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9351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

《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为人师表正版Word文档格式.doc

教育者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生活细节

为人师表主要是指教师的形象在学生面前要起到模范作用,意思是说作为教师应当在人品、修养、学问等各方面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古语有云,“身教胜于言教”。

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在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敲击着学生的心灵。

所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的必备修养之一。

这就要求教师一切都应当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

我国著名作家魏巍也说过,“凡是一个成长起来的学生,他身后没有不站着一个老师的高大形象的。

”这句话充分说明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影响巨大,甚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射人先射马,育人先育己,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就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那教师要怎样做好示范作用呢,从哪些方面做示范呢?

我想最主要的是工作和生活的细节,因为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我们都是普通人,成就不了辉煌的事业,没有改变历史的能耐。

但我们可以从细节上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影响和改变学生。

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说说吧!

一、“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在为人处事上讲究原则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严格要求学生的前提是严格要求自己。

记得以前教过初三年级一个非常顽皮的班级,学生个个人高马大,不学无术,不学习上课又爱捣乱。

更可恶的是上课老是迟到,拖拖拉拉,我到教室十来分钟了还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喊“报告”,批评处罚也没什么改变,不让他们进来上课,站门口他们更高兴。

说真的,刚开始面对这些学生我真觉得有点面对日本鬼子的感觉,多一分钟都不想去教室,总是等铃声响过之后才去上课,觉得少看见他们一分钟也好。

后来我发现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得不想个办法根治一下,不然上课没法正常上下去。

于是我严肃的告诉大家,从今以后约法三章,如果我到了他们还没到,就给予严格处理。

当然如果铃声响了我还没到我也受处罚,罚抄课文,学生一听来兴致了,我想他们一定在想我肯定做不到,看我到时候抄还是不抄。

于是我每节课提早三分钟在讲台上候着,起初也有三两个学生不以为然,故意拖拖拉拉的迟到,我硬是坚持下来,不让他们抓到鞭子。

后来时间长了,再调皮的学生也觉得过意不去,看见我从办公室出来,就马上跑到教室门口候着,等待铃声的响起。

又比如批改作业,很多学生基础差,作业不会做,继而就不做了,时间长了就连会做的也不做了。

看到学生这副样子,我真有一点恨铁不成钢的失望之情,继而都不想批他们的作业。

当然我这种想法是不正确,讨厌归讨厌,办法还是要寻找的。

于是,老办法,我又与他们约法三章,每天学生做的作业我也要做,而且我做完了放讲台上接受学生检查,假如我不能按时完成也罚抄,学生的作业每道题都批改,没批的话我也罚抄。

学生总是希望我兑现诺言,真的罚抄的,尤其是调皮的学生总希望看一点关于老师的笑话。

大家都愿意和我做这个游戏,为了表明我是个守信用的人,我有时会故意剩一题不做,然后一笔一划、方方正正的抄十遍,粘到墙上共大家检查。

过了不多久,学生觉得我不是开玩笑的,做作业就认真多了,完成情况好多了。

这虽然是些滑稽的办法,但他证明了一点,教师的做法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陶行知也说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

要求学生做的好,教师首先自己要做的更好。

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现代,享受文明带来的幸福的同时,孩子们也染上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

比如未成年人吸烟、喝酒、赌博等恶习。

“禁止学生吸烟”是校园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每个学校都一样,因为吸烟严重危害青少年成长,对孩子的身体极为不利,处罚和教育在校园中吸烟的学生是值周老师的重要工作。

那如何改善学生吸烟的不良现象呢?

那就要求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做好表率作用,禁止教师在校园里吸烟,假如有个别老师烟瘾重,三两天也的确戒不掉,那教师至少要做到不再学生面前抽烟,以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也免去学生找到吸烟的理由。

其实,教师不抽烟对教师自身也是有很大益处的,戒烟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也可清洁家庭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清贫的教师们减少家庭开支哦。

又比如,我们总是说禁止学生喝酒,那教师自己总不能够带着酒气来到学校,来到教室吧!

三、“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教师在学校里应该认真工作,做一些跟工作有关系的事情。

比如,以前有些老师会在办公室里玩网络游戏,学生是最喜欢这些的,他看见老师在办公室里玩游戏,心里就会想,原来老师也控制不住自己,还说我们呢。

这样不仅破坏教师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也会让学生觉得玩游戏是一件正确的活动,因为老师自己也玩,更严重的是,有时候个别教师会玩游戏玩的忘了上课时间,直到学生到办公室找了才恋恋不舍的停止手头的工作。

又比如手机,有些老师很喜欢玩手机,可能是玩手机游戏,可能是上网或淘宝,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教师坐班,手里都离不开手机,而我们平时总是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园,值周老师也经常去教室收缴手机。

那我们自己都是机不离手,又如何去收缴学生的手机呢?

面对刁钻学生的质问,我们何言以对呢。

四、“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

陶行知说过,“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杜绝一些不良的社会活动,比如赌博、打牌、打麻将、去歌舞厅等不良娱乐。

我们常常说禁止学生在校园组织并参与赌博活动,那学生这些不良习惯是从何而来的呢?

根源就在于生活周围不良的生活风气,有的来自家长,有的来自亲戚邻里,有的直接来自于老师。

曾经跟一个非常顽皮的学生交谈,谈话中我发现他对赌博的规则非常熟悉,后来他告诉我说他家是开棋牌室的,有很多教师也会到他家棋牌室打牌。

听学生这么一说,我觉得有些老师给学生的印象并不好,好像有一点“老师也打牌”的意思。

有个别教师沉迷于打牌,有时连备课都忘记了,这是一种很不良的情形,不仅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使教师形象受损。

平时抓到学生玩打牌游戏时,有些顽皮刁钻的学生就会反击说,“你自己都这么喜欢打牌,还好意思管我们”。

根本就不把老师的话放在眼里,而且讲起话来义正言辞。

这就印证了大教育家孔子的话,“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只有自己做好了,学生才会心服口服。

五、“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爱因斯坦”说过,“要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教师是一项高雅的职业,要求教师有一种跟职业匹配的高尚情操。

比如当下国家极为重视的有偿家教问题,有个别教师利用自己教师的特性,要求学生到自己家里学习,从而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课外辅导费用。

据一些家长和学生反映,有个别教师,上课的时候重点不讲,学生到家里补习的时候才讲解,这样学生不得不去老师家补习,因为不去,就学不到相应的知识。

有的情节严重地甚至上课只抽到家里补习的学生,而那些没有去补习的学生即使举手也不抽他回答。

记得办公室里有一位老师说他女儿读小学时,有个语文老师请他女儿去家里学习写作文,同事就想,自己都是教语文的,为什么女儿要去老师家学写作呢,于是就拒绝了老师的邀请,后来他女儿回来说自己上课举手发言,老师每次都不抽她回答问题,同事无奈,只好送女儿去学写作文。

这些老师的做法不仅违反教育法规定,违背了职业道德,更违背了自己做人的初衷。

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说的,“教师应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有些老师会说,老师也是食人间烟火的,老师也要养家糊口,也有妻儿老小,工资这么低,要生活就不得不去挣外快。

但是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谨问那些补习时收取高额费用的老师们,自己收取费用是否对学生是否尽心尽力了。

教师是一项清贫的职业,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强制原则,既然选择了,就坦然面对吧!

古人是这样说的,“为师者,人魂之匠也,必清气质,洁其心,正其身。

一生辛苦自逍遥,两清风终不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除了传道授业,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一个人有德无才顶多是庸人,但一个人若有才无德就是怀才,对社会对人民的危害更大。

陶行知先生常说“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希望每个老师在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2]《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劳凯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学》劳凯声南开大学出版社

[4]《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李春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铸就师魂:

职教卷》叶茂林旅游教育出版社

[6]《艺术教育论》郭声健上海教育出版社

[7]《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王毓珣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8]《教师行为素养》靳玉文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