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9981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星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3技术资料

2.3.1行星减速机应有设备档案是主机档案的组成部分,档案内容中应包括行星减速机的装配图、易损配件图、出厂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安装检验记录和减速机的运行、检测、检修、事故和缺陷等记录,各项内容填写及时、准确。

2.3.2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

2.4.1机体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2.4.2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4.3密封符合无泄漏要求。

3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的维护和常见故障

3.1维护

3.1.1行星减速机及其附件应完整、可靠,材质符合设计要求。

3.1.2操作人员应经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

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1.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时做好运行记录。

3.1.4行星减速机运行时,操作人员应按照岗位操作法的要求,在对主机进行巡回检查的同时,检查行星减速机的运行情况,包括行星减速机运行中的振动、轴承温度、润滑和密封等情况。

行星减速机的机体表面应保持整洁。

3.1.5行星减速机运行中不得超载、超速运行,各种安全设施应齐全。

3.1.6严格执行《×

×

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时必须经过“三级过滤”。

行星减速机在运行中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若有故障影响正常润滑,应找出原因排除之。

如故障严重不能可靠润滑而危及行星减速机的正常运行时,应停车检修。

一般情况下行星减速机的润滑油品为N46机械油,N32机械油为替代用油。

3.1.7设备检测人员在对主机进行运行状态检测时,应同时对行星减速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

3.1.8行星减速机长期停车后,开车前应用手或工具进行盘车检查,在确认转动灵活,无异常情况时方可启动。

3.1.9行星减速机在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操作人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停止行星减速机的运行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1.9.1突然发生异常声响;

3.1.9.2突然振动过大;

3.1.9.3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电机温升超过额定值;

3.1.9.4输出轴联接器销扭断、变形;

3.1.9.5操作规程规定的其它紧急停车。

3.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行星减速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下表。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密封环漏油

1.油液面过高

2.密封环损坏

1.放油至标准液面

2.更换密封环

温度过高

1.转矩臂轴承损坏

2.缺油

1.更换轴承

2.加油

振幅过大

1.联接轴不同心

2.地脚螺栓或其它连接件松动

3.零件损坏

1.调整使其同心

2.紧固地脚螺栓等连接件

3.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有异常声响

1.各部轴承损坏

2.针齿销套轮磨损

2.更换新备件

电机过热

输出轴扭力过载

检查零部件是否有传动过载或卡阻现象并予以消除

4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的修理

4.1检修周期及内容

4.1.1行星减速机的检修分为中修和大修。

4.1.2检修周期:

4.1.2.1中修

行星减速机累计运行十二个月以上在主机进行检修时可进行中修。

4.1.2.2大修

行星减速机累计运行三十六个月以上,在主机进行大、中修时进行大修。

4.1.3检修内容:

4.1.3.1中修

1.清洗疏通油路,检查油泵;

清理机体内的油垢及其它杂物,更换润滑油(脂)。

2.开盖检查各零、部件运行情况,测量间隙;

修复或更换易损件。

3.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紧固或更换紧固件。

4.检查、更换轴承及密封件。

5.检查、修理或更换针齿套、针齿销、销套、销轴等。

6.调整联轴器,更换磨损零件。

4.1.3.2大修

1.包括中修内容。

2.检查、修理或更换摆线齿轮、针齿壳。

3.检查或更换轴、紧固环、偏心套等部件。

4.防腐喷漆。

5.润滑系统修理或更换易损件。

4.2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4.2.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和检修中的注意事项

4.2.1.1制定检修方案,编制检修计划和检修进度表。

4.2.1.2检修前向检修人员进行任务、技术、安全交底,检修人员应熟悉检修规程和质量标准。

对行星减速机存在的重大缺陷应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4.2.1.3落实检修所需的材料与备件,校验检修中使用的量具、仪器,准备好检修所需的工具,尤其是专用工具。

4.2.1.4行星减速机检修前,减速机所在单位必须按原化学工业部颁布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的要求,切断主机的电源;

必要时还应做好主机及管道的隔绝、置换、清洗等项工作。

达到要求后移交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不具备施工条件时不准强行进行检修工作。

4.2.1.5检修中零部件的拆卸和装配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尽量使用专用工具;

一些可不拆的组合件一般不要拆卸。

在拆卸过程中不准随意破坏零件,万不得已时必须得到有关技术人员的批准。

4.2.1.6拆卸零件时,要做好印记,记录原始数据,防止回装中出现漏装、错位、倒向等错误,即使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在组装时也不得随意调换位置,使原先磨合的配件又重新开始磨合,甚至产生其它问题。

拆卸下来的零件要整齐地摆放在干净的塑料布上,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拆卸后减速机要及时妥善封闭,防止异物掉入。

4.2.1.7在检修过程中,零部件拆卸后和装配前,都要按要求对检修部位和关键部位进行测量;

要如实地填写检修记录。

经过检修的零部件的尺寸包括配合尺寸,必须恢复到设计图纸所要求或允许的范围内。

4.2.2拆卸顺序

4.2.2.1松开联接螺栓,将电机与机齿壳分开;

4.2.2.2取出全部销套;

4.2.2.3取下轴用弹性挡圈后取出轴头的轴承及挡圈;

4.2.2.4取出上面的一爿摆线轮及间隔环;

4.2.2.5取出转臂轴承(偏心套);

4.2.2.6取出下面摆线轮。

4.2.3机座

机座一般用HT20─40制作,对机座的技术要求如下:

4.2.3.1机座应进行时效处理,机座与针齿壳结合面应平整光滑,保证装配严密;

壳体不得有裂痕、气孔和夹渣等缺陷。

4.2.3.2机座轴承孔公差一般采用J7(采用非调心轴承)或H7(采用调心轴承);

表面粗糙度为3.2。

4.2.3.3机座与针齿壳配合的止口的尺寸公差为H8;

表面粗糙度为6.3。

4.2.3.4卧式机座中心高公差:

当针齿中心圆直径DZ≤450mm时为mm;

当针齿中心圆直径DZ>450mm时为mm。

4.2.3.5机座轴承孔以及与针齿壳配合止口的椭圆度和圆柱度不低于8级。

4.2.3.6机座与针齿壳配合止口的轴心线对两轴承孔轴心线的同轴度误差不低于8级。

4.2.3.7机座与针齿壳配合端面对两轴承孔轴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不低于8级。

4.2.4针齿壳

4.2.4.1针齿壳材质一般为HT20-40,对针齿壳的技术要求如下:

1.针齿壳应进行时效处理,针齿壳不得有裂痕、气孔和夹渣。

2.针齿中心圆公差为J7或js7。

3.针齿壳的针齿销孔的公差为H7;

表面粗糙度为3.2。

4.针齿壳与法兰端盖配合孔的椭圆度不低8级;

尺寸公差为H7;

表面粗糙度为6.3。

5.

针齿壳与机座配合止口的椭圆度不低于7级;

尺寸公差为h6;

6.针齿壳的针齿销孔应均匀分布,相邻销孔的孔距差的公差δt和孔距累积误差的公差Σδt如表1。

表1.

针齿中心圆直径DZmm

孔距公差mm

δt≤

Σδt≤

150,180

0.026

0.115

220,270

0.036

0.140

330,390,450

0.038

0.180

550,650

0.05

0.220

7.针齿销孔的椭圆度和圆柱度公差不低于8级。

8.针齿壳针齿中心圆对法兰端盖配合孔轴心线的径向跳动不低于7级。

9.针齿壳针齿销孔轴心线对法兰端盖配合端面的垂直度不低于6级。

10.针齿壳与机座配合止口的轴心线对法兰端盖配合孔轴心线的同轴度不低于8级。

11.针齿壳与法兰端盖配合端面与法表2.

针齿销孔公称

直径mm

公差标准

mm

使用极限

≤10

+0.016~+0.019

+0.030

>10~20

+0.019~+0.023

+0.037

兰端盖配合孔轴心线垂直度不低于5级。

12.针齿壳两端面平行度不低于7级。

4.2.4.2检修中应检查针齿壳的针齿销孔磨损情况,针齿销孔直径使用极限如表2。

表3.

径向跳动

孔距最大

误差mm

0.030

0.037

0.06

4.2.4.3针齿销孔磨损超差时,一般可采用扩孔镶套的方法进修复。

4.2.4.4针齿销孔圆心对针齿壳中心径向跳动应符合表3规定。

4.2.4.5针齿壳两端面的针齿销孔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03mm,针齿销孔轴线对针齿壳两端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015mm。

4.2.5摆线齿轮

4.2.5.1摆线齿轮的材质一般采用GCr15,允许采用机械性能相当的代用材料;

摆线齿轮的技术要求如下:

1.摆线齿轮应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要求硬度为HRC58~62;

金相组织为隐晶马氏体+结晶马氏体+细小均匀渗碳体(马氏体≤3级)。

2.摆线齿轮与轴承配合孔公差:

当针齿中心圆直径DZ<650时,为H6;

表面粗糙度为0.8;

DZ≥650时,为J7;

表面粗糙度为1.6。

3.摆线齿轮销孔的尺寸公差为H7,表面粗糙度为1.6。

4.摆线齿轮的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6。

5.摆线齿轮的销孔差的公差δt和孔距累积误差的公差Σδt如表4。

6.摆线齿轮齿廓周节差的公差δt,周节累积误差的公差Σδt,齿顶圆径向跳动的公差δe如表5。

表4.表5.

针齿中心圆直径

DZmm

孔距公差≤mm

δt

Σδt

0.042

0.100

0.050

0.060

0.070

孔距和径向跳动公差≤mm

0.750

0.040

0.090

0.045

0.110

0.048

0.058

7.摆线齿轮的齿轮顶根距极限如表6。

表6.

针齿中心圆直径Dmm

150

180

220

270

330

390

450

550

650

顶根距极限上偏差mm

-0.22

-0.24

-0.26

-0.28

-0.32

-0.36

-0.38

-0.42

-0.46

顶根距极限下偏差mm

-0.30

-0.34

-0.45

-0.50

-0.54

-0.60

8.摆线齿轮与轴承配合孔的椭圆度和圆柱度均应不低于7级;

与轴承配合孔的轴心线对基准端面的垂直度不低于6级。

9.摆线齿轮销孔中心圆对轴承孔轴心线的径向跳动不低7级。

10.摆线齿轮的销孔轴心线对基准端面的垂直度不低于6级。

11.摆线齿轮的轮齿工作表面对基准端面的垂直度不低于6级。

12.摆线齿轮两端面的平行度不低于6级。

13.摆线齿轮的销孔公称直径为销套直径+2倍偏心距+Δ;

当针齿中心圆直径DZ≤550时,Δ=0.15mm;

DZ>550时,Δ=0.20~0.30mm。

4.2.5.2摆线齿轮啮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8,啮合面应无毛剌、伤痕、裂纹等缺陷。

4.2.5.3摆线齿轮内孔与轴承配合间隙应符合表7规定,当间隙超过使用极限时应予以更换。

表7.

摆线轮内孔直径mm

间隙

使用极限mm

≤40

<0.05

0.10

60~121.5

0.05~0.08

0.13

4.2.5.4摆线齿轮齿面磨损超过表8规定时应更换。

4.2.5.5摆线齿轮轴向间隙为0.2~0.25mm。

4.2.5.6拆卸摆线齿轮时应注意标记,国产(天表8.

摆线齿轮直径mm

≤250

>250

使用极限mm

0.08

津)机两摆线轮字头错开180°

日本两摆线轮字头并列。

装配时必须按标记进行组装。

4.2.6输出轴

输出轴一般为45钢;

轴与轴颈不得有裂纹、毛剌、划痕等缺陷。

输出轴的技术要求如下:

4.2.6.1输出轴进行调质处理后硬度为HB187~229,轴与轴颈不得有裂纹、毛剌和划痕等缺陷。

4.2.6.2与轴承配合的输出轴的两轴颈尺寸公差:

当针齿中心圆直径DZ≤450时为k6;

DZ>450时为js6;

表面粗糙度1.6。

4.2.6.3输出轴的轴承孔尺寸公差为H11,表面粗糙度3.2。

4.2.6.4输出轴的销孔尺寸公差为R7,表面粗糙度1.6;

销孔中心圆尺寸公差为j7。

4.2.6.5输出轴的销孔相邻孔距差的公差δt和孔距累积误差的公差Σδt如表4。

4.2.6.6输出轴上各配合轴颈的椭圆度和圆柱度应不低于7级。

4.2.6.7输出轴上销孔的椭圆度和圆柱度应不低于8级;

销孔中心圆对与轴承配合的两轴颈轴心线的径向圆跳动不低于7级。

4.2.6.8输出轴轴承孔的中心线对与轴承配合的两轴颈轴心线的同轴度不低于8级。

4.2.6.9输出轴销孔的轴心线对与轴承配合的两轴颈轴心线的平行度公差为:

水平方向,δX≤0.04/100;

垂直方向,δY≤0.04/100。

4.2.6.10键槽中心线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不大于0.06mm,键槽中心线歪斜偏移量不大于0.03mm/100mm;

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但最大只能按标准尺寸增大一级,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原键槽的90°

或120°

方向另开键槽。

4.2.7偏心套

偏心套的材质一般为45钢;

对偏心套的技术要求如下:

4.2.7.1偏心套经调质处理后硬度不低于HB187~229。

4.2.7.2偏心套两外圆尺寸公差为js6,表面粗糙度为1.6;

两外圆的圆柱度不低于7级。

4.2.7.3偏心套内孔尺寸公差为H7,表面粗糙度为3.2;

内孔的圆柱度不低于8级。

4.2.7.4偏心套的偏心距极限偏差不超过±

0.02mm。

4.2.7.5偏心套两偏心轴心线与孔轴心线的平行度不低于7级。

4.2.8橡胶密封圈

橡胶密封圈应无裂纹、老化等缺陷,内外圆密封面光滑平洁;

每次拆卸后都应更换橡胶密封圈。

4.2.9针齿套与针齿销

4.2.9.1针齿套、针齿销不得有裂纹、毛剌、划痕等缺陷。

4.2.9.2针齿套外圆表面粗糙度为0.4,内圆表面粗糙度为0.8;

针齿销的表面粗糙度为0.4。

4.2.9.3针齿销与针齿套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表9的规定。

4.2.10销轴与销套表9.

针齿销直径

针齿套外径

间隙标准

使用极限

≤14

≤0.083

10~24

14~35

≤0.100

0.15

>24

>35

≤0.119

0.17

4.2.10.1销轴现销套应无裂纹、毛剌、划痕等缺陷。

4.2.10.2销轴表面粗糙度为0.4;

销套表面粗糙度外圆为0.4,内圆为0.8。

4.2.10.3销轴与销套的圆度和圆柱度应符合表10的规定。

4.2.11滚动轴承表10.

允差mm

≤10

0.009

≤0.014

>10~18

0.012

≤0.018

>18~30

0.014

≤0.021

>30~50

0.017

≤0.026

>50~60

0.020

≤0.030

4.2.11.1轴承应转动自如无杂音;

滚珠或滚柱及内、外圆的表面上无麻点、黑斑、铁锈及分层现象。

4.2.11.2轴承的拆卸应采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轴承安装应采用热装,即将轴承在115~120℃的油浴中加热后进行装配,也可以用专用的轴承加热器加热,但不得用火焰直接加热轴承。

4.2.11.3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

4.2.12联轴器表11.

外径

端面间隙

对中偏差mm

径向位移

轴向倾斜

¢90~160

2.5

<0.05

<0.2/1000

¢195~220

3.0

¢280~320

4.0

<0.08

¢360~410

5.0

¢480

6.0

<0.10

4.2.12.1拆卸联轴器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4.2.12.2弹性柱销联轴器的找正应符合表11的规定。

4.2.13润滑系统

行星减速机装配完毕后,立即注入润滑油。

表12.

配合零件

配合关系

针齿销和针齿壳

H7/h6

针齿销和针齿套

H8/h6

针齿壳和法兰端盖

偏心套和输入轴

输出轴上销孔和销轴

R7/h6

输出轴上销孔和销套

8/h6

输出轴和紧固环

H7/r6

4.2.14零部件的装配

42.14.1销轴装入输出轴销孔可采用温差法装配,装配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销轴与输出轴轴心线平行度公差,在水平方向:

δX≤0.06/100mm;

δY≤0.06/100mm。

4.2.14.2为保证联接强度,紧固环和输出轴的配合应有要用温差法装配,不允许直接敲击。

4.2.14.3一般情况下,行星减速机各零件装配后的配合关系如表12。

5试车及验收

行星减速机的试车与验收一般和主机的试车与验收同时进行。

5.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5.1.1检查润滑油位及油质是否符合要求。

5.1.2检查机体,零部件应完整无缺;

各部位连接件、螺栓紧固无松动。

5.1.3各密封处、结合处不得有渗油现象。

5.1.4盘车使其运转几周,应无异常声响;

在确认转动平稳、灵活后方可进行试车。

5.1.5参加试车人员为检修人员、当班操作人员和设备所在单位的机械员,必要时设备主任也应参加。

5.2空载试车

空载试车符合下列要求为合格:

5.2.1减速机各密封处、结合处无渗漏现象;

5.2.2各连接件、紧固件连接可靠,没有松动现象;

5.2.3运转平稳正常,无振动和冲击声,机体温度不超过70℃;

5.2.4润滑正常;

5.2.5在额定转速下进行正、反向空载试车,时间为不少于半小时。

5.3负荷试车

5.3.1在额定负荷和额定转速下,行星减速机的最高油温不超过85℃;

电机直联型最高油温不超过80℃。

5.3.2行星减速机运行正常,无异常杂音和冲击、振动、异常声响等不正常现象。

5.4验收

达到下列要求,生产部门可以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使用。

5.4.1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

5.4.2行星减速机经过试车性能合格。

6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6.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6.1.1严禁违章开停车和违章操作。

6.1.2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的润滑油。

6.1.3严禁在运行中松动工或紧固联接件。

6.1.4临时处理故障,必须办理“安全检修任务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6.1.5凡属转动外露部分,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

6.1.6设备运行中不得在转动部位擦抹设备或进行检修。

6.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6.2.1检修前必须按规定办理设备交出手续。

6.2.2切断电源,并挂上牌警告。

6.2.3拆卸零、部件必须按顺序进行,拆卸下来的零部件和检修工具应摆放整齐。

6.2.4使用起重工具前必须认真进行检查。

6.2.5交叉作业时,要穿戴好安全保护用品。

6.2.6需要动火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

6.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6.3.1试车工作应有专人操作,操作者应持有本岗位的“安全作业证”。

6.3.2试车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车,处理后再重新试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