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心理讲座.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452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心理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心理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心理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心理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心理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心理讲座.docx

《高三心理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心理讲座.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心理讲座.docx

2017届高三心理讲座

从容应对高考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幸运可以和大家分享接下来的的时间,我是大家的心理老师。

准备高考很辛苦,讲座开始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拍拍操,动作很简单,跟着视频做就好了。

(播放视频,一遍约2分30秒,做两遍)

大家做完感觉怎么样?

能跟上节奏吗?

有的说可以,有的说有点难度。

其实跟不上节奏的除了我们刚才做的拍拍操,还有我们高考的节奏,我们的同学追高考的节奏,也是手忙脚乱,压力好大。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高考的那些事。

第一部分压力

想到高考,大家现在脑子里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

——压力。

嗯,无处不在的压力,让我们的灵魂简直无处安放。

我们刚才这么一排问下来,好像10个里面9个都讲到压力有关的事情。

有人说了面对关系重大的事件,100个人里面99个人都有压力,那有的人要问了,剩下的那个是谁呢?

那么厉害没有压力?

其实剩下的那个已经晕倒了。

所以压力不只是你有,大家都有。

我工作今年是第十个年头,也就是说从2007年到2017年,我接触了10届高三学生,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届,当时那个班级是成绩不是很好的班级的集合,高考前夕,我基本忙着接待的都是很认真读书的孩子,有一天来了7、8个学生,没地方坐,他们自己还带了报纸,就一铺坐地上就开始聊了。

了解了他们的班级后,我说你们是因为在教室太难呆了,跑我这边休息下的吗?

他们说不是的,老师我也压力很大的,我当时听完就一愣,我说你们有什么压力啊?

他们娓娓道来:

重点班创新班的人是压力很大,但是他们压力大纠结的是能不能上重点,退一万步讲,即使上不了重点,他们还有个本科读读,再不济也是个大专,我们担心的是万一不小心,我们就没书读了,不读书干嘛呢,压力大啊。

大家说,他们说的是实话吗?

确实是天大的实话。

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压力和成绩如何没有关系,压力来源于每个人的想法和需求是有关系的。

下面的这个故事我想很多人或许都听过。

一名教授带着自己的十个学生做了一个实验。

教授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面铺了一座独木桥,然后关掉了屋内所有的照明灯,告诉这十个学生说:

“屋子里面很黑,前面只有一座桥,你们跟着我一起从桥上走过去,你们只要跟着我就行了。

”然后这十个学生全部跟着教授,稳稳当当地走过了这座独木桥。

走到桥的另一边之后,教授突然打开了一盏灯,学生们朝桥下看去,不禁大吃一惊:

原来,在他们刚刚走过的桥下面是一个水池,水池里面居然有十几只吃人的鳄鱼。

此时,教授对刚才轻松走过独木桥的十个学生说:

“你们当中有谁敢和我再从桥上走回去?

”结果却没有一个人敢响应,因为桥下的鳄鱼张着吃人的大嘴在水池里面游来游去,实在是太可怕了。

但是教授却要求他们必须站出来,勇敢地再走回去,结果只有三个人连滚带爬地挨了过去。

之后,教授又要求剩下的七个学生鼓足勇气也试试看,但却再也没谁肯尝试了。

最后,教授打开了桥两边的灯,原来,在桥的两边还有一层铁丝做的防护网。

看到这里,教授又问这七个学生,还有没有谁敢再从桥上走回去?

有了安全保证,就有五个学生果敢地站出来和教授一起走了回去。

于是,教授问最后的两个学生:

“桥两边有防护网,你们为什么还不敢再走回去了呢?

”那两个人战战兢兢地说:

“我们怕那个铁丝网不够结实,万一让鳄鱼咬破了怎么办?

这太可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知者无畏,压力会阻止我们能力的发挥。

面对高考,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人,一个人,一张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尽我所能把我会的都写出来,实在不会也就算了,平时没涉及,不会理所当然,如果不会的你做对了,那就是上天的恩赐,上辈子积德了,赶紧回去拜祖先。

那怎么才能做到心无杂念,没有压力呢?

首先,我们要接受高考,开心的拥抱高考。

高考是什么?

高考,是指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考生进入大学和选择大学资格的标准,是国家考试之一。

由国家统一组织调度,国家或省专门组织命题,统一时间的考试。

这是我在百度里面打进去找到的关于高考的概念。

大家知道现在的高考是哪一年恢复的吗?

1977年,我找到这样的一段话:

有人曾写到:

“当我坐在大学的教室,抚摸着新印刷的书本,回顾过去的12年,一种失而复得的悲喜,占据了我的心。

风风雨雨,转了一圈,回到原来的起点。

我无法赞美12年的弯路,也不认为得到“锻炼”,应付出12年的代价。

不过,它既然发生了,不妨豁达些乐观些,从头开始吧。

饱经磨难的教授第一堂课开场白就说:

“你们被耽误了很多时间,我也被耽误了很多时间。

光埋怨,没有用,现在大家又有机会读书了,那我们就开始吧!

”……

历史走远了。

自1977年起,无论走了多远,无论得到了多少,我都心存感激,永志不忘。

因为,30年前,有一位伟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看到这段话,我读出了那一代人内心的激动,因为高考,他们有了机会。

从此开启了不平凡的人生。

高考为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

一、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科学公平的选拔,磨练青少年的意志。

二、为农村学子改变自身经济地位提供条件。

为什么这么说呢?

白岩松曾说过: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在坐的各位,是富二代的举手看看。

不知道是低调还是确实没有,我没看到。

工作那么久,我碰到过一个,快高考前他来我办公室,告诉我他不是来咨询而是因为遂昌中学,只有心理辅导室没来过,所以特地来见见,当时一起来的同学告诉我,高考他没压力的,因为他有汤沐园。

一开始没明白,后来我终于明白了。

我和大家一样,都不是富二代。

原本的我没有什么自信可言。

我不高,也不漂亮,家里也没钱,我不知道自己以后可以做什么,所以我就读书,老师告诉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特别是农村女孩子的命运。

现在想来是真的,和我相比,很多读完初中就不读的同学已然成了勤劳的主妇,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家庭的命运。

同学们,感谢高考给我们的机会,父母一辈是一把锄头一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是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未来,而我们可以通过一支笔在一份试卷上描绘我们的未来,值得开心,所以面对高考我们要感谢,高考有你真好。

高考是对我们有帮助的一件事,高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们应该为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而开心,庆幸。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高考成绩只能说明你在中学里学得好不好,甚至只能说明你在高考中发挥得好不好。

它和你以后的命运没有必然的联系。

    高考确实是你人生的一个重要机会,但是它并不是你唯一的机会!

人生能翻盘的机会很多,关键是你拥有的做每件事情全力以赴的态度和从一而终的决心。

高考给我们积累的将会是一辈子都受用的态度。

所以在内心里接受高考,是减轻压力的第一步。

其次,学会正确的积极自我暗示。

我想给大家做一个活动:

请大家听好我讲的这句话“不要去想绿色的青蛙”你的头脑里想到的结果是?

一只绿色的青蛙

这个不奇怪:

从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说,左脑接收的语言在右脑产生画面,语言的不断重复会强化右脑的画面。

这就是语言能够催眠的生理学原理。

当面对一句外来的信息时,无意识会先处理画面,即使这个画面在生活中不存在,无意识也会从已有的经验中整合出一个画面来“交差”。

比如我们都知道青蛙是什么模样,当然也清楚绿色的概念,所以当我说“绿色的青蛙”时,你的无意识就会将已存在的“青蛙”和“绿色”整合起来,让你看到“绿色青蛙”。

当然,无意识还会执行“不要去想”这个命令。

只是对听到这句话的人而言,他脑子里是先看到“绿色青蛙”,所以“不要去想”的命令相当于无效。

这个时候正确的心理暗示是什么?

我要看到白色兔子。

同样的你在面对高考你说不要紧张不要紧张有效吗?

大脑读到的都是紧张紧张的画面,所以他执行的是紧张的命令,我们应该怎么说会比较好?

放轻松,我能做出来,或者去想具体要执行的一项任务,具体化会更有效的缓解紧张。

第三,推到极致法

当你感到一件事情很可怕的时候,你可以一层一层的去想,最可怕的结果是什么?

最可怕的结果你会怎么样,再想想有多少概率达到这个状态,这样人就会轻松很多。

第二部分考试前后常见问题解答

一、关于座位

每次考场座位一出来,总有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

其实不必有太多的困扰。

我在咨询的过程中,碰到不止一次这样的话题。

欢乐的学生无非欢乐的是自己的一圈是成绩好的,有机会。

但是也有成绩好的学生说,自己辛苦近十年,是极不甘心给别人抄的,所以能抄到的机会很少,而且如果过分注重好位置的学生,其实全程是无法安心做题的,因为要时刻关注是否试卷掉出来了,反而可能无法发挥正常的水平。

所以位置无好坏之分。

不必困扰。

二、关于做题节奏

有的同学要说了,考试过程中很容易被别人的节奏带走,一看到别人翻试卷就很紧张,其实做题应该要有自己的节奏。

一个同学,试卷翻得很快,有两种情况,一是他确实做得既快又好,那本身你就是赶不上的,不在同一个水平;另一种就是他什么也不会,所以他一下子就翻过去了,要是你那么在意这种人的,那还真跟不上节奏。

我觉得大家应该要对自己的解题要有一个把握,比如做选择题,平时花10分钟,现在也是10分钟左右,那很好,按照这个节奏去做就好了,如果慢了,适当的调节下一部分的节奏就好了,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是最合理的。

三、关于复习

要注意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学习内容的影响。

前摄抑制(也称前摄干扰proactiveinterference)在认知心理学上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简单点说可以这样比喻:

当我们学习英语单词时,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汉语拼音对我们的记忆有干扰,这就是前摄抑制,前面学习过的材料对记忆的影响;

当我们能熟练使用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又对我们回忆汉语拼音会有干扰,这就是倒摄抑制。

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避免非常相近的科目连续学习,避免产生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四、开始考试前如何静心

坐在位置上等待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很紧张,无法安静下来,大家可以用笔认真仔细的写一些数字,一直写,慢慢的你的心就安静下来了,这个是注意转移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