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666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0.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docx

2018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学案

[最新考纲]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考纲解读]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3.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4.了解世界主要人种及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思维导图]

考点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1)填图:

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

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3)分布规律

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

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

(1)填图:

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2)填表:

对照上图,填写海底各地形的特点。

海底地形

特点

大陆架

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200_m,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大洋底部

洋盆

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

海岭

板块的生长边界,又称海底山脉

海沟

板块消亡世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4.海陆变迁(板块分布)

(1)六大板块:

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3、5

2015·安徽文综,23~24

以海陆结合或海陆与经纬网结合呈现区域信息,考查大洲尺度的粗略定位,以及海陆位置关系。

少数试题对大洲尺度的地形进行比较。

以选择题为主,难度较小。

考向一 世界海陆位置判断

1.(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A.北美东岸与西欧 B.东亚与南亚

C.北美东岸与西岸 D.西欧与南亚

答案 D

解析 该区域的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红海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阿拉伯海相连,该海上运输通道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程,便捷地连接了西欧和南亚。

考向二 海峡、运河位置判断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第2题。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答案 C

解析 徐州的产品运往甲国首都,最短海上航线为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考点二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1.气温

(1)陆地气温的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差值

变化差异

日变化

约14时

日出前后

日较差

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

年变化

北半球7月

北半球1月

年较差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

南半球1月

南半球7月

(2)气温的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如上图)。

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半球

等温线较平直(如上图)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

同纬度

地带

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地形(地势高低)

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暖流经过气温升高

洋流

特别提醒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2.降水

(1)形成条件

(2)影响降水的因素及表现

影响因素

表现

纬度因素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大气环流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洋流因素

暖流影响地区降水多,寒流影响地区降水少

地形因素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降水的季节变化

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常年湿润区、全年少雨区。

②降水季节差异较大,如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

(4)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特征

赤道附近

降水多(2000mm以上)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

全年多雨

两极附近

降水少(200mm以下)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

全年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

降水多(500mm以上)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多雨

大陆西岸

降水少(500mm以下)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全年少雨

中纬度

内陆

降水少(500mm以下)

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全年少雨

大陆东岸

降水多(500~1000mm)

冬季: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夏季:

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多雨

大陆西岸

降水多(500~1000mm)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常年湿润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降水较多(300~1000mm)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多雨

点拨 

(1)世界降水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

(2)非地带性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位置

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南美洲北部西海岸地区

受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

我国东南部地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气候,夏季东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形成了“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港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港口区域海水,温度高,终年不冻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3·四川文综,5~6

2013·北京文综,4

2012·四川文综,8~9

2012·天津文综,10

该类试题材料信息多样,有区域图、景观图、气候要素统计图、等值线图等。

主要考查气候的类型、位置、成因、特点等,需结合特定区域的相关信息分析作答,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偏大。

考向一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成因

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C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C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C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22°C等温线明显向低纬(北)弯曲,说明该海域温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域低,是受到秘鲁寒流的降温作用所致。

第2题,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可知,该地的气候属于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而图中甲地位于撒哈拉沙漠,丙地位于南亚,丁地位于亚马孙平原,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只有乙地位于非洲东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考向二 区域降水类型和成因

(2013·四川文综)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4.R河段(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根据文字材料、图示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可知为非洲西海岸。

降水多时,正值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从而形成了丰沛的降水。

第4题,R河段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分干湿两季,因此R河段流量的季节变化大;该区域纬度较低,且海拔较低,没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因此R河段没有明显的春汛;根据地形状况可知,R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且流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侵蚀作用强;R河段河流侵蚀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型。

考点三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居民

(1)人口分布不均

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

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

主要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等地

黑色人种

非洲南部、大洋洲等地

(3)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

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2)人口数量: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分布

世界贸易

发达国家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输出资金、技术、经验、信息、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进口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

发展中国家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输出廉价劳动力、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进口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全国文综Ⅱ,7

2012·大纲全国文综,1~2

2016·北京文综,2

2013·重庆文综,4~5

以时事新闻事件为命题素材,考查人口分布,国家、地区定位以及社会经济交流。

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

考向一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2017·江西调研)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成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沿一条河谷分布 B.甲处沿带状降水量分布

C.乙处沿铁路线分布 D.乙处受山脉限制

2.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相同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根据陆地轮廓特征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非洲,图中甲处位于北非西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于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乙地位于尼罗河谷地,受水源影响,人口呈带状分布。

第2题,图中①③两地均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②地位于刚果盆地,为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④地位于大西洋,不在非洲大陆。

考向二 世界主要国家分布

(2016·北京文综)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下图,回答第3题。

3.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 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答案 B

解析 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为中国、韩国、美国,韩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中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美国大部分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美国阿拉斯加地区在北半球高纬度,A项错误;三国都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B项正确;三个国家均为“现代型(低低低)”的人口增长模式,C项错误;三国南部沿海都有暖流经过,且韩国只有暖流流经,D项错误。

考向三 国家和地区间的社会经济交流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

据此回答4~6题。

4.“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

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6.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这些地区主要是(  )

A.大洋洲、西欧 B.东欧、东南亚

C.中亚、西亚 D.东亚、南亚

答案 4.A 5.D 6.C

解析 第4题,“一带一路”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明显,互补性强。

我国处于东部,是著名的“世界工厂”,产能大,需加强对外合作以输出过剩产能。

中亚地区是全球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资源依赖国际市场。

南亚地区因人口稠密,对粮食需求量大,是粮食的进口区域。

欧洲经济发达,受老龄化严重影响,需引进国际劳工。

第5题,“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东亚、中亚、西亚、东欧、中欧和西欧。

中亚与西亚地区人口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文化圈,在欧洲依次经过东欧文化圈和西欧文化圈。

第6题,中亚与西亚因深居内陆或常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

课时作业

基础落实练

(2017·海南调研)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1~2题。

1.从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可以看出(  )

A.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D.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2.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大陆,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B.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C.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D.90°S附近陆地跨经度最广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的纬度和甲、乙所占的比重判断,甲表示陆地,乙表示海洋,A错。

北半球虽然陆地面积较大,但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B对。

甲在中纬度地区面积最大,C错。

乙在低纬地区面积最大,D错。

第2题,赤道穿过的地区以海洋和群岛为主,陆地面积小,A错。

从图中看,30°N穿过的陆地面积较广,但不是最广,B错。

60°N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但从图中可以看到,该线穿过的陆地面积不是最小,C错。

90°S附近陆地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D对。

(2017·太原期中)读“等高(深)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正确的是(  )

A.a——大陆坡 B.b——大陆架

C.c——海沟 D.d——海岭

4.图中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及等深线数值判断,a处海拔在0~-200米,属于大陆架;b处是向c处的大洋底部延伸的地区,属于大陆坡;c处等深线分布稀疏,表示大洋中心地势较平坦的洋盆;d处属于海岭,即大西洋中脊。

第4题,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非洲板块。

(2016·天津十二校联考)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6.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①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两者自然带不同;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大气环流的影响,自然带也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④与⑤同位于赤道附近,但受地形影响,前者为热带草原气候,后者为热带雨林气候;⑥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地中海气候区是重要的柑橘、葡萄、油橄榄产区;②地夏季高温多雨,⑦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火山、地震较少;种植园农业的商品率高。

7.(2016·成都外国语学校期中)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图甲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下表为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

小时)。

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5.8

6.5

7.5

8.5

9.4

9.6

8.1

8.7

9.6

10.5

10.7

11.2

月份

7

8

9

10

11

12

10.2

9.9

8.7

7.6

6.3

5.8

10.2

9.5

8.9

8.8

8.1

8.0

(1)简述图中海峡的地理意义。

(2)说出图甲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

(3)比较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答案 

(1)欧洲和非洲分界线;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

(2)断层南侧以高原、丘陵为主;北侧以山地为主。

 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多挤压、断裂,并产生位移。

(3)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时数少。

 原因:

①地比②地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①地较②地更靠近沿海,且处于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①地比②地海拔低,日出较晚。

(4)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

解析 第

(1)题,图示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为欧洲和非洲分界线,是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

(2)题,断层南侧等高线分布较稀疏且数值相对小(海拔大于500m的为高原、200~500m为丘陵),北侧等高线分布较密集且数值相对大。

断层的成因结合板块运动(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附近)回答。

第(3)题,分析日照条件主要从纬度、天气状况、昼长、海拔等因素分析。

注意只分析冬季。

第(4)题,注意结合图示相应信息:

气温高、降水少(多沙漠)、盐碱,分析可推断出作物(椰枣树)耐热、耐旱、耐盐碱。

能力提升练

8.(2017·郑州期中)下图为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

关于该地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

B.该地中部地区为刚果盆地

C.F地附近的山地为安第斯山脉

D.G地形区大部分位于阿根廷境内

答案 C

解析 图中经度为西经,可判断该大陆为南美大陆。

南回归线经过的F地为安第斯山脉,G地为巴西高原。

(2016·大连高三测试)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

读图回答9~11题。

9.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

A.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

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

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10.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  )

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丁

11.四图中河流都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关系密切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9.D 10.D 11.C

解析 第9题,图中甲、乙、丙、丁依次为湄公河、刚果河、易北河和圣劳伦斯河河口地区。

刚果河流域多热带雨林,河流含沙量小;流经刚果盆地,泥沙沉积;河口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故没有形成三角洲;刚果河虽然短小,但流经热带雨林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第10题,易北河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圣劳伦斯河地区气候冷湿,土壤贫瘠。

两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第11题,从纬度与海陆位置判断,易北河流域地处西风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河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密切相关。

(2016·冀州模拟)读图回答12~13题。

12.夏季甲城较乙城温度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13.夏季乙城较甲城降水总量大,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答案 12.B 13.A

解析 第12题,根据两城经纬度可知,甲城位于北美洲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作用较显著,气温偏低;乙城位于北美洲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显著,气温偏高。

第13题,乙城位于北美洲大陆东南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而甲城位于北美洲大陆西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

14.(2017·重庆月考)图1是“欧洲西部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是“荷兰与我国江苏省的地理位置图”。

结合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北海以东图示地区海岸线的主要特征,并说出该特征对当地气温的影响。

(2)简述开凿甲、乙两条运河的不同地理意义。

(3)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特征的共同点。

(4)荷兰和江苏都经历了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

简要分析两者围海造田和退耕还海的共同原因。

答案 

(1)海岸线曲折、漫长;多半岛、岛屿、港湾。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变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推迟。

(2)甲:

沟通海域(北海和波罗的海),缩短海上航程;乙:

沟通河流,组成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

(3)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

(4)围海造田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大耕地或陆地面积)。

退耕还海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降低对海岸的侵蚀,减少土地盐碱化。

[最新考纲]

东亚、南亚、东南亚、北非、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美、拉丁美洲、极地等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日本、印度、埃及、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考纲解读]

1.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和重要国家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