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9176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docx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参加讨论认定人员: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设备统一技术标准

一总则: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条文阐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本条文明确了本规范适用的对象。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

本条文说明了本规范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隶属关系,强调了在进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还应执行上述标准的规定。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中彩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涉及较多的工程技术和设备,本规范不可能包括全部的内容。

为满足和完善工程的验收标准,规定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基本规定: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按照被批准的设计图纸、合同约定的内容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

施工图纸修改必须有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通知书或技术核定签证。

本条文对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验收的依据作出了规定:

一是被批准的设计图纸,二是相关的技术标准。

按被批准的设计图纸进行工程的施工,是质量验收最基本的条件。

工程施工是让设计意图转化成为现实,故施工单位无权任意修改设计图纸。

因此,本条文明确规定修改设计必须有设计变更的正式手续。

这对保证工程质量有重要作用。

主要技术标准是指工程中约定的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包括本规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

其中本规范和相关国家标准为最低标准,必须采纳。

工程施工也可以全部或部分采纳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地方或企业标准。

承担通风与空调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应具有相应工程施工承包的资质等级及相应质量管理体系。

在不同的建筑项目施工中,通风与空调工程实际的情况差异很大。

无论是工程实物量,不审工程施工的内容与难度,以及对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不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层次。

虽然从国际上来说,工程承包并没有严格的企业资质规定,但是,这并不符合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按施工的能力划分资质等级的建筑市场管理模式规定的现实。

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不同等级的企业,除极个别情况之外,也确实能体现相应层次的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

为了更好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规范规定施工企业具有相应的资质,还是符合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实际状况的。

施工企业承担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纸深化设计及施工时,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及其质量管理体系,并应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或签字认可。

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承包将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

目前,少数有相当技术基础的大、中型施工企业,已经具有符合国际惯例的施工图深化和施工的能力,但大部分的中、小施工单位是不具备此项能力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与国际市场的正常接轨,特制定本条文。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第3.0.1条的规定。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已明确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全部内容,本规范直接引用。

通风与空调工程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进场,必须对其进行验收。

验收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并应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

通风与空调工程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

所以,本规范对其作出规定,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对其进行实物到货验收。

验收一般应由供货商、监理、施工单位的代表共同参加。

验收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并形成文件。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应把每一个分项施工工序作为工序交接检验点,并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

通风与空调工程对每一个具体的工程,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本条文从施工实际出发,强制制定了承担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企业,应针对所施工的特定工程情况制定相应的工艺文件的技术措施,并规定以分项工程和本规范条文中所规定需验证的工序完毕后,均应作为工序检验的交接点,并应留有相应的质量记录。

这个规定强调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质量的可追溯性,应予以执行。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有差错的,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或更正建议,并形成书面文件及归档。

本条文是对施工企业提出的要求。

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由施工人员发现工程施工图纸实施中的问题和部分差错,是正常的。

我们要求按正规的手续,反映情况和及时更正,并将文件归档,这符合工程管理的基本规定。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对工程施工图的预审很重要,应予提倡。

当通风与空调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施工时,其子分部与分项工程的划分应按表的规定执行。

当通风与空调工程作为单位工程独立验收时,子分部上升为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同上。

三参照规范: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2

GB50365-200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GB21454-200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17791-2007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

GBT14294-93组合式空调机组

GBT19410-2008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GBT18362-2001直燃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GB18361-2001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安全要求

GBT18431-2001吸收式溴化锂冷水机组

GBT19232-2003风机盘管机组

四设备质保要求:

自甲方签收乙方《竣工通知书》之日起计算,工程保修期为2年。

保修期内若各系统运行出现非人为原因发生故障,乙方负责在2小时内赶到现场及时免费维修;因产品质量问题不能当场解决的,按照甲方与供货之约定由乙方负责协调供货商提供代用设备,并由供货商免费维修后返还用户。

设备按厂家保修标准执行,因使用不当导致设备器材故障,乙方负责与供货方联系协调,所更换设备器件依据供货商之意见收取成本费。

工程保修期满后,乙方有继续服务义务,只收取材料成本费。

技术要求:

太阳能热水器

说明:

1、为规范公司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可靠,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中适用太阳能供热采暖的系统工程,以及在既有建筑商改造或增设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工程

具体要求:

1.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必须经建筑结构安全复核,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要求,并经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

2.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和适用条件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雷、防雹、抗风、抗震和保证电器安全等技术措施。

3.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T6424和《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GB/T17581的规定,正常使用寿命不应少于10年。

其余组成设备和部件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保准的规定。

4.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宜在冬季环境温度较高,防冻要求不严格的地区使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宜采用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5.太阳能集热系统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

可采用铜管、不锈钢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热水管等。

6.太阳能集热器宜朝向正南,或南偏东、偏西30°的朝向范围内设置;安装倾角宜选择在当地纬度-10°至+20°的范围内;当受实际面积限制时,应合理增加集热器的面积。

集热器还应满足在冬至日集热器采光面上的日照时数应不小于4h。

7.太阳能集热系统产生的卫生热水水质的卫生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8.用于制作储水、外壁应按设计箱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板焊接的储热水箱,水箱内、外壁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处理,内壁防腐涂料应卫生、无毒、能长期耐受所贮存热水的最高温度。

9.系统的电缆线路施工和电气设施的安装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相关规定。

10.系统中全部电气设备和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金属部件应做接地处理。

电气接地装置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的规定。

11.玻璃真空集热管:

内外管均采用高硼硅3.3玻璃,磁控溅射选择性镀膜(出据相关专利证明),有效抗击高温;真空管在25mm冰雹袭击下无损坏。

真空度不低于5×10-4Pa,对阳光有很高的吸收率(a≥94%)和极低的红外线发射率(ε<7%),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截距,α应不低于0.75;总热损系数U应不大于5.5W/(㎡·K)。

12.集热器U型管选材:

T2紫铜,厚度不小于0.5mm

13.热水储水箱:

内胆选用SUS304-2B食品级不锈钢材料时,厚度不小于0.5mm。

选用搪瓷内胆时,采用BTC340R搪瓷钢;内胆厚度1.5-2.5mm/搪瓷厚度0.3-0.5mm;集热器水箱保温层材料为聚氨脂,在恒温下,机械发泡一次成型,密度要求40Kg/m3,强度均匀,厚度为50mm。

外壳材料为0.5mm的金属板材喷塑(颜色待定),外型美观、亮丽、豪华,做工精致。

14.集热器支架:

采用热镀锌钢质材料,喷塑处理,不锈钢螺栓连接件,需承受最大载荷下的集热器重量;位于楼顶层的设备支架需进行防雷连接。

15.橡胶密封件:

为食品级优质耐高温硅橡胶,弹性好、密封性强、无毒、无味,耐老化、寿命长

16.辅助电加热管:

优质铜或不锈钢材质,带防干烧功能;发热丝填充材料为结晶氧化镁。

电功率1500W-2000W。

17.系统自控部分:

机组状态、时钟、水温显示,电加热自动/手动控制,自动(含手动)补水,水满自停的功能,防干晒(烧)、高温断续循环、循环防冻等功能。

18.漏电保护:

国家3C认证产品,免检或名牌产品;带“防电墙”产品优先考虑。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1.机组的各项参数与实际要求无偏离,综合性能需优于设计指标。

机组规格尺寸要符合设计规定,并按经规定的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制造。

2.机组电源为三相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频率为50Hz。

3.机组的安全保护元器件、绝缘电阻、耐电压试验、电磁兼容性等安全要求均应符合GB18361的相关规定。

4.机组的整机漏率应不大于2×10-6Pa.m3/s。

机组水侧和机组加热源侧应无异常变形或泄漏。

5.机组实测名义工况制冷量应不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

6.机组实测名义工况下单位制冷量加热源耗应不大于额定值的105%。

7.机组的实测COP值不小于额定COP值的95%。

8.机组冷水、冷却水的压力损失不应大于名义值的110%

9.机组的实测消耗电功率应不大于名义值的105%

10.从制造厂发出18个月内或开机调试运行12个月内(此日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可延长),机组银制造不良而发生的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需免费为用户修理或更换。

11.机组外露的不涂漆表面应采取防锈措施,螺纹接头用螺塞堵住,法兰孔用盲板封盖,机组出厂前应充入0.02-0.03MPa的干燥氮气或保持真空。

12.溴化锂溶液各项指标应符合GB/T18431—2001附录A要求。

需添加缓蚀剂钼酸锂或铬酸锂溶液;需添加增强剂异辛醇或正辛醇。

13.机组带电部位与非带电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在1MΩ以上,应承受耐电压试验无击穿或闪络。

14.在环境温度5-55℃,湿度30%--95%的环境中能正常工作。

15.机组应有在安全情况异常时的声、光报警器件端口,在供电异常时可确保安全的控制程序;应有过负荷保护器件和整体的保护功能。

16.蒸汽和热水型机组发生器(高压发生器)承受热源压力大于等于0.1MPa部分,其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大于等于0.025m3,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本地非典的应符合GB151的要求。

17.燃烧设备系统:

燃料配管、燃料截止阀等不应漏油或漏气;炉膛内不应存在泄漏燃料、紧急情况时,应能迅速切断燃料的供给。

18.隔热:

机组本体需要隔热部位应采取隔热措施,至少应有便于进行隔热的结构;机组高于60℃,且不宜隔热的部位应有防止烫伤的明显标识。

19.总体结构:

结构应能承受正常运输、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的冲击、拆卸、震动、载荷、冷热及各种应力;燃烧器及其附件在本体或基座上安装时,不应因扭转滑移而偏离正确位置,并且不应因震动、热辐射而影响其工作性能;烟道应装有防爆门;防爆门的设置应使爆炸气流向安全方向扩散,不应危及人身安全;但最大燃烧量小于350KW的,根据情况可以不装设;设置在风机上的过负荷保护器动作时,燃烧设备应停止运转;打开燃烧室检修、维护时,错误操作不得导致点火,燃烧。

20.机组应同时满足GB/T15706.2,GB/T18362和GB/T18431的要求。

空调室内机(风机盘管)

说明:

该内部标准适用于外供冷水、热水分别或同时流经盘管,空气由风机导流横掠盘管而得到冷却或加热,以创造室内舒适环境为目的的风机盘管机组,其风量在2500m3/h以下,静压小于50Pa.

1.风机盘管的电源为额定电压220V单相交流电或额定电压380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率50Hz。

2.风机盘管按立式、卧式两种结构形式制造,进水方式分左、右式;上述规格按招标文件执行。

3.风机盘管的隔热材料应具有无异味、不吸湿及符合有关建筑防火规范要求的性能。

粘结应平整、牢固。

4.风机盘管应有2—3档风量调节,运转应无部件松动和噪声。

5.供水温度不超过60℃时,风机盘管应能长期正常运行。

6.风机盘管应设有放气阀并安装在盘管管路的高处。

7.风机盘管在1.6MPa压力下应能长期正常运转无渗漏,在各档转速均应能正常启动和运转。

8.风机盘管的风量、供热量及供冷量应满足名义值的95%以上。

9.风机盘管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明装机组箱体外表面不应有露水,暗装机组箱体表面应无凝露水外滴。

10.风机盘管电气线路的连接应整齐、牢固、电线穿通孔和接插头应采用绝缘管或其他适当的保护措施;其外露金属部分与接地端之间的电阻值应不大于0.1Ω。

 

VRV多联式空调机组

1、机组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剥落、针孔,不应有明显的皱纹和凹陷等损伤;机组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

2、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锁孔等缺陷,塑料件应耐老化。

3、机组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件不应有摩擦和碰撞。

4、带有远距离操作装置(遥控器)的机组,除了机组开关或控制器之类的操作外,应是不会使电路闭合的结构。

5、机组的各种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保证机组正常工作。

6、机组的保温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保证机组表面不应结露,应无毒,无异味且为难燃材料。

7、机组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整机正常工作。

8、机组的漆膜部分脱落率不能超过15%,机组的分流不平衡率应小于20%。

9、机组应在制造厂标称的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的工作,包括室内、外机的最大高度差,室内、外机最大管长,室内机之间的高差,最大配置率,最小配置率,最低环境温度制冷,最低环境温度制热。

10、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

11、机组在最大制冷载荷运行和最大制热载荷运行下,机组应运行正常,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

12、室内机蒸发器的迎风面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面积的50%,机体外部凝露不应有凝露,室内送风不应带水滴。

13、机组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转换时电子四通阀应工作正常,无动作不到位,卡阀现象。

14、机组的实际制冷量、制热量不应低于标注制冷量、制热量的95%。

15、组合式机组外机应有适当的机组间距,应设置外机单体机件的均油管。

16、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立管间距应相隔8米设置一个回油弯(气管),对于机组内未设置双向过滤器的系统,外机机组连接管路的液管上应加设。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1.螺杆机组的制冷量不应小于明示值95%,制冷性能系数不应小于明示值的95%。

2.压缩机及机组用润滑油应符合GB/T16630,润滑系统应能保证压缩机及机组能正常可靠的工作。

3.开启式压缩机用电动机应符合GB755的规定,半封闭式压缩机、全封闭式压缩机用电动机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压缩机或机组的安全阀应动作灵敏、不泄露、安全可靠,并符合GB/T12241或相关标准的规定。

5.压缩机或机组装设的制冷用截止阀应符合JB/T7245或相关标准的规定。

6.机组配套用的压力容器应符合JB/T4750或GB150/GB151等压力容器标准的规定。

7.压缩机及机组应密封。

开启式压缩机及机组运行时再轴封处的渗油量不应大于3mL/h.

8.压缩机或机组运转时应平稳,无异常声响和剧烈振动,调节装置操作灵活、正确,压力、输入功率和温度应无异常波动,摩擦部位应无异常温升。

9.压缩机或机组在名义工况下的噪声值应不大于制造厂的明示值。

10.制冷剂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7778的规定。

11.压缩机及机组带点部位和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50MΩ。

 

空调出(回)风口

空调风口用途和形式有以下分类:

按用途:

出风口、回风口

按形式:

百叶风口:

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散流器:

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喷口:

圆形、矩形、球形等。

条缝型风口:

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旋流风口

孔板风口(含网板风口)

专用风口:

座椅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1.矩形(包括方形)风口的尺寸误差值

风口边长小于300mm误差1mm

风口边长300-800mm误差2mm

风口边长大于800mm误差3mm

2.风口装饰面上接口拼缝的缝隙,铝型材应不超过0.15mm,其他材料应不超过0.2mm。

3.风口的叶片间距的尺寸偏差不大于±1mm,叶片弯曲度控制在3/1000mm;叶片的平行度控制在4/1000mm.

4.风口的饰面应无明显的划伤和压痕;风口装饰面的应一致,无花斑现象;焊点应光滑牢固。

5.风口的活动零件,要求动作自如,阻尼均匀,无卡死和松动。

6.导流片可调或可拆卸的产品,要求调节器拆卸方便和可靠,定位后无松动现象。

7.风口采用铝材时,应符合GB5237的规定。

采用钢材时,应符合GB11253的规定;采用ABS或复合材料时强度和耐久性应符合相关材料的国标规定。

 

采暖用暖气片

1.暖气片材质应符合GB13237的规定,水道管厚度为1.5MM。

2.暖气片应逐组进行水汽压实验,承压能力不小于1.6MP。

3.暖气片进出水管均设置在暖气片下方,侧面不设置进出水管,进出水管管中心间距为120MM,误差不大于±5MM。

4.暖气片为优质冷轧低碳钢、铜铝复合、铸铝、钢制材料,房间内为椭圆管双搭式或板式,通水孔径要达到15㎜;暖气片管内不得少于一层均匀、致密耐酸、耐碱、耐高温阻氧保护层,并提供内腔保护层施工工艺、做法及检测报告。

5.暖气片管接口螺纹应符合GB/T7303的规定,螺纹应保证3-5扣完整无缺陷,连接管螺纹处应有保护帽。

每组暖气片设置活动手动排气阀1个。

6.暖气片焊接应符合GB/T985GJB481的规定,焊缝应平直、均匀、整齐、美观,不得有裂纹、气孔、未焊透和烧穿等缺陷;点焊的焊点应均匀,相邻焊点距不大于40MM,焊点不得出现烧穿等缺陷。

散热管与通水管焊接必须牢固贴合。

7.暖气片外表面应在良好的预处理后采用静电喷塑工艺,漆膜表面应光滑、平整、均匀,不得有气泡、堆积、流淌和漏喷;底漆厚度不得小于15μm,漆膜厚度不得小于60μm;漆膜附着力应达到GB/T1720规定的1-3级要求;漆膜耐冲击性能应符合GB/T1732的规定。

8.暖气片表面涂刷的材料应该无毒无味,在高温下不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不能降低其本身的物理性能。

9.暖气片的进出水管、跑风、堵头口径均为DN15。

随暖气片配装的支架数量不得少于规定的数量,每个卫浴用暖气片配用支架不得少于4个。

10.卫浴用暖气片为带毛巾架的椭圆钢管背篓式暖气片,每组散热量在进回水温度为80C/60C时不小于685W。

卫浴用暖气片立管中心距为570mm,高度在1米以内,长宽比例应美观,应有等电位连接装置,设置等电位连接端子。

11.暖气片不得有明显变形、划痕、碰伤和毛刺。

 

燃气采暖热水炉

1器具在制造商声明的使用寿命期限内和正常安装及规定使用条件下,其材料和结构的变化不应损害器具的安全性。

2接触燃气和燃烧产物的材料,应耐腐蚀或经过耐腐蚀处理。

3生活热水管路应采用防腐蚀材料和不含污染生活热水水质的材料制造。

4隔热材料不应含有石棉,应为不然材料,并应能承受可预期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

器具焊料中不应含有金属六价铬。

5燃烧室的外壳应采用金属材料制造。

6涉及安全的重要材料,其特性应由器具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予以保证。

7器具的保温材料应能承受120℃高温而不变形,并且应在受热和老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保温性能。

8保温材料应不可燃,且表面温度钻正常运行过程中不超过85℃。

9接触燃气的部件应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作,或进行适当的防腐蚀处理。

10调节和安全装置的弹簧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闭合力和气密力应通过一个或几个弹簧来保证,且能够耐疲劳。

11调节、控制和安全装置中适用的橡胶应耐燃气、耐老化。

12给排气管应能承受水平和垂直负载,应有必要的压缩强度和拉伸强度。

13在器具所有运行情况下,给排气管壁材料承受所产生的热量时,应确保材料的稳定性。

14器具在控制器所控制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时烟气不应产生冷凝水;器具在启动时产生的冷凝水,不应影响器具运行安全性。

15与供气管道的连接硬质或软质金属管应采用符合GB/T7306.1GB/T7306.2或GB/T7307的规定材质。

16使用交流电源的器具,应确保当电源停止时或恢复供电时器具运行部出现安全问题。

17使用人工煤气的器具应装有燃气稳压器;其他气种的器具可选用。

18直接点火装置应确保安全点火。

当电压在额定电压的85%--110%之间波动时,应保证先点火后开阀。

19火焰监控装置在火焰熄灭时,应使器具安全关闭,且不受其他装置延迟的影响。

20热电式火焰监控装置在火焰意外熄灭,活着监控装置自身故障时,应引发非易失锁定。

21对于储水器式器具,储水式生活热水系统中应设置控制温度小于100℃的超温泄压阀。

 

通风风管

1.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当设计未明确时参照GB50243-2002标准执行。

2.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材料必须为不然材料,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3.风管板材拼接的咬口缝应错开,不得有十字型拼接缝。

4.中、低压系统风管法兰的螺栓及铆钉孔的孔距不得大于150mm;高压系统风管不得大于100mm。

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部位应设有螺孔。

5.圆形风管(不包括螺旋风管)直径大于等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