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0639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1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docx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关于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解析

课题

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在酸碱盐实际实验过程中的过量和不足意识

例题

1.A是一包白色固体,其成分是NaCl和少量难溶于水的杂质。

X中肯定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aNO3,NaCl或AgNO3,NaCl+AgNO3→NaNO3+AgCl↓

例2、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其式量为100.

 

(1)用化学式表示:

A;B。

(2)写出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考查利用碳酸钙高温分解;可溶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酸碱盐的相互反应等知识进行物质的推断。

答案:

(1)A、CaCO3,B、CaO

(2)CaCO3+2HCl→CaCl2+H2O+CO2↑

(3)NaOH;NaOH和Na2CO3;NaOH和Ca(OH)2(本格共3分)

 

例3.在研究酸和碱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演示实验]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硫酸,并不断振荡溶液,若观察到(14)(实验现象),则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

[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

学生探究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①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温度明显上升。

测量温度变化可以证明稀硫

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方案②

出现白色沉淀

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交流评价]请你评价上述两组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方案①:

(16)。

方案②:

(17)。

[拓展实验]取一定量的稀硫酸,逐滴匀速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测得反应过程中pH变化(20℃)如图所示:

从0→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18)。

由图示分析,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依据是(19)。

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到t2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20)。

答案:

(14)红色褪去(15)H2SO4+2NaOH→Na2SO4+2H2O

(16)正确,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17)不正确,稀硫酸和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合理即可)

(18)溶液酸性减弱(1分),t1时变为中性(1分)(溶液有酸性逐渐变成中性)

(19)溶液pH变大,t1时pH=7(依据是可测量的值pH变化)

(20)NaOH、Na2SO4。

例4.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

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

 

(1)操作a、b的名称是(51),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52)。

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3)。

(2)甲同学提出X可用金属铁,乙同学认为X可用金属锌,你认为谁的意见是正确的,理由是(54)。

加入过量的金属X的目的是(55)。

(3)滤液1与滤液2的组成是否完全相同,(56)。

混合在一起蒸发对获得晶体纯度是否有影响,理由是(57)。

答案:

27

51

过滤

1分

52

难溶物质

1分

53

Fe+H2SO4→FeSO4+H2­

1分

54

加锌会引入新杂质,得不到硫酸亚铁晶体

1分

55

使硫酸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

1分

56

不同

1分

57

硫酸不会结晶出来

2分

“没有影响”给1分,理由给1分

练习

1、某学校化学兴趣小坐用NaCl固体(含有杂质CaO)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

写出适量HCl加入到溶液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7)。

沉淀C的化学式是(8)。

若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除了用到天平、烧杯、量筒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9),其作用是(10)。

答案:

(6)HCl+2NaOH→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7)除去溶液A中的Ca(OH)2

(8)CaCO3

(9)玻璃棒加速溶解

2、波尔多液是预防植物病虫害的一种保护剂,它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配制方法如下:

生石灰加水后形成的石灰乳温度降到室温以后,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边倒边用木棒剧烈搅拌,即成天蓝色的波尔多液。

(1)配制波尔多液的相关化学方程式①、②

(2)若石灰乳未冷却到室温可能引起的后果

(3)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简便方法检验波尔多液配制得恰好

操作步骤

现象与结论

(与步骤关联得分)

方法一

1

方法二

2

答案:

 

3.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Cu(OH)2的制各实验。

他们具体操作是:

1、取少量CuO粉末于试管中,并滴入稀硫酸;2、为加快反应,将反应物进行了加热;3、停止加热后,向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

(1)请写出操作1、3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的实验未获得预期结果,出现了意外现象。

请你帮他们一起找出原因。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现象一:

试管中未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二:

1、试管上端出现黑色絮状沉淀试管中下端出现黑色沉淀

资料显示:

Cu(OH)2

CuO+H2O

分析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后的反思交流,要使实验获得成功,必需注意反应物_________和化学反应___________。

(4)请重做一次实验,要求只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没有其他现象。

你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

(5)向有NaOH2mol的该溶液中滴入l滴酚酞试液,再与含CuSO42mol的该溶液充分混合,静置后上层溶液呈____色。

(6)Cu与稀硫酸不能直接反应,但滴加H2O2溶液并加热,能生成水和一种蓝色溶液。

该溶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B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的溶液(除酚酞外)溶质可能存在的几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反应过程中,不断滴入稀硫酸的话,温度会如何变化?

__________。

(4)使10ml氢氧化钠恰好中和,需要加溶有0.1mol硫酸的稀硫酸,求该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氢氧化钠多少g?

(列式计算)

答案:

(1)自己写

(2)H2SO4、Na2SO4;Na2SO4(2分)

(3)先升高后降低

(4)8g

5.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下图实验,甲同学认为:

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

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个烧杯中溶质可能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编号为A、B、C、D、E的物质烧杯中各装入36.5g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烧杯编号

A

B

C

D

E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20%

25%

反应后溶液温度(℃)

24℃

34℃

46℃

54℃

54℃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__________(填烧杯编号)。

答案:

 

6.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

(1)甲组的实验方案是:

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溶解在水中配成溶液,滴加稀盐酸,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来测定碳酸钠的含量。

甲组要完成测定实验,还缺少的数据是(32),判断是否恰好反应必须用到的试剂是___(33)_____。

(2)

乙组同学的方案是:

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得出碳酸钠的含量,乙经正确计算,得出碳酸钠的含量偏大,原因可能是(34),溶液M中的溶质是(35)。

(3)丙组的实验方案是:

将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用右上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请分析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36)_________,现收集到0.1摩尔CO2气体,求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要求列式计算)

答案:

7.为测定一瓶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Na2SO4、NaCl、Na2CO3中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操作①的名称:

,写出滤液A溶质(化学式);

②混合溶液中一定有,一定没有;

3实验中选择加入硝酸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

答案:

51.⒂过滤,⒃NaCl、Ba(NO3)2、NaNO3(2分)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⒄NaCl、Na2CO3答全1分,⒅Na2SO4。

⒆防止对氯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

 

8.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甲是;滤液C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的质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答案:

(1)氢氧化镁;C为氢氧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钡;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增加;氯化钾

9..粗盐中常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

粗盐提纯得到氯化钠晶体的流程如下。

①为了使杂质能够完全被除去,对所加入试剂的量的要求是(7)。

②操作X是(8)。

③加入试剂N可以除去的杂质是(9)

④后续操作是(10)

答案:

(7)过量(8)过滤(9)CaCl2、BaCl2(10加入过量稀盐酸,然后蒸发,结晶

 

10.为验证并除去食盐晶体中含有少量的Na2CO3和Na2SO4两种杂质,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

(1)食盐晶体中加入A溶液是;操作1是利用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

(2)溶液乙中含有的溶质是。

沉淀2是物质。

(3)利用此实验方案所得的NaCl晶体质量比样品中NaCl晶体质量。

(填“多”或“少”)

(4).为了测定50克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的含量,某实验探究小组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一):

除去混合液中的碳酸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

a(填化学式)

步骤

(二):

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

为了使酸碱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在上述滤液中应加入作为指示剂,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震荡,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这时反应掉含氯化氢为0.2mol的稀盐酸,则50克原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答案:

(1)

(1)稀HCl;过滤

(2)NaCl、BaCl2、HCl;BaCO3.

(3)多

(4)

(一)NaOH、NaCl和CaCl2三种

(二)无色酚酞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设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X

HCl+NaOH=NaCl+H2O

11

0.2molX

1:

1=0.2mol:

X

X=0.2mol

则50g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0.2mol*40g/mol=8

 

11.双休日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

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

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

    。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反思】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

溶液,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填序号)。

【拓展应用】小丽想测定这瓶变质的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现取20g

待测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CaCl2物质的量的关

系如图所示。

(1)B点处所得溶液中溶质有     。

(2)求待测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53.【提出猜想】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或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产生白色沉淀,酚酞变红色

只产生白色沉淀,酚酞不变色

【实验反思】①、②

【拓展应用】

(1)NaCl、Na2CO3、NaOH(全对给1分)

(2)设样品中含Na2CO3为Xmol

Na2CO3+CaCl2→2NaCl+CaCO3↓

1mol1mol

Xmol0.01mol

X=0.01mol

Na2CO3质量分数=

×100%=5.3%

12.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C的化学式为;

(3)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

答案:

(1)化合反应

(2)Fe

(3)铜+氧=氧化铜方程式自己写

(4)铁与反应②中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13.小青看见爸爸种花时把草木灰洒在花盆中作肥料,她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

于是她取一些草木灰做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实验2

探究碳酸钾的性质

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

实验3

探究实验2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

上层清液中有两种溶质

[反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

请你对实验2反应产生的废液处理想出可行的方法。

答案:

14.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甲实验中加入指示剂酚酞的目的是;

(2)乙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小刚脱口而出“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小刚的说法正确吗?

说明理由                            。

于是同学们对废液的成分展开讨论和探究: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

废液中除酚酞外还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验证】同学们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后,向滤液中逐滴加入

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结论解释】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可能存在的物质中,含有           ;

没有               ,理由是                                        

答案:

(1)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2)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3)产生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产生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4)不正确.因为碳酸钠溶液或石灰水呈碱性

肯定有:

不正确.因为碳酸钠溶液或石灰水呈碱性

NaCl、CaCO3

可能有:

NaCl、CaCO3

Ca(OH)2、NaOH、CaCl2、Na2CO3

含有:

Ca(OH)2、NaOH、CaCl2、Na2CO3

NaOH、Na2CO3

没有:

NaOH、Na2CO3

Ca(OH)2、CaCl2

Ca(OH)2、CaCl2

理由是:

如图可知,在滤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NaOH和Na2CO3,由于Na2CO3的存在一定没有Ca(OH)2、CaCl2存在.

如图可知,在滤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NaOH和Na2CO3,由于Na2CO3的存在一定没有Ca(OH)2、CaCl2存在.

 

15.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

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

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

2FeCl3+Fe→3FeCl2和(12),

涉及化学反应类型为置换和(13)。

②过滤是将混合物进行分离,被分离的物质需满足的条件是(14)。

③滤渣的成份有(15),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6)。

④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17)。

答案:

(12)Fe+CuCl2→FeCl2+Cu

(13)化合

(14)固体和液体

(15)Fe、Cu(或铁、铜)

(16)2HCI+Fe→FeCl2+H2↑

(17)FeCI3、Cu或FeCl2、Cu(2分)

16、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Zn(NO3)2和AgNO3,未回收金属Ag,设计了下列方案:

 

B中含有,气体C是。

【考查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原理,还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答案:

48、Zn、Ag(2分,写对一个得1分),H2

 

17、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

(2)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

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CaCO3

(2)过滤

(3)NaCl、CaCl2(共2分;答1~2个,每答对一个得1分;超过2个的,每答错一个扣1分)Na2CO3+2HCl→2NaCl+H2O+CO2↑

18.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19.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操作M是(7),操作N是(8)。

②加入饱和石灰水后生成沉淀的发应的化学方程式是(9)。

实验二:

为确定上述反应后滤液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I.测定滤液的pH;

II.取样,滴加稀盐酸,

III.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Ⅳ.取样,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

③上述步骤对分析滤液成分没有必要的是(10)。

④若III中观察到有自色沉淀产生,则滤液的成分是(11);若无明显现象,实验一中所得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能会(12)(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53.(7)过滤;(8)称量;(9)Na2CO3+Ca(OH)2

CaCO3↓+2NaOH;

(10)Ⅰ、Ⅳ(2分);(11)氯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12)偏小或无影响(2分)。

20选择“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③回收可利用的资源,如旧手机中的金属。

手机机芯中含有铜、金、银等。

写出银的化学式(10)。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金属铜的流程图:

Ⅰ.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1);

Ⅱ.溶液A的溶质组成是(12);

Ⅲ.在固体B中加入过量的(13)溶液,再通过(14)的分离方法得到金属铜。

参考答案:

40.A46.B

48.Ⅰ.CuO+2HCl→CuCl2+H2OⅡ.CuCl2HClⅢ.HCl或CuCl2;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