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547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

《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新课标卷生物真题解析.doc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一种tRNA上只有一种反密码子,只能识别并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聚合酶是蛋白质,应该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的3个碱基构成的,C错误;)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线粒体中有合成蛋白质所需的DNA、RNA、核糖体以及相关的酶,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D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是化合物的本质及合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中有关概念及特点。

旨在考查考生对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及初步分析问题的

能力。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进行了DNA的复制,所以在着丝点分

裂之前,染色体数目、DNA数目都相同,在减一前期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以及部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两者染色体行为不同。

A、B错误)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加倍,而减一后期只是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没变,两个过程的DNA数目没变化,C正确;)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有丝分裂的末期,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个染色单体分成的两个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分裂结果是两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是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分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染色体减半,DNA分子数目都减半,二者DNA分子数目相同,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关染色体行为和DNA数目变化

规律的内容,考查两种分裂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考查学生对两种分裂方式的识记和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细胞学基础是膜上有特异性的离子载体,不同植物细胞上离子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一样,所以吸收离子的种类和速率不同,A错误;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低温条件下呼吸酶活性下降,呼吸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少,影响主动运输,B错误;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主动运输过程除了需要载体还需要能量,能量供给必须是活细胞,C正确;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叶肉细胞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矿质元素离子,也可以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离子,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主动运输条件及影响因素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缺图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据图甲可知,HIV病毒由RNA到DNA,是由逆转录完成的,A正确;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据图乙可知,HIV入侵后有抗体产生,说明有体液免疫发生,B正确;

C.从图丙可以看出,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可能对实验药物b敏感

【答案】D

【解析】注入药物a后,T淋巴细胞

数量增多,可能是药物抑制了病毒的增值,减少了对T淋巴细胞的破坏,T淋巴细胞不断增殖的结果,C正确;加入药物b后,HIV病毒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逆转录、免疫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特异性免疫过程的识记、理解、

应用能力;识图、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实验小组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引入天敌后,会引起黑线姬鼠种群密度下降,A正确;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种群密度=280×100÷2÷140=100只/hm2,B正确;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种群的数量,而非指某个种群中个体的数量,C错误;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能量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第三营养级能量最少D,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种群密度的测量与计算、能量流动特点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

种群密度的计算能力、对能量流动特点的分析能力。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杂交的两个个体如果都是纯合子,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方法是杂交再测交或

杂交再自交,子二代出现1:

1或3:

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不都是或者都不是纯合子可以用

杂交的方法来验证,A正确;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

由组合定律,C错误;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孟德尔实验验证所需要满足的条件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孟德

尔实验验证所要注意因素分析判断能力。

29.(11分)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

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

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

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答案】

(1)苏丹III(或苏丹IV)

橘黄(或红)

(2)O

(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解析】

(1)根据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知,用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可以将细胞

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2)由图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先增加,这是由于萌发过程中,脂肪先转化为

糖,二者比较,O元素的含量增加,所以干重增加。

(3)第11d时,种子已萌发成幼苗。

如果要使萌发的种子干重增加,需是萌发的种子进行光合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水、二氧化碳浓度、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等,

依据题中条件,必须要提供的是光照和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实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检测、有

机物的相互关系、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识记和理

解能力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30.(10分)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

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

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3)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

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

在此过程中,血

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答案】

(1)胞吐协助扩散

(2)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3)是

(4)先升高后降低

【解析】

(1)胰岛素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跨膜运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由题意可知,肌细胞运输葡萄糖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的运输

方式是协助扩散。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作为降血糖的激素,分泌量增加;由题意可知,此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为协助扩散,因此载体的数量增加可以增加骨骼肌细胞

吸收葡萄糖的速度,降低血糖。

(3)胰岛素使得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说明脂肪细

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作用后下降,当降到正常水平时,不再作用,维持在餐前水平。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血糖调节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血糖调节过程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能力及对信息的提取能力。

31.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

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该实验的思路。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答案】

(1)AABBCCDDEEFFGGHH(答案符合即可)aaBBCCDDEEFFGGHH(答案

符合即可)

(2)①用该白花植株子代分别与五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一代花色②若子一代全为紫色,说明该白花植株是由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而导致的;若在五个杂

交组合的子一代中,有白花植株,说明该白花植株是五个白花品系之一。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分离定律的理解能力和杂

交实验的设计能力。

32(6分)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

常绿阔叶林遭

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力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答案】

(1)次生、土壤

(2)草丛常绿阔叶林

复杂 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

【解析】

(1)该地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森林破坏,所以土壤没变,土壤中会留下原

来植物的种子和根系,所以只能是次生演替

(2)上述群落中草丛群落生物种类最少,营养结构最简单,遭到破坏后最容易恢复,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3)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动物随植物分层而分层,所以与草丛相比,

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考查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恢复力稳定性和演替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恢复力稳定性等概念的理解能力;考查对动物分层的原因的理解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阅读如下材料:

材料甲:

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

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材料乙:

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

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丙:

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将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

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法。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和。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

(2)材料乙属于工程范畴。

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进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种的技术。

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序列发生了改变。

(4)材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

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种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

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体,兔乙称为体。

【答案】

(1)显微注射法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

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

(2)蛋白质、现有蛋白质、新蛋白质氨基酸

(3)同供、受

【解析】

(1)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显微注射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农杆菌的作用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受体)细胞内。

(2)资料乙中的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的技术。

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3)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

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在资料丙实例中,兔甲称为供体,兔乙称为受体。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知识结合,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

记能力。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