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6923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工业大学党校考试600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A.维经斯基和尼科尔斯基 

B.马林和尼科尔斯基 

C.马林和萨赫雅诺娃

14.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创办了机关刊物 

,以便领导全国工人运动。

A.《劳动者》 

B.《劳动周刊》 

15.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会议通过了两个纲领性文件 

A.《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B.《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共产党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 

C.《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16.党的一大确定的党的最终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B.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17.党的一大后,在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在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A.1922年7月 

B.1922年8月 

C.1923年7月

1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特别会议是 

A.1922年全国劳动大会 

B.1922年社会主义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 

C.1922年西湖会议

19.党的二大的主要功绩是,在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下面不是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是 

A.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B.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务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C.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20. 

首次区分并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21.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

A.上海 

B.广州 

C.北京 

22.党的三大的主要议题是 

A.讨论加入国民党问题 

B.讨论农民问题 

C.讨论关于妇女、青年运动问题 

23.党的三大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 

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A.政治上、思想上 

B.思想上、组织上 

C.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

2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国国民党的一大的成功召开 

B.中国共产党的三大的成功召开 

C.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5.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民主革命纲领

26.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是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马日事变 

C.七一五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

27.1924年6月,黄埔军校成立,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革命的军政学校。

共产党人 

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

A、陈独秀 

B.周恩来 

28.1925年爆发的 

,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A.五卅运动 

B.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C.省港大罢工

29.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起义是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30.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A.贯彻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的决议 

B.听取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报告

C.讨论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进行准备

31.党的四大决定在国民党及其他重要政治团体中组织党团,并决定正式成立 

A.中央执行委员会 

B.中央劳动组合书记处 

C.中央组织部

32.党的四大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______。

A.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 

B.指出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左”倾或“右”倾错误问题 

C.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宣言》

33.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是由委员长改为总书记。

A.1922年7月,党的二大上 

B.1925年1月,党的四大上 

C.1926年7月,党的五大上

34.党的四大以来,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引起资产阶级的极大恐惧,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也愈加猖獗。

1925年8月,国民党右派在广州策划了谋杀国民党左派领袖 

事件,成为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公开信号。

A.廖仲恺 

B.何香凝 

C.张持

35.1925年9月底至10月初,中国共产党在 

召开了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36.1926年2月21日至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A.北伐战争的问题和农民问题 

B.关于中央地址的问题 

C.关于国民党工作的问题

37.1927年1月,英国水兵在汉口和九江登陆打死打伤中国人,共产党员 

领导武汉工人和其他市民冲入并占领汉口英租界。

A.李立三 

B.毛泽东 

C.邓中夏

38. 

,在武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蒋介石发动“四&

#8226;

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力量遭到了很大的摧残情况下召开的。

A.1926年7月 

B.1927年4月 

C.1928年4月

39.党的五大通过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认为现阶段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A.土地革命 

B.巩固国共合作 

C.打倒军阀

40.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并成立了以 

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

A.贺龙 

C.朱德

41.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确定了 

的总方针。

A.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B.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C.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42.“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它是在 

上提出的。

A.党的五大 

B.南昌起义 

C.八七会议

4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湘赣边界山区,开辟了 

A.湘赣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44.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的发动者是 

等。

A.张太雷 

叶挺 

叶剑英 

C.朱德 

贺龙 

陈毅

45.1928年5月至7月,在湘赣边界掀起了全面分田的高潮。

土地的分配,一般以 

为单位。

A.乡 

B.区 

C.县

46.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A.莫斯科 

C.北京

47._______时期,毛泽东.朱德把红军的作战经验概括为“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A.红军三次反“围剿” 

B.井冈山斗争 

C.长征

48.党的六大在分析了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政治形势后,重新制定了党的基本策略方针为 

A.争取中心城市 

B.争取群众,准备武装起义 

C.组织武装暴动 

49.1929年12月2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召开,陈毅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因其召开的地点又被称为 

A.古田会议 

B.黎平会议 

C.湘赣边界会议

50.1929年底古田会议通过的 

决议案,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A.《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B.《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1.“党指挥枪”的原则产生于 

C.三湾整编

5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确立了 

原则。

A.军事可以领导政治 

B.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C.军队控制政权

53.1930年2月7日,红四军二七会议决定坚持按人口平均分配和“ 

”的原则分配土地。

A.耕田农有 

B.抽多补少 

C.平均地权

54.红一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坚持实行 

的方针,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A.诱敌深入 

B.分兵退敌 

C.退出中央苏区

55.1935年1月,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主要讨论的问题是 

A.军事和组织 

B.工农运动 

C.土地革命 

56.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中共中央1935年12月召开了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解决的 

,扭转了“左”倾错误给党造成的长期孤立局面。

A.组织问题 

B.军事问题 

C.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57. 

,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西北地区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

A.1935年10月 

B.1936年10月 

C.1937年10月

58.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卢沟桥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

59.第二次国共合作首先是实现_______上的合作。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60.1937年,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也是国共合作抗日配合得较好的一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徐州会战 

C.忻口会战

61.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被任命为中央军委主席。

A.遵义会议 

B.洛川会议 

C.瓦窑堡会议

62.洛川会议制定了军事问题 

A.全面抗战路线 

B.全民族抗战路线 

C.无产阶级抗战路线

63.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将进入战略 

阶段。

A.防御 

B.相持 

C.反攻

64.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B)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历史任务。

A.《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新阶段》 

C.《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65.“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这一论断是 

同志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的。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66.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对共产党的方针是 

A.“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B.制造反共军事磨擦 

C.“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

67.1939年10月,毛泽东在 

一文中,全面阐述了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的规律,并把党的建设称作“伟大的工程”。

A.《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新民主主义论》

6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阵地是1940年8月创办的 

A.延安自然科学院 

B.自然科学研究所 

C.马列学院

69.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对日进攻战役,史称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反“扫荡”、反“清香”和反“蚕食”斗争

70.1941年,《新华日报》上刊出周恩来的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此题词是为 

而写。

A.博山惨案 

B.确山惨案 

C.皖南事变 

71.1941年初, 

率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

A.王震 

B.萧克 

C.关向应

72.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实行了 

A.减租减息 

B.“三三制”原则 

C.精兵简政

73.延安整风运动使中国共产党在 

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A.思想 

B.组织 

C.政治

74.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1944年5月到1945年4月的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 

,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

A.《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 

B.《战争与战略问题》 

C.《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75.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不打棍子,不戴帽子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76.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党八股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主观主义

77.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胜利召开。

A.西柏坡 

B.延安 

C.枣园 

78.1945年,一位民主人士向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周期率”问题。

这位民主人士是 

A.黄炎培 

B.蔡元培 

C.柳亚子

79.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A.有自己党的纲领,章程和入党的一套手续 

B.不断加强自己的组织建设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

80.朱德在党的七大上作了 

的报告。

A.《论联合政府》 

B.《论解放区战场》 

C.《两个中国之命运》

81.党的七大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实事求是

82.党的_______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A.六大 

B.七大 

C.延安整风运动

83.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A.1944年9月 

B.1945年9月 

C.1946年9月

84.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全国人民的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举行了 

A.延安谈判 

B.重庆谈判 

C.西安谈判

85.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的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正式签署了 

A.《国共代表会谈纪要》 

B.《重庆谈判纪要》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86.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是以国民党军队进攻 

为起点的。

A.上党地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87.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 

上决定实现工作重心的第二次转移,即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A.七大 

B.全国土地工作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88.在 

上,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A.党的七大 

B.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89.“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重要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在 

上提出来的。

B.1947年党的十二月会议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90.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A.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B.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C.罢课运动

91.1947年6月30日, 

强渡黄河,发起了鲁西南战役,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A.陈粟大军 

B.陈谢大军 

C.刘邓大军

92.在 

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对国民党军队开始有了优势。

A.辽沈 

B.平津 

C.淮海

93.1947年7月至9月,在刘少奇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C.《关于土地中一些问题的决定》

94. 

,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性决战的第一个大决战。

A.潍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95.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战略决战的序幕是在山东战场上揭开的,即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的 

A.鲁南战役 

B.胶济路西段战役 

C.济南战役

96.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A.解放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B.国民党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消灭 

C.迫使蒋介石退守台湾

97.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所写的新年词中发出了“ 

”的伟大号召。

A.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B.宜将剩勇追穷寇 

C.将革命进行到底

98.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 

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A.延安 

B.米脂 

C.西柏坡

99.解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100.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 

,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A.广州 

B.重庆 

C.南京

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600题[之二(101-200)]

101.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0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成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论联合政府》

103.1949年10月1日, 

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解放战争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10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A.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

10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 

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这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完成的。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第三次

106.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 

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107.标志“蒋家王朝”在大陆统治最后终结的事件是 

A.大西南战役 

B.新疆的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108.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陆的最后一战是 

A.昌都战役 

B.海南岛战役 

C.厦门战役

109.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各新解放区建立的临时的过渡性政权最早是 

A.军事管制委员会 

B.地方人民政府 

C.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10.我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1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 

A.国歌 

B.临时国歌 

C.代国歌

112. 

的基本完成,使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摆脱千百年来封建宗法的人身束缚,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

A.土地改革 

B.肃反运动 

C.三反运动

113.建国初期进行的“三反”斗争的内容是 

A.反贪污、反受贿、反主观主义 

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C.反贪污、反受贿、反官僚主义

114.在我国比较早就提出计划生育理论,后来为此受到错误批判的是 

A.马叙伦 

B.马寅初 

C.沈雁冰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正式法律是 

A.《婚姻法》 

B.《土地改革法》 

C.《工会法》

11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是 

117.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118.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同苏联签定的条约是 

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中苏新约》

119.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的时间是 

A.1950年10月8日 

B.1950年10月19日 

C.1950年10月25日

120.中共中央任命 

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A.彭德怀 

B.林彪 

C.粟裕

121.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大陆的时间是 

A.1949年10月 

B.1951年5月 

C.1951年10月

122.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正式出版。

A.1949年 

B.1951年 

C.1960年

123.1951年至1952年,我国在 

中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A.中国共产党内 

B.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C.私营工商业者

124.1951年成立的一所军事院校被毛泽东称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重大转变的标志之一,它是 

A.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B.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学院 

C.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

125.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同 

一起被称为“三大革命运动”。

A.镇压反革命 

B.“三反”运动 

C.“五反”运动

126.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是在 

A.1951年 

B.1952年底 

127.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28.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 

B.社会主义建社的路线 

C.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总路线

129.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题是 

A.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B.实现现代化 

C.实现国有化

130. 

,我国大陆匪患彻底根绝。

B.1952年 

C.1953年

131.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 

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A.印度 

B.朝鲜 

C.柬埔寨

132.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限是 

A.1949-1954年 

B.1953-1957年 

C.1952-1956年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四国外长会议

134.1954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也结束了《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政策。

A.第五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党的八大

13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经由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 

正式确立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13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52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