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138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doc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分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制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2.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活跃。

导致这一时期思想活跃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C.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D.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3.古有两人吵架,一个曰“有没有天理!

”,另一个驳:

“你没有良心!

”路过的先生向身边的学生说:

“他们在讲道。

”以此可判断先生传递给学生的思想信息是

A.道法自然B.治世不一道C.兼爱非攻D.“理”存在的合理性

4.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l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那么,l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达尔文B.拉马克c.普朗克D.爱因斯坦

5.对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主张的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为作为立国之根本

B.以“师夷长技”作为中国的富国强兵之路

C.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采取兼收并蓄

6.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

“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该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制约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7.“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8.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9.古代中国所信奉的一些神秘数字,在班固的《白虎通》里均能找到宇宙依据,如“三纲法天地人”“五常法五行”“六纪法六合”。

汉代思想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B.强化君权神授的思想

C,制造人为的迷信思想D.强调社会秩序的合理性

10.下列著作与内容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D.《论持久战》——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1、宋朝时一次宫廷画院考试,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

应试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船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

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

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A.山水景物B.真实情景C.情趣意境D.人物形象

12、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

“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

”这一技术是

A、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技术D、指南针

13、“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14、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些宗教题材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被认为包含着人文主义精神,主要因为它们

A、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B、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D、贬低了神的地位,提高了人的形象

15、下列有关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A、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B、宣扬教会权力

C、是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D、出版了《九十五条论纲》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16、“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利制约权利。

”为此,这位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张是

A、法制原则B、社会契约C、三权分立D、人非工具

17、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

“是这两个人毁了法国。

”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18、有人说:

“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

19、戏剧《等待戈多》是哪一流派的开山之作

A、古典主义流派B、荒诞派C、浪漫主义流派D、现实主义流派

20.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2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22、某同学查阅《青年杂志》《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等资料,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国民大革命

23、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节制资本③平均地权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4、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D、农村包围城市

25.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

“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几经变迁,试简要概述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演变过程。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哥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III教学用书》 岳麓书社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

“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 

材料四.“信徒的就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28.(19分)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梁启超、魏源、李大钊、林则徐、左宗棠、陈独秀、李鸿章、康有为、等人。

请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

(8分)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8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

(3分)

29.(9分)阅读下列材料: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革命进程时说: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3分)

(2)与时惧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6分)

一、选择题(25X2=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总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简要概述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演变过程。

(12分)

27、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10分)

28、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

(8分)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8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

(3分)

29、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3分)

(2)与时惧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