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0931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见行有笼白乌、白鸜鹆而西者,号于道曰:

“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

”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

因窃自悲;

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职干戈、耒耜、攻守、耕获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其行已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

选举于有司,与百十人偕进退,曾不得名荐书,齿下士于朝,□仰望天子之光明。

今是鸟也唯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故为赋以自悼,且明夫遭时者,虽小善必达;

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

其辞曰:

吾何归乎!

吾将既行而后思;

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

出国门而东骛,触白日之隆景;

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

过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

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

唯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

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自逞。

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

汩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

辱饱食其有数,况策名□荐书;

时所好之为贤,庸有谓余之非愚。

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

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

唯得之□不能,乃鬼神之所戏;

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

(选自《韩愈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潼关出息于河之阴阴:

水的北面

B.不职干戈职:

主管

C.且明夫遭时者遭时:

遇到好的时机

D.出国门而东骛骛:

奔驰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仰望天子之光明②况策名□荐书③唯得之□不能

A.①以②于③则B.①以②于③而C.①乃②为③而D.①乃②为③则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是鸟也唯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B.今是鸟也/唯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C.今是鸟也/唯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D.今是鸟也唯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三句话交代了事情的时间、地点、经历、原委以及此时此际作者的心境,作者是带着怀才不遇的心情离开长安的。

B.在文中,作者揭露了一种社会现实:

封建统治者搜罗名花异鸟供自己享乐,谗佞的官僚到处掠夺此种珍奇异物进献给朝廷,以求得国君的宠幸。

C.作者离开长安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选择,他在京城里连吃饭都成问题,借此表明了他的坎坷遭遇和激愤之情。

D.“庶无羡于斯类”这句话表明作者并不是真的要和鸟相比,只是说不要像鸟那样“蒙恩入幸”,被人当作玩物。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见行有笼白乌、白鸜鹆而西者,号于道曰: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

(4分)

(2)从文中找出能直接起到讽刺统治者作用的例子。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诗中前六句是如何表现时间的变化的?

请欣赏其中第二联的妙处。

(3分)

(2)诗中“孤琴”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只按前3题计分)

(6分)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2)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3)借书满架,,。

(归有光《项脊轩志》)

(4)吾充吾爱汝之心,,,不顾汝也。

(林觉民《与妻书》)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这不是一篇文艺批评,而是文艺批评史上一个问题的澄清。

它并不对中国旧诗和旧画试作任何估价,而只阐明中国传统批评对于诗和画的比较估价。

当然,文艺批评史很可能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学者们要集中心力,保卫专题研究的纯粹性,把批评史上涉及的文艺作品,也作为干扰物而排除,不去理会,也不能鉴别。

不过,批评史的研究,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批评。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也该知道他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也是当时一种文艺风气的表现。

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

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

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

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

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

我们阅读当时人们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

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迫使它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

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必然和当然。

传统也有弹性,因而不得不变,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却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

批评史上这类权宜应变的现象,有人曾嘲笑为“文艺里的两面派假正经”,表示传统并不呆板,而具有相当灵活的机会主义。

它一方面把规律定得严,抑遏新风气的产生;

而另一方面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于因对抗而地位动摇。

它也颇有外交老手的“富于弹性的坚定”那种味道。

传统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愈迫切。

于是不再能委曲求全,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表现。

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

而另一方面更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也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例如西方十七八世纪批评家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

圣佩韦认为当时法国的浪漫诗派蜕变于法国16世纪的诗歌。

中国也常有相类似的努力。

明清批评家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挂钩;

我们自己在学生时代就看到提倡“中国文学改良”的学者煞费心机地写了上溯古代的《中国白话文学史》,又看到白话散文家在讲《新文学源流》时,远追明代“公安”“竟陵”两派。

这种事后追认先驱的事例,仿佛野孩子认父母,暴发户造家谱,或封建皇朝的大官僚诰赠三代祖宗,在文学史上数见不鲜。

它会影响创作,使新作品从自发的天真转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法;

它也改造传统,使旧作品产生新意义,沾上新气息,增添新价值。

(节选自钱钟书《七缀集》中的《中国诗与中国画》)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艺风气对一个艺术家影响深远,既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B.某一时代人们所信奉的理论,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的标准,提出的要求,往往能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并决定其作品的价值。

C.传统就是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变动的一时期的风气。

D.传统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

有人曾嘲笑为“文艺里的两面派假正经”。

E.向古代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这种事后追认先驱的事例,在文学史上数见不鲜。

13.下列对文艺批评史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文艺批评史要想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学者们必须集中心力,保卫专题研究的纯粹性。

B.文艺批评史研究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了批评。

C.文艺批评史上涉及的文艺作品,应作为干扰物而排除,不去理会,也不能鉴别。

D.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源自于艺术家所处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

14.如何理解文章中“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这句话的含意?

15.根据文意,请回答“传统”是如何演变为“新风气的代兴”的。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消失

文/马国福

去年的一个春日下午,我约朋友们到家里喝茶。

我们坐在阳台上,就着茶,透过落地玻璃窗,赏着不远处的一片农田,田里的油菜花肆意汪洋,在春日的阳光下无羁奔腾。

大片的油菜花,仿佛带上了王冠,穿行在春天的检阅台上,视察眼前的仪仗队,浓艳中有一股王者之气,凛然、亲和又不可侵犯。

有个朋友说,用不了多久,这油菜花,这块地终将消失。

一年后,还是在一个春天的下午,我约了朋友到家喝茶。

还是在同样的阳台上,透过窗子,我们再也看不到去年那样汪洋的油菜花了。

去年的那片土地四周已经被围墙围起来,麦田中央插着十几架打桩机。

几辆挖掘机像蛮牛一样,霸气十足,冒着黑烟挖掘着泥土。

不远处已经有数十幢高楼拔地而起,主体已经建造结束。

被围墙围起来的农田里还没有打桩的地方,有小片的油菜花分布在打桩机的周围,孤零零地开着。

朋友说,油菜地果然消失了。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土地却不再是往日的土地。

不多的油菜花没有了往日的王者之气,很容易让敏感的我想到一个词:

残喘。

这个词,总是用来形容那些弱势群体,但我用这个词来形容一片土地,形容一片土地上无辜的花,实在有点儿残忍。

我很清楚,用不了一个月时间,油菜花还没有完全结出饱满的菜籽时就会夭折。

取而代之的将是钢筋、水泥、电线杆、机器、噪音、商铺。

想到这里,我有点儿伤感,有点儿沉重。

商业的触角伸到哪里,哪里的美就会被扼杀;

机器的轮子转到哪里,哪里的安静就会被戕害;

开发的红头文件发到哪里,哪里的土地就会被刺伤。

房子越建越高,自然的美就越来越矮;

现代文明的铁塔越立越多,天籁和安详就越来越少。

春天里,我和朋友们喝着新茶,谈论春天里美好的事物和不美好的事物。

内心波动的那份静谧因为一串串沉重的打桩声而支离破碎。

油菜花谢了,我们的心也跟着慢慢空了。

新生的事物取代往日的美好,我不知道今后我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是墓碑还是挽歌。

春天去了还会再来,而被机器的铁蹄践踏过的土地还能萌生诗意和美感吗?

时代仿佛就是一个飞速运转的轮子,我们追求快节奏、快感、快乐,这轮子呼啸而过,裹挟着我们骨子里所向往的自由、美好、宁静,我们已经慢不下来了!

诗意被剥落,美感被戕害,宁静被驱逐,工业的快速兴旺如同得势的帝王,统领现代人的步履冲锋陷阵,一些东西正在消失。

商业的遍地繁荣,如同流水线上那刻板的程序和标签,将一些朴素的事物和本真的品质打包、归类、作价。

土地被侵犯,美被物化,自然的教母再也不可能捧出足金的花朵。

生命里一些良好的秩序被机器遗弃,血液里良好的基因被工业的能量、商业的气息、物质的利手摒弃。

一转身,那块土地不见了;

一转眼,那束菜花不见了;

一转弯,那份心境不见了。

我不知道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内心的悲凉。

作为这个时代机器上的一枚不起眼的螺丝,我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心,慢一点再慢一点;

让自己的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

我只想用自己蚂蚁一样柔弱的双唇,亲吻一朵花天真的容颜;

我只想用蜗牛一样的步履背着自己精神的粮仓,悄悄地将春天里正在消失的美折叠成诗行,决然藏进背上的躯壳,深入泥土腹部,用一生的时间来温习春天,温习生命里最柔软的时光。

(选自《江海晚报》)

16.文章第二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18.文章的题目“消失”有什么含义?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文/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

“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

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

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

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

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

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

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

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

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

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

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

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对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

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7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

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

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

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

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

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中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

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

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在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

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

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删改)

19.文章第二段中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20.文章第四段写到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的事情,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21.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

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某中学成立了一个文学社,拟创办一个社刊,取名为“流年”。

请你将青春、文学等内容同刊名联系起来,写几句抒情的刊首语。

(不超过40字)

23.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为王僧虔的回答设计一段得体的文字,使王僧虔的回答既保全皇上的面子,又不是违心奉承的话。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很喜欢书法,写的一手好字,但赶不上当时的大书法家王僧虔。

一次齐高帝让王僧虔和自己一起写字,写完后齐高帝问道:

“咱们两人的字谁是第一?

”王僧虔想了想,很机警地答道:

“。

”齐高帝听后大笑。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开篇便是亮点:

有毅力者成,反是败者。

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有多少人在面对问题时承受不住打击和压力,迎难而退。

面对挫折与阻力,他们眉头紧锁,仰天长叹,感到走投无路。

难道果真就没有出路了吗?

要求:

①请根据上则材料,以“障碍与风景”为话题作文,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C(A.xiāo,gōng,dà

n;

B.bō/bāo,zì

/zhà

i,cá

ng;

C.mú

/mó

,tuó

/duò

,qǐ/jī;

D.yǔn,qiǎng,yù

n/ǎo。

2.D(A.笑容可掬:

面部显露的笑容,像是可以用两手捧起来。

形容极其和蔼亲切的神情。

B.受宠若惊:

受到意外的宠爱或赏识而感到惊喜。

C.萍水相逢:

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走到一起。

D.不以为然:

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此处应该用“不以为意”,表示轻视。

3.B(A.“不仅……而且……”表递进,句中关联词的前后内容应互换。

C.搭配不当,应改为“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

D.句式杂糅,“由此发生的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中应把“每年都有发生”删去。

4.A(整个文段写了从“织茧”到“破茧”的过程。

④句讲“织茧”,放在段首;

②句中的“那”紧承句④,指代“茧”;

①句承接②句,写所织的网带来的痛苦;

⑤句中“但是”紧承句①,表转折意思,且“沉沉地睡过去”与③句中“当她一觉醒来”前后相继。

5.A(阴:

水的南面。

6.B(①以:

连词,来;

②于:

介词,在……上;

③而:

连词,表转折。

7.B

8.C(文中是“吾将既行而后思”,表明作者是在踏上归路之后才思考的为什么离开长安这个问题。

9.(1)见参考译文中画线部分。

(2)①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②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自逞。

③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

10.

(1)①前六句先后描绘了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形象,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变化。

②第二联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清泉而感山幽。

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受,很有韵味。

(或“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角度表现日暮山间的清幽,表达了作者等待友人而心不急的闲适的心境”。

(2)以“孤”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

“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

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孤独形象。

11.(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3)偃仰啸歌/冥然兀坐(4)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

12.BC(B.“决定其作品的价值”原文无此意,属于无中生有;

C.属于曲解文意,原文说“没有根本的变动”。

13.A(原文“文艺批评史很可能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在A项中表述为“文艺批评史要想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属于曲解文意,后面的陈述又属强加条件。

14.①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

②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

15.①事物的演化迫使传统以变应变;

②传统须作出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

③传统为免于因对抗而地位动摇,把规律解释放宽,以收容新风气;

④新风气的代兴,一方面强调与原有传统立异,但也要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16.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承接上文写的“大片的油菜花”,又引出下文对油菜地被工业文明破坏的叙写。

17.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即将消失的美好事物的敬畏和怜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心中对现代文明肆意侵犯土地、改变自然而感到悲哀与无奈的感情。

18.“消失”的含义有:

从表面上看,由于工业化,文明被肆意破坏,消失的是油菜花;

实际上,那些土地上萌生的诗意和美感,人们向往的自

由、美好与宁静,一些朴素的事物和本真的品质,生命里一些良好的秩序,血液里一些良好的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