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9284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

学校

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在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征,从学生生活出发,选择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用资料、实例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认识,用新闻资料和地图帮助学生进行验证。

采取观察、讨论等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体会感悟,从而得到情感的升华。

《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课所涉及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都有一些了解,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为教师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是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一家亲》第一主题《中华民族大家庭》。

本单元的四个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家庭,56个民族在这个大家庭中平等相处,和睦与共。

《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课是以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为主线,以学生身边和他们了解的具体事例为点,逐步扩大学生的认识领域,学生感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族人民享有民主、平等的权力、能够当家做主人,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情况:

1.进行课前调查。

调查问卷:

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你能举出几个吗?

2)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吗?

3)你听过《爱我中华》这首歌吗?

知道它是谁唱的吗?

2.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

学生对我国中华民族有简单地认识。

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并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如:

汉族、回族、藏族等;

知道我国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但对于民族的了解只局限在基本层面,对于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平等的体现情况等并不清楚。

教学方式:

本课主要采用师生相互交流的教学方式。

教学准备:

(1)准备中国民族分布图以及有关民族分布的资料。

收集学生生活周围有关各民族同胞生活的情况。

(2)学习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收集一些体现各民族人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权力、平等履行义务的具体事例和资料。

(3)教师课前制作教学课件:

民族分布图,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分布图,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景名胜图片,民俗的图片,体现民族平等和尊重少数民族的图片,以及《爱我中华》的MTV等等。

学生准备:

(1)收集一些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生活聚集的地方。

(2)学生课前要找找资料或者问问家长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找一些民族特点的工艺品等等。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知识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知道各个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相互尊重是多民族大家庭团结友爱的保证。

(3)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党的正确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共同发展.共创繁荣的崭新局面。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欣赏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树立民族团结和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各个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相互尊重是多民族大家庭团结友爱的保证,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党的民族政策,懂得一律平等的简单含义。

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歌曲导入,播放《爱我中华》MTV

提问: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谁唱的?

从画面上你还看到了什么?

2.宋祖英是苗族的歌唱家。

看视频

说一说(预设:

很多少数民族)

创设情境烘托气氛,从宏大的画面感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另外告诉学生宋祖英是苗族歌唱家,渗透多民族的概念。

新授

一、多民族大家庭

1.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2.除了汉族,我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

他们为什么叫少数民族啊?

[出示扇形分布图]

板书:

汉族92%55个民族8%

3.从远古的华夏文明到今天腾飞的祖国,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现在多民族大家庭。

(板书:

多民族大家庭)

4.我国各地都有少数民族,[出示民族分布图]提问:

根据这张地图,你能找出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方吗?

5.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根据面积的大小和人口的多少,分别建立了自治区、自治州、自制县和自治村。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我国分别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点击闪烁,分别点击自治区出现民族画面]

不同自治区域的少数民族,结合本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实行民族自治,但是他们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生回答

(预设1:

56个)

(预设2:

因为他们人口少。

学生读图

(预设:

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

学生回答:

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00多个自治县和1000多个民族村。

了解少数民族的概念。

复习旧知识,初步了解民族自治概念。

通过读我国民族分布图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二.团结友爱的各民族

过渡:

我国古代有很多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发展繁荣的时期,你知道哪些呢?

1.出示图片,教师介绍建国初我国落后少数民族的情况:

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还尊崇大汉人的思想,不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确实,新中国建立之初,很多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非常落后,他们还处在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

为了能达共同繁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且专门制定了《民族法》。

[出示宪法的投影]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第四条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从宪法中你能看出什么?

2.[出示六张反映不同侧面的投影片]

怎样做才能平等.共同繁荣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

共同发展尊重习俗

同学看一组画面,

思考:

通过我给你提供的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这样做对少数民族或者汉族有什么好处?

3.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发展不均衡,相对落后,但是少数民族聚居面积广大。

出示民族分布图和面积比例图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面积占了总面积全国的百分之多少?

那里不但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水力资源,还有很多美不胜数的风景和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着引国内外的游客。

[播放少数民族风景图片的幻灯片]

4.提问:

你有没有游览过这些风景名胜?

有没有带回一些少数民族纪念品?

把你的喜悦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5.在这些地方游览的时候,就有可能与那里的少数民族接触,你是否见过与我们不一样的习俗呢?

6.游戏猜猜看[民族的风俗]

参与游戏

追问:

如果看到他们的生活习俗跟我们不一样应该怎么办?

7.我们班有谁是回族?

与汉族最大的不同就是饮食上的习惯,我们同学、我们学校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学校是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

小结:

正是因为我们党和政府平等地对待各民族同胞,并且帮助少数民族共同发展,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才能使我们的中华民族成为团结友爱的(完成板书),才能使我们的国家逐步走向繁荣昌盛。

[视频:

《爱我中华》歌曲]

这首歌曲是作曲家徐沛东,词作家乔羽为1999年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的会歌,由于它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心声,因此,现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最后让我们唱起这首歌曲结束今天的课程。

预设:

汉朝和唐朝,历史上称之为“汉唐盛世”。

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

学生介绍图片内容“人大代表”“民族大学”“清真超市”“青藏铁路”“春晚少数民族节目”“民运会”

学生欣赏画面,小组讨论后代表说一说

学生观察比例图回答:

66%

学生欣赏少数民族美丽的自然风光

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特点的纪念品,分享喜悦。

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特殊的风俗习惯。

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

学生齐唱歌曲《爱我中华》

通过以古论今,使学生初步了解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从政治上、经济建设、文化教育、民族体育、尊重习惯上了解国家的政策,感受什么是平等、发展和尊重。

知道这些风景名胜就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从而拉近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距离,为下一环节铺垫。

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现实生活生活入手,从而将尊重民族习惯落实到生活实际中。

情感升华,抒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

一律平等汉族92%55个民族8%

共同发展少数民族

尊重习惯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形成性评价。

通过学生课上回答问题的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有了初步认识,对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学习效果明显。

2.问卷调查。

通过课前及课后的调查问卷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由最初对少数民族知道一些,转变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少数民族平等做主人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深入的情感体验。

评价量规

主要通过学生课上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有就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神态、动作来判断学生的情感体验程度。

2.问卷调查。

通过课前及课后的调查问卷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同样的问题学生回答的情况来了解课堂学习的效果。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