犯罪率是否有关系.其中用独立性检验可以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分类变量、独立性检验适用范围的理解

不健康

健 康

总计

不优秀

a

21

73

优 秀

2

25

27

总 计

b

46

100

2.右表是一个列联表,则表中a,b的之分别是()

A.94,96B.52,50C.52,54D.54,52

设计意图:

对列联表的考查

3.在吸烟与患肺病这两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k=6.635,则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那么100名吸烟者中,有99个患肺病.

B.从独立性检验可知,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时,可以说某人吸烟,那么他有99%的可能性患肺病.

C.若从统计量中求出有95%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是指有5%的可能性使推断出现错误.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设计意图:

深化对独立性检验的理解

4.为调查某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结果如下:

性别

是否需要志愿者

需要

40

30

不需要

160

270

(1)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

(2)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P(

0.050

0.010

0.001

3.841

6.635

10.828

附:

设计意图:

本题为2010全国卷文数试题.主要考查列联表、独立性检验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