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6888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交流,感知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2.培养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学会表达自己对书中人物的品悟。

3.学习课外阅读的常用方法,并能运用在其他的课外阅读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交流,感知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并学习鲁宾孙的乐观顽强的精神。

2.培养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活动准备】

1.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完成导学单。

2.多媒体课件制作。

【活动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板块一——书香激趣

1.师交流谈话:

孩子们,请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猜猜人物的名字:

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饮酒取乐(曹操)

身背炸药包奋不顾身炸碉堡(董存瑞)

喜欢冒险流落荒岛救野人星期五(鲁滨孙)

2.师:

鲁滨孙是哪本书里的主人公呢?

(生:

《鲁滨孙漂流记》)是的,让我们大声读出这本书的名字——(生:

《鲁滨孙漂流记》)

板块二——书情盘点

1.展示封面

你们看(指着大屏幕),《鲁滨逊漂流记》有这么多版本,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经典)

2.师:

是的,据说,它是除《圣经》之外再版最多的一本书,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文字。

那现在老师再来考考你们,请听题——

1.《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国籍)作家。

2.鲁滨孙流落在荒岛的第一个晚上是住在。

3.鲁滨孙孤单一人在岛上经常阅读,他在荒岛上有写的习惯。

4.鲁滨孙在荒岛的第年搭救了一个野人,并给他起名。

5.鲁滨孙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年。

板块三——书香茶舍

1.师:

同学们,鲁滨孙在孤岛上生活了长达28年之久,那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1)前后两桌同学合作探究。

2)交流。

我认为鲁滨孙很聪明(生板书:

智慧)

师: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预设:

理由1:

我从P34知道——鲁滨孙在第一时间把一切有用的东西运上荒岛。

(知道在这些工具荒岛上有多重要)

理由2:

我从P42知道——鲁滨孙对居住的设想几乎是面面俱到……(因为他选择了的是有树阴、有水源、既能防野兽,还能看到海面的地方)

理由3:

我还从P110知道——鲁滨孙造出了很多东西,比如说自制葡萄干……(知识非常丰富)

……

出示“智慧”的名言:

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

……

我认为鲁滨逊很有勇气,特别是胆子很大。

(生板书:

勇气)

师: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预设:

理由1:

P3最后一段

理由2:

P5第2句

……

我觉得鲁滨孙面对困难时特别顽强

生:

我觉得鲁滨孙很顽强,很有毅力,虽然遇到了那么多的不幸,但他都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师:

谁愿意说说,你是从书中哪个部分知道的?

预设:

理由1:

P3最后一段

理由2:

P5第2句

……

我觉得鲁滨孙很乐观,始终相信自己一定能回去(生板书:

信念、乐观……)

预设:

(p92)《辛勤劳作》

师:

读到这,我就在想,假如是我的话,……(生接:

我一定没有这么大的毅力,说不定早就放弃了。

所以我非常的佩服鲁滨逊。

师:

那鲁滨孙为什么能做到呢?

(因为他始终相信好运还会降临的)

师:

是的,(生接读:

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所以,老师希望大家能记住——(大家读)信念就是力量!

2.插播:

同学们,通过交流,我们认识了一个勇敢、智慧、乐观……的鲁滨孙,以后同学们在读完一篇课文或一本书后,就可以像刚才那样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师板书:

交流感悟)老师奖励你们看《鲁滨孙漂流记》电影中的一个片段。

(生观看电影片段视频)

看完后,你发现这段视频与我们书中的文字有什么关系吗?

(文字描述了电影,电影表现了文字)

师:

是的,阅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画面,也是阅读的一个好方法。

这样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内容,还能让我们体会阅读的快乐!

(师板书:

想象画面)

3.师:

我们来看看这一“精彩片段”(课件显示“好处坏处”对照表)

1)男生读“坏处”部分,女生读“好处”部分。

2)从这张表格中你读懂了什么?

3)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挫折、不幸或者困难,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说一说)请你往好处想一想?

4)练习

困难

好处

5)鲁滨孙逆境中求生存的经验,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课件出示)“在最不幸中……”

师:

同学们,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能力,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板书:

链接生活)

板块四——书香成果

师:

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一栏节目红遍大江南北(课件显示:

《朗读者》)

谁了解这个节目的?

1)献给谁?

2)为什么要朗读这段话?

3)学生上台——《朗读者》

3.师:

阅读后更重要的是把我们自己所感悟到的分享给大家,感谢这位朗读者。

(板书:

传递分享)

第五板快:

书讯快递

1.关于这本书,很多作家、名人都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请看大屏幕——(课件逐条显示)

法国思想家卢梭是这样说的——(课件显示内容)

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是这样说的——(课件显示内容)

2.四十分钟的课堂,我们定然无法真正理解“鲁滨孙”这个名字真正的含义,

而对于《鲁滨孙漂流记》这样一本名著,只读一遍是不够的,“我就在书中等你!

”让它成为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让我们真诚的对同学、对自己说:

我就在书中等你!

(课件出示:

——我在书中等你)

请同学们课后用今天所学的这些阅读方法阅读其他关于探险的书籍。

(课件出示: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木偶奇遇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二、选择题

2.

沉默的竹笛

李澍声

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含临窗的床铺上。

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

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

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

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

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己悄悄地散去,心情清澈空明。

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溢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

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②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支笛子而心神恍惚。

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③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关丽的一个下午。

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

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岛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

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鸣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幕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

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④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

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

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

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

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

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

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⑤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

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

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

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

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

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⑥后来,那支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

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

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

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1.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

仿照示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愁闷忧伤听竹笛;;;千辛万苦吹笛;班会课上演吹笛。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修辞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的画线句。

(2)如何理解第⑥段画线句中的“幸福”和“耻辱”?

3.本文作者从他吹竹笛的往事中感悟出了什么道理?

4.许多人说: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还有人说:

“只要努力过,就不后悔。

”对于这样的观点,你是怎么看待的?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想法。

1.如愿以偿买竹笛,回家途中吹竹笛(意近即可。

2.⑴划线句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日的美丽(小草飘动的样子),表达了我第一次吹奏竹笛时内心的喜悦和兴奋,“幸福”指竹笛带给我的快乐;“耻辱”指班会课吹笛出丑。

3.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

4.略

 

3.

火车六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

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

“六年?

”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

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

“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活,一晚上至少有五次。

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六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

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

他找到我,说:

“你去不去逛街?

我惊讶地问:

“这里有街吗?

他兴冲冲地说:

“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

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

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

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

“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

”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

他扯开喉咙喊:

“开船的呢?

”旁边商店的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

他很着急,我安慰他:

“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

”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

“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

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

“有人跳河了厖”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

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

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

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

“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

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下的。

弟弟点点头:

“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

他肯定地说:

“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

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六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1.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

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惊呼→脱衣服→向对岸游去→。

2.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3.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4.你认为“火车六年不到站”这个标题取得好不好?

为什么?

 

4.

独腿人生

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

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

我没有私车,只得坐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四十分钟。

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

若坐三轮,只需三元。

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问了价。

“五元。

”车夫说。

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

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

“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

”这个账我当然会算。

可五元再加一元,就是三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

车夫说:

“上来吧,就收你三元。

”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

“我要五块其实没多收你的。

”我说:

“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

”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

随后,他立即补充道:

“就只收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

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

”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看了看他。

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五十岁以上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向前滑行,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

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他失去的是右腿。

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和频率前后晃荡着。

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座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

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

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

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

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

我想对他说:

“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

“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已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

“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

”他急忙制止:

“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

”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

车子遇到坡度,便顽固地不肯向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

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

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

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

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蹿,我想着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

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

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

“你真不容易呀!

”他自豪地说:

“这算啥呀!

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还带的是两个人。

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

他说:

“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

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坐我的车。

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

车夫又说:

“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的那条断腿。

我很想打听一下他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

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

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

我想,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左腿兄弟感到骄傲,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

“你下来吧。

”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五元钱。

他坚决不收。

“讲好的价,怎么能变的呢?

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我的两元钱。

我正要离开时,他不好意思地说:

“我本来应该把你送拢的,可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天生是不太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

”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

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

你太老实了。

议事完,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

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本文中“我”在坐独腿车夫的车的过程中,有许多打动“我”的,令“我”的情感发生变化的情节,请你概括一下这些情节及“我”的情感变化。

2.请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

3.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画横线句子属于______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你认为这条断腿会为主人的哪些方面感到自豪呢?

4.议事完后,“我”为什么坚决拒绝了朋友的挽留?

5.文章结尾写道:

“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1.①坐上车之后发现车夫只有一条腿,“我”内心很不是滋味。

②爬上坡之后“我”暗暗受着车夫行动的鼓舞。

③听了韩国人坐车的故事,我为他骄傲。

④提前让“我”下车,为了给“我”留面子,“我”深受感动,落下眼泪。

2.“直直地瞪着”“瞪着”,形容目光长时间盯在他的“断腿”和“裤管”上,表现“我”突然发现车夫是一个独腿后的震撼,以及自己坐在他车上的复杂心情。

(符合语境,言之成理即可)

3.

(1)语言车夫的诚恳、诚信

(2)主人积极、乐观的心态,顽强、坚韧的意志,诚恳、诚信、善良的品质,自尊、自立的精神。

(答对三点即可)

4.朋友对人力车夫的鄙视引起了“我”对朋友强烈的不满,“我”和朋友之间在思想上已有了很大的距离,所以“我”坚决拒绝了。

5.独腿车夫的故事感动、激励了“我”。

一个人诚恳做人,坦诚待人,自强不息,就会坚强,就会拥有自尊,就会获得支撑人生的力量。

(紧扣句意,谈出感悟,言之成理,表述通畅即可)

 

5.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

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

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

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jiǒngjiǒng()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

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

他写了这样的诗句: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

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

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

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

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

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

“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我故作轻松地说:

“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

”他却盯着我的眼睛:

“我想知道实情。

”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

“好好做治疗。

”便匆匆逃出病房,心里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

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

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

“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

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

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

“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

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

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

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

”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

”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

”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

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

生命也许很cuì()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我想:

“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郎郎的读书声。

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郎……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jiǒngjiǒng()()有神cuì()弱陨()落夭折()

2.选句。

灿烂绝伦——

活力四射——

3.找出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的错别字。

()——()()——()

4.运用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仿写下面的句子。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5.“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6.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一句,你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吗?

1.炯炯脆yǔnyāo

2.略

3.祥→详郎郎→琅琅

4.略

5.生命的“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6.如: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

6.如:

《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