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842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试题.doc

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

(化学试题)

(30道选择题+20道非选择题)

温馨提示:

本套试题答案将单独与贵校联系,请注意查收短信通知。

如有疑问,请致电:

0791-83829853

一.选择题(30道)

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C.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神舟10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是单晶硅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H4Cl的电子式:

Cl-

B.2-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C.S2-的结构示意图:

+18

2

8

8

D.质子数为94、中子数为144的钚(Pu)原子:

14494Pu

3.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式为C6H6O6

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含l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molNaOH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棉花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相同

B.苯和己烯都能使溴水退色,均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可用碳酸氢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醇

D用溴水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烷气体

5.1-溴丙烯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4个不同反应。

已知产物a为高分子化合物,则产物中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硼烷是一种潜在的高能燃料,工业制取可用反应:

B2O3+2Al+3H2=Al2O3+B2H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氢气做还原剂,铝做氧化剂

B.在空气中Al2O3比B2H6更稳定

C.B2H6中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离子键

D.每生成1molB2H6要消耗2molAlCl3

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A

B.常温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NO和22.4LO2混合后所得气体中分子总数为1.5NA

D.将11.2LCl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8.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

Fe+4H++NO3-Fe3++NO↑+2H2O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次氯酸:

2ClO- +H2O+CO2 2HClO+CO32-

C.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

2MnO4-+5SO2+4OH-=2Mn2++5SO42-+2H2O

D.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9.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碱性溶液:

Cu2+、Al3+、NO3-、SO42-

B.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

K+、NH4+、Cl-、I-

C.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

NH4+、Fe2+、NO3-、SO42-

D.常温下,c(H+)/c(OH一)=1×10-12的溶液:

K+、AlO2-、CO32-、Na+

10.已知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

KIO3、Na2SO3、H2SO4、I2、K2SO4、H2O和未知物X。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未知物X为Na2SO4

B.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IO3

C.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KIO3→I2

D.由反应可知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Na2SO3>I2

11.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5H12有2种同分异构体

B.C8H10中只有三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C.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

D.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12.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醇A和酸B,A经过连续氧化可转化为B,若不考虑立体异构,符合上述要求的醇和酸若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A.32B.16C.8D.4

13.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

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B.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熔沸点高

C.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R>W>Z

D.RY2、WY2通入BaCl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14.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

已知:

CH3OH(l)+O2(g)=CO(g)+2H2O(g)=-443.64kJ·mol-1

2CO(g)+O2(g)=2CO2(g)=-566.0kJ·mol-1

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566.0kJ·mol-1

B.2molCO和1molO2的总能量比2molCO2的总能量低

C.完全燃烧20g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908.3kJ

D.2CH3OH(l)+3O2(g)=2CO2(g)+4H2O(g)=-1453.28kJ·mol-1

离子交换膜

NaOH

溶液

Ni

直流电源

NaOH

溶液

Fe

15.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

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

B.电解一段时间后,镍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过程中氢氧根向阳极移动

D.每制得1molNa2FeO4,理论上可以产生67.2L气体

MnO2

Mn2+

CO2

Cm(H2O)n

微生物

用电器

质子(H+)交换膜

16.右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组成为Cm(H2O)n的物质一定是糖类

B.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

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D.正极反应式为:

MnO2+4H++2e—=Mn2++2H2O

17.下图为根据电解原理制成“银电量计”。

其原理是:

通过测定电解过程中附着在惰性电极上金属质量,计算通过电解池的电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量计工作时银棒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电量计工作时溶液里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C.网袋是收集银溶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若没有该网袋,测量结果会偏高

D.若得金属银的沉积量为1.08g,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01mol

18.一种塑料抗氧化剂C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

CH2=CHCOOCH3

AlCl3

C

A

B

CH3(CH2)17OH

H2SO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B.物质B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抗氧化剂C中是否含有CH3(CH2)17OH

D.1mol抗氧剂C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NaOH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反应,最终生成NaHCO3

B.氮气的化学性质通常非常稳定,但在放电条件下可以与O2反应生成NO2

C.海水制食盐、石油分馏、焰色反应都属于物理变化

D.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

20.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组合中不符合该关系的是()

21.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Fe2O3是红棕色粉末

Fe2O3常用作红色涂料

B

SiO2是两性氧化物

SiO2可和HF反应

C

Al2O3难溶于水

Al2O3可用作耐火材料

D

SO2有氧化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22.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

目的

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

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23.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可制备1-丁醇。

为提纯含少量正丁醛杂质的1-丁醇,现设计如下路线:

已知:

①正丁醛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②乙醚的沸点是34℃,难溶于水,与1-丁醇互溶;③1-丁醇的沸点是118℃。

则操作1~4分别是()

A.萃取、过滤、蒸馏、蒸馏B.过滤、分液、蒸馏、萃取

C.过滤、蒸馏、过滤、蒸馏D.过滤、分液、过滤、蒸馏

24.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仪器

A

除去氢氧化铝胶体中的泥沙

漏斗(带滤纸)、烧杯、玻璃棒

B

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

坩埚、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

C

用0.10mol·L-1的盐酸测定未知

浓度的NaOH溶液浓度

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锥形瓶、胶

头滴管、烧杯

D

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干燥、纯净

的Cl2

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洗气瓶、

集气瓶、导管、石棉网

25.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

Cu2+(aq)+MnS(s)CuS(s)+Mn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c(Cu2+)=c(Mn2+)

B.CuS的溶解度比MnS的溶解度小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Mn2+)变大

D.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

K=

26.25℃时,用浓度为0.1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的二种酸、(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数据编号

NaOH加入的体积/mL

溶液的PH

0

3

1

7

20.00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

B.由表中数据可估算出

C.和混合,c(H+)=c(X-)+c(HX)+c(OH-)

D.上述②反应后的HY溶液中:

27.常温常压下,将amolCO2气体通入1Lbmol/L的NaOH溶液中,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

A.当a=2b时,随着CO2气体的通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有如上图变化关系

B.当a=b时,所得溶液中存在:

c(OH-)+c(CO32-)=c(H+)+c(H2CO3)

C.当2a=b时,所得溶液中存在:

c(Na+)>c(CO32-)>c(OH-)>c(HCO3-)>c(H+)

D.当1/2<a/b<1时,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

c(Na+)=c(CO32-)+c(HCO3-)+c(H2CO3)

28.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

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29.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X和1molY,分别于300℃和500℃开始发生反应:

X(g)+Y(g)3Z(g),Z的含量(Z%)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在t3时刻改变曲线b某一实验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是500℃时的图像

B.从0到t1时刻,反应物X(g)的

C.t2时刻生成物Z的量

D.t3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温

30.取xg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8960mL的NO2气体和672mLN2O4的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态),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为17.02g。

则x等于()

(A)8.64g(B)9.20g(C)9.00g(D)9.44g

二.非选择题(20道)

31.高纯度锰酸锂(LiMn2O4)是锂电池重要的正极材料。

(1)工业上有一种制取高纯度锰酸锂的方法如下:

①由硫酸锰与K2S2O8溶液常温下混合一周,慢慢得到球形二氧化锰(MnO2)。

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干燥得到球形二氧化锰,再与氢氧化锂750℃共热5h,得到锰酸锂。

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锂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工业上常用碳酸锂代替。

把分析纯碳酸锂与电解二氧化锰两种粉末,按物质的量1:

4混合均匀加热。

①升温到515℃时,开始有CO2产生,同时生成固体A,比预计碳酸锂的分解温度(723℃)低很多。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升温到566℃时,产生另一种气体X,X恰好与CO2物质的量相等,同时得到固体B。

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升温到720℃时,A、B反应,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当质量不再增加时,得到高纯度的锰酸锂。

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甲和乙均是高温陶瓷材料,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甲、乙分别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三种短周期元素中的两种组成。

甲与NaOH浓溶液共热生成气体丙和化合物丁,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在丁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

Z元素的氧化物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在1300℃~1400℃的条件下,0.1mol的X单质与4.2g的Z单质恰好反应制得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⑵甲与NaOH浓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丁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高温条件下,丙与Fe2O3反应生成Fe和X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提出生成的产物Fe中可能还有Fe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用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工业上在X单质的气氛下将Z的氧化物和焦炭加热到1400℃~1450℃的条件下以制备乙,反应中还生成一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3.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减的五种常见元素。

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Z组成的气态化合物M的水溶液呈碱性,W的单质在X2中燃烧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V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写出X、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Z2X2的一种用途:

(2)由以上五种元素两两组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有一种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且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U,M在适当条件下被U吸收生成一种盐。

该盐的水溶液的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

(4)若将V金属投入到盐酸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溶液N。

N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Y2、Z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造新型燃料电池,试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放电时溶液中H+移向(填“正”或“负”)极。

34.常见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A

该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

B

基态原子核外只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

C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5倍

D

一个D—离子含18个电子

E

+3价离子3d能级为半充满

(1)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有个。

(2)B、C、D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3)C单质分子中键和键的个数比是,C的氢化物在同族元素中氢化物的的沸点出现反常,其原因是。

(4)D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钾盐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多种,其中乙是一个分子含4个原子的的分子,乙的电子式是。

已知乙的燃烧热为1200kJ∕mol,乙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6)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2和3molA2,发生反应:

Y2(g)+3A2(g)2YA3(g)ΔH=-akJ/mol。

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bkJ,其平衡常数表达式K=(用化学式表示)。

若起始向此容器中充入2molAH3,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ckJ,则a、b、c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用一个式子表示)。

35.实验室模拟回收某废旧含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生产Ni2O3。

其工艺流程为:

图Ⅰ图Ⅱ

(1)根据图Ⅰ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其中“物质X”为。

图Ⅱ表示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当浸出温度高于70℃时,镍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是。

(2)工艺流程中“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3)已知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6.5

7.7

沉淀完全的pH

3.7

9.7

9.2

操作B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3.7~7.7,静置,过滤。

请对该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原方案正确,请说明理由;若原方案错误,请加以改正)。

(4)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mol·L-1,则Ca2+的浓度为______mol·L-1。

(常温时CaF2的溶度积常数为2.7×10-11)

(5)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

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

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6.硼、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已知:

硼镁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4O7•10H2O。

利用硼镁矿制取金属镁及粗硼的工艺流程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硼砂中B的化合价为,溶于热水后,常用H2SO4调pH2~3制取H3B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X为H3BO3晶体加热脱水的产物,其与Mg制取粗硼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l2·7H2O需要在HCl氛围中加热,其目的是。

若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其阴极反应式为。

(3)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为Mg+H2O2+2H+==Mg2++2H2O,则正极反应式为。

若起始电解质溶液pH=1,则pH=2时溶液中Mg2+离子浓度为。

已知Ksp[Mg(OH)2]=5.610-12,当溶液pH=6时(填“有”或“没有”)Mg(OH)2沉淀析出。

(4)制得的粗硼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I3,BI3加热分解可以得到纯净的单质硼。

现将0.020g粗硼制成的BI3完全分解,生成的I2用0.30mol·L-1Na2S2O3(H2S2O3为弱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18.00mL。

盛装Na2S2O3溶液的仪器应为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该粗硼样品的纯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