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805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Word文档格式.doc

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

例如,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由此可知,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

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

二、职业兴趣测试

1.职业兴趣测试的含义

职业兴趣测试(VocationalIntereatTests)是心理测试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表明一个人最感兴趣的并最可能从中得到满足的工作是什么,该测试是将个人兴趣与那些在某项工作中较成功的员工的兴趣进行比较。

它是用于了解一个人的兴趣方向以及兴趣序列的一项测试。

兴趣似乎在很长时期内是稳定的,并与某些领域的成功有关。

但是兴趣不等于才能或能力,对这些特点的测试应与兴趣测试同时进行。

此外,很容易在兴趣测试问题的回答上作假,虽然在员工选择中可能用到一些兴趣测试,但是它们主要用于评议和职业的指导方面。

2

2.职业兴趣测试的方法

常用的技术方法有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StrongVarationalInter-estBlank,SVIB)和库德兴趣记录(Kuderk'

refereneeRecord,KPH)等。

兴趣测验通常列出众多的兴趣选择项,涉及运动、音乐、艺术、文学、科学、社会服务、计算、书写等领域,例如,喜欢踢足球,喜欢看球赛,喜欢听流行音乐,喜欢听交响乐,喜欢看画展,喜欢外出写生,喜欢看爱情小说,弃欢看侦探小说,喜欢看科普杂志,喜欢自己做小家具,喜欢写诗歌,喜欢做数字游戏,喜欢写信,喜欢外出旅游,喜欢独立思考,喜欢F棋,等等。

根据被试者对各种兴趣项目的“是”或“否”选择,或依据受试者排列出的兴趣序列,可以对其是否适合某一职业或某一种工作做出判断。

3.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

1927年,斯特朗(E.K.Stmng)编制完成了第一个正式的职业兴趣量表。

这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

他的方法是先编制涉及各种职业、学校科日、娱乐活动及人的类型的问卷,然后取两组被试,一组代表专门从事某种工作的标准职业者,另一组代表一般人,让两组被试接受测查,将两组被试反应不同的题目放在一起,构成职业兴趣量表。

当时仅适用于男性,专门为女性而编制的量表则丁1933年出版。

19b8年坎贝尔(I?

.P.Camphe}I}主持了对该量表的修订工作,增加了基本兴趣量表(田S)和一般职业主题(GDT),更名为斯特朗一坎波尔兴趣量表(StrongCambellInterestInventory,SCI1)。

这是国外流行的职业兴趣测验,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人才测评中,对个人职业选择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讯息,为企业的选拔提供了非常有益的信息。

3

SCII的1985年最新版本中包括325个项目,构成264个量表,其中包括6个一般职业主题量表(TheIseneral(7ccupalionalTheme,COT,23个基本兴趣一量表(The)3asiclnte;

restScale,R1S1,207个职业兴趣量表(TheClccupatiunalScale,OS),2个特殊量表(TheSpecialSt}x1e,SS},26个管理指标量表(`I`heAdministrativeIndexe,AI)。

一般职业主题量表是根据霍兰德职业理论建立起来的,有6个量表即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6个职业兴趣中霍兰德兴趣类型(RIASEC),每个量表包括20题,共120个题目。

统计表明,这6个量表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基本职业兴趣量表是由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且在统计上具有高相关的题目组成,因此,这种量表属于同质性量表。

具体职业量表是根据斯特朗的经验性方法建立起来的。

在SCII的1985年版本中,共包括l06种职业,除其中5种为男女共用同一常模外,其余各有自己的常模。

特殊量表包括学术满意度量表(Aca-clemicCnmGfrlScale)和内一外向量表(lntrovcrsion-ExtroversionScale.)两个量表。

测验管理指标量表是对每一份答案进行常规性统计,以确保在施测及数据录入过程中没有意外情况发生.它包括3个统计量:

整体反应指标、.异常反应指标和反应类型指标。

无论应试者在那种测验管理指标上出现异常情况,都应引起施测者的注意,查找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囚。

斯特朗兴趣调查表TM(Sirnn}lntereslInvf}ntnry,SII,来源于CPP)是斯特朗编制的工具的最新版。

该调查表包括317个题目,被分为以下8个部分。

Ⅰ.职业:

135个职业名称,对其中每一个做出反应:

喜欢(L},无所谓(I),不再欢(D)。

Ⅱ.学校科目:

39个学校科日,对其中铸一个做出反应:

喜欢(L),尤所谓(I},不喜欢(D)

Ⅲ.活动:

46个一般职业活动,对其中每一个做出反应:

喜欢(L),无所谓(I),不喜欢(D)。

4

Ⅳ.休闲活动:

29个娱乐活动或爱好。

对其中每一个做出反应:

喜欢(L),无所谓(I),不喜欢(D)。

V.不同类型的人:

20类人,对其中侮一个做出反应:

喜欢(L),无所谓(I),不弃欢(D)。

Ⅵ.两种活动之间的偏好:

30对活动。

对每对活动指出偏爱左边的活动(L)或右边的活动(R),或没有偏好(=)。

Ⅶ.你的个性:

12种个性特点,根据其是否描述了自己,并做出反应:

是,不知道,否。

Ⅷ.对工作世界的偏好.6对观念、数据和事物,在每对中指出偏爱左边的题目(L)或右边的题目R),或没有偏好(=)

斯特朗量表不但能为人们提供就业方向,而且还能对职位转换和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测试结果经过计算机分析,可以与不同类型、不同职业的人群平均水平作比较,这样就能够了解自己在工作领域、职业行为、休闲活动、教育专业等方面感兴趣的程度,明确自己的兴趣到底是什么以及可能在哪个领域取得成功。

4.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1934年,库德所编制的一些兴趣量表也经历了与SCII差不多长的历史。

最旱的这类量表是库德偏好记录一职业篇(KuderPrefor-enceRecord-Vocational)。

库德采用的是三择一的强迫选题,所得的分数不是描述在某特定职业上得分的多少,而是10个广泛的兴趣领域分数、这10个兴趣领域是:

户外活动、机械、计算、科学、游说、艺术、写作、音乐、社会服务和文书,然后确定与之相应的10个同质性量表,被试的结果按这10个量表记分,通过得分高低决定重要的兴趣领域。

每个量表上的题目大致按其内容效度来拟定和分组,但最后的选定是以题目的内部一致性程度及与其他量表必须由低的相关值而定的.修订后而成的库德一般兴趣调查表(fCECderGrnYralfntrr--estSurvey)是库德偏好记录一职业篇的扩充版,这个版本专供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文化程度的人使用。

后来的版本—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的记分与SCII一样,是参

5

照特定的职业团体计算出来的。

但还没有使用一个一般参照团体,相反,被试在每一个职业量表上的得分是以他的兴趣形态与该职业团体人士的兴趣形态之问的相关值来表示的。

日前,已建立了126种专业职业团体的分数,有些只有男性的资料,有些只有女性的资料,其余的则两性资料均有。

在一个3000人的统计分析报告中,库德证明了他的量表的记分方式比使用参照团体记分方式有更好的区分能力。

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的最新版本同时提供了各种职业分数以及10个广泛的、同质的基本兴趣分数,称为职业兴趣评估(Vocaticinallnlerest}stimatc}},VIE,VIE以百分位数表示,这些分数与霍兰德的6个职业兴趣领域相对应。

三、价值观与职业选择

俗话说,人各有志。

这个志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置业专家通过大量的调查,依据价值观不同将职业分为九大类。

1.自由型

特点:

不受别人指使,凭白己的能力拥有自己的小“城堡”,不愿受人干涉,想充分施展木领。

相应职业类型:

室内装饰专家、图书管理专家、摄影师、音乐教师、作家、演员、记者、诗人、作曲家、编剧、雕亥」家、漫画家等。

2.经济型

他们断然认为世界上的各种关系都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也带有金钱的烙印。

这种类型的人确信,金钱可以买到世界上所有的幸福。

各种职业中都有这种类型的人,商人为甚。

3.支配型

相当于组织的一把手,飞扬跋扈,无视他人的想法,为所欲为,且视此为无比快乐。

进货员、商品批发员、旅馆经理、饭店经理、广告宣传员、调度员、律师、政治家、零售商等。

4.小康型

.特点:

追求虚荣,优越感也很强。

很渴望能有社会地位和名誉,希望常常受到众人尊敬。

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时反而很自卑。

记账员、会计、银行出纳、法庭速记员、成本估算员、税务员、核算员、打字员、办公室职员、统计员、计算机操作员等。

5.自我实现型

不关心平常的幸福,一心一意想发挥个性,追求真理。

不考虑收入、地位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已的木领,并视此为有意义的生活。

气象学者、生物学者、天文学家、药剂师、动物学者、化学家、科学报刊编辑、地质学家、植物学者、物理学者、数学家、实验员、科研人员等。

6.志愿型

富于同情心,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不愿干表面上哗众取宠的事,把默默地帮助不幸的人视为无比快乐。

社会学者、导游、福利机构工作者、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科学教师、护士等。

7.技术型

性格沉稳,做事组织严密,井井有条,井且对未来充满平常心态。

木匠、农民、工程师、飞机机械师、野生动物专家、自动化技师、机械工、电工、火车司机、公共汽车司机、机械制图等。

8.合作型

人际关系较好,认为朋友是最大的财富。

公关人员、推销人员、秘书等。

9.享受型

喜欢安逸的生活,不愿从事任何挑战性的工作。

相应职业

7

类型:

无固定职业类型。

在为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一定要清楚和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决定了哪些因素对你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哪些是你优先考虑和选择的,哪些不是。

对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职业价值观进行分析时,可以参照学者们所提出的价值观类型,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

其实,我们可以把不同职业价值观的内容加以归结,根据他们所体现的主要方而,来确定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中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张再生教授把这些因素总结为三类,并认为职业价值观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发展因素,包括符合兴趣爱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工作有挑战性、能发挥自身才能、工作自主性大、能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多、专业对口、发展空间大、出国机会多等等,这些职业要素都与个人发展有关,因此称之为发展因素。

第二,保健因素,包括工资高、福利好、保险全、职业稳定,工作环境舒适、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等等,这些职业要素与福利待遇和生活有关,因此称之为保健因素。

第三,声望因素,包括单位知名度、单位规模和权力大、行政级别和社会地位高等等,这些职业要素都与职业声望地位有关,因此称之为声望因素。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心理因素,对职业的选择和衡量有多种要素的参与,但各要素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从当前的实际来看,许多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越来越重视发展因素,而对保健因素和声望因素的重视程度则因人而异,差别较大。

在职业价值分析和测定过程中,个人必须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明确自己的职业核心需求,以便合理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相关策略。

8

第二节职业万花筒与职业理想

一、职业万花筒

1.职业的含义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

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

.职业具有专业性、多样性、时代性、社会性、经济性、稳定性等6个特征。

2.职业分类

所谓职业分类,是指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3.职业分类的作用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职业分类问题的研究,这不仅是形成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及产业政策研究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劳动者及其劳动进行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及系统管理的需要。

同一性质的工作,往往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把性质相同的职业归为一类,有助于国家对职工队伍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和工作要求,采取相应的录用、调配、考核、培训、奖惩等管理方法,使管理更具针对性。

职业分类给各个职业分别确定了工作责任以及履行职责及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这就为岗位责任制提供了依据。

职业分类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职业结构和职工配制体系。

职业分类是对职工进行考核和智力开发的重要依据。

考核就是要考查职工能否胜任他所承担的职业工作,考查他

9

是否完成了他应完成的工作任务。

这就需要制定出考查标准,对各个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质量、数量提出要求,而这些都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才能加以规定的。

职业分类中规定的各个职业岗位的责任和工作人员的从业条件,不仅是考核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培训的重要依据。

4.《职业分类与代码》

参照国际标准和方法,l98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首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并启动了编制国家统一职业分类标准的宏大工程。

这次颁布的《职业分类与代码》将全国职业分为8个大类、63个中类、303个小类。

1992年,原国家劳动部会同国务院各行业部委组织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这个目录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和工艺技术的特点,将当时我国近万个工种归并为分属46个大类的4700多个工种,初步建立起行业齐全、层次分明、内容比较完整、结构比较合理的工种分类体系,为进一步做好职业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国家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明确规定: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中央各部委共同成立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组织社会各界上千名专家,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于1998年12月编制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于1999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

10

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

由于它的编制与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的修订同步进行,相互完全兼容,因此,它本身也就代表了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重要贡献在于,它在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特别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88)和深入分析我国社会职业构成的基础上,突破了过去以行业管理机构为主体,以归门部门、单位甚至用工形式来划分职业的传统模式,采用了以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作为职业划分标准的新原则,并对各个职业的定义、工作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活动的范围等作了具体描述,体现了职业活动本身固有的社会性、目的性、规范性、稳定性和群体性的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职业构成,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国家统一职业分类领域存在的空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我国职业划分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4个层次:

大类(8个)、中类(66个)、小类(413个)、细类(1838个).:

细类为最小类别,亦即职业。

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人类:

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人类;

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

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

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为保证各地劳动力市场使用的职业分类与代码的科学和规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主持编纂《职业分类大典》的同时,根据重新修订的职业分类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

11

代码》(GB/T6565一1999)和《职业分类大典》,制定了《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LB501一1999),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改。

新标准《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LB501一2002)》分为6个大类,56个中类,236个小类,17个细类。

二、职业选择

1.职业选择的内涵

职业选择是个人对于自己就业的种类、方向的挑选和确定,是人们从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出发,依据白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自身素质,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

职业选择包括从业以前的选择和从业以后的选择,前者通过选择实现就业,后者通过选择实现职业变换。

一个人职业选择是否恰当,不仅关系到个人意愿和兴趣的满足,也关系到自身才能的发挥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它是人们真正进入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行为,是人生的关键环节,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人和劳动岗位的较好结合,使个人顺利进入社会劳动岗位,有利于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与实现。

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取得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共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构成职业选择的基本因素(或条件)有3个:

职业能力;

职业意向;

职业岗位。

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

帕森斯}}'

rartkParsons在《选择一个职业中》首次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他指出了选择职业的3个步骤:

“第一,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慧、局限和其他特性;

第二,了解成功的条件及所学的知识,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所占的优势、机会和前途;

第二,实现上述两条件的平衡。

”其含义是说要将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与对自己有一定可能的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从而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

这一理论告诉大家,在选择职业时,首先应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就是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家庭文化背景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确定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范围。

12

次是了解职业。

了解职业就是要分析职业内容、职业活动特点、职业环境、职业地位及经济收入等有关情况,从而找出欲从事的某种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具体要求。

再次是人职匹配。

根据对自身的评价和对职业的分析,确定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范围。

这样选择职业可增加求职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需要指出的是,决定人们选择何种职业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

加上人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选择职业还要考虑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就业政策等因素。

2.职业选择的具体决策步骤

(l)探索。

即根据自己的常识、经验和能力,来收集各种感兴趣的有关职业信息.

(2)成形。

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定向。

主要考虑所确定的职业生涯方向的价值、口的和能够获得的报偿等因素。

(3)选择。

就是分析、考虑并初步选择确定具体的职业目标。

(4)澄清。

就是在初步选择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自我质疑,最终确定好具体的职业目标。

(5)就职。

即按照既定职业目标会计实施,走上工作岗位。

(6)坚定或矫正。

这是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如果所选择的职业目标是正确的,那就坚定地走下去,努力走出点名堂来;

二是如果所选择的职业目标是部分不正确或完全错误的,那就适时部分地更正,重新选择更合适的正确职业目标。

(7)总结提高。

对也好,错也好,都得不断地自我总结,积累职场智慧,丰富精彩人生。

3.职业选择的意义

职业选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较好结合。

第二,有利于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职业选择有利于优化社会风气。

第四,有利于促进人的全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选择就是选择人生,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

一个人生活的好坏、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在职业岗位上的贡献决定

13

的。

为什么有些人本该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却事与愿违,这并不完全是他们能力不够,而主要是他们选择了不适合发挥自身特长的职业。

而那些事业有成的人,也并不一定比别人聪明,关键在于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

合适的职业使他们的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创造机会,也带来了事业的成功。

职业活动中的创造,体现了一个人一生中最主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