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9296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

人教版化学中考第一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含答案

 科学探究

(时间:

60分钟 满分: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个重要环节()

A.提出假设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2.(2020保定竞秀区模拟)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其中质量会减轻,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B.浓硫酸

C.食盐溶液D.浓盐酸

3.(2020长沙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安全、规范操作。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4.(2020张家口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镁粉和锌粉

各取少量与NaCl溶液反应

B

证明CO2已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

从混有少量KNO3的NaCl中提纯NaCl

蒸发结晶

D

检验某工厂污水的酸碱度

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测溶液pH

5.“转化法”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下列实验没有利用转化法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测石块的体积

 

  

 

6.(2020菏泽中考)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2020石家庄长安区模拟)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

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

B.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C.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8.(2020唐山滦州市期末)下列实验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 B.水的净化

 

   

C.探究水的组成 D.蒸发结晶

9.某混合气中可能有CO、水蒸气、CO2和N2中的两种或多种。

为测定其组成,现将混合气依次通过浓硫酸、灼热的Fe2O3、澄清石灰水。

一段时间后,浓硫酸质量增加,Fe2O3固体由红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有剩余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水蒸气和N2,可能有CO2

B.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CO和CO2,可能有N2

C.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和N2,可能有CO或水蒸气

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CO,可能有CO2或N2

10.(2020石家庄模拟)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图甲:

B中反应比A中快,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

B.图乙:

根据混合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C.图丙:

来回拉动绳子,胶塞被冲出,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D.图丁:

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拿到山顶后,玻璃管内液柱会升高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1.(2020大庆中考)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2)用装置A分解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内的固体应为

(填化学式)。

(3)实验室利用C装置制备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

(4)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选填“能”或“不能”)利用D装置制备和收集H2。

(5)装置E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12.(2020石家庄十八县联考)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

烧杯②中溶液变红。

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

_。

(2)B中发生反应时现象为___,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

(3)C中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4)用图D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当观察到___时,停止加热。

13.(2020通辽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从A~E中选择)。

(3)若用装置A、F制取氧气,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F装置还可用于干燥氧气,则需盛装的干燥剂为_(填名称)。

(4)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填序号)。

①能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

②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③能与水反应

14.(2020保定竞秀区模拟)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9种物质,已知C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

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2)写出E+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4)列举反应②的一个用途是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5.实验台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的无色溶液(如图1所示),实验员说该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溶液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

是NaOH溶液;

猜想Ⅱ:

是Na2CO3溶液。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按如图2所示操作进行实验:

(已知白色沉淀M不溶于稀硝酸)

(1)通过操作①,兴趣小组的同学确认该溶液呈碱性,则X溶液是___。

(2)综合分析操作②和操作③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你认为操作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Y溶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由此你认为_(选填“猜想Ⅰ”或“猜想Ⅱ”)正确。

【反思交流】

(3)大家认为该溶液还可能是___。

(4)操作③实验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6.在化学分组实验中,某同学无意中向2mL10%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

小组同学非常感兴趣,想一探究竟。

【提出问题】生成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猜想②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钙。

【进行实验】甲同学针对猜想①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浑浊液过滤,取少量滤渣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

_

猜想①不成立

乙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证明猜想①不成立: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__现象,可以验证他的设想。

丙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下列实验:

取5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2mL10%的氯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加5滴浓度为0.4%、0.5%、1%、2%、4%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如表: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是否浑浊

0.4

几乎不浑浊

续表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是否浑浊

0.5

略有浑浊

1

明显浑浊

2

明显浑浊

4

明显浑浊

【解释与结论】

(1)丙同学实验证明猜想②成立,能否出现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2)请你解释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钙的原因是___。

【实验拓展】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其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

由上面实验可知,鉴别的药品不能使用氯化钙溶液,请你选择一种用来鉴别的试剂: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4分)

17.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实验(如图),用稀盐酸测定100g被部分氧化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

请计算:

(1)m=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科学探究

(时间:

60分钟 满分: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个重要环节(B)

A.提出假设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2.(2020保定竞秀区模拟)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其中质量会减轻,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的是(D)

A.氢氧化钠固体B.浓硫酸

C.食盐溶液D.浓盐酸

3.(2020长沙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安全、规范操作。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D)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4.(2020张家口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镁粉和锌粉

各取少量与NaCl溶液反应

B

证明CO2已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

从混有少量KNO3的NaCl中提纯NaCl

蒸发结晶

D

检验某工厂污水的酸碱度

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测溶液pH

5.“转化法”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下列实验没有利用转化法的是(D)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测石块的体积

 

  

 

6.(2020菏泽中考)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

) 

7.(2020石家庄长安区模拟)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C)

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

B.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C.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8.(2020唐山滦州市期末)下列实验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C)

 

 

A.排水法收集氧气 B.水的净化

 

   

C.探究水的组成 D.蒸发结晶

9.某混合气中可能有CO、水蒸气、CO2和N2中的两种或多种。

为测定其组成,现将混合气依次通过浓硫酸、灼热的Fe2O3、澄清石灰水。

一段时间后,浓硫酸质量增加,Fe2O3固体由红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有剩余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水蒸气和N2,可能有CO2

B.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CO和CO2,可能有N2

C.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和N2,可能有CO或水蒸气

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CO,可能有CO2或N2

10.(2020石家庄模拟)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B)

A.图甲:

B中反应比A中快,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

B.图乙:

根据混合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C.图丙:

来回拉动绳子,胶塞被冲出,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D.图丁:

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拿到山顶后,玻璃管内液柱会升高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1.(2020大庆中考)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分液漏斗__。

(2)用装置A分解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内的固体应为__KMnO4__(填化学式)。

(3)实验室利用C装置制备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CaCO3+2HCl===CaCl2+H2O+CO2↑__。

(4)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利用D装置制备和收集H2。

(5)装置E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与氧气接触__。

12.(2020石家庄十八县联考)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

烧杯②中溶液变红。

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

__分子在不断地运动__。

(2)B中发生反应时现象为__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__,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__。

(3)C中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不支持燃烧和难溶于水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红磷量不足__(写出一条即可)。

(4)用图D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__,当观察到__有大量晶体析出__时,停止加热。

13.(2020通辽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

__锥形瓶__。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3+2HCl===CaCl2+H2O+CO2↑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BD__(从A~E中选择)。

(3)若用装置A、F制取氧气,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a→b→c__,F装置还可用于干燥氧气,则需盛装的干燥剂为__浓硫酸__(填名称)。

(4)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①②__(填序号)。

①能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

②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③能与水反应

14.(2020保定竞秀区模拟)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9种物质,已知C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

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__CaCO3__。

(2)写出E+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Na2CO3+Ca(OH)2===CaCO3↓+2NaOH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

(4)列举反应②的一个用途是__鉴别二氧化碳气体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5.实验台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的无色溶液(如图1所示),实验员说该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溶液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

是NaOH溶液;

猜想Ⅱ:

是Na2CO3溶液。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按如图2所示操作进行实验:

(已知白色沉淀M不溶于稀硝酸)

(1)通过操作①,兴趣小组的同学确认该溶液呈碱性,则X溶液是__酚酞溶液__。

(2)综合分析操作②和操作③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你认为操作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2CO3+H2SO4===Na2SO4+H2O+CO2↑__;Y溶液中的溶质是__Ba(OH)2__(填化学式),由此你认为__猜想Ⅱ__(选填“猜想Ⅰ”或“猜想Ⅱ”)正确。

【反思交流】

(3)大家认为该溶液还可能是__NaHCO3溶液__。

(4)操作③实验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反应后有碱生成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Ba(OH)2+Na2SO4===BaSO4↓+2NaOH__。

16.在化学分组实验中,某同学无意中向2mL10%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

小组同学非常感兴趣,想一探究竟。

【提出问题】生成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碳酸钙(或CaCO3)__。

猜想②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钙。

【进行实验】甲同学针对猜想①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浑浊液过滤,取少量滤渣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

__滤渣完全溶解__

猜想①不成立

乙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证明猜想①不成立: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__滤渣溶解,无气泡产生__现象,可以验证他的设想。

丙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下列实验:

取5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2mL10%的氯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加5滴浓度为0.4%、0.5%、1%、2%、4%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如表: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是否浑浊

0.4

几乎不浑浊

续表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是否浑浊

0.5

略有浑浊

1

明显浑浊

2

明显浑浊

4

明显浑浊

【解释与结论】

(1)丙同学实验证明猜想②成立,能否出现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越容易产生浑浊__。

(2)请你解释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钙的原因是__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当生成的氢氧化钙量较多时,在水中不能全部溶解就变成了沉淀(合理即可)__。

【实验拓展】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其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2NaOH+CO2===Na2CO3+H2O__。

由上面实验可知,鉴别的药品不能使用氯化钙溶液,请你选择一种用来鉴别的试剂:

__稀盐酸(或稀硫酸等,合理即可)__。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4分)

17.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实验(如图),用稀盐酸测定100g被部分氧化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

请计算:

(1)m=__92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

设100g稀盐酸溶液中含有的HCl的质量为x,样品中含有氧化铜的质量为(100-92)g=8g。

CuO+2HCl===CuCl2+H2O

80       73

8g       x

x=7.3g

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7.3%

答: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